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國產新冠疫苗國外率先獲批背後:近百發展中國家超13億劑需求待填補
國產新冠疫苗的第一個有效率數據出現了。
86%——國產新冠疫苗的第一個有效率數據出現了。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12月9日報導,阿聯衛生和預防部發布聲明,宣布正式註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包含來自125個國家、3.1萬名志願者的III期臨床實驗顯示,這款中國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有效性高達86%,具有99%的中和抗體轉陽率和100%預防中度和重度新冠肺炎的有效性,且無明顯副作用。這也使這款疫苗成為中國疫苗歷史上,首個在國外先行上市的疫苗。
目前,全球已經有輝瑞/BioNtech的mRNA疫苗(95%)、Moderna的mRNA疫苗(94.5%)、牛津/阿斯利康的腺病毒載體疫苗(70.4%)、俄羅斯疫苗(92%)公布了III期臨床試驗有效率數據的疫苗,有效性也遠超50%的獲批基準線。
此次國藥疫苗結果,被疫苗專家陶黎納譽為「牆裡開花牆外香」,並預測科興生物的滅活疫苗巴西臨床試驗的保護率數據,國藥集團武漢生物研究所的滅活疫苗數據近日會公布。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給出具體的新冠疫苗臨床數據,但從公開報導看,市場還是持樂觀態度。
12月初,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做《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研發進展》發言時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01
國產新冠疫苗為何在阿聯獲批上市?
12月9日,阿聯衛生和預防部發布聲明,宣布已「正式註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滅活疫苗。中國國家藥監局正在加緊對這款疫苗提交的數據進行覆核,預計也將在一周左右公布。
據報導,阿聯衛生和預防部與阿布達比衛生部已經對中國生物提交的III期臨床試驗數據進行了覆核。來自125個不同國家的約3.1萬名志願者的臨床實驗數據顯示,這款中國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對抗病毒感染的有效性為86%,中和抗體轉陽率為99%,能100%預防中度和重度的新冠肺炎病例,相關研究沒有發現疫苗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陶黎納指出,所謂有效性,就是保護率,是疫苗III期臨床試驗最核心的指標。86%是一個計算的結果,基於打疫苗的志願者(疫苗組)和打安慰劑的志願者(安慰劑組)的發病率計算所得。
相關報導並沒有披露兩組志願者的人數和發病數,陶黎納指出有效性86%,意味著,在兩組志願者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安慰劑組有100人發病,那麼疫苗組只有14人發病。
中和抗體陽轉率99%是指,疫苗組裡99%的人都產生了足夠高的中和抗體,換句話說就是疫苗免疫失敗率只有1%。
所謂中和抗體,「中和」指的是「中和病毒」,即使病毒失去感染性,是僅次於保護率的次關鍵指標。在大多數情況下,中和抗體水平的高低≈保護效果的好壞。驗證保護效果需要觀察大量人群,耗時燒錢,而檢測中和抗體則容易得多,所以中和抗體水平常常替代保護效果,成為衡量疫苗好壞的可操作性關鍵指標。
6月23日,國藥集團在阿聯進行的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正式啟動,成為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國際III期臨床試驗。試驗規模為15000人,而在6周之內,來自120多個國家的31000名志願者參與了這場位於阿聯首都阿布達比的試驗。
9月,國藥疫苗在阿聯獲得緊急使用授權,以保護在疫情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阿聯官方對這一緊急使用授權進行的後續評估調查結果,與中國生物方面提供的臨床試驗數據相似,顯示疫苗是有效和安全的。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發布的新聞稱,在一項涉及31,000人的測試研究中,中國製造的COVID-19疫苗具有出色的功效數據。阿聯根據對該試驗數據的中期分析,正式「註冊」或批准該疫苗以供廣泛使用。
此前,輝瑞和莫德納公司均已公布其研發的mRNA新冠疫苗III期臨床試驗數據,有效率分別為95%與94.1%。上述熟悉中國生物疫苗研發情況的知情人士評論稱,中國生物疫苗的III期試驗入組人數要多於輝瑞和Moderna,設計中需要達到的對照組感染人數也不一樣,嚴格來說各方沒有可比性。
在有效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國藥的滅活疫苗有存儲和運輸的優勢——貯藏條件為2~8°C避光保存和運輸。這相比於輝瑞和Moderna的mRNA疫苗的深度冷藏的苛刻條件,大大降低了儲運要求,提升了疫苗的可及性。
02
中國疫苗或將填補全球疫苗供應空缺
除了國藥集團研發的疫苗外,陶黎納預測:今明兩天,科興的滅活疫苗也會發布其巴西臨床試驗的保護率數據,國藥武漢生物研究所的滅活疫苗數據也將近日公布。
12月7日,21新健康從科興控股獲悉,其旗下子公司科興中維獲得5億餘美元資金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的進一步開發、產能擴展和生產,以及科興中維其他開發及營運活動。
克爾來福在國內已經獲得成人組、老人組的I/II期臨床研究結果,未成年組的I/II期臨床研究也已經啟動。針對18-59歲健康成年人的I/II期臨床試驗結果已於2020年11月17日在線發表在《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誌》上。III期臨床研究正陸續在巴西、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智利等國開展。
科興中維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生產線年生產能力超3億劑,計劃在2020年底之前建成的第二條生產線投入使用後,克爾來福的年生產能力將提高到6億劑以上。
據新華社報導,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提到:中方期待中國疫苗研發完成後能夠儘早被納入「實施計劃」採購清單,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中國貢獻。
面對比流感更為迅猛的新冠病毒,蓋茨基金會的高級項目官員杜珩曾做過一個估算,要在全球形成群體免疫,需要至少100億劑新冠疫苗。
為了確保疫苗能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公平分配,世界衛生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一直在呼籲富國與窮國共享疫苗,並成立了「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
但根據杜克大學最新統計數據,到12月4日,全球疫苗預訂單已達到了98億,其中COVAX的訂單只有7億。而考慮到COVAX是生活著全球20%人口的92個窮國的唯一疫苗來源,即使這7億劑全部配給窮國,缺口也至少還有13億劑。再考慮到這些預定的疫苗並不一定能全部通過III期臨床試驗,窮國的疫苗缺口會更加龐大。
今年10月,中國正式加入COVAX,並表示:「這是中國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履行自身承諾推動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的一個重要舉措。」
這場疫苗大戰的最終後果,復旦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章濱雲認為:也許會分為兩個陣營,「美英歐日等發達國家採購歐美等國的疫苗;亞非拉等廣大發展中國家,等待中國幾個疫苗的結果公布並進行採購或無償提供。」
據公開信息,目前,國藥和科興的滅活疫苗已在阿聯、約旦、秘魯、阿根廷、埃及、巴西等15個國家開展了III期臨床試驗,科興研發的120萬劑滅活新冠疫苗已在12月7日抵達印尼,並將向印尼提供4500萬份疫苗原材料,由當地藥廠生產成品疫苗。
據國藥集團11月初發布的消息,中國生物的兩款新冠滅活疫苗III期臨床試驗樣本人群現已覆蓋125個國家,入組人數5萬。
21新健康也從康希諾生物獲悉,其已經與墨西哥衛生部籤署預購框架協議,計劃向墨西哥供應3500萬劑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為該國高暴露風險人群構築免疫屏障。
根據協議,康希諾生物將自2020年底至2021年向墨西哥供應3500萬劑新冠疫苗,為本次墨西哥政府合作方中唯一採用單針免疫的候選疫苗,3500萬名墨西哥民眾將獲得免疫保護。
03
相關公司和概念股動態
可以預見,後續將有更多的新冠疫苗上市。
強生公司發言人Lisa Cannellos表示,考慮到新冠肺炎在普通人群中的高發病率,預計大約需要4萬名參與者以確定正在研究的候選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綜合試驗的中期數據預計將在1月底公布。如果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將在2月份向FDA提交緊急使用授權申請。向世界各地的衛生監管申請許可也將同步進行。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於12月1日表示,兩家公司已經向歐盟遞交註冊其研發新冠疫苗的申請,如果得到許可,歐洲將可在年底前開始使用該疫苗。對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和其他國家提交的疫苗使用授權申請工作也在進行中。
據中國新聞社多倫多報導,該疫苗12月9日成為加拿大審批通過的首款新冠疫苗。加拿大也由此成為繼英國和巴林之後,第三個批准該疫苗的國家。負責疫苗分發的國家行動中心負責人、少將弗廷(Dany Fortin)表示,該疫苗有望最早於下周一(12月14日)運抵加拿大,並於下周中期開始接種。
12月9日,美國衛生部部長Alex Azar表示,政府正在與Covid-19疫苗生產商輝瑞和Moderna討論獲取更多疫苗的問題。Azar在米爾肯研究所主辦的會議上表示,「我們與輝瑞、Moderna和其他公司積極討論獲取更多生產能力的問題。」他說,美國已與六家製造商籤訂了8億劑疫苗的合同,並有多達30億劑的額外採購權。
美國的策略是與開發不同類型疫苗的多家疫苗生產商籤約。「我們分散了風險,」Azar表示,「每種疫苗都有不同的特徵。」
Moderna拒絕評論Azar的言論。根據該公司與美國達成的協議,除了已訂購的1億劑疫苗外,美國還有權從Moderna額外獲得4億劑。根據協議條款,美國可以在疫苗獲得緊急許可後再追加劑量。
目前包括中國在內,已有多個國家陸續發布接種計劃實現新冠疫苗接種。根據杜克大學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已有30個國家、地區和聯盟組織擬採購共計96億劑新冠疫苗,其中64億劑為明確採購訂單,另有32億劑正在進行採購協商或作為前期訂單的擴大採購額度儲備。
疫苗消息也在不斷提振股市。輝瑞和BioNTech宣布其合作新冠疫苗的III期臨床試驗首批結果——有效性超過90%當日,歐美股市集體大漲,英國富時收盤漲4.67%,德國DAX指數漲4.94%,法國CAC40指數漲逾7.57%。美三大股指盤中均創歷史新高,道指一度暴漲逾1600點。
中信證券分析師陳竹表示,疫苗行業是醫藥行業的一個細分子賽道,其競爭門檻高,產品審批嚴格,伴隨著人口老齡化、新冠疫情催化及大眾健康意識覺醒,其未來業績確定性較強,給予「強於大市」評級。其認為,新冠疫苗有望為相關企業業績帶來較大彈性,疫苗落地的概率增加,將進一步加深增長復甦預期。
興業證券在一份研報測算中稱,假設接種率為3%,按照兩劑接種程序,全球大約需要45億劑新冠疫苗。興業證券援引的數據稱,到2021年,全球累計產能將超過90億劑,中國有望突破20億劑。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新冠病毒疫苗即將進入兌現期,研發進展快、有產能、成本低的企業更容易最早兌現收入和利潤,拔得頭籌。考慮新冠病毒疫苗的高知曉率、預期接種人群數巨大,研發進度靠前的頭部企業有望最先兌現利潤。
作者:朱萍,實習生郭驍男,趙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