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今年起納稅人無須再辦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

2020-12-2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1日消息(記者張茜 劉柏煊 李思默)今天(2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12366北京納稅服務中心近期接到納稅人來電諮詢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首期申報相關問題,中心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1:扣繳單位2019年1月扣繳的個人所得稅,2月份如何辦理扣繳申報?

答:扣繳單位申報2019年1月支付所得所扣繳的個人所得稅,具體的辦理途徑有兩種:一是通過扣繳客戶端網上辦理納稅申報,這種方式申報較為方便快捷;二是到辦稅服務廳辦理納稅申報。

問2: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夥企業個人合伙人取得的經營所得按月徵收個人所得稅的,2月份該如何申報繳納2019年1月份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

答:根據徵收方式的不同,辦理途徑有所不同:

(1)實行定期定額徵收方式徵收個人所得稅的,仍按各地稅務局此前規定的方式和渠道辦理申報納稅。

(2)實行查帳徵收、非定期定額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具體的辦理途徑有三種:

一是通過各地電子稅務局自然人辦稅服務平臺(WEB端)辦理納稅申報,可採用銀聯卡在線支付或個人三方協議等方式繳納稅款。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時,可先註冊個人所得稅APP,再通過掃描二維碼或者用戶名登錄自然人辦稅服務平臺(WEB端)辦理申報繳稅。

二是通過辦稅服務廳辦理納稅申報,可採用個人三方協議或POS機刷卡等方式繳納稅款。

三是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夥企業個人合伙人可由被投資單位通過扣繳客戶端代為辦理申報,並通過個人三方協議或銀行端查詢等方式繳稅。

問3:除經營所得外,納稅人有其他應當辦理自行申報情形的,該如何辦理納稅申報?

答:除取得經營所得外,納稅人有其他應當辦理自行申報的情形,且需要申報繳納2019年1月份取得應稅所得的稅款,可到當地辦稅服務廳辦理納稅申報。

問4: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佣金收入如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答: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文件規定,對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的佣金收入,扣繳單位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個人所得稅。結合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具體計算公式為: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額-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其他扣除

其中,收入額按照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的餘額計算;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從業月份數計算;其他扣除按照展業成本、附加稅費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之和計算,其中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

上述公式中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比照《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發布)所附的《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執行。

問5:納稅人在個人所得稅APP、WEB網頁端填寫好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並指定由扣繳單位辦理專項附加扣除後,扣繳單位卻沒有獲取到納稅人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該怎麼處理?

答:納稅人通過個人所得稅APP、WEB網頁端填報了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並指定由扣繳單位辦理專項附加扣除後,一般需要3天時間,扣繳單位才能通過扣繳客戶端獲取到該納稅人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若獲取不到,可對照下列情形查找原因:

(1)扣繳單位是否已通過扣繳客戶端向稅務機關報送了該納稅人的基礎信息。如果未報送,則信息系統無法將該納稅人與扣繳單位進行關聯匹配,單位也就自然獲取不到該納稅人填報的信息。遇此情形,扣繳單位應先行向稅務機關提交該納稅人的基礎信息後,再通過扣繳端軟體獲取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2)扣繳單位向稅務機關提交納稅人基礎信息時,納稅人身份類型是否選擇為【僱員】,如果選擇錯誤,則扣繳單位獲取不到該納稅人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遇此情形,需要將該納稅人【任職受僱從業類型】修改為【僱員】。

(3)請納稅人核實在個人所得稅APP、WEB網頁端填報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時,所指定的扣繳單位是否正確,是否確實是自己的任職受僱單位。

(4)距納稅人的填報時間是否超過3日。因系統歸集、整理、推送信息需要一定時間,如納稅人填報時間不足3日,請耐心等待。

問6:選擇由扣繳單位申報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納稅人,若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發生變化,應如何處理?

答:若納稅人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發生變化,納稅人可通過個人所得稅APP、WEB網頁端自行更新,並告知扣繳單位,請其在扣繳客戶端軟體中通過【下載更新】功能模塊獲取最新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也可以填寫《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表》提交給扣繳單位,扣繳單位在扣繳客戶端軟體中點擊【修改】功能菜單,更新、導入納稅人最新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問7:納稅人在單位已經發放了1月份的工資,且扣繳單位1月份已扣繳的稅款還沒有申報的情況下,納稅人又填報或更新了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會不會把2月份要申報的1月份的工資收入及相應的稅款數據弄亂了?

答:如果1月份的工資,其代扣稅款已經計算確定、稅後工資也已發放,扣繳單位要注意,切勿回到1月份申報表的填報界面再次點擊【預填專項附加扣除】菜單按鈕,以免因為獲取了新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導致申報表重新進行稅款計算,從而與之前計算的扣繳稅款不一致,影響2月份申報辦稅的準確性。

為防止誤操作,建議扣繳單位使用扣繳端軟體進行專項附加扣除可扣除額的計算後,將可扣除額的數據導出進行備份,若因後續誤操作又重新生成了可扣除額,則可以通過重新導入前期的備份數據恢復到以前計算的扣除額狀態。

問8:扣繳單位前一個月扣繳的稅款還未申報,如何在扣繳客戶端軟體中,按新稅制計算下一個月應扣繳的稅款?

答:第一步,先計算前一個月應扣繳的稅款,具體操作如下:

(1)完成各項信息的採集。在扣繳客戶端採集本單位員工的基本信息、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向稅務機關提交,並獲取到「提交成功」的反饋信息。

(2)填寫該月應發放的工資數據。在扣繳客戶端軟體【綜合所得申報】模塊,選擇【正常工資薪金所得】菜單並點擊【填寫】按鈕後,可以直接手動添加工資數據,也可通過模板導入該月應發放的工資收入數據。

(3)計算專項附加扣除金額。填寫完該月應發放的工資收入數據後,在填寫工資收入的頁面點擊【預填專項附加扣除】按鈕,系統自動計算專項附加扣除金額。

(4)計算該月應扣繳的稅款。點擊【綜合所得申報】頁面上方的【稅款計算】按鈕,系統自動計算該月累計應扣繳的稅款金額,該月發放工資、扣繳稅款的申報表填寫完畢。

第二步,再計算下一個月應扣繳的稅款,具體操作如下:

(5)在系統中選擇正確的稅款屬期。在扣繳客戶端軟體的首頁,將稅款所屬期正確選擇至「下一個月」。比如,如果第一步計算的是2月份應扣繳的稅款,此時需將稅款所屬期選擇為3月份。

(6)確定累計應稅所得的數據來源。在扣繳客戶端軟體系統設置界面,點擊【申報管理】—【累計所得數據來源】,選擇【本地文件獲取】。

(7)填寫該月應發放的工資收入數據。在扣繳客戶端軟體【綜合所得申報】模塊,選擇【正常工資薪金所得】菜單並點擊【填寫】按鈕後,可以直接手動添加工資數據,也可通過模板導入該月應發放的工資收入數據。接著,點擊【預填專項附加扣除】,計算該月專項附加扣除金額。

(8)計算該月應扣繳的稅款。點擊【綜合所得申報】—【稅款計算】,該月份稅款就會自動計算出來。由於前一個月已經預繳了部分稅款,所以【應補退稅額】即是這個月實際發放工資時應代扣的稅款,計算結果可以點擊【導出】以Excel表格形式保存在本地使用(員工數量超過65536時,應使用csv格式保存)。

問9:2018年度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個人,還用辦理自行申報嗎?

答:根據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2019年1月1日起,納稅人無須再辦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但對2018年度從兩處及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日常繳納稅款不足等情形的納稅人,可於2019年6月30日前,參照原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申報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未盡涉稅事宜。

問10:2018年度取得的境外所得如何辦理納稅申報?

答:納稅人如果2018年度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在辦理境外所得納稅申報時,繼續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境外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4〕44號)等文件規定計算應納稅額,並於2019年3月1日至6月30日前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報送《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申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21號)所附的《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表(B表)》。納稅申報內容、地點等相關事宜不變。

相關焦點

  • 國家稅務總局:年入12萬以上 無須自行納稅申報
    針對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首期申報情況 國稅總局解答納稅人來電諮詢  年入12萬以上 無須自行納稅申報  2019年1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手機App「個人所得稅」正式上線,用於個人遠端填寫專項扣除信息。
  • 1月1日起,納稅人無須再辦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
    國稅總局:1月1日起,納稅人無須再辦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  問3:除經營所得外,納稅人有其他應當辦理自行申報情形的,該如何辦理納稅申報?  答:除取得經營所得外,納稅人有其他應當辦理自行申報的情形,且需要申報繳納2019年1月份取得應稅所得的稅款,可到當地辦稅服務廳辦理納稅申報。
  • 年收入12萬元以上個人今年起無須辦理納稅申報
    本報訊(記者 周靜) 記者從寧波稅務部門獲悉,今年起納稅人無須再就年所得12萬元以上事項辦理納稅申報。    據悉,根據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2019年1月1日起,納稅人無須再辦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
  • 國家稅務總局:自行納稅申報不應心存僥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上述規定的實施,使得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向稅務部門報送收入信息或稅務部門採集納稅人收入信息的渠道增加了一條:由以往代扣代繳的「單一」渠道變為代扣代繳加自行申報的「雙重」渠道。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有關問題的公告
    需要辦理彙算清繳的納稅人,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內,向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報送《個人所得稅年度自行納稅申報表》。納稅人有兩處以上任職、受僱單位的,選擇向其中一處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納稅人沒有任職、受僱單位的,向戶籍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 國家稅務總局 年收入超過12萬必須自行申報個稅
    本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要求:「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等五種情形應辦理納稅申報。對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不論其所得平常是否足額繳納了稅款,都負有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昨日,省地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納稅申報政策以前就有,此次出臺的具體辦法是針對修改後的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細化,並擴大了納稅申報的範圍。
  • 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指南
    年所得12萬元以上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你申報了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和《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的規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 深圳開展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申報
    根據深圳市地稅局《關於開展2016年度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工作有關事項的通告》(深地稅告〔2016〕5號),個人2016年度年所得在12萬元以上,須在2017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辦理自行納稅申報。
  • 年收入12萬以上納稅人自行申報踴躍 已突破百萬
    隨著納稅申報截止日期的臨近,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踴躍申報,特別是進入3月中旬以後,每天申報人數不斷增多,呈加速增長態勢。截至3月26日,全國各地稅務機關受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突破百萬,已達118萬人。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自行納稅申報的截止日期是3月31日。
  • 國稅總局負責人就個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答記者問
    隨後,國務院通過了修訂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將「個人所得超過國務院規定數額的」明確為「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情形,並授權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具體管理辦法。依據上述規定及其它稅收相關規定,國家稅務總局在廣泛聽取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專家、學者和基層稅務機關意見的基礎上,經過深入研究、反覆論證,本著「方便納稅人、調節高收入、便於稅收徵管、突出管理重點」的原則,結合1995年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納稅暫行辦法》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條款,制訂了《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 稅務總局:4年來高收入者每年人均納稅5萬元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2009年度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情況?答:據統計,截至2010年3月31日申報期結束,全國共有2689150人到稅務機關辦理2009年度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與去年同期相比,申報人數增加287573人,增長12%。申報已繳稅額1384億元,比上年增加108億元,增長9%。
  • 12月納稅申報再提醒!|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國家稅務總局
    增值稅類【關鍵詞】一般納稅人 轉登記 小規模納稅人【文件名稱】《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二手車經銷等若干增值稅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9號)第六條規定。【具體規定】符合以下條件的一般納稅人:轉登記日前連續12個月(以1個月為1個納稅期)或者連續4個季度(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累計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在2020年12月31日前,可選擇轉登記為小規模納稅人。
  • 個稅自行申報今日截止 年終申報無需重複納稅
    4月2日是全國個稅自行申報截止日期。據國家稅務總局消息,截至3月29日,全國各地稅務機關受理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人數達到137.5萬人。個稅申報期限已近,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個別人對個稅申報內容仍存有疑問。為此,稅務部門針對人們普遍關注的內容進行了解答。
  • 國稅總局:納稅人可以採取多種方式進行納稅申報
    中新網11月8日電 據國家稅務總局網站消息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
    附件:1.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徵求意見稿)2.關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徵求意見稿)》的說明國家稅務總局2019年12月14日
  • 年收入12萬以上者自行報稅將逐漸進入申報高峰期
    2007年1月24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力介紹2006年稅收工作情況和2007年稅收工作安排等方面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王力]:剛才這位女士還問到,我們對年所得12萬以上的納稅人實行自行申報的制度。各位都知道,2005年10月,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國務院制訂了《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了五種情形的個人應當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其中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應該按照規定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
  • 年收入超12萬元者有義務自行報稅
    年收入超過12萬元的納稅人,不論是否已經納稅,均須在年度終了後再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國家稅務總局今天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擴大了自行納稅申報範圍,並特別強調了對高收入者自行申報的規定。  據悉,規定年收入超12萬元以上的高收入者自行申報,在我國還是第一次。
  • 個稅自行申報試水遭冷遇 委員建議為納稅人立法
    個稅自行申報試水遇冷  政協委員建議為納稅人立法以培養意識  個人年度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義務人,須自行辦理納稅申報———國家稅務總局2006年11月發布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
  • 今日起年收入12萬以上納稅人申報個稅
    本報濟南12月31日訊 從2008年1月1日起,在2007年度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開始自行納稅申報。我省和濟南市地稅局提醒,納稅人抓緊做好準備,儘早進行申報,2007年度年所得12萬元以上,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的截止期為2008年3月31日,如遇法定節假日,按規定順延。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
    (以下簡稱「捐贈」)後,適用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並減去速算扣除數(稅率表見附件),計算本年度最終應納稅額,再減去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得出本年度應退或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申報並辦理退稅或補稅。納稅人以及代辦年度彙算的扣繳義務人,需將年度彙算申報表以及與納稅人綜合所得收入、扣除、已繳稅額或稅收優惠等相關資料,自年度彙算期結束之日起留存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