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擔任志願者形象大使 名叫「志志」「願願」

2020-12-17 金臺資訊

12月14日上午,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青年文化發展峰會暨川渝青年公益嘉年華在四川自貢閉幕。

閉幕式上,兩隻呆萌「亮相」的熊貓滾滾,一度成為全場焦點。原來它們是來「履職」的——共青團四川省委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協商決定,以「志志」「願願」為名,為這對分別在今年7月和8月出生的大熊貓幼崽命名,並由它們擔任四川青年志願文化形象「熊貓俠」的形象大使。

自此,「志志」「願願」正式成為「熊貓俠」的形象大使,它們也是國內首次擔任志願服務領域形象大使的熊貓。

「希望『志志』『願願』可以進一步推動新時代青年志願服務工作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共青團四川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後,團省委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將在「熊貓俠」IP打造、大熊貓保護志願服務項目開發和生態環保理念推廣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進一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

記者從共青團四川省委了解到,「熊貓俠」是青年志願文化的重要標誌。2019年9月,團省委聯合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民政廳、教育廳、人社廳下發《四川青年志願服務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在體制機制、平臺優化、項目培育、激勵保障、文化傳播等方面開展創新探索。團省委根據青年喜好和四川特色,推出了「熊貓俠」IP。

2019年12月4日,第一支為四川青年志願者量身打造的青年志願文化主題曲及形象宣傳片《熊貓俠》首發,琅琅上口的旋律和情真意切的歌詞,書寫了四川志願者新時代的雷鋒精神和俠之大義。宣傳片上線後,收穫了超千萬次點擊率和播放量,「熊貓俠」從此成為四川千千萬萬青年志願者化身。

據介紹,「志願四川」平臺現有註冊志願者441.6萬餘人,註冊團隊5.1萬餘個,發布項目超過3.4萬個,累計服務時長達3100餘萬小時。(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李媛莉 鄧丹)

相關焦點

  • 大熊貓「志志」「願願」擔任四川青年志願者形象大使
    閉幕式上舉行了「熊貓俠」形象大使命名儀式,共青團四川省委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協商決定,聯合以「志志」「願願」為名,分別為在今年7月和8月出生的一對大熊貓幼崽命名。在四川,「熊貓俠」是青年志願文化的重要標誌。從今天起,「志志」「願願」正式成為「熊貓俠」的形象大使,此舉在中國志願服務領域尚屬首次。
  • 「志志」和「願願」,你就說這對國寶志願者萌不萌吧
    四川在線記者 吳浩今天,四川的青年志願者們有了一對超級可愛的形象大使,我們的國寶大熊貓!12月14日上午,自貢市,2020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青年文化發展峰會暨川渝青年公益嘉年華活動在四川輕化工大學閉幕。
  • 幼崽大熊貓「志志」「願願」為這群四川青年代言
    閉幕式上舉行了「熊貓俠」形象大使命名儀式,共青團四川省委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協商決定,聯合以「志志」「願願」為名,為一對分別在今年7月和8月出生的大熊貓幼崽命名。在四川,「熊貓俠」是青年志願文化的重要標誌。
  • 萌萌噠……國寶「熊貓」也來當形象大使了
    閉幕式上舉行了「熊貓俠」形象大使命名儀式,共青團四川省委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協商決定,聯合以「志志」「願願」為名,為一對分別在今年7月和8月出生的大熊貓幼崽命名。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葉壯出席活動並為熊貓揭曉命名,團省委書記張榮,自貢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樹平出席並致辭。
  • 王百合受邀擔任中國好明星文化進萬家形象大使
    本次活動由著名導演楊代忠先生擔任總策劃總導演,四川電視臺優秀主持人張玉書、龔亞清、吳豪、肖皓聯袂主持,為現場觀眾和廣大在線網友奉獻了一場精彩的視覺、情感和文化的盛宴!著名歌手演員央視星光大道評委王百合受邀擔任「中國好明星文化進萬家「形象大使」及東方衛視媽媽咪呀宣傳推廣大使。
  • 志願者與「致」願者--浙江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志願者與「致」願者 紅帽頂頭,紅衣著身,紅旗揮揚,新陽東升,夕陽西落,車水馬龍之時,衢城的每一個路口,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身影——文明交通勸導志願者。 吹響口哨,揮旗示意非機動車車主禁止帶人時的經歷,令人五味雜陳。漠視後的飛快溜竄,短暫服從後的變道再帶人。
  • 「曉明哥」連續四年擔任啤酒節公益形象大使
    半島記者 劉笑笑 劉雪蓮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金沙灘啤酒城舉行的第30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幕式上,青島國際啤酒節的公益形象大使黃曉明,用視頻為觀眾送來了衷心的祝願,並致歉表達不能到場的遺憾,現場觀眾也送上了掌聲回應。
  • 台州:孟慶堯 阿福 擔任消防宣傳形象大使
    台州:孟慶堯 阿福 擔任消防宣傳形象大使 600全民新聞 責任編輯:-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 Angelababy擔任形象大使的Bio-E 蘇寧海外購有賣
    Angelababy擔任形象大使的Bio-E 蘇寧海外購有賣 7月18日,澳洲專業酵素品牌Bio-E邀請當紅女神Angelababy擔任其品牌形象大使的發布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洲際酒店舉行,蘇寧海外購作為其在華銷售的主要平臺方受邀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 陝師大附中學生竇浩睿:願意擔任「唐山遷西板慄形象大使」
    其中,陝西師大附中初2021屆2班學生竇浩睿,竇浩睿同學的祖籍在唐山,他寫給唐山姑姑的信「從西安去唐山吃遷西板慄需要多長時間」在本報刊登後,經「學習強國」陝西平臺轉載,唐山市遷西縣來信邀請竇浩睿同學擔任「遷西縣板慄形象大使」。昨日,記者採訪了竇浩睿同學,竇浩睿表示,自己很樂意為家鄉板慄代言,已經做好充當「唐山遷西板慄形象大使」的準備。
  • 香港首位非華裔警民親善大使:願當橋梁消除隔膜
    香港首位非華裔警民親善大使:願當橋梁消除隔膜     巴基斯坦籍總督察簡慕恆,出任油尖警區警民關係主任,為香港首位非華裔警民「親善大使」。
  • 韓國龍仁市委任中國大熊貓為旅遊宣傳大使
    【環球網報導】據韓聯社4月7日報導,韓國京畿道龍仁市政府7日表示,該市委任在愛寶樂園安家的一對大熊貓「愛寶」和「樂寶」為旅遊宣傳大使。  在前一天舉行的委任儀式上,愛寶樂園的職員扮成大熊貓從龍仁市長鄭燦敏手中接過了委任狀。龍仁市今後將在各種活動中使用熊貓形象,積極宣傳龍仁。
  • 如你所願|小志願者要輔導英語,齊魯志願者報名幫醫護人員圓心願
    作為一名齊魯志願者,今年10歲的何炳辰在看到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起「如你所願」公益活動之後,第一時間報名成為一名志願者,希望能夠滿足一線醫護人員的願望,幫助醫護人員家庭的小夥伴們。「如你所願」活動發起之後,很多齊魯志願者報名,希望能夠參與到這份很有意義的公益活動中,大家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努力,滿足醫護人員的心願,幫助到他們的家庭,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 花樣遊泳世界冠軍李曉璐擔任湖南「安全小天使」公益形象大使
    紅網時刻6月19日訊(通訊員 李傑 記者 賀衛玲)6月18日,花樣遊泳世界冠軍、中國國家遊泳隊花樣遊泳運動員李曉璐受邀擔當湖南「安全小天使」公益形象大使,與湖南省級公益機構眾天安全教育服務中心共同致力於青少幼的安全素質教育。「安全教育,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青少幼,他們是民族的未來,祖國的希望。
  • 早為高雄寫歌,吳宗憲願擔任「行銷大使」,談到「無酬」尷尬!
    被問到是否願意順勢搭上高雄「名人行銷」政策,為家鄉擔任宣傳大使,吳宗憲秒答應:「好哇!如果6月有徵招我的話,那我馬上去。」▲吳宗憲一口答應擔任高雄行銷大使。吳宗憲先前還曾表示,要在演唱會上大唱韓國瑜的〈夜襲〉以及陳其邁的〈紅豆〉等兩首政治夯曲,甚至有意邀請韓市長來聽演唱會,是否願意順勢擔任替高雄行銷的六月大使,吳宗憲一口答應,至於酬勞部分,「不用談酬勞,我們都是開支票的」。如同白冰冰替高雄拍MV,吳宗憲笑說自己早就為高雄作過歌:「我有一首歌的〈多情的港口無情的天〉就是為高雄寫,所以高雄終於變天嘛」,他也透露演唱會當天必唱這首歌,「現場一定大飆淚」。
  • 王汝剛受聘為上海垃圾分類形象大使
    會上,為進一步提升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影響力和辨識度,以更貼近市民的生活方式融入垃圾分類宣傳,用輕鬆愉快的方式推廣垃圾分類知識,「上海市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卡通形象小二正式發布。上海市垃圾分類形象大使王汝剛表示:「非常榮幸可以擔任大使,也有責任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美麗,接下來會編排更多作品,向大家宣傳垃圾分類,從不熟悉到熟悉,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一種習慣。」
  • 外交部幹部司副司長周鼎接替姜瑜擔任駐阿爾巴尼亞大使
    新任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周鼎近日到崗,前任姜瑜已正式卸任。據中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館官網消息,1月24日,新任駐阿爾巴尼亞大使周鼎向阿總統梅塔遞交國書,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交談。周鼎大使轉達了習近平主席的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並表示,中阿友誼超越國情和社會制度差異,歷久彌新,正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中方視阿為中東歐地區值得信賴的朋友和夥伴,願同阿方攜手共進,以中阿建交70周年為新起點,抓住「一帶一路」建設、「16+1合作」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拓展各領域務實合作與交流,讓新時代的中阿傳統友好關係更加根深葉茂。
  • 瑞典國王宣布瑞典抗疫失敗,中國駐瑞大使:願提供必要協助
    我們使館願為赴華採訪的瑞典記者提供必要協助。不知你和你的同事是否去過中國?記者:我還沒有去過中國。但我有一個同事申請去中國,現在還沒有拿到籤證。桂大使:現在主要是受疫情影響,我們將根據疫情好轉情況積極研究,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供便利。
  • 大熊貓國際形象發布,叫「阿璞」,對,就是up(向上)
    12日,中國大熊貓國際形象設計全球招募大賽評選結果揭曉暨系列推廣計劃發布會在北京舉辦,評選得票率最高的「阿璞」作為首隻大熊貓國際形象推出。據介紹,「阿璞」是「中國大熊貓國際系列形象」的基礎形象,還將經過不斷完善,出現在系列影視及文創作品當中,並在國際交流活動中廣泛使用,面向全球推廣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