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是最高層次的自律

2020-12-14 時光了了

人活著,總有三千煩惱繞身,憂愁亂如麻,總是斬不斷,理還亂。

煩惱總在你想要過得快樂時,不合時宜的出現,讓生活的麻煩堆積如山。

你是否發現,自己的生活總是很忙碌,每天都似乎有很多事情需要操心打理,但是慌慌忙忙一整天下來,看似做了許多事情,實則沒有幾件真正有意義的。

也許你想了很久,都沒有想明白問題出在哪裡,只覺自己明明自律而刻苦,也做出了很多努力,花費了許多時間,回報與付出卻往往不成正比。

其實,你以為的自律並不是真正的自律,感到忙碌而又空虛的主要原因,是你根本沒有把時間花費在正確的事情上,所以就算忙了一整天,也還是一無所獲。

而要想做到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就要學會「斷舍離」。

「斷舍離」,即是切斷那些不必要、不適宜的關係。

捨棄那些不必需且過時的東西,離開那些錯誤的人與環境,最重要的是,要徹底放下對這些「無用之物」的眷戀和不舍。

只有在斷舍離之後,才能過上簡單、清爽且高效的生活。

其實,許多人都有「儲存」的癖好,無論是對人還是對物,都抱著一種「留起來一定有用」的心態。

在對物時,穿舊的衣服、騰空的紙箱、吃光的罐頭瓶,統統留起來,只因為它們看起來似乎還有價值;

在對人時,沒有感情的戀人、朋友,數年未往來的遠房親戚,萍水相逢的路人甲乙丙丁,統統費盡心思去討好和遷就,只因為期盼他們能在未來對你有所回報。

僅僅就是抱著對不確定未來的一點期望,許多人將自己的房子和生活都變成了一個收容無用物品的「垃圾場」,看似資產眾多,人脈寬廣,實則全都冗雜無用,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還會佔據你的大部分空間和時間。

你制定再清晰的計劃,定下再多目標,卻在路上被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絆住腳步,脫不開身,又或者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探尋岔路上,卻離原本的道路越來越遠。

此時,若想重新回到生活的正軌上,就必須要做到斷舍離。

下定決心扔掉那些佔據你空間和時間的非必須用品,打掃乾淨自己的房子,將垃圾換成鮮花。

學會對那些不合理的請求說不,與那些耽誤你前進的人說再見,離開自己的舒適圈,進入一個更好的環。

只有讓自己站到更好的平臺上,才能有鯉魚跳龍門的機會。你站在泥坑裡,怎麼能比那些站在跳板上的人蹦得更高?

而要想站上更高的平臺,看到不一樣的天空,就要學會扔掉那些無用的東西,只有輕裝上陣,你才能夠走得輕鬆一些。

否則,背負著重重的殼,你要如何才能走得更快?

早睡早起,定時定量,按計劃來生活,並不是最有效的自律。

早睡早起,你可能把全時間花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定時定量,定的時沒問題,完成的量卻不一定都是有效的。

按計劃生活,你的計劃表上也許一多半都是不必要的工作。

只有做到真正的斷舍離,斷掉那些不必要的念想,捨棄不正確的生活方式,離開不適合自己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可能。

花朵植物能夠在冬末春初的短短時光裡發芽開花,靠的就是在恰當的時間裡專注於恰當的事情,而不是想起什麼就去做什麼,不思考對生存有無意義。

若是花草也像人一樣,猶猶豫豫,斷舍不決,那麼你可能會看到在隆冬發芽抽枝的樹,在春季凋零枯黃的落葉,或者開花與凋零同時進行的植物,那進化之路就被完全打亂了。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如果因為一點點捨不得,就什麼都堆積起來,安慰自己說留下來遲早會有大用處的,那麼你的房子和心靈都會變成一團亂,處理起來,既費時又費力。

如果你在一開始就果斷放棄那些非必須的物品和人際關係,就不會有後面那麼多的麻煩,也不會白白浪費那麼多的時間。

這些時間和精力用在該用的地方的話,你至少可以在實現的夢想的道路上邁進一大步。

真正有效的、最高層次的自律,是斷舍離,而不是單純的將自己的時間分割,把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累。

你只有先放下手中的垃圾,才能騰出手來接受生活的給予的禮物。本來應該放王冠的位置,不該被用來堆放如山的垃圾。

你與其抱怨生活不公,努力不見回報,不如將自己的生活清理乾淨,活得清爽乾淨純粹一點,做的每一件事都實實在在與你的目標相關,才是真正的自律和努力。

相關焦點

  • 女人最頂級的自律:斷舍離
    日本山下英子在書籍《斷舍離》中提出斷舍離概念之後,向人們引入了極簡生活的新思潮,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要收拾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房間,還有我們的人生。斷舍離是女人高級的自律很多人都說要斷舍離,都說要清空生活裡無用的雜物,但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沒有搞懂斷舍離真正的意義。
  • 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精闢
    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去繁就簡,懂得什麼該捨棄,什麼該斷絕。 人生下半場,學會斷舍離,才是最頂級的自律。 斷舍離,是每個人生命中的一劑良藥。 學會斷舍離,便擁有了最頂級的自律,也擁有了餘生最好的活法!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 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層次
    以上種種,無一不是自律慎獨、道德完善的體現。古代先賢在道德修養方面十分講究「慎獨」,因為一個人只有獨自一人時才會表現出自己的真實道德修養來。 自律是人通過對自己情緒和思維的控制,來達到主動行動的能力。自律的最高層次是慎獨。「慎獨」的前提是堅定的內心信念和良知,是以自己的道德意識為約束力。做人做事需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有一個目標,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因此,要時時刻刻利用多種形式警醒自己,「有人在與無人在一個樣」,「有控與無控一個樣」,引導自己達到這種「慎獨」的境界。
  • 書單| 一份關於斷舍離、極簡生活、自律的書單
    斷舍離—1.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斷舍離》人事物的斷舍離,心靈斷舍離。開始斷舍離,有勇氣和一切不再需要的說再見,學會放下,著眼於當下,才能開啟輕盈自在的生活。自律—為什麼要自律?因為我們都知道,「越自律越自由」。
  • 一個人的頂級自律:斷舍離(深度好文)
    就像《斷舍離》一書裡所寫的:「斷舍離,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學會斷舍離,才能讓內心變得簡單;學會斷舍離,才能讓生活變得輕鬆;學會斷舍離,才能讓人生變得精彩。學會斷舍離,讓一切回歸簡單,心才會變得簡單。永遠要記住:你簡單了,生活才會對你簡單。最好的自律,是斷舍離我身邊有位朋友,很喜歡定期整理自己的衣櫃。
  • 學會斷舍離,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
    真正會斷舍離的人,對過往超脫,對現下滿足,對未來安然,人得如此,也算是極大的幸運。斷舍離被大多數人解讀為將「不必需、不合適、令人不舒適」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其實簡而言之,就是扔東西。
  • 自律有三個層次,你在哪一個層次?
    有這樣一句話,所有優秀的背後,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而這個世界上百分之99的自律,我們都看不到,自律也是可以分層次的,主要分三層,你看看你屬於哪個層次吧?第一層:身體上的自律,也是最基本的一層。第二層:心靈的自律,開始懂得,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第三層:把自律當成一種習慣,當你把自律當成了一種習慣,讓它融入到你的血液和生活。如此,無需任何的提醒,你就會成為那個高度自覺的人。
  • 斷舍離的最高境界: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的更加高級
    追逐這股風潮的信奉的都是「斷舍離」這部三字經,而這三個字更是擊中了無數都市的人的內心。似乎不扔幾件衣服似乎就不是潮流。但是斷舍離真的就是只是扔幾件衣服這麼簡單嗎?我們到底該如何做真正的斷舍離呢?斷舍離這個概念最初是由日本的山下英子提出來的,她在書中呈現了一套通過家居整理來改善心靈環境的「寶典」。山下英子認為閒置物品早已經腐爛了。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就幾乎等於是住在一個垃圾暫放室」,身心被負面的能量層層包圍,危及我們的健康。
  • 心理學:越是層次高的人,越喜歡用「補充」的方法,去實現自我
    從一個層次跨越到另一個層次,需要的是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所付出的努力不一定成為較為明顯的成果。然而所有的變化都是前期積累的結果,這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心理學發現,越是層次高的人,越喜歡用這三種補充的方式經營人生。
  • 作為一個高層次的人,早就懂得了「斷舍離」
    「斷舍離」就是把沒必要的聯繫斷了,沒必要的感情捨去,沒必要的人離開,把它們統統都丟掉,這樣自己今後的生活就會越過越灑脫,越過越開心。「斷舍離」應該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這樣才能兩袖清風,一身輕鬆,不被塵世擾,不被世俗煩。
  • 什麼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什麼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什麼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呢?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就是證悟妙如來藏真如自性就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也是守持戒律的最高境界!自律是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所學習來的道德禮儀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不論是戒律也好,還是自律也好,都是走向君子的一個方便法門,但是它們都不是無上智慧的法門和最究竟的法門,把它們做到最好,也不過是人生的低修為低境界!
  • 最高級的斷舍離:北京情侶,三年不點外賣,七年不買衣服,零浪費
    02然而,這對北京情侶卻將自己的生活過成了最高級的斷舍離生活方式。女孩和英國男友住在北京三環的一個小區裡,他們去年在8月份做了一個實驗,看兩個人三個月能產生多少垃圾,答案是兩個玻璃罐。真的挺佩服她的,而且這種高級的斷舍離的生活方式,是需要非常的自律,而且不受影響。在女孩去超市買菜的時候,當她拿自己的布袋裝東西的時候,身邊人投來的是異樣的眼光,但她一直堅持這樣。
  • 人前人間尤物,人後「慘不忍睹」,《斷舍離》:是最頂級的自律
    也正是因為這隔離在家的20多天,有人說終於領悟到了「斷舍離」的精髓。「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方式。我所理解的斷舍離就是簡單的快樂。法國童話書,《小王子》的開篇就寫道:「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記得這一點。」所以說,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斷舍離。」
  • 最高境界的自律,莫過於自然而然的習慣
    自律才能自由。《微自律》主題打卡04:習慣改變命運!01自律,其實就是歸位從前,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幹什麼的?」所謂自律,不過是回歸內心,撣塵灑水,去蕪存菁,找到那個原本光芒四射的自己。人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一個人什麼樣的習慣,他就是什麼樣的人。
  • 2020年斷舍離人生清單:斷舍離不只是「扔」,而是更奢侈地愛自己
    自2001年山下英子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份,從瑜伽習練中得到了啟示,首次提出斷舍離以來,將近二十年過去,這一概念也就日益豐滿,並且成長為更加迎合當下的生活哲學。斷舍離並不只是「扔」,而是最奢侈地愛自己。通過物質的精簡,從而去實現精神上的清澈和靈魂裡的通透,這才是真正斷舍離的精髓。
  • 《斷舍離》隱藏的3個人生智慧,你知道嗎?
    這也許就是斷舍離的最高境界,只為了自己喜歡和認為值得的事業奮鬥。斷舍離三個字的含義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對物品的執著。斷舍離包含對物品的整理,但是又高於物品整理,可以理解為逐漸遞進的三個層次。第1層對物品的斷舍離這層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對自己身邊看得見的物品進行斷舍離。
  • 眾多名人力推的《斷舍離》:想要活得更幸福,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
    眾多名人力推的《斷舍離》:想要活得更幸福,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2013年,陳數遇到了斷舍離這本書的中文版。並且,因為深受書中理念的影響,她親自拜訪過作家山下英子。曾經,陳數在短短14個月中拍了4部戲。那時,所有人都在為她高產獲得的名望賀喜。
  • 8月8日拜拜日,勇敢斷舍離,你昨天都扔掉了什麼?
    斷舍離,這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智慧,你動起來了嗎?有人想要扔掉多年使用的手機、筆記本(電腦)、打火機、相冊、高跟鞋、口紅……有人想要改變自己爛好人、衝動、暴躁、不聽他人言、魯莽、自負的性格……無論如何,斷舍離,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你長久以來,想要扔掉的累贅。
  • 三分鐘讀完一本極簡主義好書:斷舍離
    歡迎關注「複選生活」本書共分了五個章節來講:1.只要了解箇中奧妙,就能激發乾勁———初識「斷舍離」(什麼是斷舍離)2.我們為什麼沒辦法收拾——生活中為什麼做不到「斷舍離」3.先從整理頭腦開始——怎樣「斷舍離」(意識改變)
  • 兩孩媽讀了這些書,變得越來越自律
    作為一個兩孩職場媽媽,要承擔的工作和任務多如牛毛,壓力可想而知,怎樣化解這些壓力和事物,總結下來一定是靠自律。自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後天的努力積累下來的,這些年,自律的培養離不開閱讀,其中下面這些書籍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