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水」炒作不下去了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19298-2014)5月24日開始實施,統一了包裝水的叫法。除天然礦泉水有另行國家標準外,以後市場上的包裝水只分飲用純淨水和其他飲用水兩類,其他的叫法都將不被允許。這意味著眾多「概念水」將退出市場,消費者選擇飲用水會更加簡單。
解讀飲用水不能再取「花名」
國家衛計委有關人員對新國標進行解讀時表示,除了天然礦泉水有另行的國家標準外,其他的包裝飲用水都將統一納入此標準,從而將目前市場上的純淨水、蒸餾水、天然水、山泉水等不同品類納入統一的監管標準。按照新國標,市面上在售的包裝飲用水只分為飲用純淨水和其他飲用水兩類。
包裝飲用水的標籤標識要求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費者購買時易於辨認和識讀。包裝飲用水產品名稱不得標註「活化水」、「小分子團水」、「功能水」、「能量水」及其他不科學的內容。
當包裝飲用水添加使用硫酸鎂、硫酸鋅、氯化鈣、氯化鉀等食品添加劑用於調節口味時,需在產品名稱的鄰近位置標示「添加食品添加劑用於調節口味」等類似字樣。
「飲用礦物質水」名稱也將不再允許使用。「礦泉水」即為天然的帶有礦物質元素的飲用水,而「礦物質水」所含的礦物質則是人為加工食物添加劑,但名稱上卻很容易與礦泉水混淆,所以被禁用。
影響下半年可能迎來換裝潮
有業內人士指出,新國標將食品、產品標準和衛生標準統一起來,可操作性強,更符合實際。針對不同的水品類,有不同的氯化指標要求,有利於企業接受和認可。
新標準雖然從5月24日開始實施,但還是給了在售的包裝飲用水一個緩衝期,要求標籤標識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因此,在今年5月24日前生產的包裝飲用水可以繼續銷售至保質期為止。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水市場可能會迎來換裝潮。飲用水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這意味著以後飲用水生產商家在生產環節將更加規範。
包裝水外包裝變化
變化一:除了天然礦泉水外,市面上在售的包裝飲用水只分為飲用純淨水和其他飲用水兩類,即不是純淨水就歸結為其他類飲用水。
變化二:多了一排小字「添加食品添加劑用於調節口味」。
變化三:將不再允許使用「飲用礦物質水」名稱。
專家喝白開水就挺好
目前,國家對於生活飲用水有標準,但電解水、去離子水、磁化水等五花八門的水名稱,國家也沒有相應的標準。此前「概念水」的功能宣傳也引來了專家的質疑和炮轟,被稱為偽科學概念。有專家表示,人的生理體質PH值是固定的,水的PH值是6.5。但是人的生理調解都是很強的,不是說你是鹼性水,喝進去就是鹼性的。
業內人士稱,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對人體有特殊功效的即所謂的「功能水」大都是炒作,事實上,水主要是滿足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少,並不足以承擔提供人體保健功能。同時對於一些特殊人群,還需要特別注意飲用水的選擇。
有營養專家提示,人們如果日常生活飲食規律,正常的情況下,每天攝入的營養都能夠滿足自身需要,根本不用特意去喝礦物質水等飲品去補充一些營養元素。尤其是兒童,更不應該過多喝各種「名頭」的飲用水,飲用白開水就好。
綜合《北京晚報》、《錢江晚報》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