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秋風一吹,很多人都感覺自己的膝蓋好像「進了風」,又酸又痛的,有時候還能聽見關節「嘎吱」的響聲,上下樓梯時也覺得膝蓋隱隱作痛...
其實,這些症狀都在說明,你的膝關節正在退化,它的「壽命」可能比你想像中的要!短!很!多!
膝關節的平均壽命是60歲,但關節有可能因為「用」得不當而加速損傷,好多人還沒到40歲,關節就已經要「退休」了,各種各樣的病痛找上門來,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膝骨關節炎。
那麼,怎麼判斷自己的膝關節還有多久的壽命呢?——很簡單,爬樓梯去!
去爬樓梯的時候,先是向上爬,爬了一兩層的時候就可以下樓了,在上下樓的過程中要注意感受自己膝關節的疼痛感,判定自己的膝關節是否出現了異常。
下樓梯疼:膝關節壽命還有10年;上下樓梯都疼:膝關節壽命只剩5年!
為什麼上下樓梯可以看出膝關節的壽命?
這是因為關節壽命和軟骨之間的損傷有著密切關係,比如膝骨關節炎在逐漸加重的過程中,感受是不同的:先是下樓梯疼,然後是上樓梯也疼,接著是走平路疼,最後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會感覺腿疼,這些都是因為軟骨損傷越來越嚴重了。
還有,當晨起或長時間休息後出現關節僵硬、疼痛、腫脹,摸起來發熱,走路或膝蓋彎曲後疼,都要警惕是不是患上了膝骨關節炎。
膝骨關節炎也叫退行性膝關節炎,大多從中年開始發病,發病與關節和關節軟骨發生老化與磨損,後期繼發骨質增生有關。
本病歸於中醫學「骨痺」、「痺症」範疇,以氣血不足、肝腎虧虛為內因,風寒溼邪侵襲及勞損為外因,《素問·痺論》篇就提到「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調理宜祛邪補正。
膝骨關節炎的主要症狀是疼痛、腫脹、活動不利,嚴重者出現膝關節畸形。
日常如果出現膝蓋腫痛,可以艾灸阿是穴(即患處、痛點)、鶴頂穴、內外膝眼(膝關節伸側面,髕韌帶兩側之凹陷中,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
灸火的熱力加溫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使艾的能量直接滲入深部組織,同時增強局部新陳代謝,有利於腫痛的吸收消退。
如要從根本上進行調理改善,還要艾灸陰陵泉、陽陵泉兩穴,它們同為合穴,經氣相通,灸之有滑利關節、舒筋的作用。
同時也不能忽視足太陰脾經上的血海穴、足陽明胃經上的梁丘穴,它們為臟腑表裡關係,能起到調氣理血的作用。
最後還要加灸肝俞穴,腎俞穴補益肝腎,腎為先天之本,主骨,充髓。腎氣盛,腎精足,則機體發育健壯,骨骼的外形及內部結構正常強健;而肝為藏血之髒,肝血足則筋脈強勁,束骨而利關節,可以保護諸骨,充養骨髓。
經絡不通也是膝蓋問題之一,艾灸之前可以通過拍打手法以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軟組織及神經根的血液循環。
手法要點:以空心掌使用一定力度反覆拍打膝關節的前側、內外側和後側。膝關節前側拍打是疏通脾經和胃經,外側是疏通膽經,內側是疏通肝經和腎經,後側是疏通膀胱經。拍打10分鐘之後艾灸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劃重點:掃碼有驚喜,專業大咖一對一指導艾灸問題,還可免費領取小白速成大咖攻略寶典,手把手教你養生。
(部分內容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