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陳琛 李永鵬 宋繼祥 實習記者 張祺妍 劉梓婷) 6月10日,第二屆「未來成長計劃——世界聽你說」公益活動在京舉辦。活動現場,來自不同行業、擁有不同經歷的青年嘉賓分享他們的人生故事和體悟,旨在讓未來成長計劃成員從中獲得啟迪,幫助他們定位自我、尋找方向、理解成年真正的意義和責任。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歐美同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利民,國際標準化組織前主席張曉剛,中央黨校前副校長李君如,北京科技大學校長張欣欣,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兼附屬中學校長田琳,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校長朱建民,未來成長計劃創始人、中美高中生和大學生交流協會創會主席羅曌青等出席活動,並為第二屆未來成長計劃的代表們分別頒發了證書、獎盃和紀念章。中國青年網記者宋繼祥 攝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原副部長、歐美同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利民在致辭中勉勵青少年追求真知、攻堅克難、立德礪行。他特別強調,青年人要歷練百折不撓的意志,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即便遇到挫折困難,也要變挫折為動力,並從挫折中吸取教訓來啟迪人生。頑強拼搏的青春,才會留下溫暖無悔的青春回憶。中國青年網記者宋繼祥 攝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張欣欣在致辭中講述了自己青年時代的故事。他表示,夢想是青春的永恆主題。當代青少年生長在一個充滿變革和機遇的新時代,國家正在全面發展,民族正在走向復興,這為青少年提供了彰顯智慧和展示才華的廣闊舞臺,期望青少年勇於承擔責任,用夢想改變世界。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永鵬 攝
未來成長計劃創始人、中美高中生和大學生交流協會創會主席羅曌青在主旨演講中,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勉勵青少年直視自己的弱點,找出自己的比較優勢,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活出最獨特的自己。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張祺妍 攝
活動由中國青年網副總編輯吳楚主持。據了解,第二屆「未來成長計劃——世界聽你說」公益活動由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第三十五中學、中央民族大學附中、中美高中生和大學生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由鳴崆(北京)國際經濟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華富(新創)國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承辦,並得到了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協會、美國國際領袖基金會、中國財富傳媒集團、中國青年網、愛奇藝、火山小視頻等機構的支持和新疆三石久易投資有限公司、華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贊助。每一屆未來成長計劃最多接受3000人報名,將從中遴選50名傑出青少年代表到現場與嘉賓面對面。中國青年網記者宋繼祥 攝
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副秘書長曹雅欣從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網絡傳播工作。她在活動現場與青年分享自己是如何選擇人生定位的。她說,只有當我們對世界失去熱情,失去好奇心、上進心的時候,才是我們老去的時候。我們如果能夠通過自己畢生所熱愛的事業,做一個充滿情趣的人,我們就擁有不老的青春。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永鵬 攝
中國校園市場行業論壇創辦人單興華分享了自己十餘年來的職業之路,還有對校園市場行業的深度觀察。他說,無論在大學還是在高中,無論你此刻在幹什麼,生命留給你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保持主動學習的能力將是一生受益的財富。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永鵬 攝
黑土麥田副總裁何熙昱錦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她放棄了去律所工作,回國加入公益組織黑土麥田,助力中國農村的脫貧攻堅事業。她說,青年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國家的未來聯繫在一起,希望大家在仰望星空的同時可以腳踏實地,想一想你能為這片土地做點什麼,能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做點什麼。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永鵬 攝
暢銷書作家、立德領導力創始人張萌分享了從經歷兩次高考到1000天小樹林計劃,再到成為奧運會志願者、登上APEC舞臺的故事。今年是她創業的第五年,她表示,一個高度自律的人才能實現夢想。她說,人與人的差異,鋪墊在他們的思想通道上,過有準備的人生,是不焦慮的活法。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永鵬 攝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張宇識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他對現場青年提出以下建議:樹立強烈目標意願,堅持追求理想信念;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制定科學規劃方案;過度疲勞一定避免,提高效率才是關鍵;遇到問題解決困難,注重創新養成習慣。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永鵬 攝
國內知名安全破解研究大會XPwn創始人王英鍵在網絡安全領域有近20年的從業經歷。他對現場的青年說,你們生活中可能有很多波瀾和挫折,但我們要知道,如果生活中沒有這些挫折和波瀾,它可能是很完美的,但它一定是不完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應該做最好的自己。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永鵬 攝
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發展總監陳剛分享了自己在網際網路行業的從業經歷與心得。他說,我希望所有的同學們能夠不忘記學習的初衷。遠離權威,但也非常尊重權威。終有一天,你會看到一個非常優秀的自己。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永鵬 攝
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站長刁鯤鵬從小就喜歡動物,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愛好,直到成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動物保護者。他說,要堅持自己的興趣,努力把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情做到極致。因為有動力,所以這件事情一定會做好。中國青年網記者李永鵬 攝
漫畫家左手韓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創作漫畫這條路並不平坦,期間,他也受到過很多質疑。但最終他堅持下來,收穫屬於自己的榮譽,也成為那個最好的自己。他和現場青年分享了自己特別喜歡的一句話:為什麼堅持?想一想當初。中國青年網記者宋繼祥 攝
自媒體人馬克曾一心想進華爾街,認為這才是一種抵達「優秀」的途徑,為此他赴美國學習金融。幾次碰壁後他開始思考「優秀」標準到底是什麼?後來,他拿起攝像機,拍攝短視頻,通過這樣的方式傳遞正能量,並影響了一大批人。他說,「優秀」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它沒有模板,也不一定具有光環。各行各業都可以有優秀的人。希望大家都能成為那個你小時候最需要的人。中國青年網記者宋繼祥 攝
鼎坤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鄧佳雯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宣傳工作。她在現場呼籲青年去關注我們身邊的傳統文化。她說,「惟精惟一,知行合一」。從現在開始,在你的心上用功,從心出發,實現人與人、心與心的深層聯結,最終將會實現人生的垂直攀登。中國青年網記者宋繼祥 攝
北京師範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趙天成博士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這些年在地球環境領域的研究發現。他說,記住你的好奇心,記住你的初衷,記住你最想幹的事情,終究有一個機會可以讓你能完成自己的夢想。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張祺妍 攝
衣二三創始人王琛分享了作為一名男生創立女性時裝公司的故事與緣由。他說,在我們年輕仍然可以嘗試的時候不妨大膽嘗試一些更瘋狂的事情,嘗試一些能夠讓你真正感到激動的事情,而走一條別人走過的道路,走一條別人認為正確的道路。往往在跟別人不一樣的道路上能收穫更大的成功。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劉梓婷 攝
來自北京第35中國際部的李悅嘉同學在現場跟大家分享了一封穿越時空的書信。她對20年後的自己說,思緒飄飛,困惑依舊在,求索路漫漫,但慶幸的是,如今的你依舊堅守那份初心,依舊堅持那份拼搏。在之後漫長的歲月中,願你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張祺妍 攝
來自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的姜錨同學分享了自己爺爺的故事,致敬爺爺那一代人保家衛國的英雄氣節。她說,我一直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我們也可以成為時代英豪。我們生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代,我們可以肩負起崇高的使命和責任。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張祺妍 攝
來自哈爾濱市第三中學的龔嘉欣同學分享了自己從一位內向的小姑娘到主持人的故事。她說,我漸漸發現所有青春夢想和誓言中離自己本心最近的那顆心就是初心。願我們都不因現實複雜而放棄理想,也不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用堅強與熱愛去澆灌夢想的花,在最美的歲月裡釋放激情,追逐夢想。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劉梓婷 攝
來自蘭州中學的魯子瑋同學從小喜歡計算機,從初中開始就積極參加各種學術賽事,其中,也受過質疑和挑戰。他說,無論質疑有多少,挫折有多大,哪怕這條路上只有我一個人在走,我也不能放棄,不能後悔。在今後學術研究道路上,我會堅持無限創意,拒絕平庸的青春。生命不息,折騰不止。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劉梓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