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點半,秦皇島訓練基地的上海男排宿舍燈火通明。主教練沈瓊泡上一碗泡麵,這是10天以來最美味的一頓晚餐;張哲嘉等老隊員,剛剛做完治療,走路時膝蓋的疼痛感還在;郭成、武弸智等年輕球員,正在跟家人通電話,講述加盟上海男排以來的點滴幸福。
圖說:上海男排慶祝奪冠 新華社圖
昨晚,2019-2020中國男排超級聯賽落幕,上海男排以2比0戰勝江蘇男排,捧起了金燦燦的冠軍獎盃。相較以往,這座冠軍獎盃的成色更足、分量更重。小心翼翼地將獎盃傳遞給隊友,上海男排的好男兒們做出「六」的手勢,這不僅象徵著上海男排在沈瓊執掌教鞭後取得了六連冠,也意味著隊史第16個聯賽冠軍。有外援的上海男排,是聯賽霸主,沒有外援的上海男排,一樣是冠軍。
代代相傳
「戴卿堯是老隊員,這次擔任了隊長。首先他以身作則,兢兢業業打好每一個球,其次他帶領全隊一起努力,困難時候頂得住、領先時候不放鬆。他完全能勝任隊長一職。」聽聞上海男、女排總教練沈富麟在解說中這樣高度評價自己,戴卿堯連連擺手:「沒沒沒,我還是要虛心點。這次比賽讓我看到自己還不夠成熟的地方。」直至奪冠,他仍然念念不忘總決賽第一場的那個小瑕疵,「第二局我們打得不太好的時候,我的情緒有點焦躁,沒有給年輕球員鼓舞士氣,導致他們越打越不穩定。」
圖說:戴卿堯在比賽中 新華社圖
出徵前,沈瓊特地關照戴卿堯和張哲嘉:「要多鼓勵年輕隊員,不要因為他們一個球沒打好,就給他們甩臉色。」這是沈瓊的經驗,也是上海男排的傳統。
領隊呂寧馨記得,聯賽第一冠時,沈瓊是小隊員,「我們幾個老大哥,就是這麼帶著他的。」後來,沈瓊成了老隊員,戴卿堯升入一隊,「跟在沈瓊他們後面,我們上場有底氣。」而張哲嘉記得,「我兒時的偶像是湯淼,大家都說我的動作和他很像。雖然沒和他一起打過球,但病床上的他,時常給我發消息,幫我分析技術動作。」
如今,接力棒交到了戴卿堯他們的手裡。昨天的賽前準備會,沈瓊特別強調:「對於年輕隊員,要有容錯率,他們第一次在聯賽中首發,第一次參加總決賽,都想拼命打好球,在他們心理有起伏時,一定要多鼓勵。」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隊員在隊內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這是誰也無法替代的。」呂寧馨如是說。
圖說:張哲嘉在比賽中 新華社圖
心靈雞湯
數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東方綠舟訓練基地的排球館裡依然傳出排球擊地的響亮聲音。原來,以武弸智為首的年輕球員,在教練組的帶領下,每晚加練。來到秦皇島訓練基地,沈瓊每天還會給年輕球員端上「心靈雞湯」。
心理疏導,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沈瓊告訴記者:「開賽前,對於『四老帶三新』的陣容,我們其實有很大擔憂,能打到哪裡都是未知數。」沈富麟認為,年輕隊員第一次參加總決賽,教練組賽前為他們卸心理包袱,功不可沒。
總決賽第一場打完,一個藍色的大蛋糕端到了張哲嘉和徐楨森的面前。當晚是張哲嘉的生日,總決賽第二場則是徐楨森的生日,「蛋糕大戰」旋即打響。「封閉比賽期間,我原以為不會過生日了。沒想到教練組請基地食堂幫我們做了一個蛋糕,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張哲嘉感激地說。
最後一戰的賽前準備會,沈瓊反覆強調:「今晚的決賽,心態第一位。一定要放平心態。」同江蘇男排的比賽,別看比分經常膠著,但後半程上海男排總能輕而易舉抓住機會,將比分優勢擴大。替補隊員丁慧領銜的「拉拉隊」,加油聲響徹全場;板凳上的老隊員,會大聲提醒年輕球員;而沈瓊始終微笑鼓勵。
圖說:沈瓊在場面指導 新華社圖
以嚴厲著稱的沈富麟,這次卻成了慈帥。這是他第一次沒能在現場直擊上海男排奪冠。沈瓊透露:「聯賽期間,我和師父保持聯繫,但聊的內容,多半是給我疏壓。我給隊員卸包袱,他給我卸包袱。」
保障到位
為上海男排在網口築起移動長城的張哲嘉,因為跳得太猛了,在八強賽中膝蓋受傷。「以前都是肩膀傷,這是第一次遭遇膝蓋傷,彎也彎不了。」張哲嘉嘴上說痛,但語氣卻輕描淡寫,「我很相信隊醫,他說治療後一定可以復出。」
隊醫劉新海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裡。受報名人數所限,這次上海男排醫療組只派了一名隊醫出徵,全隊20人,比賽又是連續打,全靠他一個人每天治療,他成了除教練之外最晚睡覺的。
圖說:球隊在決賽中 新華社圖
沈瓊的床上,總是散落著一張張A4紙,這是技術人員第一時間交給他的技術統計。大數據分析和支持,是現代排球運動進步的一大表現。此次聯賽的隨隊技術人員,也被限定在了一位,攝像、刻盤、技術統計,一人全包。呂寧馨笑言:「雖然男排很多隊伍都在用大數據系統,但不是每個隊都能用到位的。」
「上海男排在傳承老男排底蘊的同時,也做了很多創新,包括訓練方式、方法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只有不斷突破,才能讓上海男排的成績保持下去。」沈瓊說。
2020年9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第一次,上海男排在9月奪冠;也是第一次,張哲嘉、徐楨森和沈瓊(9月5日生日)收到了最棒的生日禮物;這更是上海男排三位「新」人(沈瓊、戴卿堯、張亦宸)帶回上海的最特別的新婚大禮。(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
記者手記|大家庭
排超聯賽重啟時,對霸主上海男排來說,面前還有一座座要翻過的高山:全華班的陣容、極度壓縮的賽程、空場比賽帶來的新感受……此前,外界並不看好上海男排——沒有外援,能行嗎?
圖說:上海男排證明了本土球員的培養,是實力延續的保障 新華社圖
昨晚,上海男排用冠軍獎盃證明了本土球員的培養,才是實力延續的保障。在主力二傳詹國俊因傷缺席的情況下,球隊依然有戴卿堯、張哲嘉、陳龍海和童嘉驊四名國手出徵,內援郭成、付侯文以及大學生球員武弸智則成了亮點。沈富麟賽後點評:上海男排的確是硬實力壓過了對手,而永不放棄的精神,則是上海男排多年的傳承。
今朝實力的展現,離不開往昔付出的努力。沉甸甸的積累,是上海男排的寶貴財富,而財富的締造者,是這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
集體慶生,是大家庭的傳統。蛋糕大戰中,即便是主教練沈瓊,也會被隊員將蛋糕抹得滿臉都是。
外地球員加盟上海,崔曉棟的滬語教學是第一堂課,掌握滬語,場上交流更順暢。晚上在宿舍,不煲電話粥,教練輪番上陣給年輕球員加練,直到深夜。
圖說:上海男排慶祝勝利 新華社圖
沈瓊、戴卿堯等人領了結婚證後,義無反顧歸隊報到。戴卿堯還沒來得及拍婚紗照,連婚戒都是妻子一人去挑選的。沈瓊的新房,全權交由妻子布置,婚後妻子的第一個生日,恰逢全隊出徵。而早已身為人父的呂寧馨說:「女兒幼兒園大班開學了,我沒法參加,家長會我也從來沒去過,她們都已習慣,也很理解。」
球員太太團,雖沒有丈夫陪伴左右,但每逢比賽一起相約喝茶看球,早已是傳統。球員家長組成的加油團,以往陪伴球隊南徵北戰,是看臺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對家人,他們無比牽掛,也無比感激。「真的很想她,想快點回去團聚。」戴卿堯真情流露,「可是回憶起這半年來封閉集訓的點點滴滴,我的『第二個家』同樣很溫馨。」而昨晚11點半,沈瓊在採訪的最後說:「老婆電話終於打通了,我先掛了啊。」
金色王朝的締造,離不開上海男排這個大家庭每位成員的付出。(陶邢瑩)
冠軍之師
上海男排全國聯賽冠軍(16次)
1999-2000賽季 首個冠軍
2003-2004賽季 至 2011-2012賽季 九連冠
2014-2015賽季 至 2019-2020賽季 六連冠
上海男排全運會冠軍(3次)
1959年第一屆
2005年第十屆
2009年第十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