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病亡,走進歷史。
作為蔣經國的接班人,李登輝對於國民黨最大的「功績」就是親手裂解了它,並扶植民進黨,實現了島內政黨的第一次輪替。
因此,當李登輝終於「油盡燈灰」後,島內各種綠色臉書就搞出「永懷領袖」的運動,冒出冒出各色沾親帶故者。其中,尤以綠營老少競說和李登輝的政治血緣,張貼各式合影,誓言「繼續他的民主道路」;蔡英文更是搶當政治遺族,標舉「李登輝精神」引領臺灣,急於宣告繼承遺志,好不老套。
但蔡英文還是時運不濟,本來把李登輝回收再利用,是為了將綠營本土論述從「美麗島事件」延伸到李登輝,銜接扁蔡,搭起一脈相承的綠色黨國法統。但剛剛才把李登輝的「黑金教父」背景P掉,還沒打上足夠的蘋果光,島內就爆發立委集體涉嫌受賄的醜聞。蔡英文雖然宣稱「升官發財請走別路」,但由新黨青年軍王炳忠、蘇恆、林明正發起的「21青」6日舉行「升官發財就是李路 蔡英文你走誰的路」記者會,痛斥李登輝就是這套「升官發財」黑金路的始作俑者,蔡英文卻以李登輝路線繼承人自居,「如今再要屬下嚴以律己,教人如何信服」?
新黨發言人王炳忠日前對李登輝過世一事,在臉書寫下「終於死了」,引發輿論爭議。王炳忠在記者會上再表示,很多人會說李登輝有功也有過,媒體千篇一律說他是「民主先生」,但沒指出李登輝出賣同志、背叛民族、斷送國土、玩弄黑金等等問題。可笑的是,蔡英文一邊要下令「升官發財請走別路」,一邊將開啟黑金政治的李登輝供在神壇,甚至蔡自己就是這條路的繼承人,有什麼資格故作清高,教人如何信服?
事實上,臺灣政壇貪腐不斷,問題就出在李登輝6次「修憲」,把民主政治中最具關鍵的制衡機制,修得不見蹤影了。在原本的制度設計中,臺灣地區領導人雖然可以任命「行政院長」,但「立法院」手中擁有「閣揆」同意權和複議權,因而「立法院」對領導人及「行政院內閣」產生了制衡的效應。「修憲」後,「行政院長」在任命後無須經「立法院」同意,除了排排坐、鼓掌通過外,別無他法。因此,「修憲」後的「行政院長」,說得難聽些,無異於領導人的家臣、傀儡,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李登輝「修憲」、引進黑金政治後,島內政風大壞。蔡英文上臺後,為了保有至高的權力,就必須與同黨諸公分享利益,甚至在官箴與清廉方面與從政黨員達成某種程度的妥協,甚至包庇。譬如,2019年爆出蔡英文專機走私洋菸一案,喧騰一時,島內安全單位涉案者卻未受懲處,其中侍從室主任還高升少將。有著監督失察的時任蔡辦秘書長陳菊,也能高攀「監院院長」之職。再如,任上犯事的民進黨官或是綠友友,往往在昔日長官的提攜下,轉進他行,繼續攫取暴利。類似情節,再三重演,擁有絕對權力的蔡英文,難辭其咎。難怪新黨一句話就能問倒蔡英文,要說什麼升官發財請走別路,孰能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