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三輪車的同行都知道,雜牌三輪利潤大,可為什麼做得好的經銷商都不賣?說句真心話:在行業待那麼多年,誰還沒2000左右的三輪車的進貨渠道,如果想進貨,還有價格更低的,實在是這些雜牌車質量沒法保障,真的不敢賣。
案例一:2019年1月份,李先生在某電動車車行以3480元價格購購買了一輛電動三輪車,4月15日突然出現車輛側翻情況。經李先生檢查發現,三輪車側翻是因為車底的連接拉杆突然斷裂導致。
案例二:6月份,權威報刊報導,某消費者花7000多買了一輛篷三輪,卻因手續不合規,無法辦理上牌,再次上路面臨被扣車沒收的風險。消費者找到經銷商,卻被告知無法提供相關上牌手續。
案例三:5月份,臨沂某消費者在網上購買一輛銷量還不錯的電動三輪車,騎著電動三輪車去市場買菜途中,電瓶突然起火。消費者表示這輛車在行駛中,經常有「吱」、「吱」的雜音。後續聯繫網上賣家,賣家表示不支持退換,建議到維修店修理。
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告訴你,雜牌三輪車真的不敢買!目前市面上電動三輪車種類繁多,功能款式各異,雜牌車在價格和配置上佔據優勢,比如說工程車鬥,翻轉靠背座椅,加粗輪胎,前後保險槓等,這些都加在一起的價格也只相當於一輛普通配置的品牌車價格。
當下三輪車行業生意做得很好的經銷商,雖然生意經各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的觀點,時代不一樣了,市場不一樣了,雜牌三輪車真的不能賣了!要砸招牌!
質量是和成本成正比的,價格低是通過壓縮成本來實現,而過分壓縮成本則意味著降低質量。所以寧可為價格解釋,不能為質量受埋怨。
再說了,賣車的都是鄰裡街坊,抬頭不見低頭見,雜牌車不但質量差,更沒法合法上牌上路,賣出去消費者要退貨,給不給退?生意還能不能長久?
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也建議選擇知名品牌的電動三輪車,知名品牌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產品品質和售後服務,雖然價格可能要貴幾百元到上千元,但畢竟是一分價錢一分貨,質量和售後一定會更好。電動三輪車天天都要使用,質量好的能用好幾年,不要去貪圖幾百塊錢的便宜,就忽視質量和售後服務的重要性。
註:本文來自三輪車快訊,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