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的鄭成功雕像、活潑可愛的「小黃人」、風情萬種的惠安女……所有的這些,只有走近一看,輕輕觸摸,才發現這些居然都是紙做出來的。
紙博會上的鄭成功像
19日上午,第三屆海峽兩岸(廈門)紙藝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紙博會)在廈門文化藝術中心·美術館隆重開幕。廈門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葉重耕,廈門市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詹滄洲,廈門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潘世建,廈門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林朝暉,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發辦主任戴志望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前的巡館,近百位兩岸嘉賓、紙藝師代表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廈門市當代紙藝文化館榮譽館長夏敏代表活動主辦單位致辭:「近年來,廈門市政府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通過主辦支持海峽兩岸紙藝產業博覽會、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意文化節積累了一批具有重要價值的藝術品,這是廈門的無價之寶,也是兩岸人民的珍貴藏品,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做好歷史文化的保護傳承工作,把優秀文化留給我們的後人。希望並期待以海峽兩岸紙博會持續舉辦為契機,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傳承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實現兩岸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新的力量,使廈門這顆沿海的璀璨明珠更加燦爛、更加輝煌!」亞太青年學院聯盟理事長段湘麟、廈門市當代紙藝文化館副館長歐陽俊明分別作為活動臺灣方、紙藝師代表發言。
兩岸嘉賓一起為本屆紙博會揭幕 /主辦方供圖
本屆紙博會整體展示面積9000平方米,其中主會場展示及活動面積6000平方米,來自兩岸的參展企業、院校超過90家,紙藝師超過120位,紙藝工作室超過30家;展會分為「紙的文化」、「紙藝廈門」、「兩岸紙藝師精品」、「臺灣紙藝產業」、「大陸紙藝產業」、「創意紙藝綜合」等6個展示區。現場還舉辦體驗點活動、紙藝移動課堂、海峽兩岸紙藝產業高峰論壇、海峽兩岸高校創意紙藝設計大賽、海峽兩岸親子紙玩大賽、創意市集等互動性、參與性較強的活動。
主創人員現場講解作品創意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紙博會開闢創新辦展模式,兼顧主會場和分會場的不同特點,用互動和參與的形式,創造兩岸生活特色,進一步展現廈門文創產業的發展重點和發展趨勢,努力實現打造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城市的未來目標。同時,通過加強海峽兩岸間的紙藝文化交流及合作,集聚不同業界的創意力量,通過整個城區的參與,使參展企業與意向客戶和專業觀眾有效溝通與交流,深入商榷和洽談,促進交易和貿易的實現,從而真正實現紙博會的產業化突破。
市民逛展 /主辦方供圖
本屆紙博會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政府、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共青團廈門市委員會、廈門市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灣聯合報社、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大學生文化創意協會共同支持,廈門市當代紙藝文化館、臺灣摺紙協會、廈門市大學生文化創意協會聯合主辦。信息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