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周的資料搜集,對文強的案子進行了比較系統整理,正好有粉絲想看看文強這個案子,所以我就提前來弄一下,關於文強這個案子,說實話內容很多,而且特別繁雜,想多講就可以多講,想少說也可以少說,很多人對於文強案子的內容也了解過,但是僅限文強個人的問題,對於文強案的整個來龍去脈應該還不是很清楚,所以我打算從文強的出身開始講起,直到文強被槍斃,其中包含了很多關鍵人物和關鍵事件,所以大家要認真看;
ok言歸正傳,先讓大家看張照片,沒錯正是文強年輕的時候,是不是覺得文強真身軍裝還蠻精神的,不過文強並沒有當過兵,但是文強又是憑什麼本身一步步進入機關的,又是如何一步步進入政壇,以至於最後隻手遮天,大家是不是也很好奇,但是起碼可以說一點,文強這個人確實有本事,而且會來事
山城重慶有多個俗稱「十八梯」的地名,然而位於沙坪垻區曾家鎮老街上的「十八梯」,不僅鮮有外人前往,也鮮為人知,這條3米來寬的街巷,步下18級石梯,左手邊的第一家是一幢3開間的8層樓房,在有著20多戶人家的曾家新街絕對是鶴立雞群,一位姓王的中年婦人告知:這是文明君的家,他的老三叫文強,在重慶當大官,前些時被抓起來了,這是文強出事後在重慶曾家新街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十八梯文強家】
有媒體稱文強兄弟3人,因為排行老二,所以被稱為「文二哥",其實不然,文強一家七姊妹,文強並不是排行老二,而是排行老三,父母是綜合商店的售貨員。7個孩子幾乎是隔兩年生一個,老大1951年,老二1953年,文強1955年,一直到最小的1963年;
家裡有7個孩子,在那個年代家庭條件自然不是很好,全村都知道文家的生活挺困難,更不會給孩子過生日,以至於文強都不知道自己的陽曆生日是哪天,只知道是陰曆1995年12月17日,對於文家人來說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對於文家最迫切和最重要的是文強的的個頭,文強小時候又胖又矮,可以說是個憨憨,經常被同齡人欺負,文強父母也是著急的不行,生怕這孩子會不會長不高啊,雖然身高是個問題,但是文強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文強學習成績不錯,還經常被當做典型來表揚,這就讓文強有了一種當領頭人的榮譽感,經常被欺負慣了,所以就會把自己優秀的一面儘量放大,讓別人知道他也很厲害;
文強的哥哥弟弟從小就過放映的電影,當他們看到《智取華山》這部電影後就立志要當解放軍,平時放學後或者放假,他們就會用菜子杆當衝鋒鎗,邊跑邊喊「衝啊,衝啊」,可是到了1968年,文革開始後開始停課鬧革命,幾個兄弟再也沒有正兒八經的讀書了,到了冬天,當地開始徵兵,這對於文家兄弟幾個來說那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可是兄弟幾個人都陸陸續續當兵了,只剩下文強沒有被徵用,原因就是沒有特長,身高太低,其實這個時候文強已經1米65了,但是對於當時的環境來說這身高去了部隊可能做不了什麼貢獻吧;
沒有當成兵的文強自然有點失落,加上文強平時不愛運動,1972年底初中畢業的文強就去了曾家回龍大隊當知青;
文強父親文明君祖籍並非曾家鎮,而是幾十公裡外的九龍坡區涵古鎮,20歲那年,他便來到了曾家鎮,不久認識了練傳芳,從此在該鎮紮下根。解放後,文強的父母一直在鎮上一家綜合商店工作,那時兩人的月工資都是18元。在街坊眼裡,文明君一天最多能說上5句話.而練傳芳則遇見什麼樣的人都談笑自如,也頗講義氣。幾位上了年紀的鄰居說,文家的孩子都有點接母親的性格,其中文強身上尤其明顯;
聽說記者是來採訪文強的經歷,一位王姓婦女稱文強仗勢欺人,霸佔了她家的房屋,據王姓婦女稱,她的公公就是文明君母親的表弟,按輩分文強應該叫她叔娘,但1982年落實私房政策時,文強還當著公社幹部的面用腳踢了她,從此兩家反目為仇,可想而知文強的年輕的時候就喜歡仗勢欺人,性格這玩意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改的;
王姓婦女說的其實是文家原先住的老宅,2005年,文強的妻子周曉亞帶著文強的弟弟文兵和妹妹,張羅著將文強父母生前所住的板壁房扒掉,在原址:上建起這幢8層樓,除底樓的左、右兩個鋪面及其二樓的房間外,其餘的房產全歸文家,面積超過100平方米。文家的房子自建好後,既未裝修,也未住人,直至去年8月的一天,重慶公安部前來搜查,搜查過後,又僱請鎖匠將大門換了鎖,直到10月份又被查封。據知,文家後人建這幢8層樓時,他們的父母均已過世。64 歲的呂先生告訴記者,文明君是1997年去世的,兩年後,66歲的練傳芳也故去。據他回憶,文強自從調到重慶當公安局副局長後.除了父母去世,他幾乎沒回過「十八梯」;
文強案發後,很多報導都以訛傳訛,稱他是1972年從瀘州警校畢業分配到巴縣公安局。其實文強分配到巴縣公安局的時間是1980年3月,之前他是作為知識青年下放到農村。按照政策,下放農村可計算工齡,所以有的媒體記者想當然地將他參警的時間提前到1972年。在文強曾經就讀的曾家中學了解到,文強是1971年7月從該校初中畢業,學習成績中等偏上。1972 年1月,16歲剛過的文強下放農村,說是插隊落戶,其實就是離家僅2公裡遠的回龍大隊,由於有位小隊的隊長與文強的媽媽是表親,文強便享受了投親靠友的政策優惠。雖然大隊給他安排單獨的住處,但他基本不住,由於離家只有三四裡路,他每天像上下班一樣早出晚歸,有時為節省開支,連中午飯都回家吃,後來因為當了團支部書記,才在隊裡住下;
【眼神好的 找找哪個是文強】
82歲的周紹元曾是大隊長,他回憶的一件往事,很能說明文強的為人處世之道:當時大隊有個出了名的懶人,大隊幹部只要發現這人偷懶就罰曬太陽,有一次,周紹元見體罰的時間太長怕出意外,便對看管的文強說:「讓他進來算了。」文強連聲道:「你是領導,你說哪樣就哪樣。」幾位上了年紀的農民介紹,文強插隊期間很勤快,栽秧、割谷、挑草頭、守鴨棚都肯幹,越是人多幹得越上勁。一位現任村幹部的中年人告訴記者,文強比較隨和,當時每次到大隊部開會的間隙,他總愛喊文強的外號:「文瞎子,來下盤象棋。」文強不但不惱,總是笑呵呵地跟他廝殺一番;
文強與妻子周曉亞初識於回龍大隊,兩人同為下放知青,文強在九隊,周曉亞在六隊,周曉亞是虎溪電機廠的子弟,所以大家都在說文強這個農村人攀上了工人家庭,以後就是城裡人了,虎溪電機廠是一家有著近2000名職工的三線工廠,其所在的虎溪鎮鄰近曾家鎮,所以從1974年起,該廠的子弟中學畢業後.都到回龍大隊插隊落戶,到1976年達到100多人。造訪時,50多歲的村民萬世年稱,周曉亞是個好女娃,也長得蠻秀氣。「自從文強當了團支部書記,就經常到6隊來找周曉亞,不是準備演講稿,就是排節目,其實他是在打周曉亞的主意。」時任大隊長的萬大華稱,文強當年還是不錯的。吃得苦,也有組織能力,大隊就讓他當了團支書。而記者了解的情況是,大約是1976年上半年,附近軍用機場的一架訓練機失事,迫降在一條小河溝旁,機上兩人受傷,呼救後被一群人抬到了醫院。當時組織人員施救的人是文強;
文強的一位發小當年下放到另一個大隊,他也稱第一個趕到現場組織救援的人是文強,其理由是文強事後在全公社的知青表彰大會上曾就此作過典型發言。找到當年一位抬過擔架的村民詢問時,他堅稱在施救現場沒見到文強。事後,文強被任命為大隊團支書,同年底還入了黨。萬大華告訴記者,當年全大隊的100多名知青中,只有文強和電機廠一位姓李的子弟入了黨。1977年底,社會上恢復了高考,文強由於是大隊裡的優秀青年,就被推薦到了四川省公安學校,沒想到文強竟然考上了,從此再未到過回龍村,可是這個時候文強和周曉亞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現在變成周曉亞擔心文強走出去後再也不回來了,經常追到文強家,找到文強的母親說已經和文強在一起這麼多年了,言外之意就是除了「生米煮成熟飯」以外,其他的都幹了,文強母親聽完後就給周曉亞作保證,文強是不會變心的,1980年3月份,文強畢業後分配到巴縣公安局,周曉亞返回城裡,繼續在虎溪電機廠當工人,本來文強是要留校的,但是周曉亞堅決不同意,要求文強立馬回來和她結婚,20世紀80年代初,文強與周曉亞領證結婚,但是那個時候都困難,結婚並沒有辦理酒席,第二年就有了曾家的兒子文伽昊;
【文伽昊】
因為文強年輕,而且有警校的背景,很快文強的機遇就來了,文強在基層公安局得到了機會,1983年全國嚴打正式開始,這個時候文強已經是巴縣公安局的嚴打骨幹力量了,這個時候文強遇到了人生的大貴人張文彬,張文彬當時是巴縣縣委書記,因為嚴打的原因文強經常去給張文彬匯報工作,時間一長張文彬就覺得文強這個人,能力過硬,做事雷厲風行,表現的特別突出;
【文強大貴人 張文彬】
當時的巴縣有100多萬人,人確實很多,正逢巴縣搞機構改革,縣委要重新成立領導班子,張文彬就想到了文強,不久文強就一躍成為了巴縣縣委常委,主要分管的是政法,可以說這一步已經改變了文強的命運,因為這可是正規公務員,享受的是國家待遇,文強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好日子要來了;
果不其然,1985年不到30歲的文強晉升為巴縣縣委副書記,不到2年的時間,文強可以說是仕途一帆風順,雖然資料上沒有詳細說明文強這兩年的工作內容,但是可以看出文強一定是一個會來事,會做事的「好人」,正是短時間的火速提拔讓文強對於權力和地位更加痴迷,因為一切來的太快了,來的太容易了,文強自己都想不到30歲的他已經是一個縣的副書記了;
1985年這一年巴縣組織「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前線功臣進行戰績報告,臺下的聽眾就有將近3萬人,報告裡面正好有文強的弟弟文圓,他參加過越戰結識了4個戰友,可惜在打貓耳洞的時候死了3個;
給大家好好捋一下文家的7個孩子,其中5個當兵,一個當縣委副書記,當地人特別羨慕文家,還誇文家家教好,可是文強出事後就不一樣了,老三文強成了聞名天下的黑社會保護傘,這讓文家在父老鄉親心中變成了十惡不赦的黑社會,老四文健部隊復員後也進入了公安系統,老六文斌當兵回來後找到謝才萍,正是這個謝才萍給文家引來了毀滅性和摧毀性的打擊,後面會講,老么文圓復員後精神上有了問題,動不動就打人,後來經過確認為精神病,後半輩子就在醫院度過了,老五在虎溪機電廠工作,屬於第一批下崗的工人,老大文萬琴在中國農科院柑橘研究所退休,老大文論一直呆在部隊;
【謝才萍】
自從當了縣委副書記,文強回家的次數就少了,那個時候巴縣在搞小城市建設,文強負責現場蹲守,那幾年巴縣在重慶的地位十分突出,已經成為全國100個產糧、產肉、財政收入的大縣之一,其中產肉全國第一,1991年由於長期在崗位上不回家,再加上周曉亞對文強的父母照顧不周,周曉亞和文強經常吵架,這個家鬧的是雞飛狗跳,兄弟姐妹輪著勸說,到了1992年文強從巴縣調任到重慶公安局當副局長,當時文強的貴人張文彬已經是重慶市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這一調任,標誌著文強徹底的拜託了巴縣來到了重慶,文強終於進入大城市了;
剛來重慶的文強心裡很忐忑,因為從縣城到大城市是不一樣的,文強有點自卑,覺得自己是個鄉巴佬進城,1992年文強的兒子文伽昊上4年級了,文強反覆提醒兒子要謹慎,因為大城市的人太多了,容易接觸到不好的東西,而也在這一年文強的老婆周曉亞也被調任到重慶市天然氣公司上班,這可是個很好的工作,文強老家也盛傳過一句話就是「周曉亞也去大城市當官嘍」;
緊接著文強的好運又來了,1997年除了香港回歸,還有一個大事就是重慶成為直轄市,1997年3月14日全國人大通過表決,1997年6月18日正式掛牌成為直轄市,一個重慶市管著半個省的地盤,也就是「小馬拉大車」的局面,那個時候重慶市委書記張德鄰試圖從外地抽調3000名幹部到重慶,但是最終沒有完成目標任期就結束了,重慶下屬的40個區縣的3000名幹部都順利的獲得了升遷,文強也順利的從一名局級幹部飆升為直轄市的廳級幹部,主管重慶主城區和下轄40個區縣的公安工作,可以說文強的權利在重慶已經很大了;
也許是剛剛晉升,也可能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努力付出,文強經常去一線指揮抓捕工作,文強指揮偵破了很多大案,多次被公安部記一等功,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文強又面臨著晉升,當時的重慶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位置空缺,而文強又經常親臨一線破獲大案,戰功赫赫,論文強的能力和資歷以及在重慶市公安系統擁有最高學歷,文強的競爭力顯而易見,但是文強這次沒有獲得提拔,這個時候就有人說了,是文強的性格太過張揚,野心太大了。那兩年傳的最多的就是文強和王平的關係,文強說:王平是刑警隊比較得力的一個「特情」,1994年他們經過介紹認識了,走的很近,包括王平結婚文強也是親臨現場,後來王平涉黑,開始經營賭場,放高利貸,1992年12月,重慶朝千隧道發生了槍戰,涉案的人被稱為「二王」,王渝男和王平,他們兩個各有一伙人,經常在市裡為了生意打來打去,2000年重慶市公安局開始抓捕「二王」,2001年公安部再次打黑的時候,王平成為了A級通緝犯,當時文強被公安系統找去談話,問他和王平的關係,文強的解釋是培養「特情」,經過王平的事情後文強更加自信了,可是還沒有到達自信的頂峰,直到2000年一件大事的發生,徹底讓文強的自信心達到了頂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君案」;
張君案我們已經講過了(公眾號重案一組),這個案子能讓大家徹徹底底的看到文強的聰明過人之處,當張君被制服後,文強打手機給領導匯報工作,文強說「抓到了」,領導就問在哪抓獲的,文強說「在我腳下」,此後文強無數次在鏡頭面前都會反覆的說張君案,畢竟張君案影響很大,一說張君案,文強就說「張君在我腳下」這句話,張君案成全了文強,文強經常提醒家裡人,記得今晚看新聞,裡面有我,還主動給同事朋友送報紙,宣傳自己的英雄形象和光榮事跡,有人問文強為什麼喜歡說「在我腳下」,文強的解釋是如果你看過武俠小說,你就懂了,那是一種情懷;
自從張君案後,文強似乎陷入了自我營銷的獨特語境中,他周圍的人發現文強自我介紹的時候,已經省略了很多頭銜,就直接說,我是文強;
2005年文強破獲了長壽珠寶搶劫案的時候,面對主犯李忠,上來就說,我是文強,你現在下去等著我,沒有我的命令,不準見任何人;
張君案後文強和兒子有一段對話:
文伽昊:老爸你每天上電視,得「人民衛士」給好多錢嗎?
文強:你懂什麼?這是錢能比的嗎?
2000年下半年,文強升為正廳級偵查員,此後10年文強再無升遷,這讓文強有了一點下坡的味道,也就是這個時候文伽昊經常會聽到父親不好的消息,文伽昊也自己上網,看到了很多不好的消息,2000年下半年開始文強的弟媳婦謝才萍就開始惹禍了,文強的末日也就慢慢來了;
下集我們開始講文強是如何被一步步牽連進來,導致最後徹底毀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