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具有爭議且不討好的話題,但還是想表達下自己的看法。問題是這樣的:做事情是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很多人會說:當然是結果重要了!如果有方法,捷徑能快速拿結果,我哪在乎什麼過程。高考寒窗苦讀數十載,勝負也就在那幾小時的考試中決定。進入職場,領導也天天在說:」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我只看結果」等等,這些都沒錯,也足以說明結果的重要性。我的觀點是:「結果重要,但過程更重要!」。下面聽我娓娓道來!
二
人人都想輕輕鬆鬆的快速拿到結果,有這美好的嚮往,本身是一件好事,當然有極少天降大福的幸運兒遇到了這樣的好事。但對我們這些絕大部分的普通人而言,就沒這麼幸運了,即使經歷了艱難的過程也不一定拿到結果,這就足以說明:「結果是過程的產物,而並非獨立存在」,換句話說:結果是過程的積累。比如:我們創業做產品,設計系統,熬夜加班開發,實現功能,期望上線後就能一炮而紅。但現實是:產品上線後使用人數寥寥無幾,入不敷出,不得不以失敗告終。此時結果重要嗎?我覺的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復盤失敗時的原因(教訓),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此時:失敗這個結果毫無它用,甚至還能讓我們喪失自信,懷疑自我,而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與教訓卻能指導我們繼續做接下來的嘗試。
三
結果面向交付,過程才是面向自己。如何理解呢?如這篇文章,你們看到的是:」是我交付的結果」,而寫作是過程。在這過程中:該怎麼寫?用什麼詞更合適些?這些就是過程中的積累,是面向作者的。再比如:解數學題時,老師教我們的是解題思路,寫作業時,自己解題與抄參考答案的結果是一樣的,但過程完全不一樣。平時可以忽略過程,直接將抄正確的參考答案交付給老師。但在考試時就沒這麼好的事情,交付的結果只能是:空白或錯誤了。
四
不要緊盯結果,而忽略過程。寫到這裡,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一件小事。我與幾位朋友一起去爬山,剛開始的目標是登頂,在山頂上感受一把一覽眾山小。但事情總是事與願違,我們花了好幾個小時也遠遠不見山頂,朋友們打算放棄登頂,開始享受沿途的風景。而執拗的我還依舊 「堅持」 著登頂目標,一個人往前走去…。別以為是這是個堅持拿到結果的故事,事實是隨著天色漸暗,我也放棄了目標,匆忙的往回走,不僅沒拿到結果,也沒享受到沿途的風景,更沒體驗到爬山的樂趣。這就是典型的:緊盯結果,而忽略過程的例子。
想想人生不就這樣嘛?我們每個人終將死去,如果緊盯死去這個結果,那生活就沒法繼續…。只有用心去體驗這過程,不論酸甜苦辣,也無悔在人間走一遭!
其實這樣的道理,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了,在宋代的《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中就有記載:」人生如白駒過隙;倘不及時行樂;則老大徒傷悲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