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藝術節
2020年12月19日
第三屆地景設計藝術節頒獎典禮落下帷幕
本次大賽共評出7大獎項
一起來看一看都有哪些「盛世美顏」入圍吧
金獎
設計師:韓旭、初大龍、蔡曉龍、姜猛
樹與葉的對話
北京日出楓林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作品以「樹」的意象
形成「蛋」的實體,
以「落葉」的意象塑造「鳥巢」,
用樹木枝葉落葉歸根、循環往復,
折射生命的動態過程,
揭示世間萬物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銀獎
潤物無聲
北京園藝有限公司
設計師:劉健鋒、王子楠、劉林軒、董黎
「太一生水,水返輔太一,是以成天。天返輔太一,是以成地。」
水是萬物本原。
擎綠
北京花鄉世界花卉大觀園有限公司
設計師:姜冉、張風、侯丹、王新衛
手擎一片綠色,讓荒漠變成綠洲,用愛繡出大美山河。清風灑灑,鳥聲啾啾,綠蔭垂垂,花香陣陣,流水淙淙……讓我們共同攜手,保護綠水青山,共建美好家園。
太平有象,大愛無聲。
山東大美花卉園藝有限公司
設計師:倪貴美、唐英蘭、徐海洋、李甜甜
小時候,您在前,我在後,害怕摔倒,您是我的靠山。
長大了,歲月靜好,您在前,我在後,我會扶著您的尾巴一起慢慢走。
愛,因為這太平盛世,如水坦然,漫步林間。
銅獎
烏斯環
北京茉莉花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設計師:李莉、李金麗、李輝、劉洪全
當龍捲風與莫比烏斯環合二為一,能量循環往復,畫面瞬間歸於平靜,此時可盡情領略雷暴力量和拓撲結構。龍捲風是自然現象,莫比烏斯帶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二者完美結合,彰顯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遊
北方工業大學
設計師:喬遷、李彤彤、李蕊、吳健
作品表現了一群魚在遊動的場景。
以廢木料組合而成,輔以色彩裝飾。
變廢為寶,為單調的冬景增加了多彩炫動的元素。
無方|人的「有方」,是為了「無方」
廣州在苒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
設計師:紀馥君、謝家樂、岑錦能、敖英傑
裝置由裂變方形構築而成,方形寓意約定俗成的社會架構之下,規則排列的竹殼則喻示遵循秩序、內化自律再到實現自由的具象化表達。沉浸式體驗從「有方」到「無方」的哲學內核。
泰和·安樂
303植物美學
設計師:劉海龍、鄭偉、黃珊珊、文超
雙手相交,傳遞的是溫暖,也是信心,大家攜手共渡,眾志成城,同心共築中國夢!
相交的雙手,化成展翅的和平鴿,祈願新的一年國泰民安!
硬核繆斯
花姿芙羅拉花藝培訓
設計師:張麗、賴雪松、芮俊英、王凡
創作時候靈感來源有可能是一個故事,一個人,一片葉子,一滴水……你的繆斯是千奇百怪的,可能只是你與我指尖相觸。選擇一個可愛的形象來詮釋我的硬核繆斯。作品可以進入內部,也可以和遊人互動。
最具人氣獎
最具人氣獎是網絡投票環節
網友線上撐腰助力
票數最高者
本次活動線上投票共25509人參與
其中《枝造園》獲得15898票的支持
枝造園
北京市新海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師:陳建利、魏劍鋒、梁明浩、王超
創意獎
復甦
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師:王上、劉然、林愛雲、謝榮展
荒蕪大地上生長的柳枝,代表新生力量的突破重生,柳枝生長變化為空中風鈴,伴隨風聲消失,代表自然的力量從地底而發,蓬勃生長後消融於天地。周圍起伏的地形,代表更多新生將破土而出。
秩序的重構
北京市首發天人生態景觀有限公司
設計師:於豔華、劉嘉鑫、魏張朝、楊欣宇
作品展現了混亂無序的枝條重塑為秩序統一的景觀畫面。從無序到有序、從無用到美麗,本著「讓環境更生態」的理念,用園林廢棄物塑造景觀、用生態之手打造優美環境
蛻變
北京盛世潤禾園林科技有限公司
設計師:張士文、呂佔磊、李宇超、沈雪飛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不斷的拼搏,以不屈的精神和意志,戰勝艱難困苦。努力拓展生命的寬度,才能探尋到生命最大的價值,成為最好的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
輪迴
H2FLOWER花藝研習教室
設計師:韓海、侯彩萍、張朦、常鵬鋒
寓意在於生命與時空的耦合,起始,隕落,回歸,生命的歷程與時空的輪迴,四季更迭,生而不息。
重生
鄭州博思(國際)教育
設計師:肖明桂、龍志根、張琳琳、蔡朝彬
運用園林廢棄材料,塑形組合出一座,破殼而出的造型,象徵著新生命的誕生,也是自然給予藝術的饋贈。
優秀獎
與誰同坐
北京安盛生態園林有限公司
設計師:張志、穆新鋼、楊剛、蔣穎
「與誰同坐」典出蘇軾的《點絳唇·閒倚胡床》,因高雅的情懷多被轉譯到傳統造園中。用枯樹枝做成綠葉廊架傳達「與自然同坐」的場所精神,體現人和自然的和諧之美。
枝造園
北京市新海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師:陳建利、魏劍鋒、梁明浩、王超
運用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理念,枝造月門、湖石、園亭、拱橋、花木等園林要素, 「經營位置」, 「掇山理水」,「小中見大」,構築小園一處,展現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之美。
生生不息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八達嶺林場
設計師:張博、李珊珊、趙莉麗、李田琪
樹是林業人的魂。草木生根、獨木成林、生生不息。象徵一代又一代奮鬥在林業戰線的工作者,他們用信念、平凡、執著匯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傳承著一代代林業人愛綠護綠,生生不息。
指引
子木花藝工作室
設計師:王子木、曾贏、黃昆、楊潔敏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指引。
每一個民族都有一個相同的血脈共親。
返璞歸塵,規矩方圓和合一家。
引力
北京敘述空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設計師:劉國棟、王俊傑、李曉冰、劉樂
作品用略帶卡通風格的造型描繪了物體間相互吸引或排斥的運動狀態,用樹枝和柳條製作而成,為大觀園塑造一處趣味性的景觀。
最佳組織獎
開飯啦
北京市金都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
設計師:王帥、曹子峻、黃聖兼、張子健
四個垃圾桶代表廚餘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將垃圾桶人物化,用樹枝粗質線條展現可愛的藝術形象,將園林和環保做一個連接,號召大家共同為生態環境做出貢獻。
1921
北京市金都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
設計師:王碩巖、張一然、劉伯倫、段春然
作品以「1921」為主題,獻禮建黨100周年。以拳頭作為作品形象,寓意力量與團結同在。五角星代表著團結,寓意著人民凝聚一心。作品表面運用枝條凸顯紋理,帶給人力量之感。
生命之源
盛景國信(北京)生態園林有限公司
設計師:石樂、索志彬、黨松、吳迪
水是生命的源泉,滋養萬物。本作品的主景是一滴「生命之水」落在形似手掌的大樹上,大樹的承託及樹下動物的仰望,體現生命對水資源的尊重與愛護,倡導大家珍惜、保護水資源。
舞蹈的水滴
北京納波灣園藝有限公司
設計師:祁閣洲、付鑫淼、王付興、張滿
靜觀滄茫大地,藝術增添光彩,天空飛來的雨滴滋潤萬物;靜靜的水滴在雪地舞蹈,為春天的到來盡情狂歡;自然萬物天人合一的循環規律,文化元素融創複合之美為綠色地球送來藝術的篇章。
破繭成蝶,大地新生
北京建築大學
設計師:樓穎、陶琳、吳雨諾、趙樂晴
從沉睡的繭甦醒,是升騰而起的生命力和不滅的希望之火。我們選用堅韌的竹子搭建一個抽象的破繭而生的蝴蝶形象,打破艱難的處境,重新開始一個美好的起源。
萬物歸巢
北京建築大學
設計師:李振寧、張子衿、張思奇、李佳妮
廊架抽象出銜尾蛇圖案,兼顧鳥類棲息,還原林間巢穴,用大小空間的吞噬與延伸表現兩種力量,體現出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態關係和由死向生循環往復的哲學意味。
呵護
沃添(北京)園林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師:梁月、魯潔、王曉瑞、曹團結
以大氣臭氧層和地球關係為背景,通過人們對生態重視,保護地球當下,大氣層慢慢恢復復原,還給我們人類一個迷人又美麗的蔚藍天空。
五心向陽
北京市新時特開發有限公司
設計師:楊志有、董江娟、王喜、雷英輝
人生在世,當不忘初心,當誠意正心,當心地善良,當愛老慈幼,當鍥而不捨,讓我們在這百舸爭流的時代裡保持初心,帶著誠心,懷揣愛心,謹記孝心,以及一顆不懼困難的恆心,不斷進取,向陽生長。
復甦
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師:王上、劉然、林愛雲、謝榮展
荒蕪大地上生長的柳枝,代表新生力量的突破重生,柳枝生長變化為空中風鈴,伴隨風聲消失,代表自然的力量從地底而發,蓬勃生長後消融於天地。周圍起伏的地形,代表更多新生將破土而出。
推開人生的門
北京丹青園林綠化有限責任公司
設計師:董向忠、溫曄、於葉花、李莉
「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創意來源於俄羅斯詩人巴爾蒙特的詩歌。通過自然環境中人生各階段的抽象呈現,啟發人們珍惜生命,熱愛自然,不負人生。
懷山柔水蘊明珠
北京懷資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師:劉桂東、鄒傳宇、房李鑫、王丹
設計圍繞懷柔區主體發展核心:膠片式圖案,體現懷柔區影業發展;山水二字與置石體現懷柔區旅遊業核心;情字與祥雲,體現懷柔人民團結和諧;科學城logo作為「明珠」璀璨奪目。
風·源
北京福森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
設計師:郭馨陽、王晗、魏曉臣、譚俊明
自然資源匱乏的今日,如何保護自然,利用自然,和自然共生是我們要去做的!風,是自然的力量,也可以變成無汙染的能源,從風車開始,不忘人類與自然共存的初心!
竹韻清影
北京農學院園林學院
設計師:何川、曹媛媛、房子一、馬爽
設計靈感來源於古代的絲竹管弦。以古喻今,時代新生之音如清風灌耳。陽光透過彩色透明板映射彩色光斑,象徵盛景下的繁花錦簇。
踏入其中,時代盛景,竹韻清影,皆為收之。
奔湧吧,後浪
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
設計師:劉婷婷、王茂良、趙爽、李進宇
後浪,奔騰不止,與時代同行。用樹枝模擬起伏的前進道路,樹皮擬作歷史的長河,用竹片、枝條、果實拼貼的拱門承載一路的艱辛、荊棘。時代託舉著後浪,青年一代披荊斬棘,奔湧前行。
世界花卉大觀園
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中路235號
信息來源: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
北京市豐臺區文化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