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的創業史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5月8日是全球最大公募資管機構Vanguard集團的創始人「約翰·博格」先生的91年誕辰紀念。

約翰·博格先生是美國投資界的傳奇人物,由於開創了面向個人投資者的指數化投資概念,約翰·博格常被稱為「指數基金之父」。

他的成功與其個人取得的兩項卓越成就密不可分:

第一,他推出了面向個人投資者的世界上首支指數基金,面對種種質疑,堅持推廣指數基金理念並最終獲得廣泛成功;

第二,他一直把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成功推動整個公募基金行業的成本削減。

今天和大家分享指數基金教父級人物約翰博格的創業史。他的成功來自當初在惠靈頓基金的失敗。從中我們也能看到一個資產管理教父級人物的進化史。

01

約翰博格和他的先鋒基金

先鋒基金的500指數基金是全世界最大的共同基金產品,規模達到了2920億美元。2920億美元到底有多少?如果你把錢排列成100美元一張,長度達到198英裡,差不多就是從紐約市到先鋒基金總部的一個來回距離。

過去幾年指數基金大規模崛起。2006年底以來,主動管理基金被贖回了1.2萬億美元,而被動產品被增持了1.4萬億美元,先鋒基金是這一波趨勢中最大受益者。

作為一家基金公司,先鋒基金在2014到2016連續三年,成為全美銷售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但是今天,投資者願意接受一個「獲得平均收益」的理念,也是通過了很長時間的發展才最終被接受。

1976年先鋒基金的First IndexTrust產品開始募集,當時的募集規模目標是1.5億美元。然而最終僅僅獲得了1130萬美元的認購。

我們從先鋒基金,以及其創始人約翰博格的發展歷程看,投資是一個終極長跑,這個長跑持續的時間是一生。約翰博格也是在47歲的「高齡」創立了先鋒基金。

02

惠靈頓基金最年輕的CEO

1951年,約翰博格在普利斯頓大學的畢業論文是,共同基金不應該號稱自己能戰勝市場(Mutual Fund should make no claim to superiority over the marketaverages)。

他研究了過去幾年共同基金的業績,發現主動管理基金每年平均跑輸指數1.6%。約翰博格畢業後,他的普林斯頓校友,惠靈頓基金創始人Walter Morgan僱傭了他。

Morgan在1928年用10萬美元創立了第一個主動管理的平衡型基金。90年之後,這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平衡基金。惠靈頓基金也是少數從大蕭條中活下來的。在1929年美股崩盤前,惠靈頓的現金達到了38%的總資產。

在1951年約翰博格加入惠靈頓基金時,他們已經管理了1.4億美元資產。今天,惠靈頓管理的總資產達到了950億美元,過去89年實現了17%的年化資產增長率。但是這並不是一條一帆風順的道路。

1964年當惠靈頓資產規模達到20億美元後,卻開始出現了一路下滑,最低規模萎縮到了4.7億美元,規模下滑達到了75%。

從1960到1966年,博格一直在惠靈頓的投資委員會中,在1965年,36歲的博格被任命為公司主席,接替當年面試他的創始人Morgen。到了1970年,博格被任命為公司的CEO。

03

錯誤的合併帶來公司文化的毀滅

然而,就在1963到1966年,惠靈頓的旗艦基金僅僅取得了5.1%的年化收益率,大幅低於主動管理基金取得的9.3%年化回報率。當時是美國經濟的沸騰年代(Go-Go Years),華爾街從保守一代轉向了新一代,惠靈頓也不得不被時代推著往前走。

他們合併了一家波士頓的資產管理公司:Thorndike,Doran,Paine & Lewis。這次合併原本希望吸收新的人才,帶來對方的成長股投資產品,然而兩者的文化根本無法融合。

合併的一年後,惠靈頓的整體換手率從15%提高到了25%,股票倉位從原來的55%提高到了80%。

他們的用戶也突然發現,過去標籤清晰的惠靈頓保守混合基金,在合併之後,不知道變成了什麼類型的產品。在1967年惠靈頓的年報中,他們居然寫到「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在1969年,沸騰的年代以血腥的方式結束。道瓊指數在18個月內下跌了36%,大量個股跌幅更大。但是當市場反彈的時候,投資者的記憶又消失了。是的,全世界不僅僅是中國投資者,所有投資者的記憶就只有像金魚一樣的七秒。

在市場反彈中,最新的投資趨勢就是漂亮50。華爾街把這些股票叫做「一次性決策」股票。你只要決策一次,買入,然後拿著不動就行了。

後面的故事我們也知道,漂亮50泡沫的崩潰,導致了70年代美股最大的一次熊市。博格作為CEO的惠靈頓基金也無法避免。旗下的發現者基金下跌52%,摩根成長基金下跌47%。約翰博格居然還發行了一個基於技術分析的基金,很快就被清盤。

所謂的最好的進攻,最終根本無法進行防守。1974年博格被惠靈頓基金解僱。而惠靈頓在此後的十年中,一直因為此前失敗的併購,帶來投資文化的衝擊,不斷進行調整。在此之後的10年,惠靈頓基金平均收益率只有2%,而其他共同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26%。

04

指數基金的滾雪球

被解僱了博格吸取了在惠靈頓的教訓,他之後將精力投入到投資策略聚焦,管理效率高效,成本低廉的基金產品。在1974年9月24日,先鋒基金誕生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指數基金。博格花了大量時間說服惠靈頓集團委員會的高層,他們管理惠靈頓以及其他7家基金公司。

最終,歷史證明了約翰博格的判斷正確。在此後的30年中,標普500取得了11.3%的年化收益率,而主動管理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只有9.7%。當1976年先鋒基金推出指數產品的時候,當時華爾街在一個低迷階段,指數和10年前是一樣的。

先鋒基金的第一個指數產品First Index Investment Trust在最初十年表現優異,規模增長到了6億美元規模。更好的是,先鋒基金在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

第二隻指數基金一直到1984年由富國銀行開發出來。而且,今天這隻基金的規模也只有20億美元。如同博格說的,想法並不值錢,真正有價值的是執行。

在成立後的第二個十年,這隻基金規模從6億美元增長到了910億。從1972到2012年,先鋒500指數基金的平均回報率10.4%,而大盤混合基金的平均回報率是9.2%。

之後的一切都是歷史。指數基金今天佔到市場整體規模的30%。2016年申購先鋒基金的規模達到了2890億美元,比4000個全球基金認購規模的總和都要大。

約翰博格一直到47歲才創立了先鋒基金。任何時候,我們去創造一個顛覆性的產品,一個好的商業模式,都不會太晚。今天,他是公募基金教父級別的人物。他的先鋒基金一直在滾雪球,第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第三個十年都在呈現幾何級別的增長。

05

對我們的借鑑意義

從約翰博格的故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首先,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擁有統一的投研文化非常重要。統一的投研文化將大大提高溝通的效率,從而產生好的收益率。許多資產管理公司的問題,就在於投研文化不統一。

類似於大家用不同的語言在交流,那就根本無法做到有效溝通。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會出現負向溝通。大家把最乾貨的想法和公司外的人溝通,卻把最沒有價值的東西留在了內部。

在中國,我們看到成功的資產管理公司,往往有著統一的文化。他們要麼從學校招聘剛畢業的學生,自己重新培養接受公司文化,要麼聚集一群價值觀相同的人。

第二,好的產品非常重要。偉大的資產管理公司,都是基於好的產品,這個產品最終也對應到強大的品牌。約翰博格的創業史,就是不斷打造好的資產管理產品。今天,許多人依然把精力花在如何提高業績,卻沒有真正思考用戶需要什麼產品。

第三,相信滾雪球。先鋒基金一開始其實並不成功,但是第一個十年逐步打下基礎後,到第二個,第三個十年開始了飛速發展。我們一定要相信人生的滾雪球。只要方向正確,一定會在未來產生巨大的價值。

相關焦點

  • 指數基金教父約翰 · 博格:一代宗師與華爾街叛逆者
    來源:金融圈女神經曲豔麗 | 文1984年,指數基金教父約翰 · 博格John C. Bogle在紐約的豪華廣場酒店辦理入住,要求住最便宜的房間。前臺說,最便宜的房間價格是230美元一晚。博格說:「我絕不可能為一個房間付這麼多錢。」
  • 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警告!少數機構壟斷將催生重大問題
    今日頭條● 「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警告!少數機構壟斷將催生重大問題約翰伯格被譽為「指數基金之父」,近期,伯格冷靜的提出了他認為指數基金未來可能會造成的一些重大問題。他指出,三家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壟斷了指數基金市場:其中領航集團佔比為51%,貝萊德(BlackRock)為21%,道富環球(State Street Global)為9%。
  • 指數基金的收益來源到底是什麼?
    來源:雪球——簡單的指數基金,不簡單的躺贏策略大家有沒有想過指數基金的不合理之處——憑什麼指數基金可以躺著賺錢?指數基金的錢是怎麼賺來的?★買指數基金是賭國運嗎?有人說買指數基金就是賭國運。國運好,指數基金的收益就來了。這個觀點大體正確,但是不太準確。
  • 都說「牛市買指數基金」 到底該怎麼買?
    對於基金投資者來說,牛市裡也有一些買基金的規律。例如「牛市買老不買新」,因為新基金還沒建倉,或者倉位不高;老基金因為倉位較高,所以反彈起來更猛。還有「牛市買指數基金」,因為牛市裡主動型基金跑不贏指數,不信的話你可以看看自己持有的基金,基本跑不贏滬深300、上證50或者創業板指數。那麼指數基金該怎麼選,是all in還是選擇定投?
  • 世界趨同、人性相通——全球基金收益率與資金流趨勢比較
    整體來看,全世界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是趨同的,都是追漲殺跌的,自2004年以來的 15年,基本上是指數上漲投資者買入更多,指數下跌,投資者賣出更多; 也就是看到賺錢的時候,投資者都是忍不住的,往裡繼續投錢;看到虧錢的時候,投資者都是受不了的,趕緊撤資出局。
  • 美國投資界傳奇人物「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爾
    他是先鋒集團(Vanguard)的創始人和前執行長,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指數型基金——Vanguard 500 Index Fund的發行人,被稱為「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爾生於美國新澤西州,其家族是來自蘇格蘭的移民。博格爾的家人由於受到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失去了繼承的財產,不得不賣掉房子,父親陷入酗酒,導致父母離異。
  • 羅伊•紐伯格,共同基金教父是如何煉成的?
    而羅伊•紐伯格之所以被稱為「共同基金」教父,也是因為他顛覆了共同基金行業的產品模式,讓基金產品進入了千千萬萬的普通大眾家庭。今天我們繼續和大家分享來自羅伊•紐伯格的《忠告》,他是如何改變共同基金行業,以及為什麼大家要買共同基金。今天分享的是第三期音頻課:羅伊•紐伯格共同基金教父是如何煉成的?1950年是美國共同基金的裡程碑,這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 投資指數基金怎麼樣?指數基金的優勢是什麼
    指數型基金是根據相應的規則,完全複製指數進行投資的一種方式,雖然是被動型基金,但已經成為成熟市場一個主要的投資品種,收益經常跑贏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的優勢是什麼?主要看這三點。【1】省時省力:不同於股票,指數基金弱化了選股、擇時等技術要求,僅僅需要在戰略上做好部署即可,簡單來講就是只需挑選合適的指數基金堅持自己制定的定投規則即可,無需頻繁看盤,簡單省時。
  • 36氪領讀 | 定投指數基金入門全講解,人人都該學習的理財技巧
    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裡,他寫道:「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也不懂的業餘投資者竟然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為什麼巴菲特如此推崇指數基金呢?接下來就推薦一本書,帶你走近指數基金。 二、指數基金 (1)指數基金是什麼? 說到指數基金,自然離不開指數。「指數是一個選股規則,它的目的是按照某個規則挑選出一籃子股票,並反映這一籃子股票的平均價格走勢。」
  • 什麼是指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該如何選擇?
    指數型基金的概念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指數成份股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即通過購買一部分或全部的某指數所包含的股票,來構建指數基金的投資組合,目的就是使這個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該指數相一致,
  • 指數基金的特點
    基金有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主動型基金主要看基金經理的能力,碰上一個有能力的基金經理,你還能長期跟隨投入資金,那麼恭喜你,你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只是基金何其多,找到優秀的那個何其難哉!再看被動型基金,被動型基金又稱指數基金,這裡介紹一下指數基金的特點!一,規則透明!每一種指數都有一定的選股規則,基金經理只需完整地複製這種規則就可以了,不需要加入基金經理的想法,也不許基金經理有自己的想法!最大可能地避免了老鼠倉的出現!
  • 上證指數對基金有什麼影響?上證指數與基金的關係
    上證指數對基金有什麼影響?相信在股市中的投資者對上證指數和基金都有所了解吧,那麼上證指數與基金的關係是什麼?上證指數如何影響基金呢?本文我們來講講基金與股市的聯繫。
  • 基金學堂|佛系投資小幫手:指數和指數基金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佛系投資小幫手:指數和指數基金深交所投教問:什麼是指數?答:要理解指數基金,先得明白什麼是指數。通俗地說,證券市場上有很多證券,不同證券的價格隨時都在變動,而指數就是一種能夠及時反映市場整體漲跌的參照指標。
  • 「乾貨」指數基金-消費、紅利、醫藥類的指數基金怎麼選?
    前面我們做了「消費+醫藥+科技的優選基金」、「近100位主動管理的長跑型基金經理」、「ETF和ETF聯接基金大全」,本期內容我們聚焦的是指數基金,包含被動指數、指數增強基金。
  • 主動型基金or指數型基金?基金定投如何選?
    01 定投指數型基金------最穩妥的定投方式第一,長期來看,定投指數型基金的收益至少能夠戰勝超過50%的主動性基金網絡上,有人對滬深300指數基金的收益情況做過測算,指數型基金的基礎收益如下:定投時間持續5年時(2013年--2017年),滬深300指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為33%左右,在900支基金中排名300名左右,跑贏了市面上65%的基金。
  • 指數型權益類基金賽道分化 增強指數基金領跑量化對衝基金掉隊
    中國網財經1月7日訊(記者 張明江) 過去的2020年又是公募基金一個大豐收之年,各類權益基金均取得優異的成績,公募基金的認可度也創下歷史最高。  但近兩年的公募大年屬於主動權益類基金,部分量化基金尤其是對衝策略基金業績也明顯不給力,而增強指數基金和多數ETF基金卻憑藉相對平穩的業績實現份額大增。
  • 大盤指數基金是什麼意思?具體哪些基金屬於大盤指數基
    大盤指數顧名思義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  具體哪些基金屬於大盤指數基金  1.深圳100指數,該指數包含了深圳證券市場A股流通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躍的100隻成份股,其成份股代表了深圳A股市場的核心優質資產,成長性較強。
  • 指數與指數基金是什麼,他們有什麼關係
    小薪準備抽時間寫一個指數基金系列的文章,包括指數基金種類,場內場外區別,指數基金估值等等,爭取讓大家看完這個系列之後可以對指數基金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接下來開始今天的主題:指數與指數基金的關係指數是什麼指數就是根據樣本股票的價格統計出來的一組數據,反映一籃子股票的價格波動情況。
  • 指數基金估值是什麼?指數基金估值有什麼用?
    第一個為中證全指指數的估值,中證全指作為代表滬深全市場的指數目前市盈率估值為20.05,市淨率估值為2.08,計算目前估值在2011-2017年時間範圍內所處的估值位置,市盈率估值歷史估值百分位為76.3%,市淨率歷史估值百分位為76.4%,說明目前A股整體估值合理偏高。
  • 跟蹤指數的指數基金 為什麼還會有跟蹤誤差?
    於是有小夥伴來問,ETF直接投資於指數,為什麼會有誤差呢?  其實,不止是ETF,包括普通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都會存在跟蹤誤差。  而跟蹤誤差,就是指數基金的收益情況和標的指數之間的偏差情況,也是反映指數基金產品是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來說,跟蹤誤差越小,說明指數基金的收益率與標的指數收益率之間的偏差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