CBA複賽以來,青島賽區開放了球迷進場,球迷聯盟組織東莞球迷到場為廣東宏遠隊助威。東莞球迷聯盟供圖
蘇偉背著受傷的隊友易建聯參加頒獎儀式。新華社發
如今,東莞的球迷依舊沉浸在球隊奪冠喜悅之中,而廣東宏遠籃球俱樂部在慶功之餘,正緊鑼密鼓地為下個賽季進行準備。這距離他們在青島奪得隊史上CBA「第十冠」剛剛過去了10天。
8月15日夜晚,在易建聯跟腱斷裂傷退之後,廣東宏遠頑強地咬緊比分,並在最後時刻抓住對手失誤,鎖定了比賽的勝局。
在「十冠」賽季,球隊一路高歌猛進,堅定「小球」打法後的廣東隊,以快速的攻防轉換、多人輪換、高速推進,打出摧枯拉朽的氣勢,有不少球迷將其比作近年來NBA風頭一時無兩的金州勇士隊,稱其為「廣東宏遠勇士隊」。
在廣東宏遠奪取第九冠的賽季開始前,大洋彼岸的金州勇士隊憑藉現代籃球的新打法,已經取得「四年三冠」的佳績,廣東宏遠在打法上的創新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廣東宏遠的「小球」打法是通過大量試錯才能得以成型,這背後的成功與東莞這座城市「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密不可分。
杜鋒對於新體系的探索與堅持、球隊管理層敢於承擔創新的風險、球迷堅定不移的支持……這些都彰顯了東莞這座「全國籃球城市」的冠軍底蘊。
「第十冠」後,廣東宏遠隊將重新踏上徵程,而在東莞這片土地上,籃球之火始終不曾熄滅。
戰術革新讓球隊跟上「小球」潮流
2014年,金州勇士隊主場所處的灣區城市奧克蘭,海風像往年一樣吹刷著這座小城。奧克蘭很小,如果你開車的話,可能只需要幾分鐘就能穿城而過。這座城市的工廠較多,也有一些住宅點綴其中。
儘管球隊的主場甲骨文球館坐落其間,但勇士之所以叫Golden State Warriors而不是奧克蘭勇士,是因為這支球隊是整個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 Area)的主場球隊,這一灣區包括舊金山、戴利城、費利蒙市、聖何塞市以及伯克利等城市。
誰也沒想到在這一年開啟的賽季,金州勇士能夠奪冠,並開啟小球統治NBA聯盟的五年。
2009年,金州勇士用首輪的7號籤截和尼克斯籤下史蒂芬·庫裡,2011年勇士又在選秀大會上用首輪第11順位挑中克萊·湯普森,「水花兄弟」就此組建。
2014—2015賽季,球隊管理層解僱了主教練馬克·傑克遜,聘用史蒂夫·科爾成為新的主教練。他對於勇士的改造一針見血,將巴恩斯和格林提入首發,並制定了基於「水花兄弟」的三分戰術體系,將小球發揮到極致。
這個賽季勇士取得67勝15負的聯盟最佳戰績,以總決賽4:2戰勝騎士,贏得球隊自1975年來的首個總冠軍,其後在2016—2017賽季、2017—2018賽季奪冠,成就「四年三冠」的偉業。
要知道,金州勇士隊歷史上總共奪冠六次,之前的三次分別在1946—1947賽季、1955—1956賽季以及1974—1975賽季,在四年之內奪取3次總冠軍,並在單賽季取得73勝9負的歷史最佳戰績,可見小球打法的現代籃球體系威力之大。
儘管打法上和勇士隊差異不少,但很多業內人士和球迷認為,兩者的相似之處,在於在聯賽中開啟了現代籃球的新風潮。
在2018年夏天,國家隊「紅藍合併」後,杜鋒回到宏遠隊接手主教練一職,站在他面前的是一支陌生的球隊——9名新人加入,使得他需要重新對球隊的戰術體系進行調教,他甚至不確定這些隊員能否打進前四。
2014—2015賽季,廣東隊在易建聯、朱芳雨、周鵬、拜納姆率領下開啟一波26連勝,打破隊史最長連勝紀錄,這也是CBA史上單賽季最長連勝紀錄——直至本賽季被宏遠自己打破。然而杜鋒在那時候,被動地更換了一個只能搶籃板的大外援,球隊的化學反應也沒了。
那一年的半決賽,廣東以0:2落後北京,杜鋒啟用拜納姆+穆迪埃的雙小外援戰術,先是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最後以拜納姆的意外拉傷而告終。自此之後,杜鋒一直在思考雙小外援的打法。
2018—2019賽季開局之時,廣東隊原有內線外援莫裡斯意外重傷,杜鋒拒絕了所有內線外援的推薦,在球隊總經理朱芳雨的對接下,鋒線球員威姆斯加盟,杜鋒果斷使用「雙小外」的陣容,此舉一度不被外界所看好。
在廣東宏遠打造小球體系之前,CBA還沒有球隊敢於打這樣的戰術,大家要麼依靠外援,要麼是國內球員實力出色,更多的用陣地戰結束戰鬥,內線球員還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小球」體系下的廣東宏遠,球隊推進速度極快,人人能得分,人人都可以是終結者,殺傷力極強。
在奪得第九冠後,廣東宏遠堅持沿用小球戰術體系,「一大四小」甚至是「五小」陣容,掀起了快打旋風,而在防守反擊方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態勢,令其他球隊防不勝防。
廣東宏遠的「小球」打法雖然風格上與金州勇士有所區別,但整體的理念以「小」「快」為主的技戰術打法,跟上了現代籃球的「小球」潮流,被不少球迷稱為「廣東宏遠勇士隊」。
球隊起跌浮沉球迷不離不棄
在今年奪冠後的一次採訪中,杜鋒坦言很多人忘記了這還是一支處於新老交替的球隊,「大家就看到廣東一直在贏球,應該贏球,其實很多東西外界看不到,只有我們自己體會得到。」
在衛冕成功之後,再去回顧廣東宏遠那沒能奪冠的6年,讓人感慨萬千,原本習慣了奪冠的廣東隊以及球迷,在第九冠之前已有2226天不曾染指冠軍獎盃。
不過,CBA畢竟是個年輕的聯賽。在舊金山灣區,金州勇士隊在2015年奪冠之前,球迷等候的時間足足有40年,但他們對主隊始終不離不棄。
舊金山灣區球迷對主隊的忠誠與支持,有數據為證。2010年,金州勇士的老闆克裡斯-科漢出售球隊,在過去的16年間,勇士每賽季平均能贏下30場比賽,僅僅進過一次季後賽。但是,這支隊伍平均每場比賽的上座率沒有低於過1.2萬人次,而且這個數字在科漢當勇士老闆的最後5個賽季到達1.8萬人次以上。
「平時在奧克蘭的街上總能遇到穿著勇士球服的人,不分男女老幼。而在球隊打總決賽的期間,很多人的車子上都插滿了勇士的旗子,每逢直播的時候餐館裡面都會人聲鼎沸。」在當地生活的祤瞳回憶說。
作為全國第一家民營職業籃球俱樂部,經歷過起跌浮沉的廣東宏遠,同樣有著一大批堅定的擁躉,這也是東莞這座籃球城市的底蘊所在。
自季後賽有條件放開球迷入場觀賽後,每當有廣東宏遠的比賽,就會有數十名東莞球迷在青島賽區的場館吶喊助威,他們來自東莞聯盟,堪稱球隊衛冕的「最佳第六人」。
2009年,當時廣東隊的主場還在南城的東莞市體育中心,每個比賽日大雄都會從虎門來到南城。
他是一名來自潮汕的90後,從小跟隨家人在虎門長大,對廣東宏遠隊有著特殊的感情。
當年,剛入職場的大雄會先看看那個場次票價多少,便宜就買票進場看,貴的話就會在旁邊的飯店,一邊看電視一邊聽球館裡傳出來的歡呼聲。
一次偶然的機會,大雄結識了志同道合的球迷,每周結伴看球。後來,大雄乾脆組建了東莞球迷聯盟,他們有了自己的球迷服和球迷文化,為球隊助威的足跡也遍布全國的場館,成為廣東宏遠隊的堅實後盾。
今年的季後賽,東莞球迷聯盟在宏遠俱樂部的協助下,順利前往青島賽區,並見證廣東宏遠登上第十冠的領獎臺。
「我們每次都只能在看臺上吶喊,或是在球隊出發前遠遠地為其加油。不過讓我們開心的是能感受到球隊的回應,也特別感謝俱樂部的支持。」他說。
加強青訓實現球隊精神薪火相傳
8月17日,廣東宏遠隊在訓練館拍攝奪冠的定妝照,球員和教練組氣氛放鬆,然而卻未見杜鋒與朱芳雨的影蹤。
在球隊奪得「第十冠」後,伴隨著球隊總經理朱芳雨的不是上賽季奪冠時候的喜悅,而是因為球隊引援所帶來的憂慮。
由於易建聯的跟腱斷裂,球隊下賽季將面臨內線空虛的困境。
對於夏季的引援目標,朱芳雨承認之前對李慕豪、俞長棟、吳冠希、範子銘等國產內線都有所考慮。「我們今年夏天當然希望引進一個優秀的內線,這是我們近兩三年都考慮的事情。」他說。
至於內線引援的目標能否達成,朱芳雨表示只能尊重這些隊員的選擇,尊重對方俱樂部的選擇。「廣東隊開出的條件絕不會比其他的俱樂部差。我們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至於能否有好結果,也需要一些運氣。」朱芳雨說。
近年來,如何讓宏遠越來越好,保持在CBA聯盟裡的競爭力,是朱芳雨思考最多的問題。此前,朱芳雨在接受本報專訪的時候,著重談到了球隊的青訓體系。
廣東宏遠是國內第一家民營職業籃球俱樂部,有著出色的青訓體系,許多優秀的球員從這裡實現自己的職業籃球夢,其中就包括朱芳雨。作為俱樂部的基石,宏遠青年隊不斷為一隊輸送後備力量,為球隊奪冠打下堅實的基礎。
「現在更加注重提高青訓的模式和培養,我們希望在一隊不斷衝擊冠軍的同時,二、三隊也能夠湧現出更多優秀的年輕隊員,這也是我目前工作的重點。」朱芳雨說。
作為第一代宏遠青年隊的隊員,朱芳雨見證了青訓模式的成長。他說,以前的訓練更注重基本功的訓練和體能的訓練,另一個是作風訓練的拼搏思想。「現在教練團隊更加豐富以後,訓練的手段越來越多,不管是技術還是戰術都比以前提高更多,也學得更多。」
創造良好的模式與環境讓年輕球員打基礎,這是如今朱芳雨站在管理者角度看到的問題。他說:「球員到了一隊以後要多跟老隊員學習,還要儘快融入球隊的體系,理解主教練的戰術與執教思想。」
談起宏遠隊的球員培養,朱芳雨認為這其中唯一不變的是對宏遠精神的傳承 。
關於傳承,朱芳雨有自己的思考。他認為,傳承首先是對內形成自己的文化,在這種文化底蘊基礎上才能夠談傳承。在這當中,老隊員和教練肩負著幫助新隊員融入宏遠這個集體的責任。「我覺得傳承不光是技術,還有我們的團隊精神,還有生活中球員的自我管理。」
在他看來,目前宏遠隊處於「老中青」結合的狀態,易建聯、周鵬、任駿飛等有經驗的老隊員都會給新隊員做正面的示範和引導。
「年輕隊員中,我們看到胡明軒、徐傑、杜潤旺平時在隊裡表現得非常好,希望二隊三隊隊員都能學到宏遠隊的這些好東西。」
高水平賽事與人才培養雙向促進
王佳是廣東宏遠主場的主持人,在總決賽期間,他飛赴青島,在現場以觀眾的身份見證了球隊的奪冠。
「球隊能夠衛冕,讓我們這些熱愛籃球的東莞人感覺更加自豪!」王佳說。
民間有一句話:「中國籃球看廣東,廣東籃球看東莞。」由此可見籃球在東莞的地位。
2004年,東莞被評為「全國籃球城市」,這一城市名片的形成不僅在於職業聯賽上的頂尖選手,更在於根植於這片土地的對於籃球的熱愛。
「在東莞,從幼兒園小朋友到退休的老朋友,只要想打籃球都會有比賽。」東莞市籃球協會名譽主席方偉民對記者說。
據介紹,2003年,第一屆東莞市籃球聯賽開打,去年這一賽事吸引32個鎮街60多支隊伍參加,每年200多場賽事吸引10餘萬觀眾到場觀看。為了促進聯賽良性循環,東莞市聯賽實行升降級制度,將參賽球隊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並實行升降級制度。
同時,政府劃撥籃球專項資金,加上民間企業家的支持,為各隊隊員提供良好的後勤保障。在多方努力下,市聯賽在營造籃球氛圍、發掘體育人才方面起到巨大作用,被當地民眾親切地稱為「民間CBA」。
除了東莞市聯賽,東莞各鎮自己的聯賽也打得風生水起。以大朗為例,2006年成立全市第一個鎮級籃球協會,大力推廣籃球運動。如今,大朗每年舉辦國際、國內以及鎮內賽事場次超1000場。從2010年開始,東莞市公務員籃球比賽開打,這項比賽受到公務員熱烈歡迎。
此類比賽對籃球在鎮街層面的發展有很大作用。此外,還有小學、中學、大學各個級別間的校園籃球聯賽,廣泛的群眾基礎滋養了東莞籃球。
與各級籃球聯賽火熱交相輝映的,是東莞籃球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專業和高效。
在東莞舉辦高水平籃球比賽,與東莞籃球人才的培養呈現出雙向促進的良好局面。東莞籃球的成績打造了城市名片,城市名片反過來帶動了籃球的發展。
「東莞的籃球人才有賴於點滴積累,在高水平賽事、高水平隊伍帶動下,全國各地大學生、業餘的高水平選手都嚮往在東莞這座籃球寶地發展、成長。很多運動員來到東莞時水平很普通,但是在東莞逐漸進步並取得佳績,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方偉民說。
■對話
東莞球迷聯盟負責人大雄:
不在巔峰時慕名而來不在低谷時轉身離開
球迷的助威,為球隊提供了奮勇拼搏的精神力量。記者採訪了東莞球迷聯盟負責人大雄,聆聽球隊與球迷之間的故事。
南方日報:東莞球迷聯盟成立多久?當時成立球迷聯盟的初衷是什麼?
大雄:東莞球迷聯盟成立於2009年5月15日,成立球迷聯盟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團結凝聚東莞球迷,相互支持,互相照應,也為東莞體育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南方日報:目前球迷聯盟的會員規模如何?其中籃球方面的會員有多少?
大雄:目前會員總人數大概1000人左右,籃球會員700左右。其中廣東球迷佔三分之二,其他省份球迷佔三分之一左右。
南方日報:平時會組織什麼活動?球迷熱情如何?
大雄:平時主要組織現場觀看全部的主場比賽和部分客場比賽和接機,現場加油助威,賽後歡送球員大巴。因為我們要求入會的都是助威的,所以會員基本都很有激情。
南方日報:在疫情之前,球隊主場比賽、客場比賽分別組織多少會員到場?對於助威的球迷,你們有怎樣的要求?
大雄:在疫情之前,球隊主場比賽平均每場有三四百人,客場的比賽最少有20多人,像北京客場、江浙滬客場基本每次都有近百人,最多的廣州深圳客場也有近300人,目前只剩下CBA聯賽4個客場沒有組織去過。
對於助威的球迷,我們要求大家和球隊一起並肩作戰,用實際行動去支持球隊,無論勝負,和球隊戰鬥到最後一刻。
南方日報:複賽以來,青島賽區開放了球迷進場,球迷聯盟也組織了一些東莞球迷到場為球隊助威。到場球迷的規模有多少?費用如何處理?
大雄:開放特邀球迷渠道入場後,經過俱樂部協調,我們從8月1日開始抵達青島,在青島待了半個月,東莞出發大概20多人,加上青島當地球迷,還有從北京、山東等地方趕來的老師、醫護人員,有30多到40人。
門票和做核酸檢測的費用都是免費的,每看一場比賽就得做一次核酸檢測。但是我們很驕傲,因為代表宏遠球迷在現場為球隊吶喊助威。
南方日報:球迷聯盟成立以來,與宏遠隊之間,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
大雄:之前幾個賽季在北京客場,比賽結束後,球員大巴回到球隊下榻的酒店,氣溫只有零下幾度,還下雪。當時朱芳雨還是球員,他和易建聯聽到我們提出合照的請求,於是在大巴上招呼所有球員下車和我們合照。
2018—2019賽季的奪冠慶功宴上,杜指導、朱總、易建聯、周隊帶領所有的球員過來敬酒答謝球迷,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極大的榮耀,和球員一起分享奪冠的喜悅。這些年,球隊會不定期地舉辦球迷答謝會,讓忠實球迷可以和球隊球員共聚一堂。
南方日報:在球隊最低迷的那幾年,球迷聯盟是怎樣陪伴球隊度過的?
大雄:廣東宏遠因為以前的成績太好,所以很多人對球隊的要求很高。沒能實現奪冠的那幾年,我們一直保持對球隊的信任以及對球隊始終不變的熱情,不會因為所謂的戰績不佳就離開。現在回頭一看,當時我們的堅持是對的。
其實能到現場看球,可能會對那幾年無緣冠軍的失落感印象更深刻一些。但同樣的,這份熱愛也會更深刻、更堅定。對很多人來說,看宏遠的球已經不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消遣,也不是可有可無的愛好,而是深入內心的一種信念。
不在巔峰時慕名而來,也不在低谷時轉身離開。在低迷的6年,每一個賽季的客場比賽,全國的宏遠球迷會匯聚在現場為球隊一起吶喊助威,他們也不會因為球隊低谷而放棄球隊。
南方日報:怎樣看待廣東宏遠隊對於東莞籃球的意義?
大雄:我認為廣東宏遠是東莞籃球的象徵,是東莞建設「品質東莞,灣區都市」重要的一環。廣東宏遠已經融入東莞籃球球迷的生活,這種精神和信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記者 龔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