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關於新黨青年幹部們被無預警搜索,粗暴拘提一事,近日在兩岸已掀起軒然大波。這是一個橫跨法律,人權,與統獨立場的議題,各方萬箭齊發,除了藍營同聲譴責,連主要綠媒以及若干民進黨大佬們,甚至急獨的時代力量黨,都朝檢調單位這靶子自由射擊。
身為統派,我的第一反應是,「恭喜新黨,這是蔡女皇賞賜的政治迫害」。
關於法律層面,已有諸多論述,此不贅述,只是要補充三點:
1. 臺灣法律並沒有「禁止」證人委請律師。之所以有這種印象,是因為一般情況下,證人「不需要」委請律師。「不需要」與「禁止」是兩回事。
2. 「偵查不公開」的對象,是司法警察,諸如檢察官,調查員,警察等公職人員,並非針對當事人。
3. 偵查期間,所有媒體流傳的案情細節,都不可信,就算是「真的」也不可信,因為很有可能是檢調單位刻意放出消息帶風向,訴諸輿論審判。大眾看到的案情細節,只有可能是「部分真相」,你懂的,「部分真相」就是「假象」。臺灣檢察體系常常有這種知法玩法的弊端,近日馬英九狀告偵辦他的北檢,就是因為偵查細節都被特定媒體公布。
那麼,這一篇談政治:島內統派在接下來的臺灣政治板塊裡,能否有更大的發言權?新黨是否能重回政治舞臺中央?
關鍵在於,此事件能否發酵至2018地方選舉。談選舉,你掩鼻,我也不愛,但談島內政治根本避不開選舉,所以不喜者請轉臺……被抓的新黨青年們紛紛公布參選2018「民代」,這是當然的,新黨這次意外得到政治能量,不好好利用就太笨了。
在臺灣從事政治,坐牢,是最好用的政治資本,就算沒坐牢,被政治迫害,也形同拿到了豐厚的選舉資產,因為社會普遍同情政治犯。所以,一些根本是因為貪汙而被關的政客,也要高喊被政治迫害。陳水扁是顯例,蔡英文公開相挺的郭瑤琪亦然。這樣你就明白為何要恭喜新黨了。
事情才發生沒兩天,島內政壇氣氛詭譎,藍營統派當然第一時間以「遭政治迫害」反擊,綠營臺獨,當然第一時間以「勿過度政治聯想」回防。第三勢力的柯文哲,在還有點狀況外的時候被媒體問,直覺反應就是「檢調要儘速公開透明地說明案情」。
藍營華獨方面,適逢國民黨例行的中常會,吳敦義針對此事向民進黨當局軟趴趴提出三問,怯生生地反譏轉型正義,有一種在重大政治事件裡不得不蹭一個角色的意味。再者,請注意吳敦義的「三問」,一個字都沒提到新黨,為啥呢?因為怕幫新黨製造出政治英雄,而不利國民黨明年的選情。
謝長廷有點突兀地突然出現在新聞版面要求檢調要注意程序正義,「剛好」在陳菊為了高雄市選舉而出書攻擊謝系參選人馬的時機點。民進黨「綠委」則有點分裂表態,有影射新黨青年賣臺的,有護主心切出來拍胸脯說「高層不知情」的,也有指責檢調鬧笑話,打自己小孩給別人看的……
原本我還認為蔡英文不至於笨到幫忙統派製造政治明星,但臺獨打手段宜康一說「高層不知情」,「檢調是豬隊友」,反而讓我覺得既然打手在帶風向,就代表這事件確實是蔡英文在整肅異己。這恐怕不是檢調豬隊友在「揣摩上意」,而是在「執行上意」。
侯漢廷被釋放後接受記者採訪 圖源:臺灣「聯合新聞網」截圖
新黨的過去與現在
新黨原本是一個幾乎要泡沫化的政黨,要不是國民黨太爛,2016年藍民選票部分流向新黨,這個政黨其實已經幾近消失了,因為統派在島內長期被藍綠兩黨排擠,稀釋,被視為老朽,小眾,不愛臺灣。但是,新黨是最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精神,以及最富中國情懷的政黨,論情論理論法,世道人心都變了,新黨沒變。
或許你不知道,有很多政治人物或名嘴是出身自新黨的,曾任新黨主席的趙少康,郝龍斌,李慶華。目前還活躍的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賴士葆,前「立委」雷倩。現任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王鴻薇,因洪秀柱而離開新黨加入國民黨的名嘴唐慧琳。由綠轉藍最後長居大陸的朱高正,由藍轉綠目前是臺獨鷹犬的姚立明等等。
新黨原本是反李登輝的國民黨員出走後建立的政黨,當時巖裡正男還沒轉型成臺獨,民進黨也稍有點氣候而已。90年代初,統一是島內主流,所以新黨的統派色彩還沒那麼凸顯。1995年,新黨拿下21席「立委」席次成為第三大黨,堪稱黨最風光的時候,被稱為「黃潮」。3年後,新黨開始鬧內訌,1998年大選挫敗,時任黨主席李慶華出奇招,提名李敖代表新黨參選2000年「總統」。2000年,陳水扁勝選,宋楚瑜宣布成立親民黨,吸走了大批新黨政治人物。2001年「立委」選舉新黨大敗,黨主席郝龍斌也跑去當了陳水扁的芝麻綠豆官「環保署長」,新黨也迅速萎縮。
也就是從陳水扁得勢以後,臺獨興,新黨的統派色彩才愈來愈濃,但此時,黃潮已然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