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環球時報、海外網、《財經國家周刊》、武漢晚報
國產新冠疫苗傳來重磅利好!
12月9日,據環球時報援引阿聯通訊社報導,該國衛生和預防部今天宣布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進行註冊。這一決定是應此前中國國藥集團下屬的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生物」)提出的申請而做出的。
圖片來源:阿聯通訊社報導截圖
能100%預防中度和重度病例
據海外網,阿聯衛生與預防部官網9日發布聲明稱,阿聯宣布正式註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經新冠滅活疫苗臨床試驗(Ⅲ期)結果表明,該新冠滅活疫苗有效性高達86%,此外分析表明,該款疫苗無明顯副作用,疫苗的安全性具有保障。
聲明稱,參與阿聯國際臨床(Ⅲ期)試驗的3.1萬志願者來自125個國家和地區。試驗分析顯示,該疫苗具有99%的中和抗體血清轉化率和100%預防中度和重度疾病的有效性,且無明顯副作用。而且相關研究沒有發現疫苗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圖片來源:阿聯通訊社報導截圖
阿聯通訊社還透露,這款疫苗其實在今年9月就已經在該國獲得了緊急使用授權,以保護在疫情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阿聯官方對這一緊急使用授權進行的後續評估調查結果,與國藥中生方面提供的臨床試驗數據相似,顯示疫苗是有效和安全的。
此前,據多家媒體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副總統兼總理阿勒馬克圖姆、外交部長、衛生部長和內閣事務部長等十餘名阿聯官員已接種中國的新冠疫苗。
阿勒馬克圖姆接種新冠疫苗。(圖片來源:阿勒馬克圖姆社交媒體帳戶)
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2月8日,阿聯衛生和預防部通報該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60例,新增治癒病例584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截至目前,阿聯境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178837例,累計治癒病例160295例,累計死亡病例596例。
疫情暴發以來,阿聯疫情曾一度好轉,8月初每日新增確診病例降至200例以下,但從8月中下旬以來該國疫情開始反彈。進入10月後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大多在1000例以上,10月22日新增確診病例達1578例,是阿聯自疫情暴發的以來的單日新增確診紀錄。
此前信息
11月18日,國藥集團官方發布川觀新聞對國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的採訪,在採訪中,劉敬楨提到,在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方面,國藥集團現在已經在近百萬人上進行使用,沒有接到一例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只有個別的有一些輕微症狀。
此前的進博會期間,劉敬楨曾在第三屆虹橋國際健康科技創新論壇上表示,目前為止,數十萬人緊急接種了國藥集團旗下的新冠疫苗,沒有一例嚴重不良反應,其中注射疫苗後的離境人員,有5.6萬人,目前無一例感染。
據國藥集團官網11月30日發布的文章顯示,在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舉辦的第一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上,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申報的「新冠滅活疫苗」項目,在歷時6個多月的時間裡,通過初賽、半決賽、決賽的三輪評審,經由來自醫學、工程、產業、投資等領域的80餘位專家層層評估,最終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金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生物除了其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外,還有其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目前,中國生物所屬兩個新冠滅活疫苗正在阿聯、巴林、埃及、約旦、摩洛哥、秘魯、阿根廷等國家開展III期臨床試驗,接種志願者超過5萬人。
「目前我國新冠疫苗走在國際前列,對自主研發的疫苗要有足夠的信心。」免疫學專家、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一是我國布局了5條技術路線,正在多點開花;二是各個疫苗前期基礎研究紮實,國家藥監局在審評上也非常嚴謹,在堅持標準不降低的原則下加快審評進程;三是從國內多款疫苗正在開展的Ⅲ期臨床看,入組的受試者數量規模很大,且在全球多個國家同時開展試驗。
據武漢晚報報導,12月4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做《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研發進展》發言時表示,「關於疫苗,未來一至兩周將有大消息公布。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中國的疫苗對發展中國家更具「吸引力」
美國CNBC網站報導,新加坡經濟學家表示,中國的疫苗對發展中國家更具「吸引力」。
星展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董事總經理泰米爾·拜格(Taimur Baig)表示,北京願意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增加了中國疫苗的吸引力。
拜格表示,如果發展中國家希望獲得西方研發的疫苗,可能要等待很長時間,但可以選擇轉向中國。「考慮到所需的數十億劑疫苗,以及被排在西方疫苗長隊後面的風險,中國疫苗對發展中國家的吸引力顯而易見。」
文章稱,在西方疫苗獲得監管機構批准後,各國將會積極採購,而較貧窮的國家可能會發現它們負擔不起此類疫苗。
目前,發達國家總共獲得了新冠疫苗雙邊預訂總量的85%。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和歐盟等國家的訂貨量已經超過了其人口數量。
中國已經有五款自主研製的候選疫苗進入三期試驗。這通常是政府監管機構審批疫苗之前的最後一步。
文章稱,與使用信使核糖核酸技術(Messenger RNA technology)的莫德納(Moderna)、輝瑞和BioNTech公司相比,中國疫苗具備另一優勢:前者的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確保疫苗在極低溫度下儲存,而中國疫苗則沒有這個問題。
拜格表示,較低的成本和中國提供疫苗的意願增加了它們的吸引力。「因此,(中國疫苗)可能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而且在運輸上更容易處理。」
此外,中國還籤署了在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和墨西哥等國測試和生產疫苗的協議。
文章說,北京還加入了由世界衛生組織支持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該聯盟尋求在疫苗研製成功後,讓所有參與國家都能平等獲得疫苗。其目標是為低收入國家提供一條生命線,否則這些國家將無力負擔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