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地生鮮網是北京新發地農產品網絡配送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的對外品牌,董事長是張玉璽,徐鵬擔任CEO。要說清楚新發地生鮮網,我們不妨從最熟悉的新發地開始聊起。
新發地是一個村屬集體企業,新發地所在地屬於一個自然村,村書記同樣是張玉璽,村民入股,年底分紅的經營架構支撐新發地走過了20多年時光。
北京以前集合了很多一級、二級和三級農批市場,在升級優化的過程中,二批和三批關閉了不少,儘管在2014年新發地交易額達535億人民幣,2015年交易額達600億人民幣,交易額位居全國第一,新發地同樣面臨升級改造的挑戰,原因是北京要求將非核心企業外遷出都。
而新發地作為民生核心工程,有了「不外遷」的免死金牌,但在升級改造的大潮下,新發地的目標是內優化外拓展。內優是指產業升級改造,外擴是指在上海、海南、湖北等全國各地布局產地市場,新發地生鮮網就是在產業升級的大潮下誕生的。
新發地成立20多年,張玉璽對農業有深刻的理解,新發地生鮮網是2015年5月成立的,正式運營是2015年10月,啟動資金是5000萬人民幣,目前團隊有70號人,包括運營、研發、大客戶經理、物流、質檢、分揀等。定位是用網際網路的手段,面對向國家機關食堂、學校食堂、部隊食堂群體,提供食材採購的服務,客單價最低是5000元。面向的市場是北京市內,發展至今將近100多個客戶。核心目標是整合產業鏈,通過網際網路手段去整合IT系統和財務系統,到目前為止,從用戶到產業鏈都已經搭建完畢並且得到市場驗證。
北京作為政治和文化的集中地,學校和機關食堂作為一種特定的業內形態,像美菜這種市場化的企業滲透率很低。新發地對外的口號是全品類、一站式。其中涵括:米麵糧油、廚房用品,肉菜禽蛋,目前只面向機關、學校、部隊等國家組織,中小餐飲店基本不做,原因是中小餐館對菜品要求不高,而更注重價格競爭,中小餐飲的流動性也大,判定風險較大,而新發地對客戶的現金流、盈利能力要求是比較高的。
徐鵬對於現狀分析:
原有的機關食堂、學校食堂的食材供應是一些夫妻店在做,這些夫妻店在新發地市場或者去到二級批發市場拿貨,他們會比拼價格,但是沒有產品質量和安全的保障,而新發地生鮮網做的恰好是打出安全有保障、營養、產地直供的牌,與這些小夫妻食材供應商形成差異化。原有的小夫妻店會收一些食材尾貨提供給對應的單位食堂,這種泥沙俱下的現狀反而給了新發地生鮮網成長的契機。
新發地生鮮網的運作流程
徐鵬認為新發地生鮮網的ERP系統做得足夠的緊密,用戶在PC端或者APP端下完單之後,供應商能夠在後臺看到產品對應的需求訂單,對應的,系統會調度車輛去運輸產品到流轉倉,然後由分揀人員進行分揀和打包,最後一個環節安排對應的車輛配送到用戶,這是一個相對嚴謹的供應鏈。
與傳統的供應商不一樣,新發地生鮮網是零庫存的,所以不需要擔心產品的保鮮和耗損,但新發地生鮮網需要在接單後的整個流程做到快速調配,及時分揀,儘快配送,這個流程的流暢度和不容出錯就需要後臺系統和整個供應鏈條緊湊的配合。目前流程是晚上9點鐘截單,早上4點鐘安排車輛配送。
新發地的訂單農業布局
「百縣千品」項目實施是從去年12月開始,新發地50%的銷量是蔬菜,而蔬菜中20-30%是產地直供和訂單農業模式。徐鵬觀察到北京周邊的貧困縣有不錯的產品,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好的產品出不來,於是與貧困縣的開展了合作,合作方式是:
①為貧困縣的產品打開銷售的通道;
②產地缺乏分揀、標準化、品牌打造的能力,因此可以合作建立品牌;
③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聯合幾家金融機構為農民提供融資貸款服務。
而上面實現的基礎是新發地生鮮網是服務食堂,能夠根據季節和食堂菜譜的情況,確定2-3月後的品類和數量。
新發地生鮮網的全程冷鏈布局
在後端,新發地生鮮網還通過全程冷鏈的投入建設去解決農業基地的【老問題】。新發地生鮮網今年規劃要建設1個12萬噸的冷庫,目的是為了整合基地全鏈條的冷鏈。從冷庫-冷藏車-合作企業的小型冷櫃。
以往生鮮存在產品集中上市,而造成低價傷農的問題。自建冷鏈能夠延長產品保質期,確保供需平衡,減少價格波動;除此之外,很多食品安全問題不在生產收割環節,而是在於缺乏冷鏈的保鮮,為了延長保鮮期,賣出不錯的價格,用了各種手段,有了全程冷鏈,可以大大提高食材的安全度,省去不必要的保鮮環節。
徐鵬對行業的理解:
①機關食堂對價格的敏感度比中小餐館店要高,食堂需求量大,在產地有足夠議價能力,對產品的性價比要求比中小餐館要高。
②新發地生鮮網冷鏈是投資整合自營,非外包模式,徐鵬認為新發地生鮮網從下單到配送至商家能在5小時內完成所需要的後端支撐必須做重。除了生產,目前下單IT系統、基地採收、分揀打包、冷鏈配送都是新發地電商一手包辦,所以新發地模式算是重模式。
③新發地生鮮網的核心意義是縮短了供應鏈,確保了食品安全,降低出現群體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④國內食堂,完全跟社會化餐飲脫鉤的,食堂的服務標準、餐飲標準是有待提升的,新發地生鮮網希望通過優質的食材來逐步改變目前食堂的現狀,例如除了提供食材之外,會指導食堂廚師做營養餐,給食堂的從業人員做飲食相關的培訓,努力改造食堂不僅僅成為【填報肚子】的就餐環境。
⑤分部門、有流程、有監督、可視化的公司操作,可以看到規模化、標準化的食材配送會逐漸取代小作坊的人力單點模式。
徐鵬近期也玩起了直播,他自詡自己就是新發地生鮮網代言的網紅,他希望通過直播,第一是讓終端用戶了解從食材採購到餐桌的整個流程;第二是對整個供應鏈條的緊密性的挑戰,從用戶下單到餐桌整個鏈條的時長不超過5個小時;第三是本身已經合作的企業沒有體驗過、參觀過整個流程操作,一場直播可以讓合作方心中有數。
在專訪的最後,徐鵬告訴我他們將開展一種聯合小區定點,針對社區居民自提的C端掃碼食材採購業務,對於既對B又對C的二元結構在目前業務滲透率不高的情況下開展的時機是否合理需要保持觀望的態度。而新發地生鮮網模式在已有的新發地產地市場現有的布局下可以得到快速的複製,這種優勢是明顯的。
近期對於食材配送相關企業的走訪發現,美菜的用戶定位是較泛領域的中小餐飲,而排除星級酒店、連鎖餐飲、機關食堂,新發地的對象會更窄,直接以領域劃分,面向政府、部隊、學校食堂,另外一個江西的雲農公司則專注做沙縣小吃、韓式餐館、幼兒園路線,並且能做到較高的滲透率,食材配送的垂直化會成為抗衡融資企業一鍋端、大盤子經營模式的策略,而食材企業對於全程冷鏈和基地種植的改造,讓冷鏈人才、冷鏈技術、冷鏈設備造價、農產品標準化、農產品保鮮、農產品全程安全監測等一系列的後端工程都邁上了新的臺階。
(來源:億歐網 作者:梁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