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暖宇宙
最近,被一檔體育類綜藝節目《小巨人運動會》吸了粉。
參加節目的小運動員,個個身懷絕技。
拳擊、攀巖、散打、體操,很多成年人都無法完成的項目,他們卻收放自如。
24個萌娃中有一位患有矮小症的6歲泡泡格外引人注意。
泡泡在5歲多時被診斷為矮小症,這意味著泡泡的身高也許就定格在5歲的高度。
醫生說運動可以幫助矮小症長高,於是,泡泡爸爸做起了「狼爸」,對孩子進行每天一個半小時的魔鬼訓練。
匍匐前進、蜘蛛爬到折返跑、立定跳遠,每項運動都是泡泡必須訓練的項目。
日復一日,無論嚴寒酷暑,從不放棄。
泡泡忍不住流淚,爸爸心裡如刀扎。
可是,為了長高,爸爸和泡泡還是堅持了下來。
奇蹟出現了!經過了一年多的訓練,泡泡長高了16cm!
連劉翔都點讚:「他的爆發力,他的抬腿速度,和其他孩子不一樣,他有這方面的天賦。」
一項追蹤調查發現,經常參加運動的孩子,比不參加鍛鍊的同齡兒童平均高出4-8cm!
田亮的女兒森碟,11歲身高已經達到了166釐米,遠超過同齡人的平均身高。
翻看田亮的身高是171cm,葉一茜身高是170cm。
森碟「超常發揮」,和她酷愛運動有關,網球、滑板、跑步樣樣精通。
那麼,哪些運動可以幫助孩子長高呢?
彈跳運動:跳繩,跳高,跳遠,跑步。
延伸運動:單槓引體向上,韻律操,健身操。
全身性運動:籃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和遊泳。
研究表明:持續60分中等強度的運動,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安靜時的兩倍。
強度以能耐受為原則,一定要避免長時間跑跳的激烈運動。
在《小巨人運動會》中還有一位小朋友,他是5歲的吳子興。
小小年紀的他,完全不遜色於體育教練,可以將伏地挺身做到八級,倒立著還能做!
子興的爸爸,每天讓孩子運動四個小時。
疫情期間,當別的孩子都在呼呼大睡時,子興就早早地起床,從1樓爬到31樓!
子興每天的運動量遠不止這些,他還要做2000多個伏地挺身,60多個引體向上。
子興爸爸說,既然孩子喜歡運動,那就把它開發到極致。
網友們驚呼,這哪是極致?這樣下去,怕是要拔苗助長了。
過猶不及,過量的運動反而不利於孩子長個。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關於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中特別強調:
5-17歲年齡組要做與身體發育相適應的中等強度的身體運動。
從醫學角度講,只有中等強度的運動才對孩子的長高最有利!
無論哪一種運動,一旦強度過多,便會適得其反。
每天運動1-2個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即可,別為了孩子長個下得劑量過猛了。
早餐很重要,不要不吃早飯,也不能吃得含熱量太高。
早餐不要草草了事,時間長了,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發育遲緩。
下面這些「毒早餐」,儘量少給孩子吃:
這對生長期的孩子來說就是「抑高劑」。
白粥裡面還有高糖成分,長期吃可能會引起肥胖,腦供血不足。
鹹菜裡的亞硝酸鹽會引起食物中毒,長期吃有引發癌症的可能。
還有平時的燻制食品、燒烤等都含有亞硝酸鹽,影響身體發育和健康。
高糖和油炸食品,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孩子的身高生長。
特別是炸雞、炸薯條和炸薯片等油炸類食品,過高的熱量會在兒童體內轉變為多餘的脂肪,引發內分泌紊亂,導致性早熟。
早餐,一定要營養搭配合理。
在《名醫訪談·長高的奧秘》中,醫生說,睡眠是孩子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的先決條件之一。
睡眠時間長短因年齡不同而有差異:
1-3歲最佳的睡眠時間是:12-14小時;
4-6歲最佳的睡眠時間是:11-12小時;
7-10歲最佳的睡眠時間是:10小時;
青春期的孩子應睡足9-10小時。
只有足夠的睡眠才有利於孩子恢復疲勞,機體復原,睡醒後才會精神飽滿,食慾旺盛。
特別是在深睡眠中,內分泌系統釋放的生長激素會比平時增加3倍,非常有利於生長發育和大腦成熟。
反之,睡眠不足會造成生長緩慢和其他的發育問題。
晚上最好在9點前讓孩子休息,睡前避免情緒變化過大,以輕鬆的狀態入睡,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
因為我們的生長激素分泌最高的峰值是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之間,而孩子睡著1-2小時後,可以趕上激素分泌的高峰。
假如睡得特別晚,就不會出現這種峰值。
總而言之,我們要讓孩子早點睡,並保證他有良好的睡眠質量。
記得胡可曾在《媽媽是超人》中,帶小魚兒去體檢,發現兩歲半的小魚兒身高是93cm。
專家問胡可期望小魚兒長多高,胡可脫口而出:180cm。
可兩歲半的孩子身高93cm,對應的成年身高是172.7cm。
這對胡可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專家詳細了解後,發現胡可的養育方法不合理,於是她給小魚兒制定了一套科學的長高方案:
飲食上:「肉蛋飲食法」,給孩子充足的蛋白質,減少油脂攝入,控制體重,減緩骨齡的發育速度。
作息上:用「環境營造法」給孩子舒適的休息空間,科學的規劃把控睡眠時間,讓孩子體內的成長激素正常分泌。
運動上:用「綜合訓練法」代替專項訓練,讓身體各個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鍛鍊,使全身骨骼均勻、快速生長。
回家後,胡可按照專家制定的方案每天給兩個孩子早上測量身高,堅持用科學的方法照顧小魚兒。
沒想到2個月後,小魚兒竟然長到了100cm,足足比之前長高了7cm。
胡可對應身高表發現,兩歲半身高100cm的孩子,對應的成年身高是183.9cm,遠遠超過之前預測的172cm,高了11cm。
可見,父母及時測量孩子身高變化,趁著孩子的「骨骼線」沒閉合之前,抓住補救時機,孩子就有長高的機會!
如果你想讓孩子長得高,就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合理,平時多補充蔬菜維生素,和魚肉、牛肉等優質蛋白質,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希望父母們多多重視孩子的身高問題,定期帶孩子去體檢,測量身高及時調整生長方案,最大程度上幫助孩子長得更高。
-End-
作者:暖暖宇宙,多家平臺籤約作者,用一顆心溫暖整個宇宙。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