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段時間,孩子們都在家中生活和學習,如何保證孩子的營養健康呢?這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那麼,為孩子準備餐食應該遵循哪些原則?三餐怎麼吃才能保證營養健康?一起來看看這份由廣東省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專業委員會撰寫,並由廣東省營養學會與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聯合發布的《新冠肺炎防控期間學生餐營養指引》吧↓↓↓
防疫期間學生餐營養總原則
01
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學生餐要覆蓋五大類人體必需的基本食物: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和堅果類、油鹽類。每天品種要多樣,儘可能多攝入不同種類食物,最好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每餐搭配要合理,有主食,有副食,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可用雜糧、雜豆或薯類部分替代精白米麵)。儘量避免食物單一。
02
增加蛋白質供給,提高免疫力
動物性食物(魚蝦等水產品、禽類、畜類、奶類、蛋類)和一些植物性食物(如豆類、堅果類)均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優先選擇水產類或禽類,畜肉以瘦肉為主,少提供肥肉。每周提供1次動物肝臟,每人每次20~25g。
03
多吃蔬菜和水果
每天提供至少三種以上新鮮蔬菜,一半以上為深綠色、紅色、橙色、紫色等深色蔬菜,適量提供菌藻類。有條件的地區每天提供至少一種新鮮水果,不要用果汁代替水果。
04
天天喝奶,促進骨骼健康
考慮到疫情防控期間戶外活動減少,應增加奶類的攝取,保證鈣的攝入,促進骨骼健康。
05
能量平衡,維持健康體重
疫情期間更要關注自己的體重,不主張節食減肥,也要避免體重快速增長,可根據自身體重的變化,適當調整食物的攝入量和身體活動量。只有吃動兩平衡,才能促進身心健康。
06
足量飲水,少喝甜飲
每天少量多次足量飲水,以白開水或礦泉水為主。出汗多可適當增加飲水量,不要等到感到口渴時再飲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更不能用飲料替代水。
07
合理烹調,控油限鹽
學生餐要清淡,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過25-30g;控制食鹽攝入,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的食鹽在內,提供的食鹽不超過每人每天5g;蔬菜應先洗後切;烹調以蒸、燉、燴、炒為主,儘量減少煎、炸等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烹調方式;烹調好的食品不應存放過久;不製售冷葷涼菜,不吃野生動物和魚生,食物要燒熟煮透。
08
培養良好飲食習慣
規律進餐,細嚼慢咽,吃好一日三餐,餐餐合理。不漏餐,不偏食節食,不暴飲暴食;合理選擇零食;合理選擇快餐;限糖、禁酒;學會看食物營養標籤,提高營養科學素養。
09
提倡分餐制、用公筷
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分時段就餐,錯峰就餐,或送餐到班,或打包帶回教室或宿舍用餐,不扎堆用餐或面對面用餐,用餐時少交談、取餐時保持一定距離。不要共用餐具,使用公勺公筷,最好使用獨立餐具,每餐消毒。
防疫期間學生餐營養標準
01
全天能量和營養供給
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全天能量和營養素供給量見下表。疫情期間,我們對學生餐的營養做了適當的調整,針對活動量減少,在保證總能量供給充足的情況下,主食量略有減少;為提高抵抗力,蛋白質有所增加,同時考慮到戶外活動減少,增加了奶類的攝取,保證鈣的攝入,促進骨骼健康。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02
每人全天的食物種類及數量
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全天各類食物的供給量的標準見下表。一日三餐應提供谷薯類、新鮮蔬菜水果、魚禽肉蛋類、奶類及大豆類等四類食物中的三類及以上,尤其是早餐。
03
三餐比例
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素應分別佔全天總量的25%~30%、35%~40%、30%~35%。如果正餐吃不完,可分出5-10%做小加餐。
防疫時期,在滿足中小學生生長發育所需能量和營養素需要的基礎上,儘量做到食物多樣,適時調配,注重營養與口味相結合,同類食物可以互換。也要根據當地的食物品種、季節特點和飲食習慣等具體情況,結合中小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和身體活動水平配餐,預防營養缺乏。
中山市婦聯編輯
來源:廣東營養界、廣東省營養學會、廣州市中小學衛生健康促進中心、廣東教育
編輯:陳日升
一審:向小容
二審:段文婷
三審:張家明
往
期
精
選
原標題:《吃出健康!中小學生一日三餐營養食譜請拿好》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