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下去就是春暖花開」——來自武漢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故事

2020-12-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武漢1月23日電 題:「堅持下去就是春暖花開」——來自武漢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記者黎昌政、廖君

&nbsp&nbsp&nbsp&nbsp他們是這場疫情防控戰的逆行者。疫情面前,他們的選擇令人動容。

&nbsp&nbsp&nbsp&nbsp一場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戰役正在進行。許多打動人心的故事在這個特殊的戰場上湧現。

&nbsp&nbsp&nbsp&nbsp「鐵娘子」落淚:回到醫院內心才平靜

&nbsp&nbsp&nbsp&nbsp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嚴麗,從醫22年。因為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堅毅,她是急診科醫護團隊眼裡的「鐵娘子」。武漢發現新型肺炎後病人驟增。急診科下夜班後,嚴麗還要去支援發熱門診,白天黑夜連軸轉。

&nbsp&nbsp&nbsp&nbsp「說不怕是假話,但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春暖花開。」嚴麗說,「面對新疾病,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失去信心。」

&nbsp&nbsp&nbsp&nbsp穿上隔離服,坐在一個地方,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坐診10到12個小時,是坐發熱門診的常態。「呼吸也會受影響,時常感覺胸悶呼吸困難,說話明顯費力。寫病例也會變慢。」

&nbsp&nbsp&nbsp&nbsp1月5日,嚴麗發現自己發燒了。「當時最害怕的不是自己發燒,第一反應是我去過哪裡,有沒有可能給別人帶來危害。」嚴麗說,「非典」時,她還年輕,老師們怎麼說,她就怎麼執行。如今,她成了那個「說」的人。

&nbsp&nbsp&nbsp&nbsp所幸嚴麗患上的並非新型肺炎。退燒後第三天,嚴麗返回工作崗位。「病人太多,醫生很緊缺。我多休息一天,同事們就要多承擔一些,而他們已快到身體極限了。」

&nbsp&nbsp&nbsp&nbsp三個月前,為了兌現對丈夫和孩子的承諾,嚴麗提交了休假申請,獲得醫院批准。疫情嚴峻,但考慮她是腫瘤患者,開過4次刀,長時間連軸轉沒有休息,科室建議她按原計劃正常休假。

&nbsp&nbsp&nbsp&nbsp20日,嚴麗帶著丈夫和孩子來到機場。臨近登機時她卻改變主意,決定重回醫院,與同事們一起繼續抗擊新型肺炎,「去機場的路上心就慌慌的,回到醫院內心才平靜。」

&nbsp&nbsp&nbsp&nbsp「孩子不理解,抱著我哭,說我從來就沒有兌現過承諾。」嚴麗說,「不是覺得自己高尚,只覺得一線醫護人員緊缺,自己一輩子沒當過逃兵。這一次也不能離開。」

&nbsp&nbsp&nbsp&nbsp備註:同濟醫院第二批志願報名一下就報滿了。「我是一個有25年工作經歷和15年黨齡的黨員,如有需要,我申請加入醫院的各項新型肺炎治療活動,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有醫生寫下這樣的申請書!

&nbsp&nbsp&nbsp&nbsp呼吸科女醫生:不告知丈夫寫下請戰書

&nbsp&nbsp&nbsp&nbsp「此事我沒有告知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本來處處都是戰場!」在一封抗擊新型肺炎的請戰書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女醫生張旃副教授這樣寫道。

&nbsp&nbsp&nbsp&nbsp本次新型肺炎疫情以來,她一開始就奮戰在一線,並隨手記錄下所行所思。

&nbsp&nbsp&nbsp&nbsp「周日夜班……要兼顧發熱門診和二樓留觀室。凌晨5點到上午10點45分,一共24個醫療電話。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之中,體力也是極大的消耗。」

&nbsp&nbsp&nbsp&nbsp張旃所在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II科,在本次疫情暴發前已治癒出院了兩批近10個病人。根據她的記錄,這些病人來的時候基本都有呼吸困難的症狀。經精心診治,大都10到14天明顯好轉出院。此時,專家已高度警惕,要求患者出院後居家隔離。

&nbsp&nbsp&nbsp&nbsp「周二上班,我戴上了N95口罩查房。我一般不戴N95,因為戴上後呼吸沒那麼順暢。周二白天感到身體疲乏無力,但無其他症狀……」

&nbsp&nbsp&nbsp&nbsp繁重工作之餘,張旃不忘結合臨床思考。「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幾千萬人。多年後總結,固然有病毒本身原因,更多是當年過於恐慌,病人擁至醫院。呼吸道變異病毒不是第一次侵襲人類,也不會是最後一次,恐慌沒有必要。」

&nbsp&nbsp&nbsp&nbsp1月18日,隨著疫情全面發展,作為科室黨支部書記的張旃,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黨委寫下請戰書。

&nbsp&nbsp&nbsp&nbsp「我申請長駐留觀室,對病人進一步分檢,這樣可減輕其他醫生負擔,病人也可獲得延續性治療,留觀室床位也可以流動起來。」

&nbsp&nbsp&nbsp&nbsp寫下請戰書之時,張旃註明,此事沒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工作、擔任神經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

&nbsp&nbsp&nbsp&nbsp備註:人民醫院已組建起3組共350餘名醫護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治梯隊。全院人員放棄春節休假,專家團隊和應急救治梯隊人員春節期間隨時待命。

&nbsp&nbsp&nbsp&nbsp隔離病房裡的「拄拐大夫」:把對女兒掛念壓在心底

&nbsp&nbsp&nbsp&nbsp饒歆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生,在重症監護室工作9年,負責重症隔離病房的工作。

&nbsp&nbsp&nbsp&nbsp數天前,他的腳崴了一直沒有好,7天前他來到重症隔離病房工作。在被問起為什麼不休息時,他說:「這麼緊要的時刻,怎麼能休息呢,崗位上要有人啊!」

&nbsp&nbsp&nbsp&nbsp在他看來,隔離病房工作與普通重症監護室的工作無異,但防護服加大了工作難度。比如,對一個體重75公斤的病人翻身,平時需要3-4人,在這裡則需要2倍人力;對患者穿刺插管,視野嚴重受限,沒有高超技術無法完成……

&nbsp&nbsp&nbsp&nbsp腳崴了一瘸一拐,他就柱上拐杖上崗。他單腳受傷,同事們卻稱他為「雙拐醫生」。

&nbsp&nbsp&nbsp&nbsp原來,為了防止將病毒帶出重症隔離病房,病房裡所有物品都不可以帶出。為了方便,他在隔離病房裡放了一根拐杖,上班時用。隔離病房外也放了一根,下班後用。

&nbsp&nbsp&nbsp&nbsp饒歆有一個7歲的女兒。進入隔離病房工作後,他好多天見不到女兒,工作間隙經常想女兒。但他知道,雖然嚴密防護,但病毒傳播途徑並不清楚,他怕自己成為「傳染源」。「愛她就少見她。」饒歆說。

&nbsp&nbsp&nbsp&nbsp備註:醫務人員主動請纓參戰,只有兩三天時間,各種設施完全配備到位,中南醫院託管的發熱定點醫院武漢市第七醫院22日晚10點正式開診。中南醫院近百名專家到該院坐診,當晚接診百餘位發熱患者。夜漸深沉,人們睡去,而醫務人員的戰鬥仍在進行……

&nbsp&nbsp&nbsp&nbsp「最美面罩姐姐」:現在是一秒也不能停

&nbsp&nbsp&nbsp&nbsp疫情發生以來,病例數在持續增加。最近幾天,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發熱門診每天門診量在500人左右,高峰時達800人。發熱門診經過兩次擴充,面積已擴大到原來的五倍。

&nbsp&nbsp&nbsp&nbsp就診人數劇增,醫院也增派醫護人員。有些患者出於對疾病的恐慌和長時間排隊情緒不穩定。發熱門診護士喻銀燕和同事們挨個對患者進行疾病科普,維持秩序。講到最後,嗓子都啞了。

&nbsp&nbsp&nbsp&nbsp在發熱門診,穿著厚重的三級防護隔離服,要連續工作8小時以上。長時間在防護隔離下,喻銀燕汗水蒸發成水珠打在防護面罩上,被網友稱作「最美面罩姐姐」。

&nbsp&nbsp&nbsp&nbsp疫情暴發使發熱門診短時間聚集許多病患和家屬。她也碰到過病人對醫務人員的工作不理解,甚至責難。她雖覺得委屈難受,但從不因此影響工作

&nbsp&nbsp&nbsp&nbsp「大家都沒怨言,只想把病看好。我覺得再累也值得,如果以前我們說忙得一分鐘都不能停,現在我們會說忙得一秒都不能停。」喻銀燕說。

&nbsp&nbsp&nbsp&nbsp備註:當聽說醫院的病人要被轉送到紅十字會醫院集中治療,需要醫護人員過去時,感染性疾病科的護士紛紛主動請纓參戰。報名參戰的名額,一會兒就在護士長這裡報滿了。內科30多名黨員組成了抗擊新型肺炎黨員突擊隊。護士長王偉仙理解大家的選擇,她說:「越是危險時,醫務人員越是衝在最前面。並不是不怕疾病,而是義不容辭,必須迎難而上。」

相關焦點

  • 2020抗擊疫情正能量的句子_向醫護人員致敬正能量的句子
    武漢新型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為了能夠早日戰勝肺炎,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支援武漢。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2020抗擊疫情正能量的句子_向醫護人員致敬正能量的句子,希望你喜歡。  抗擊疫情正能量的句子  1、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愛溫暖人心,積攢戰勝疫情的無限力量!
  • 1500萬元物資馳援武漢「方艙」等一線醫護人員,海瀾之家溫暖援助...
    近日,海瀾之家援助武漢新款羽絨服現已送至武漢「方艙」等醫院醫護人員手中。春寒料峭,再加上持續的陰雨,近日武漢的氣溫始終在0℃左右徘徊。為了保持通風條件,避免交叉感染,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工作、休息區域無法開啟空調加溫。再加上他們身著憋悶的防護服,衣服汗潮極易受涼。身處防疫戰場一線的他們,需要更多溫暖與關懷。
  • 三元食品馳援武漢 為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送溫暖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董添)2月26日,首農食品集團官微宣布,2月24日,一批批滿載著首農人愛心的三元牛奶陸續送達了武漢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的駐地。這是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旗下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繼為北京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捐贈牛奶後,又一次為武漢的抗疫一線醫護人員送去溫暖。三元食品為雷神山醫院的醫護人員的捐贈,旨在希望通過以營養助力武漢抗擊疫情,用實際行動馳援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
  • 「福建醫護後援團」再發力,長富牛奶持續助力一線醫護人員抗擊疫情
    福建衛生報你和健康之間就差這一點關注「在抗擊新冠病毒的特殊事情,感謝你們對一線醫務人員的關愛和關注,確實感謝。」上午10點,長富公司的工作人員將長富巴氏鮮奶送至福州兒童醫院一線醫護人員手中。△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據悉,昨天上午,福建省立醫院急診科及金山分院發熱門診的醫護們也收到了總計200份的長富巴氏鮮奶。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長富公司將每天定時為醫護們贈送牛奶。
  • 抗擊疫情武漢加油的句子 中國加油的正能量說說短句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4、 一起戰勝疫情,我們一起期待摘下口罩的笑臉,迎接最美的春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5、 哪有什麼時間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中國加油!向抗疫一線人員致敬!6、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武漢加油!中國加油!7、 加油!武漢。加油!中國。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絕不是不可逾越的溝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 遼寧省137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央廣網瀋陽1月31日消息(記者徐志強)1月26日晚6時25分許,一架載有137位醫務工作者的南航包機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降落。這137位「白衣戰士」代表遼寧呼吸科、重症醫學科、護理等醫護崗位的高水準,堪稱個個都是精英,是遼寧省派往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首批援軍。
  • 「焦點訪談」武漢一線醫護人員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 就是一群換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一線的醫護人員面臨的危險、壓力和疲憊,我們都看在眼裡。躲避危險、保護自己是人的本能,但是他們卻選擇堅守一線,向險而行。在武漢同濟醫院,1月21日,百名黨員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投身抗擊疫情的一線。他們以共產黨員的初心,實踐了自己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奉獻的諾言。桂伶俐是其中一名麻醉科副主任醫師,在聽說醫院急需醫生支援發熱門診時,有著19年黨齡的她提交了請戰書。醫護人員的艱辛付出,市民們都看在眼裡。
  • 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日記:穿上紙尿褲 我們依然是美少女
    在武漢抗擊疫情最前線,戰鬥著一群白衣天使,他們是迎向危險病毒的逆行者,也是肺炎病患們的守護神。網友「牛牛媽媽」是一名奮戰在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從小年夜起,她自願從武漢同濟醫院腫瘤科調去發熱門診。也是從那天起,她開始在小紅書發布「抗疫日記」,記錄工作中的點點滴滴。
  • 致敬:九牛牧業向全太原防控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免費提供牛奶麵包
    農曆庚子年,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牽動著舉國上下的心。全國多地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案例,尤其是奮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承受巨大壓力。為此山西九牛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奉獻企業的綿薄之力,決定向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和治療患者一線的醫護人員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疫情防控期間,九牛牧業將為全市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最可愛的人免費提供牛奶、麵包等愛心食品,為他們提供能量保障。
  • 用公益歌曲講述抗擊疫情故事
    《大愛暖中國》《相信春暖花開》《中國加油》《陣雨——獻給武漢的小夥伴》《怎能忘記》……一首首公益戰「疫」歌曲,深情地講述了戰鬥在一線的勇士們抗擊疫情的故事及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戰鬥精神。 疫情無情,人有情。我省廣大音樂工作者創作出一批有溫度、高質量的音樂作品,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抗擊疫情,飛渡科技與你同在
    抗擊疫情2020年 2 月 5 日 飛渡科技與你同在近期,湖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春節的祥和安寧,讓沉浸在歡樂幸福中的人們猝不及防。面對嚴峻疫情,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不畏生死緊急奔赴一線。同時,一線醫護人員防疫物資短缺的消息襲來,也讓我們感同身受,心急如焚。
  • 致敬疫情前線醫護人員作文300字【10篇】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使多少醫務人員在前線沒有回家過年,想念他們的親人,有多少小朋友見不到自己的父母,他們每日每夜的還要冒著生命危險來保護我們。向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致敬!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致敬疫情前線醫護人員作文300字,一起來看看吧!
  • 通州醫護人員奮戰武漢救治一線!4名白衣天使遞交入黨申請書
    前些天,小布報導了通州16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一線,抗擊疫情的消息。那麼,在陌生的異鄉,在疫情的最前線,16名醫護人員目前情況如何?帶著所有通州人的深深掛念!通州小布(北京通州發布:bjtzfb)連線武漢疫情一線,帶來了他們的最新消息!
  • 遼寧大連開展「我有親人在一線」中小學生防控抗擊疫情作品徵集...
    當完成了每天的作業後,我就會和爸爸一起看新聞,關注著疫情的最新消息。我盼望著這個病毒能夠快一點被控制,被消滅,這樣媽媽就能休息一下,就能多陪陪我了。在各種新聞中,我看到了在大年夜奔赴武漢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看到了源源不斷支援到武漢的各種物資,看到了振奮人心的「武漢故事」,看了感人至深的「隔空擁抱」,更看到了強大的中國力量---「雷神山」「火神山」  「媽媽,我好想你,但我很開心!」
  • 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這些照片讓人……
    自從今年1月20日武漢疫情爆發後,截止至今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流感肺炎的同胞將近突破兩萬了,同時還有將近兩萬的疑似病例,小編不得不說此次疫情真的是來勢洶洶,勢如破竹,打開各個平臺的平臺,看著每天上漲的數據,弄得人心惶惶,但同時也有一群可愛的人,在這緊迫關頭,疫情籠罩下的那一米陽光。
  • 阜陽:免費盒飯送到抗擊疫情一線
    交管、社區、媒體等單位工作人員也紛紛加入「逆行者」隊伍,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與此同時,我市多家餐飲品牌企業勇於擔當,製作優質餐食,送到醫院、媒體、重要交通道口等一線。這樣的「接力模式」,成為連日來奮戰在一線的人員日常餐飲的重要保障,這些餐飲暖胃更暖心。阜陽天英寶鼎大酒店、天英璽悅大酒店就是其中之一。
  • 皮影戲講述抗擊疫情感人故事
    鍾南山院士拖著拉杆箱毅然奔向武漢,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個小時,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多日沒回家的護士劉海燕,與前來送餃子的8歲女兒流著淚隔空擁抱,日照醫生6歲孩子哭喊,我要媽媽……這個不平凡的春節,發生的這一幕幕動人心弦的瞬間,被龍在天皮影劇院的藝人搬上了皮影屏幕,創作了《抗擊疫情感人故事系列》。
  • 我的抗疫故事|致杭州支援武漢醫護人員的一封信
    小編:1月30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發起徵集,請杭州全市中小學生一起來寫「我的抗疫故事」。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投稿會在「小時新聞」和大家分享,優秀作文有機會在《錢江晚報》上刊登。快加入進來吧!投稿截止2月17日,投稿方式見文末「相關推薦」。
  • 來自武漢一線體育抗疫:醫囑//「一定要堅持體育鍛鍊」 //願疫情...
    關注我們,全民健身、健康中國「出院一定要堅持體育鍛鍊,保持樂觀,等疫情過去我一定再來武漢看您……」這樣的告別囑託,顏浩近期每天都要重複十幾遍。除了每位治癒患者出院時顏浩都會不厭其煩地囑託「堅持鍛鍊」外,顏浩還和當地的醫務隨訪工作人員交流,希望他們也經常督促治癒患者積極鍛鍊、主動鍛鍊,讓抵抗力成為最強大的武器。除照顧病人外,顏浩還是醫護微信工作群的「健身推廣者」,經常將一些相關內容分享到群裡。
  • 2020為抗擊新冠肺炎捐款的心情說說_武漢加油句子
    35、為抗擊疫情捐款的說說 天佑中華武漢加油的句子雖然不知道捐款能否如數送達,但願盡一份綿薄之力,願送一份天佑中華。  36、以寶寶的名義略盡綿薄之力。雖然他還不滿一歲,但希望將來他也可以像您一樣正直善良!  37、刷了半天朋友圈,看了那些在武漢和支援武漢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盡職盡責這句話要負的責任真的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