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周默想」團契日思想猶大賣主

2021-01-12 遇見耶穌

受難周的第五天,教會傳統稱為「團契日」或「濯足日」。這一天,主耶穌一整天都和門徒在一起,繼續與門徒宣講關於天國的福音,聖靈的工作,頒布彼此相愛的命令,設立「聖餐」,與門徒們共進逾越節晚餐的時候,飯後為門徒們洗腳,為他們樹立謙卑服侍的榜樣,並警戒使徒,最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被猶大出賣,被羅馬兵丁捉拿。今天的團契日,我們來思想關於一些破壞團契的信息,以此警戒:

一、同席不同心

逾越節的晚餐是主耶穌和門徒在一起最後的晚餐,也是主和門徒最後的道別,本應該珍惜,可惜裡面還有一個人在,心不在的猶大。儘管他在席間聽到了耶穌所說的話,但話語不能進他的心,因為撒旦入了他的心,他在盤算如何靠出賣耶穌,獲得30塊錢。

猶大出賣耶穌獲得利益,和我們差不多。每一個信徒都有自己的團契,大家在一起唱詩、一起做工,一起聽道,就像與主同席一樣,大家好像彼此相愛,景象美好。可在筵席的背後卻是人心向背,甚至充斥勾心鬥角,分門別類。伴唱的想著如何把領唱的幹下來,下次讓自己領;領禱告的盤算著什麼時候可以站講臺講道;司琴的想著風頭全讓唱詩的搶走了;詩班長算計著人心不能都讓教詩員得了……看似同席、同臺、同工、其實不同心,各有打算。聰明人懂得良禽擇木而棲,淡泊之人選擇明哲保身,偽善小人蠅營狗苟,中立之人順勢而為。

二、洗腳變絆腳

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為門徒樹立謙卑的榜樣,頒布彼此相愛的命令。如若門徒真的能夠彼此洗腳,一定也能彼此相愛。可惜他們只模仿了洗腳的動作,卻沒有學到洗腳的真義。主基督是甘願屈尊、謙卑服侍、真正愛人,而人有時卻是把洗腳當成了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連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過我飯的也用腳踢我。(詩 41:9 )歷史上有人討論主耶穌洗了猶大的腳沒有,其實這個不是最重要,重要是猶大為了自己的利益把耶穌賣了。同席吃飯的人成了告密者,背後踢主的人!

在今天的教會裡,有幾個信徒或同工沒有遇到一兩個,甚至更多背後踢人的人呢?不是教會以外,是在教會裡遇到。壞人壞是直接壞,可以防備,而「好人」壞,因為沒有防備,殺傷力更大。你以為和你同席吃飯,洗腳就是真心愛你的弟兄姐妹,其實套路在後面,當你真的相信了對方,與之坦誠相對,說幾句掏心窩的話或者背後說別人壞話的事,轉臉就奔走相告!分分鐘變成絆倒你的人!這樣的人害人,不給你任何求救的機會。是啊,誰曾想猶大用「親嘴」的暗號把救主賣了呢!

出賣者一定是破壞團契的人,破壞主身體的人。比如,儘管背後說人不對,應受責備,但是出賣者更可恨,他和別人建立信任,再出賣對方。如果出於正直,當時應該直接責備制止對方背後說人的行為;如果出於信任,既然一起做了壞事,不應該出賣對方傳舌破壞關係,建立自己的人脈;如果出於愛,應該幫助對方對付心裡的問題,竭力做和睦的工作。天主教有一個懺悔禮,神父會在小屋子裡聽信徒懺悔,他們會聽到很多信徒的隱私,如果不是他馬上要去殺人或者破壞國家安全,他不可以告訴任何人所聽到的告誡。

三、猶大的結局

猶大賣了耶穌,眼看得了30塊錢,但很快他發現賣耶穌有罪了,他要把錢還回去,可沒人要這用主耶穌的血換來的錢。他在絕望之餘上吊死了,死得悲慘!在出賣耶穌的事上,猶大付出的代價更大,他失去了生命,失去了靈魂,他成了世世代代的罪人。說猶大的結局不是咒詛人,而是警戒人藉著出賣耶穌,破壞主身體的獲得的利益都是眼前的,不能讓人獲得永恆的益處。

有時在教會裡信徒間,同工間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有些人通過出賣彼此,獲得一些個人眼前的好處,比如和一些人建立了友好關係,獲得唱詩的機會,禱告的機會,其他服侍的機會。可這樣的機會是靠出賣同工,破壞合一,破壞關係的手段得來的,真的敬虔嗎?上帝真的喜悅如此「努力」得來的機會嗎?上帝真的會紀念這樣的服侍嗎?我相信若不悔改,所做並不會被公義的神紀念,若不然哪裡還草木禾秸的工程。

四、真正的團契

一個真正的團契效法耶穌的愛來彼此相愛,這樣的團契裡讓你看見主的慈愛、謙卑,而不是發現人的詭詐、算計。一個屬主的團契沒有偽善的表面,弟兄姐妹間也沒有膚淺、虛假的問候閒談,而是坦誠相待,有時可以掏心窩。

一個屬主的團契裡,大家不需要戴面具,彼此知道對方的本相,但可以接納對方;在這裡,沒有看人下菜,弟兄姐妹間沒有差別對待,比如按著對方的家境、勢力來決定給予對方什麼態度,是輕聲慢語還是厲聲呵斥;在這裡,大家可以分享喜樂,分擔重擔;在這裡,沒有背後論斷、批評、互相定罪,而是接納和憐憫,和處於愛的責備;在這裡,大家不必揣測對方話語的目的是什麼?在這裡,不必擔心對方是不是在挖坑,套路?在這裡,大家沒有被算計後的「看清」和「明白」。

一個真正屬主的團契,若弟兄姐妹間沒有學到耶穌給門徒洗腳的真傳,絕不可能建立彼此相愛的團契。哪怕是一起建造了成百上千的教堂,那也不是彼此相愛的團契,很多教會分裂的例子可以證明。可惜很多的團契像江湖,熟悉江湖規矩的人,在團契裡也可以風生水起。

默想:

我今天所在的團契是彼此相愛的團契嗎?在團契裡,我有嘲笑過別人的軟弱嗎?我有將別人告訴我的秘密告訴別人嗎?我有孤立過與主流不同觀點的弟兄姐妹們嗎?我有藉著出賣我的同工和弟兄姐妹來換取利益,破壞團契的合一嗎?我有破壞主的身體嗎?

回應禱告:

主啊,你是我永遠的救主,我感謝你!團契日默想主話,深知罪惡深重,因為沒有建立主合一的身體,反而破壞教會的合一,傷害主的身體。很多的時候,沒有像主謙卑服侍,反而帶著自己的算計;很多的時候,我們不是彼此洗腳,而是背後給同工、弟兄姐妹挖坑,使絆,把你的身體變成江湖。主啊,求你饒恕我罪,讓我悔改在你的面前!

主啊,教會是你的身體,團契是與神與人相愛的見證,求你建立你的身體,讓你的教會充滿了你的愛,求你除掉教會裡的江湖,求你洗我們的腳,並將彼此相愛的心賜給我們,讓我們能夠離開筵席,彼此洗腳。主啊,求你幫助我至少不成為猶大,出賣同工和弟兄姐妹換取個人利益!阿們!

相關焦點

  • 《猶大賣主》——最後的晚餐系列之一
    1、預告猶大賣主   2、猶大賣主過程   3、思想猶大賣主請弟兄姊妹和各位牧長切切為神的僕人代禱! (二)猶大賣主過程     猶大賣主過程並不複雜,各福音書說得也很明白、很清楚。比如,路加福音二十二章1~4節「1除酵節,又名逾越節,近了。
  • 聖經耶穌十二使徒中,猶大為何賣主?
    羅馬錢幣十二門徒之中,有一個加略人猶大去見祭司長,要把耶穌交給他們。他們聽見就歡喜,又應許給他銀子;他就尋思如何得便把耶穌交給他們。(馬可福音 14:10-11 和合本)讀經心得猶大賣主!在聖經中,反思猶大賣主的幾個原因。一:猶大對主的失望。在當時以色列被羅馬所統治。他們渴望一位政治與軍事領袖來帶領他們脫離與拯救他們。進而建立彌賽亞地上的國度!
  • 受難周·團契日靈修:我們是怎樣的基督徒?
    經文:(太26:17-25)受難周的第五天是禮拜四,稱為團契日。在這一天中耶穌與門徒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享受逾越節的筵席;設立聖餐;為門徒洗腳,團契勸勉。今日的靈修中,我們將目光放在逾越節筵席中,門徒在面對主耶穌時,有怎樣的表現,可以給受難周默想的我們,有什麼樣的反思?
  • 「聖經」耶穌被捕,門徒絕望
    「聖經」在耶穌的眼中,基督徒應該是個怎樣的人呢「聖經」人生的方向、目標、經過「聖經」基督徒的性情與遭遇「聖經」彼此相扶,合一相愛㈡ 導言作者重點記述了賣主的加略人猶大和西門彼得兩個人的不同抉擇。貳 耶穌被捕,門徒絕望㈠ 闡述
  • 耶和華說這是猶大人應得量給他們的份,因為他們忘記祂,倚靠假神
    是我量給你的份:犯罪的猶大百姓從神得到的份(產業),如同被沙漠的風吹散的秸。這份具體是指,他們被擄到巴比倫,而失去自己的居所、自由和信仰。【耶十三25】「耶和華說:這是你所當得的,是我量給你的份;因為你忘記我,倚靠虛假(或作「偶像」)。 」虛假。可能指拜虛神。
  • 崩壞3精準補給6.28 薛丁格·樂隊 破曉者·塔爾瓦 德古拉 仿猶大...
    崩壞3本期精準補給A為女武神·強襲推薦武器「破曉者·塔爾瓦」與逆熵鼓手套裝「薛丁格·樂隊」。精準補給B為處刑裝·紫苑推薦裝備「仿猶大·血之擁抱」與吸血鬼親王套裝「德古拉」。同時,「薛丁格·樂隊」和「德古拉」在對應精準補給開始時將開啟許願池。
  • 「聖經」按照耶穌的吩咐等候
    在那裡有彼得、約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馬、巴多羅買、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奮銳黨的西門和雅各的兒子猶大。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恆切禱告。從這段經文裡面,我們就可以看出門徒們的選擇了,他們選擇了聽從耶穌的囑咐在耶路撒冷等候。
  • 淺談《華嚴金師子章》的「十玄無礙」和「六相圓融」思想(下)
    景雅注釋此門則著重「若約同體門中,即自具足攝一切法也」。更引經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大大擴展了「諸根諸毛,各攝全體」和「一即是多,多即一」,部分即可見整體的思想。這裡的「阿賴識」,不同唯識宗那種,而是如來藏。類解:「理事即真妄。論云:真妄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覺不覺二義。覺即令生真性正解,不覺即令生無明正解。」法藏根據大乘起信論的思想,以「生滅門」和「真如門」看待阿賴耶識,此識有覺和不覺兩方面。覺即可正確了解真性,反之,則只是無明。正如大疏云:「如立像豎臂,觸目皆道。」
  • 耶穌生平的「時間表」【全篇】
    近日,一位同道對筆者說「你能給我一個耶穌生平的時間表嗎?」這的確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課題。使徒聖約翰指出,在上帝沒有創造時間的永恆「太初」,先在、永在的耶穌就與上帝同在(約翰福音1:1-3)。最後一周大致可概括如下:第一,「棕枝主日」的凱旋入場式。第二,將教導擴展到人群中,並與猶太領袖對抗,最終以「淨化聖殿」而告終。第三,耶穌和他的門徒一起守逾越節,並設立了「主的晚餐」,然後洗他們的腳。
  • 安息日學課 | 加略人猶大(附音頻)
    如果耶穌當時拒絕了猶大,門徒定會懷疑他們夫子的明智。但猶大以後的歷史會向他們證明:判斷一個人是否配加入上帝的工作時,若偏重於世俗方面的條件,是危險的。像門徒所切望爭取的這等人的合作,必將工作斷送在最惡毒的敵人手中。然而,當猶大加入門徒中後,他對基督的完美品格,並不是完全無動於衷的。
  • 詳述「佛家思想」的「積極性」與「消極性」(二)
    撰文:寂慧佛家思想的「積極性」與「消極性」(二)我們於此宜再追尋:何以佛家體會人生諸苦後,不在現實人生中以求改進、建立理想樂園於「娑婆世界」之上?(《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說佛徒「非怕死」、「實怕活」;但日本學者木村泰賢氏於其所著《原始佛敎思想論》此書中懷疑「無餘涅槃」並非一種全無生命的寂寥境界。今作依傳統義,不取彼未經考定的新說。此等疑問,應從各方面探研,以求解答,然而今為題義所限,只從佛家對宇宙的觀點以予伸說。 原來佛家認定現實的人生是植根於世間「有為法」上的。
  • 追求普度眾生、以佛法利益蒼生──「論龔自珍之佛學思想」
    他以這種思維方式去重構天台宗的思想,圓融實相的中道思想。故他說:「南嶽不興,則龍祖之論息,文師之名滅,抑南嶽不作,則天台孰闢之?」他對智顗的作品《法華經》、《天台玄義》讚嘆不已,自己更為《法華經》作科判,重定《法華》文義。
  • 學界| CMU通過機器學習「讀心術」解碼大腦複雜思想
    機器之心編譯參與:黃小天、Smith近日,卡內基梅隆大學官網上發表了一篇題為《Beyond Bananas: CMU Scientists Harness「Mind Reading」Technology to Decode Complex Thoughts》的文章,文中提到了人類思想與大腦激活模式相對應的研究成果
  • 老子為什麼會用「道」字,表示他思想境界中「道」的內涵?
    不管是王弼版的《道德經》,還是更早的《帛書老子》,都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斷成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再加之王弼版《道德經》把所有的「無為」改成「無為」,「弗」改成「不」,這就給後世坐實了一個很大的誤解:道,是不可知,不可說的。
  • 淺談天台宗的「五時八教」核心判教思想!
    在每一個時期中分別產生不同的佛教經典,反映當時佛教的思想發展。然而在中國,佛教傳入時並非按照佛教在印度發展的順序傳入,而是小乘系統和大乘系的經典是同一時期隨著佛教思想傳入中國,由於中國人是從經典的內容上去理解佛教,缺乏其歷史背景的認識,因此以為所有經典都是佛陀親口所說,依此來接受其中義理。
  • 「理性」和「感性」,並非是兩種「對立」的思維
    我們平時習慣把人的「思維」二分為「理性」與「感性」。同時認為「理性」的人「不浪漫」;「浪漫」的人「非理性」。或許也可以這麼說,一般人通常是把「感性」、「浪漫」、「非理性」這三樣東西劃上等號的;同樣地,「理性」也絕對和「浪漫」、「感性」拉不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