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 楊雪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有多種藥物可用於治療抑鬱症,有助於消除或減輕抑鬱症症狀。但對於兒童和青少年而言,抗抑鬱藥的安全性仍存在疑問。
所有抗抑鬱藥物的生產商必須在包裝盒上加上一條警告,提醒消費者,服用這些藥物進行治療時,會增加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殺想法和行為,24 歲以上的成年人沒有這種風險。
一、醫生會為患者選擇哪種抗抑鬱藥呢?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是否存在其他醫療問題、正在服用的其他藥物、處方藥治療的費用以及潛在的副作用選擇抗抑鬱藥。
如果患者之前曾患抑鬱症,醫生在開藥時一般會考慮之前見效的藥物。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如果患者有抑鬱症家族史,在選擇適合的藥物時,醫生會把對家庭成員治療有效的藥物作為一個考慮因素。
一般而言,患者一開始服用的藥物劑量會較低。當病情有好轉時,劑量會逐漸增加(如果未出現明顯副作用)。
二、抗抑鬱藥要用多久?
為了確保藥物有效並能夠防止抑鬱症反覆發作,一般首次治療抑鬱症者需要服用抗抑鬱藥6個月至1年。
這些藥物通常必須定期服用至少1至2個月才能看到全部療效,在此期間,請密切關注藥物的副作用,觀察治療效果。
當醫生確定患者已經好轉,能夠至少保持數月的良好狀態且不會復發時,可能會逐漸減少用藥劑量。
如果患者和醫生都確定停止服用藥物是安全的,在定期隨訪(大約每3個月一次)期間,請繼續關注以發現是否有任何抑鬱症復發的跡象。
未告知醫生之前,請不要停止服用任何藥物。對於多數抗抑鬱藥來說,決定停止服用藥物時,應逐漸減少劑量。
如果突然停止服用,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如噁心、頭暈、頭痛、類似流感的症狀或腸胃不適(統稱為「停藥症候群」)。
雖然突然停藥造成的症狀通常不會引起醫療危險,但會產生不適,重新開始服用藥物時上述症狀會消退。
對於已經發作2次或多次重型抑鬱症的患者而言,醫生可能會建議長期服用抑鬱症藥物,以防止抑鬱症進一步發作。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三、抗抑鬱藥是否安全?
與所有藥物一樣,抗抑鬱藥也有副作用。根據服用的抗抑鬱藥類型不同,副作用也不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失眠、嗜睡、噁心、體重變化和性問題。
如果患者服用抗抑鬱藥,應該詢問醫生是否存在自己應該了解的任何副作用。
對於雙相障礙患者,抗抑鬱藥可能存在引發躁狂或輕度躁狂症狀的風險,這種風險雖然較小,但很嚴重,通常建議在服用抗抑鬱藥的同時服用情緒穩定劑。
對於雙相(重型)抑鬱症而言,抗抑鬱藥可能不太有效,而且對於雙相抑鬱症,抗抑鬱藥的長效價值和安全性也更有爭議,且效果更不明確。
2004年10月,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所有抗抑鬱藥的生產商在抗抑鬱藥的標籤上加上一條強烈警告。
包裝盒上的警告顯示,經研究,抗抑鬱藥會增加兒童和青少年的自殺想法和行為,應謹慎服用。
在FDA於2004年3月發布第一份諮詢意見前很多年,兒童和青少年服用抗抑鬱藥的劑量一直呈穩步上升趨勢。
截至2005年6月底,18歲以下兒童的抗抑鬱藥處方量減少了20%。但是,2007年9月,佛羅裡達州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報告稱,兒童和青少年自殺行為達到了空前的高峰。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擔驚受怕的父母和醫生可能拒絕向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提供所需藥物,導致自殺死亡人數增加。
如果孩子患有抑鬱症,請務必告知醫生,並確定孩子是否適合接受心理治療、服用抑鬱症藥物或同時採用兩種方法治療。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四、服用抗抑鬱藥是否會成癮?
服用抗抑鬱藥不會成癮,這些藥物不會使人「興奮」,不會產生鎮靜作用,也不會使人有渴望服用更多藥物的欲望。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