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個剛剛開始就教我們學會珍惜的一年。
從疫情爆發到全國隔離,再到全球性關閉邊境、停工停課。
教育行業在這次疫情中遭受重擊。
不管是突如其來的停課,線下轉線上授課,高考延後,還是入學延遲,招生困難,外籍師資流動,以及最讓國際學生焦慮的各國留學政策、遙遙無期的高校開學日等等。
不過,有衝擊,也有機遇。
除了疫情帶來的相應改變之外,這個上半年,魔都國際教育領域也迎來了數個舉足輕重的新政策,行業權威排行等等。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盤點2020上半年魔都國際學校的變化,其中有幾項與計劃入讀國際學校的我們息息相關,趕緊關注起來吧!
01
關鍵詞:招生延遲、雲探校
年初,疫情打亂了許多原定計劃,全國雅思/託福/GRE/GMAT考試全部取消(或延期),上海的國際學校也明確表示受疫情影響,將推遲開學的時間。
年初部分學校延遲開學
2019年底,不少國際學校就已公布了2020年2月的開放日時間,但受疫情影響,不少學校都採取了先報名、考試時間待定的形式,也有學校開啟了線上測試通道。
各國際學校招生辦老師很多都會在家辦公,諮詢方式改為在線諮詢,在線測試的形式,為家長學生提供服務。
如宏文學校等在疫情期間開還搭建了VR看校系統,學生和家長可以在線雲探校,看一看校園布局。
宏文學校官網
3月初,遠播也曾協助數百所國際學校在全國開展線上展會、招生諮詢。
5月份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小學生陸續返校,國際學校線下招生、探校、說明會等井噴式重回大家的視線。
02
關鍵詞:義務教育階段、不能引進境外教材
2019年7月8日,國務院下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
2020年3月,上海16區發布《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各區明確:
嚴禁民辦小學計劃外招生,嚴禁擅自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涉外名義招生。
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不得引進境外課程,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招收中國國籍,處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國際化學校受該政策的影響較大,不能引用境外教材,相當於一定程度削弱了一部分原有的「雙軌制」優勢。
只對外籍學生招生的國際學校,暫未相關政策的影響,也沒有不能使用境外教材等規定。
03
關鍵詞:搖號
這半年來,除了疫情之外,教育領域最大的「驚雷」應該就是搖號了。
今年作為全國民辦搖號錄取的第一年,上海民辦學校今年的搖號錄取情況備受關注!而且,今年上海相當一部分民辦國際雙語學校也需要搖號才有可能被錄取,更有甚者,連外籍人員的名額也需要搖!
在這次搖號中,國際學校出現了這樣三種情況:
第一種,超額搖號。
典型代表包玉剛,不光統招需要搖號,連外籍,港澳臺,舉辦人子女入學,名額都不夠,需要搖號。
超額搖號的還有民辦協和雙語(小學)、上海市平和雙語學校(小學)等。
第二種,參加搖號,逐漸招滿。
不像包玉剛等學校,一開始就爆滿,很多不錯的國際學校,在首批報名中,走讀統招並沒有報滿的,比如浦東萬科,宏文學校,中芯學校,尚德實驗等,但這個數據也是在動態變化中,之後也逐漸招滿。
第三種,不參加搖號。
此次出臺搖號政策,直接影響初中及小學階段的民辦雙語類學校。
只招收外籍學生的國際學校,暫未受到全面搖號及目前相關政策的影響。
比如,上海美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上海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上海德威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上海惠靈頓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上海英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
預約教育展,為升學提供多種可能
04
關鍵詞:低齡留學生、插班生
4月12日下午,搭載182名學生的航班從舊金山到上海,順利到達浦東機場。
目前,國內外大多數學校都已經開學,但是出於對整體疫情的考慮,不少低齡留學還是選擇暫時留在國內上學。
因為體系不同,去到常規學校,學生可能很難段時間內適應,所以,入讀國際學校是歸國小留學生較為合適的選擇。
針對因疫情突然回國的低齡留學生,滬上不少國際化學校也增設了插班入讀名額,並在學分轉化和課程設置上做了相應準備工作。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微博
比如上海融育學校就開設了「小留學生」項目,幫助孩子做過渡期學習規劃,過渡期結束後,學校將會學生提供在讀證明和經世界知名學校認證機構Cognia認證的成績單。
除了融育之外,滬上還有多家國際學校有針對過渡期小留學生的項目,有計劃入讀的,可以查詢、諮詢目標學校的官網。
▲
預約教育展,為升學提供多種可能
05
關鍵詞:全國百強榜
目前上海16個區已有130+所國際化學校,遍布上海的各個角落。這些國際化學校不僅有美高、AP、IB、A-Level、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主流國際課程,還有紐西蘭、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各種各樣的小眾國際課程。
今年5月底,胡潤百富旗下國際教育平臺胡潤百學發布《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單錄入了來自24個中國大陸城市的百強國際學校。
其中,上海國際學校這一年的變化引人關注:
2019年第三名上海包玉剛重回中國國際學校第一名,兩年前位列第一;
領科教育上海校區新入50強;
20所學校新入百強,其中來自上海最多,有6所;
46%的百強學校來自華東地區。上海最多,比去年增加4所,以27所超過北京重回榜首。
接下來看一下上海國際學校排名TOP10:
1.包玉剛實驗學校
全國第一,較去年上升2位
2.上海中學國際部
全國第四、上海第二,全國排名較去年下滑3位
3.上海市世界外國語中學
全國第六、上海第三,全國排名較去年下降1位
4.上海平和雙語學校
全國第九、上海第四,全國排名較去年下滑2位
5.上海惠靈頓國際學校
全國第13
圖源Unsplash
6.上海德威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浦東)
全國第15
7.上海美國學校
全國第15
8.領科教育上海校區
全國第23
9.上海協和國際學校
全國第25
10.復旦附中WLSA國際課程班
全國第27
上海入選百強榜完整名單
▲
就如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所說的,世界上所有重要的轉折都是意想不到時發生的。
走過了半年的2020,我們看過很多不那麼美好的事,也有太多讓人焦慮的意想不到,然而,也正是在這次的疫情中:
原本不太主流的網絡授課,成為了學校日常教學計劃的一部分,孩子們將來的課堂形式將不局限於單一的面授;
很多學校開發了「雲探校」、「VR看校」技術,解決了一定受疫情影響的招生和開放日諮詢問題;
還有國內的國際學校開設了或者增設了插班生,為受疫情影響的低齡留學生提供過渡期授課;
還有海外大學密切合作國內名校,為因疫情受阻無法出國的學生,設計國內外同步學分課程。
......
相信,經過這一次疫情,很多學校和教育機構也將建立應急機制,從長遠發展來看,這次疫情給予我們的機遇遠勝過暫時的挑戰!
那些從中生存下來的行業、學校、機構,他們將從中領悟,並以更強大的姿態走下去。
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走在全國之最的上海國際教育,一如往日,值得我們期待和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