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小夥兩年突然長高15cm,醫生:這是病,要及時治

2020-12-18 騰訊網

最近網上被一篇報導刷屏,內容是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cm,目前身高175cm,但是在患者20歲時,身高只有約150cm。

醫生說這是病,一定要治療,但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期。吃瓜群眾們對此一定會覺得詫異,第一,這小夥子到底是得了什麼病?第二,既然已經長高,為什麼醫生說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呢?

特發性低促性激素性性腺功能減退症(IHH)

最後醫生為這名患者診斷為特發性低促性激素性性腺功能減退症(IHH),並進行了積極的治療。我們在生物課裡都學過,下丘腦通過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來分泌激素調控生殖系統的發育和性激素的分泌。

IHH是由於下丘腦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產生、分泌或作用不足所引起的。

青春期IHH患者常有的表現為四肢過長、軀幹較短、第二性徵發育不明顯,(男性:聲音高尖、缺少鬍鬚、肌肉少、陰毛少以及喉結小等;女性:乳房不發育、陰毛少等)

以及生殖器發育遲滯(男性:陰莖短小、隱睪等;女性:原發性閉經、外生殖器幼嫩以及子宮卵巢等不發育)。

IHH男性患病率約為萬分之一,男女患病比例約為5:1。在青春期如果及時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採取激素治療,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孩子第二性徵和性腺發育,不但可以維持較為正常外觀,也可以恢復生殖功能。但是如果治療晚,可能效果就不那麼理想了。

現在我們明白了,網上報導的這名患者25歲才就醫,所以醫生說其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孩子身高低,可能有問題

這篇新聞報導給我們的啟示是,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多加關注,關注孩子學習、生活、健康的同時,對孩子身體的發育也要及時了解和關注。

相比於在青春期觀察孩子第二性徵的發育情況,通過從孩子從出生到青春期結束測量其身高來觀察其發育情況則是一種操作簡單而且更加及時有效的方法,因為有很多疾病都會使患者身高在各個時期低於同齡人。

這些疾病包括: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候群等)、代謝性疾病、骨骼性疾病(骨軟骨發育不良等)、慢性營養不良以及內分泌疾病(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促性腺激素缺乏等)等。

網上的這名患者在20歲時,身高才150cm,和小學生的身高相同,明顯不正常,但是家長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所以措施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在一般情況下,女孩的骨骺閉合時間約16歲,男孩比女孩平均約晚2年也就是約18歲。一旦骨骺閉合,無論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再長高。

我們可以根據FPH(the Final Height for Parental Height)法來預測骨骺閉合後孩子的身高:

男孩:Y=45.99+0.78×父母平均身高±5.29(cm)

女孩:Y=37.85+0.75×父母平均身高±5.29(cm)

(Y為最終身高)

如果孩子骨骺閉合後身高明顯低於這個預測值,則需要到醫院檢查一下。

孩子的骨齡

一般來講,孩子的身高發育是和骨齡發育密切相關的。如果在青春期前孩子身高明顯低於同齡人,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測量骨齡。

以上所述影響生長發育的疾病,一般也會表現在骨齡的發育遲緩。新聞報導中這名25歲患者在醫院就是通過檢查發現其骨齡只有13歲且骨骺線還未閉合後發現其異常,最終才確診的。

一般來說兒童骨齡齡=實際年齡±1年,骨骼的發育和人體內分泌及生殖系統的發育密切相關,通過測量兒童的骨齡,計算與實際年齡的差別,可以作為一些疾病的輔助診斷條件。

家長要隨時關注孩子身高、骨齡,可以及時掌握孩子的發育情況,一般建議在青春期結束之前每隔3個月為孩子測量並記錄身高,可以每年或每兩年為孩子檢查一次骨齡。

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應當及時就醫,進行其他方面全面的監測,及時排除可能存在的染色體、代謝、骨骼、營養及內分泌等方面的疾病,及時治療,不要錯過最佳時期。

相關焦點

  • 兩年內突然長高15公分,廣州25歲小夥嚇壞了,醫生:早該來了
    有很多人都為自己或孩子的身高感到苦惱,不夠高總感覺「低人一等」,長高便成了很多人的願望,多喝牛奶、在門框上吊幾下這些「聽說有效的辦法」都試過了,卻沒什麼效果,但是有一天發現真的很快就長高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最近就有人受到了這種「甜蜜的困擾」。
  • 25歲小夥突然長高嚇壞了!重慶小米熊:這都是生長發育遲緩的鍋!
    孩子長高高是每個家長的願望,可小熊最近看到一個消息:深圳有一個小夥,卻因為突然長高慌了神.什麼?長高了還煩惱?事情是這樣滴:近日深圳一位因長高而恐慌的小夥,到當地一家醫院的內分泌科就診,據小夥自己介紹,他今年25歲目前身高是175釐米,然而在過去2年內,他的身高突然長高了15釐米.
  • 2年突然長高15釐米, 25歲小夥慌了!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2年突然長高15釐米, 25歲小夥慌了!長大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好事不過有個小夥卻因為突然長高而慌了神……↓↓↓近日深圳一位因長高而恐慌的患者來到當地一家醫院內分泌科就診
  • 25歲小夥突然長高15釐米恐慌就醫!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小夥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由於其父年輕時也是「長得慢」,因此家人並未重視,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2年突然長高15釐米,25歲小夥慌了!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長大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好事不過有個小夥卻因為突然長高而慌了神……↓↓↓近日深圳一位因長高而恐慌的患者來到當地一家醫院內分泌科就診據患者介紹他今年25歲,>目前身高是175釐米然而在過去2年內他的身高突增足足15釐米在與患者交流中醫生發現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
  • 25歲小夥2年突然長高15釐米!專家提醒:青春期要警惕這些
    原標題:25歲小夥2年長高15釐米,與它有關...青春期要警惕!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0日訊(消息報記者 黃濤 通訊員 儲潔雅 王雙雙 孫豔)日前,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
  • 深圳一男子25歲真的還長高了15釐米,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
    深圳25歲小夥突然長高了15cm,以為自己是生病了,趕緊去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就醫。這名男子現在是25歲,在過去2年內身高突增15cm,目前身高1米75。大家都知道一般成年後,骨骺線就開始閉合,不可能有那麼大幅度增高。
  • 25歲小夥2年突然長高15釐米,一下慌了神!醫生:這是病,已錯過最佳...
    本文轉自【杭州日報】;日前,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踏足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25歲小夥2年突然長高15釐米,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廣州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去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25歲小夥2年突然長高15釐米, 恐慌就醫!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踏足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25歲小夥2年突然長高15釐米,醫生卻說這是病,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踏足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20多歲女子婚後突然長高10CM!這其實是一種可怕的病
    正是這顆略大的腦垂體,導致激素分泌異常,從而引起一系列表現及重度骨質疏鬆。因此,一旦發現這些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儘早通過藥物或手術等治療,以免影響生長發育以及生育功能。 突然「懷孕」27歲李女士停經、
  • 打工仔24歲的他身高只有130cm
    經檢查,楊計銳的骨骺線還未閉合,骨齡為12歲半,還有治療機會,油田總醫院醫生已協調中國紅十字會捐贈他「長高」藥物近日,在大慶油田總醫院的兒科門診大廳,眾多帶著孩子就診的家長發現,有個看著七八歲的小男孩拿著片子獨自候診。他是誰?為什麼沒有家長陪同?很多人都投來關注和好奇的眼神。
  • 15歲男孩身高163cm,沒有再自然長高的可能,源於「晚長」惹的禍
    這個15歲的男孩身高163釐米,父母認為長個是不是太晚了。一直在等待青春期的能竄個,但醫生告訴他還有1釐米的成長空間。父母們說,孩子們的身高從三歲或四歲開始就常常達不到標準。最好的高度恰好就是平均水平,而且通常低於平均水平。
  • 醫生:及時補救還能長高
    不過幸好醫生說孩子現在正處於身高發育的高峰期,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還來得及,東東媽這才放下心來。何為骨齡一般來說,人體生長發育通過兩種方式體現,一是生理年齡,二是生物年齡,也就是俗稱的骨齡。寶寶出生後,生長速度最迅速,每年約增長25cm左右,從1歲到3歲中各階段,身高增長速度會逐漸下降,但仍處於發育高峰期,每年增長10cm左右,兩年約長高20cm。
  • 醫生:及時補救還能長高
    不過幸好醫生說孩子現在正處於身高發育的高峰期,及時採取補救措施還來得及,東東媽這才放下心來。何為骨齡一般來說,人體生長發育通過兩種方式體現,一是生理年齡,二是生物年齡,也就是俗稱的骨齡。孩子身高發育的三個高峰期1、0~3歲寶寶出生後,生長速度最迅速,每年約增長25cm左右,從1歲到3歲中各階段,身高增長速度會逐漸下降,但仍處於發育高峰期,每年增長10cm左右,兩年約長高20cm。
  • 因為這些壞習慣 25歲小夥突發腦梗險癱瘓
    近日,浙江大學明州醫院就收治了一位25歲的小夥。年紀輕輕竟然突發腦梗死,右側身體險些癱瘓甚至致命。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壞習慣。刷著手機,卻發現右側身子麻木了幾天前的早晨,小徐一覺醒來頭暈乎乎的,心想著是不是工作太忙太辛苦,沒想到睡完回籠覺,還是感覺頭暈,甚至起來走幾步都不太穩當。
  • 6歲矮小症男孩長高16cm:這幾項運動,有助於孩子長高
    泡泡在5歲多時被診斷為矮小症,這意味著泡泡的身高也許就定格在5歲的高度。醫生說運動可以幫助矮小症長高,於是,泡泡爸爸做起了「狼爸」,對孩子進行每天一個半小時的魔鬼訓練。經過了一年多的訓練,泡泡長高了16cm!連劉翔都點讚:「他的爆發力,他的抬腿速度,和其他孩子不一樣,他有這方面的天賦。」
  • 一般多少歲會停止長高?醫生:和年齡關係不大,18歲後還能長
    近日,《柳葉刀》上發表的一項權威研究表明:在東亞,1985年-2019年,中國和韓國5-19歲兒童和青少年平均身高增長最快。其中,中國19歲男女的平均身高分別是175.7cm、163.5cm,位居東亞第一。
  • 這六類孩子:14歲後往往很難長高,家長可要注意了
    導讀:這六類孩子:14歲後往往很難長高,家長可要注意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六類孩子:14歲後往往很難長高,家長可要注意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