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指南

2020-12-24 紅楓財務綜合信息網

2017已經遠去!年所得12萬元以上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你申報了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和《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的規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所以,2017年度年所得達到12萬元的納稅人,應當在2018年1月1日至3月31日到主管地方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下面,小楓就為大家稍稍捋一捋。

問:我算不算「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呢?

答:《辦法》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以下11項所得合計達到12萬元:「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 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不包括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且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在中國境內居住不滿1年的個人。

問:我平時就已經足額繳納了稅款,年終還需要自行申報嗎?

答:按照實施條例和《辦法》的規定,如果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所得超過12萬元,無論其平常取得各項所得時是否已足額繳納了個人所得稅,是否已向稅務機關進行了自行納稅申報,年度終了後,均應當按《辦法》的有關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或者合夥企業投資者以及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人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除了要像以前一樣進行日常納稅申報外,年度終了後還需按照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申報規定再辦理一次納稅申報。

問:哪些所得可以不計算在年所得中?

答:在計算12萬元年所得時,對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的免稅

所得以及允許在稅前扣除的有關所得,可以不計算在年所得中。主要包括以下三項: (一)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一項至第九項規定的免稅所得,即: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即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的按照國務院規定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 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籤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二)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可以免稅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 (三)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年金、商業健康保險(簡稱「三費二金一險」)。

問:各個所得項目的年所得怎樣計算?

答:《辦法》明確了各個所得項目年所得的具體計算方法: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與任職、受僱有關的各種所得,剔除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以及「三費二金一險」以後的餘額。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指應納稅所得額。 1.實行查帳徵收的,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計算; 2.實行定期定額徵收的,按照納稅人自行申報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或按照其自行申報的年度應納稅經營額乘以應稅所得率計算。 3.實行按照徵收率核定個人所得稅的,將徵收率換算為應稅所得率,據此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夥企業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比照上述方法計算。合夥企業投資者按照上述方法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後,合伙人應根據合夥協議規定的分配比例確定其應納稅所得額,合夥協議未規定分配比例的,按合伙人數平均分配確定其應納稅所得額。對於同時參與兩個以上企業投資的,合伙人應將其投資所有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相加後的總額作為年所得。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按照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計算。(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未減除法定費用的收入額。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不得減除納稅人在提供勞務或讓渡特許權使用權過程中繳納的有關稅費。 (五)財產租賃所得,是指未減除法定費用和修繕費用的收入額,不得減除納稅人在出租財產過程中繳納的有關稅費。對於納稅人一次取得跨年度財產租賃所得的,全部視為實際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 (六)財產轉讓所得,是指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轉讓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後的餘額,即應納稅所得額。個人轉讓股票所得以一個納稅年度內,個人股票轉讓所得與損失盈虧相抵後的正數為申報所得數額,盈虧相抵為負數的,此項所得按「零」填寫。 (七)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均指不減除任何費用的收入額。其中個人儲蓄存款利息所得、企業債券利息所得,全部視為納稅人實際取得所得年度的所得。

問:辦理申報有哪些方法呢?

答:根據《辦法》的規定,納稅人可以採取多種靈活的方式辦理納稅申報,如可以在地稅機關的網站上進行申報,可以郵寄申報,也可以直接到地稅機關的辦稅服務廳進行申報,或者採取符合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方式申報。因此,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不一定都去辦稅服務廳進行納稅申報,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方便、適合的方式進行申報。

需要注意的是,納稅人採取數據電文方式申報的,應當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關紙質資料;納稅人採取郵寄方式申報的,以郵政部門掛號信函收據作為申報憑據,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

問:沒有按期納稅申報或者不如實申報,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答:1.根據《稅收徵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如果納稅人未在規定期限內(即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按照《稅收徵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如果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因此造成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3.根據《稅收徵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對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4.依照《稅收徵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納稅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相關焦點

  • 深圳開展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申報
    根據深圳市地稅局《關於開展2016年度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工作有關事項的通告》(深地稅告〔2016〕5號),個人2016年度年所得在12萬元以上,須在2017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辦理自行納稅申報。
  • 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表樣)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適用於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報)tax office填表須知 一、本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
  • 12萬以上個人所得稅申報還得申報,這個納稅常識你得知道!
    當小微型企業在創業初期時,如果運營正常,收入在12萬以上顯得很容易。但得到6位數收入的時候,享受著祖國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應該繳納相應的稅費。看到這裡,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只要個人工資達到12萬以上就需要依法申報納稅?還有其他規定範圍嗎?
  • 1月1日起,納稅人無須再辦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
    國稅總局:1月1日起,納稅人無須再辦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  問2: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夥企業個人合伙人取得的經營所得按月徵收個人所得稅的,2月份該如何申報繳納2019年1月份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 廣州微小型企業所得稅納稅率和納稅申報方法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33號)的有關規定,「一、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3萬元(含3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 ...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企業所得稅負5%!
    二、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 2019年度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納稅申報需知
    2019稅收優惠新政:    1、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    《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
  • 年收入12萬元以上個人今年起無須辦理納稅申報
    本報訊(記者 周靜) 記者從寧波稅務部門獲悉,今年起納稅人無須再就年所得12萬元以上事項辦理納稅申報。    據悉,根據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2019年1月1日起,納稅人無須再辦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
  • 國家稅務總局:今年起納稅人無須再辦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
    問2: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夥企業個人合伙人取得的經營所得按月徵收個人所得稅的,2月份該如何申報繳納2019年1月份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問3:除經營所得外,納稅人有其他應當辦理自行申報情形的,該如何辦理納稅申報?答:除取得經營所得外,納稅人有其他應當辦理自行申報的情形,且需要申報繳納2019年1月份取得應稅所得的稅款,可到當地辦稅服務廳辦理納稅申報。
  • 稅務分析:居民個人境外所得納稅申報及稅收抵免
    隨著納稅意識的增強,社會公眾對境內所得的個人所得稅合規義務已較為熟悉,但普遍容易忽略境外所得帶來的中國個人所得稅影響。本文中,我們將通過對《關於境外所得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3號公告」)的簡析,幫助您了解在以後年度稅收處理中,境外所得個人所得稅該如何申報等問題。哪些來源屬於中國境外的所得?
  • 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變化及操作指南
    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變化及操作指南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變化及操作指南1變化要點3、L15是根據新政《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設置,納稅人可自主選擇是否享受該政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L15為臨時行次,自2021年1月1日起,該行廢止。
  • 關於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收入項目分析
    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收入項目分析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是企業彙算清繳時向稅務機關申報的主表。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許多人對於新修訂的《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以下簡稱「申報表」)中「收入總額」項目所包括的內容填寫很不規範,至於其同會計上「收入」的差異也不甚清楚。
  • 企業所得稅月度預繳納稅申報表變化及操作指南來啦!
    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B類)變化及操作指南來啦!趕快看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B類),您填對了嗎? 變化要點 1、B表基礎資料部分。
  • 12萬成自行申報個稅門檻 個人年所得如何計算?
    中新網11月8日電 國稅總局網站今日刊載的國稅總局負責人就個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答問中,就如何界定「個人年所得超過12萬元」,即哪些收入應計算進年所得,哪些可以不計算在內進行了詳細介紹,部分內容如下:
  • 年收入超12萬元要申報納稅
    從2006年1月1日起執行,2007年1至3月內自行納稅申報  可在任職單位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申報  早報訊(記者黃藝芬通訊員林修忠)昨天,記者從泉州市地稅部門獲悉,從2006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無論其平時取得各項所得時是否已足額繳納了個人所得稅,或者是否已向稅務機關進行了自行納稅申報,應於2007年1至3月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 上海市民納稅申報指南:1分鐘搞定年12萬納稅申報
    3月份了哦,又到了年所得12萬納稅申報的時候了!  根據法規,年所得12萬以上的納稅人,應在每年3月31日前辦理自行納稅申報事宜。如果沒有在納稅申報期內辦理申報手續,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後果很嚴重哦!  以往每年這個時候,周到君單位的HR姐姐就會通知大家到辦公室去填一張表格,接下去的事情就不用我們自己操心了!
  • 新版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改哪兒了?
    年第24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部分表單和填報說明進行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A100000) 《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明細表》(A108000) 修訂內容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基礎信息表》(A000000) 一是根據
  •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13張表單修訂了!
    》及有關稅收政策,稅務總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部分表單和填報說明進行修訂。《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的公告》(2017年第5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部分表單樣式及填報說明的公告》(2018年第57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修訂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有關問題的公告》(2019年第41號)中的上述表單和填報說明同時廢止。
  • 關於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修訂!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修訂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24號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稅收政策,稅務總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
  • 年所得12萬元以上別忘了申報個稅 申報時間截至3月31日
    中國江西網訊 周建平、帥雪琴、全媒體記者章娜、實習生黃術英報導:1月8日,記者從南昌市地稅局獲悉,南昌範圍申報工作正式開啟,並已通過「金稅三期」系統全面收集了高收入人群信息,將有效監控申報進程,申報時間截至今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