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孩子,最讓人頭疼

2020-12-20 煙霞於共

今天早上看新聞的時候,看到一則讓自己悲痛的新聞:一個初三的學生在學校和另外兩個同學一起打撲克,所以老師就讓這位同學把自己的媽媽請到了學校。可能這位媽媽看到孩子在學校的所作所為後,忍不住地打了自己的孩子幾耳光,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被打耳光的男生會從五樓跳下去。這個本來不該出現的悲劇,就這樣發生了。我實在是為這個男生感到痛心,因為自己做錯了事,僅僅只是被自己的媽媽打了個耳光,就想不開跳樓了,他的離去恐怕會讓自己的媽媽陷入無限的悲痛之中,他的離去可能也會讓自己的老師陷入自責之中,他的離去可能也會讓世人對那些處在叛逆時期的孩子們,多一些格外的關注。

可能是十幾歲的年齡就有點兒叛逆的時期。本來這個年齡的孩子們都是被自己的家人捧在手心裡像寶貝一樣,吃穿不愁的年齡,除了學習應該沒有什麼其它重要的事情了。可是學生在學校裡面打撲克真的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學習緊張壓力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釋放壓力也有許多種辦法,比如跑步,唱歌或者做一些其它的讓自己放鬆心情的事情,都可以緩解心中的壓力。只是覺得在學校裡打撲克不但緩解不了壓力,還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的確不是一件學生在學校應該做的事情。

至於這位讓同學請家長的老師,我覺得他的教育學生的方式也是有一點兒瑕疵的。學生在學校和其他的同學一起打撲克,如果是在下課休息的時間,那也是屬於學生們自己的空閒時間,雖然在學校裡打撲克這件事情不對,可是學生在學校裡的事情不應該都是老師來處理嗎?總不能因為一點兒小事,動不動就讓學生請家長,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是那樣清閒被老師隨叫隨到的。家長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打撲克以後,肯定會覺得自己平時辛苦的工作和繁重的生活壓力被孩子在學校裡面這樣浪費,我想大部分的媽媽都會動手教育孩子。這個情況老師應該是可以預見的,為什麼還讓自己的學生請家長,老師完全可以自己教育這幾個不聽話的學生,告訴他們在學校裡打撲克的不對之處,我想懂事的孩子都會理解的。

對於孩子的突然離世,我想受傷害最大的一定是孩子的家人,這個媽媽今後的生活一定會陷在無窮無盡的後悔之中。十月懷胎,冒著生命一朝分娩,陪著孩子長大,這其中的艱辛恐怕只有做父母的人才可以體會。這位媽媽應該也是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人中龍鳳,讓他們有一個好一些的未來,所以才會在氣急敗壞之下,動手打了孩子幾耳光,只是動手之後的結果有點兒慘痛。

叛逆的孩子,應該是最讓人頭疼的孩子們。對於這些叛逆的孩子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絕對不能硬碰硬,這樣的方式應該是所有的孩子們都忍受不了的方式。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們一定要給孩子分析清楚這些錯事的不對之處,讓孩子們懂得有些事情做了就是不對的。

所以,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在發生,也希望叛逆的孩子們可以得到老師和家長更多的關懷和引導,讓孩子早日走出叛逆期。

相關焦點

  • 家長注意:3個孩子「最叛逆」的年齡段!打罵是沒用的
    現在很多家長都面臨著同樣一個問題,叛逆,大部分孩子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叛逆其實是每個家長都很頭疼覺得不知所措的一件事情,很多人可能覺得孩子最叛逆的時候是在青春期。當然青春期叛逆這是大家公認的,但是還有另外兩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會非常的叛逆。
  • 王瑞喜校長談家庭教育:分數、名次、叛逆,家長「最頭疼」的問題
    「不和」中,多數是「因為孩子」。孩子有什麼問題?「分數、名次•叛逆」。這是家中「最頭疼」的問題。不是家家如此,而是很多家庭如此。問題屬性是啥?根源在哪兒?成因是啥?如何解決?這是四個問題,我認為,很有探討交流的必要,以圖家家不太頭疼,或者不頭疼。 這是家庭教育問題;同時,也是社會普遍問題;更是學校教育問題。
  • 叛逆不是天生的,孩子叛逆的背後是你沒「讀懂」他
    孩子叛逆的背後,父母真的讀懂了嗎?對於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當時的感受。其實孩子叛逆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每個人的內在都會有叛逆的傾向。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學會理解孩子,不要只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而是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的原因。
  • 叛逆都是孩子的錯?叛逆只發生在青春期?簡單幾招搞定孩子叛逆
    叛逆,是一個讓很多家長和老師頭疼的問題。有個叛逆的孩子,家長註定苦不堪言,然而那個我行我素的孩子更不會在與父母的對抗中找到快樂。叛逆,給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會帶來痛苦。一般家長認為,叛逆只發生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其實,一個孩子3個成長階段都可能會出現叛逆:2-3歲時,由於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進入「寶寶叛逆期」;6-8歲時,孩子進入「兒童叛逆期」;12-18歲時,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
  • 孩子叛逆怎麼辦?——啟贏教育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
  • 七八歲孩子叛逆,怎麼辦?
    孩子7-8歲的「兒童叛逆期」是非常令家長頭疼的叛逆時期,這個年齡的孩子叛逆的原因主要有:1、父母常用命令的語氣說話,要孩子順從一切,要知道這種方式並不是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行的通的。個性較溫和的孩子,會順從父母的權威,個性較剛強的孩子,則會反彈,反彈的結果,便會形成所謂的叛逆行為了。2、受到同伴的認同,容易受到慫恿,做一些不該做的事。3、父母感情不和睦,時常發生爭執時,孩子心裡討厭但無能為力、覺得無助時便會以逃跑或以叛逆的行為表現自己的不滿。
  • 孩子最叛逆的3個年齡段,這樣管最有效!比打罵管用100倍
    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不要幹涉、侵入太多,叛逆不是孩子的錯。 孩子叛逆,是家長最頭疼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其實,家長不明白的是,所有的叛逆都表示著孩子在長大。
  • 叛逆不止是青春期,孩子成長路上的3次叛逆,應對方法不一樣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有時候會突然地叛逆,從原來的乖寶寶變成了讓家長頭疼的混世魔王,之前養好的習慣和性格好像沒有學過一樣,一下子又顯示出了孩子的頑劣本性,你罵他他不聽,你打他也只能得到孩子暫時的屈服,而如果不打不罵只是說教,同樣也很難讓孩子聽從家長的指示。
  • 這三件事最容易引起孩子叛逆,很多父母天天在做
    孩子叛逆,是最讓父母頭疼的事情,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忽視和缺少陪伴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面對叛逆的孩子,最難得的事情是愛和理解。總之,與叛逆的孩子相處,他越叛逆,你越是要冷靜,如果你總是發飆,孩子會反抗地越厲害。
  • 孩子叛逆的真相:是在求救。專家說:叛逆往往比順從更重要
    孩子叛逆是一件令人很頭疼的事情。從孩子三四歲開始,你忽然發現寶寶變得不那麼聽話,開始和你對著幹,喜歡挑戰你的權威和耐心,你讓他做什麼,他偏按照相反的去幹。出門磨磨蹭蹭,動不動就發脾氣、使小性子、很固執沒有禮貌。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這種情況變本加厲,甚至嚴重到會出現罵人、打人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愛好甚至是人際交往。
  • 好消息,張家界叛逆孩子學校價格
    張家界叛逆孩子學校價格 如何幫助青少年戒網癮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它已經成為青少年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閒娛樂的平臺。同時,也對思想品德、教育、身心健康、人際... 我們可以隨時去看望孩子嗎? 叛逆小孩學校。
  • 對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孩子的方法。每個家庭的教育環境和模式不同,孩子的性格也完全不同。心理學認為,人的一生有兩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在幼年,也就是在孩子1歲半到3歲之間,持續時間約為半年到一年。如果在這個時期,做家長的能夠很好的有耐心地陪伴孩子度過,而不是壓制他,改變他,嚴厲地糾正他的一切行為。
  • 青春期孩子最容易叛逆,但也是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最好機會
    我們知道,人生中有兩個階段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時期,一個階段是3到6歲的時候,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在這兩三年的時間裡,孩子對性別、出生環境、家庭、人員都開始有認知了解,這些了解大多來自家庭,這些認知有時候能左右人的一生,也是我們人際關係的基石。心理學上對青少年的心理治療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對這些基礎認知的修正,即認知行為療法。那麼第二階段是什麼時候呢?
  • 為什麼男孩更容易叛逆?讀懂孩子叛逆的3個真相,養成暖男並不難
    其實不論男女,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三個叛逆期:第一個是"寶寶叛逆期",大概出現在2-3歲;第二個是"兒童叛逆期",大概在7-9歲;第三個是最讓人頭疼的"青春叛逆期",出現在12-18歲。
  • 孩子叛逆不聽話?掌握孩子的三個叛逆期,讓孩子乖乖聽話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會發現他在某個年齡階段特別叛逆,家長讓往東他往西,稍不順意就大喊大叫,讓人十分頭疼。其實叛逆未必是孩子變「壞」了,而是他心理髮育的正常過程,更像是「覺醒期」。在叛逆期的特殊階段,需要家長的正確處理方式,以免激化孩子的叛逆心理,影響親子關係!
  •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孩子種種的不聽話,叛逆,其實都是對父母不恰當的教育和錯誤溝通的反饋。孩子叛逆,往往意味著整個家庭都需要改變了,而不止是孩子。看見,是改變的開始。心理學有研究,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正面動機,父母如果不能看到他這一點,孩子的生命力就會得不到釋放和引導,會走向兩個方向:攻擊別人或攻擊自己。只有看見孩子叛逆背後的動機,才能給予合適的幫助與引導。理解,是打開孩子內心的通道。
  • 浙江【專管孩子叛逆的學校】
    浙江【專管孩子叛逆的學校】,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選為(青少年心理研究教育基地)首都師範大學心理研究生實驗基地、(「青少年抗逆力國際項目」研究基地)(北京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單位)(cctv優秀人才選送單位)青少年心理創新創業推薦榜(百佳機構)。興華教育諮詢中心】, 當然,特殊教育還是一棵嫩苗,需要栽培和扶持才能茁狀成長。
  • 面對孩子的叛逆,學會這三種方法,比吼叫管用
    要是問父母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想必很多人都會說是孩子叛逆。說什麼的都不聽,厭學、頂嘴,甚至打架、罵人,真的是想想就覺得頭疼。01 什麼是叛逆呢?所謂的叛逆是指,隨著年齡的成長,大部分的孩子學會了如何恰當的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需求或者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叛逆孩子常常表現的和別人不同。
  • 三個時間段的叛逆,父母若採用正確的方式,叛逆也不難處理
    不管是說自己沒有經驗也好,還是因為自己工作時間太忙也罷,這些既不能當做理由來搪塞,也不能當做藉口來緩解,因此做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是200%的關注,當然對於大部分父母來說,教育中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孩子的叛逆心理。每個人都有過叛逆心理,也曾經在年少的時候認為父母不理解自己,也曾經在無知的時候,堅定不移的選擇與父母對著幹。
  • 孩子叛逆怎麼辦?4個「錦囊」送給家長
    孩子叛逆,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時常讓父母感到頭疼。許多父母也常常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那麼,孩子叛逆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嗎?家長應該怎樣和叛逆期孩子相處?一項調查顯示,中學生中經常存在叛逆心理的佔32.6%,偶爾存在叛逆心理的達89.4%。由此可見,叛逆是普遍存在的,是多數孩子成長的規律性反應,儘管讓父母們煩惱甚至憤怒,卻自有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