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5月10日訊從6月起,一次性紙杯新國標將正式實施,其中規定「杯口附近不能有印刷圖案,以免造成油墨汙染」以及「不得使用螢光增白劑增白、製作原料不得使用回收材料」等。昨日,記者在市場上發現,一些商家銷售的一次性紙杯達不到新國標的要求。
規定印刷區域更加人性化
新國標對紙杯的原材料、添加劑、製品、包裝、印刷等提出了高於行業標準的要求。比如,新國標對一次性紙杯的杯口和杯底印刷位置有嚴格規定,「杯口距杯身15毫米內、杯底距杯身10毫米內不應印刷」,這樣可以避免消費者在使用一次性紙杯時誤食紙杯外包裝上印刷的油墨,提高紙杯的使用安全性。此次與紙杯新國標同時發布實施的標準還有紙碗、紙餐盒的國標。
為避免產生有毒溶劑,新國標還規定,不得使用回收材料作為原料製作紙杯,生產時要使用環保油墨,不得人為添加螢光增白劑。
市場上紙杯質量差別大
前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大型超市和農貿市場,發現紙杯的質量分好幾個檔次,價格相差也很大。福泰隆超市出售的一次性紙杯都符合規範,包裝上明確標有生產廠家名稱、地址、日期等相關內容。根據規格不同,40隻裝的每包售價大都在10元左右,包裝外都標註著「綠色環保」等字樣,優點介紹裡也都標明紙杯的質地較硬。
但一些農貿市場出售的一次性紙杯情況就不容樂觀了,不少攤位售賣的一次性紙杯包裝上要麼缺乏衛生標準,要麼少印了生產廠家,有的杯身幾乎印滿了油墨,有的紙杯質地很軟,盛水後用手拿起來會嚴重變形,幾乎無法端起來,要兩個杯套用才行,價格為5元左右/包。
如果按照新國標對杯口、杯底印刷位置的要求,市場上不達標的紙杯比比皆是,一些紙杯多印有花草圖案或卡通圖案,顏色豔麗的不少,很多紙杯的圖案從杯底延伸到杯口,甚至布滿整個杯身。
劣質紙杯對人體危害大
記者隨機詢問了一些市民,多數人表示在選購一次性紙杯時並沒有太留意。「大概看一下外包裝,覺得滿意就購買了。」市民梁女士說。
據一位餐館業主介紹,他們在挑選一次性紙杯時,首先考慮的是價格,再看紙杯的顏色白不白。
其實,紙杯並非顏色越白就越衛生安全,有的紙杯生產廠家為了使杯子看上去更白,加入了大量螢光增白劑。這種螢光物質可使細胞產生變異,一旦進入人體就會成為潛在的致癌因素。還有媒體報導說,長期使用不合格一次性紙杯會危害健康,甚至引發白血病。另外,不合格紙杯一般杯身很軟,倒入水後容易變形,有的紙杯則密封性差,杯底容易滲水,很容易讓熱水燙傷手。
怎樣使用紙杯才更安全?
怎樣使用一次性紙杯才更安全?業內人士提醒,在使用一次性紙杯時,第一杯水不要喝,最好倒掉;另外,紙杯不適宜盛裝溫度太高或太冷的飲料,因為紙杯內裡是一層與在微波爐中使用的保鮮膜一樣材質的淋膜,外面是紙,如果紙杯質量不過關,盛很熱的東西時有害物質就會揮發出來,可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如果飲料太涼,紙杯又會吸潮。
業內人士提醒,市民在選購一次性紙杯時要做到一看、二聞、三選擇:一看包裝上的標誌信息是否齊全,看紙杯顏色是否過於鮮豔,拿著紙杯對著光線看,看不到雜質,杯身的印刷圖案應符合新國標要求;二聞紙杯有沒有刺鼻的異味,特別是油墨的味道,或者是發黴的味道;三是儘量選擇杯壁厚實、硬挺的紙杯,可在杯的兩側輕輕擠壓,好的紙杯很硬,有彈性,劣質紙杯很軟,一捏就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