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東方經典元素 網絡文學平臺有了更多洋寫手

2020-12-14 今報在線

日前,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上海舉辦。這一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兼具的網絡文學盛會,展現了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最新成果。來自各國的網絡文學作家、編輯、譯者和產業合作夥伴等與會,就網絡文學出海成果、IP生態發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主題,展開探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來自海外的網絡文學原創作家們。他們日復一日在中國的網絡文學平臺上寫作,為中國的網絡文學平臺增添了更多國際元素以及中外文化融合發展的文學案例。

吸取東方經典元素,融合西方文化符號

來自英國的傑克·舍溫(JackSherwin),是個文靜而靦腆的男孩兒,在杭州做音樂老師已經3年有餘。從小就有作家夢的他,閒暇時間喜歡彈吉他和寫作。起初,和許多文學青年一樣,傑克也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的作品能夠被拍成動畫、電影,在大熒幕上播出。

於是,傑克開始在一家漫畫公司工作,負責內容創作。但創作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他在公司的兩個項目均以失敗告終。正當傑克以為創作之旅就此畫上句號時,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斷了工作與社交,他在家裡開始了長達3個月的隔離。在此期間,傑克重拾文學之筆,開始寫小說,發表在網絡文學平臺「起點國際」上。

「我的作品分成兩個系列:吸血鬼系列和龍系列。一個來自西方的民間傳說,一個來自中國的傳統神話。主角的身上都背負著巨大的秘密,去趕赴一場奇幻的探險之旅。這種融合神話和傳奇色彩的故事,在東西方都很受歡迎。」傑克說。

閱文集團CEO程武介紹,自2018年4月,起點國際就開啟了海外原創功能,截至目前,像傑克·舍溫這樣的海外作者共有10萬多名。「綜觀這些作品,許多的世界觀架構都深受中國本土網絡文學影響。海外作者們發揮文化融合的特長,吸取了東方經典元素,再融合西方特色文化符號。我們看到,他們的故事裡,既體現了尊師重道、兄友弟恭等中國傳統價值觀,還出現了繁華的上海大都會、城際高鐵、華為手機等中國現代社會元素,可謂融古今中外於一爐。」

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統計,截至目前,起點國際海外原創作品超過16萬部。從全球區域分布來看,東南亞和北美作者佔據主要市場。從海外作者性別分布來看,女性略多於男性,大多集中在25歲以下。「不可忽視這批作者的創作力量,一定會引領網絡文學消費,為更年輕的一代人提供精神食糧。未來3到5年,等這一批讀者成長起來,會極大地擴大網絡文學的產量,提升網絡文學的內容質量。」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說。

此外,從海外原創作品類型分布來看,奇幻、言情、魔幻和現實類題材是最多的。其中,女性作者最愛寫言情和奇幻,側重想像,男性作者更偏向於奇幻、魔幻和現實。兩方面都與中國本土網絡文學情形相對一致。「這說明,在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的過程中,這些對外輸出的翻譯作品,對於培養海外用戶的閱讀趣味,形成了一定的影響。」王勤說。

融入自身體驗創作,產生情感文化共鳴

據閱文團隊介紹,起點國際自2017年上線以來,共向海外輸出了1700多部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囊括武俠、玄幻、都市等多種題材,全網累計訪問用戶超過7000萬。比如,有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尊師重道的《天道圖書館》,來源於東方神話傳說故事的《巫神紀》,弘揚中華美食的《美食供應商》等。那些「追更」的海外讀者,每天對各類小說的評論多達5萬多條。

但程武認為,文化如果僅僅止步於「輸出」,還不足以展現「出海」的生命力。「能否持續吸引海外用戶深度融入與參與,是一種文化能否真正在當地落地生根的核心所在。網絡文學已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重要文化品牌,讓海外作家吸收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融入自身體驗,進而參與創作,有利於網絡文學成為全世界粉絲的情感載體,與全球讀者產生情感與文化層面的共鳴。」程武說。

在上海大學創意寫作中心主任葛紅兵看來,之所以有這麼多海外作者加入網絡文學創作隊伍,除了中華文化和中國網絡文學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以外,平臺的系統支撐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閱文等機構,可以說已經建構了網絡文學領域世界級生態平臺。不僅僅是國內作家,還有海外作家,包括華人華僑作家,都能在這裡成長,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時,逐漸龐大的讀者群,也形成了良好的反饋和支撐。這個生態是獨一無二的。」

培養機制推向世界,優質IP全球賦能

王勤分析,由於海外尚未發展出成熟的在線創作商業模式,大部分作者對通過創作獲得收入的預期很低。「以前,海外僅有1%的作者能通過在線創作獲得收入。現在,起點國際已經把作者的收入比例持續提高,通過創作獲得收入正在推動全球作者生活的改變。」比如,菲律賓作家布勒,她的代表作獲得了起點國際在菲律賓舉辦的創作大賽春季賽冠軍。憑藉創作收入,她已成為家裡的經濟支柱。

據閱文團隊統計,目前,超過1/3的作者,下一步目標就是成為起點國際的籤約作家。在此基礎上,王勤建議,平臺應把在中國的作家培養機制,比如作家學院、作家激勵等機制推向世界,幫助更多海外作者實現創作夢想。「希望這些作家逐漸成為全球化的作者,作品可以覆蓋更多的國家和地區。」

目前,平臺已為傑克·舍溫這樣的海外作者配置了專屬編輯,提供更好的服務。「我會把故事大綱和細節發給他們,問一問他們的想法。他們幾乎閱讀了發布在平臺上的所有新作品,所以知道流行趨勢是什麼,讀者最新的口味是什麼。我的一些私人問題,甚至也可以跟他們自由交談。」傑克說。

下一步,閱文將持續鼓勵和保護全球原創,從而點燃網絡文學出海的新引擎。「網絡文學創作的全球化,粉絲閱讀、表達的同步化和一體化,構建了互聯互通的網絡文學共同體,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文學,完成最深切的精神和文化交流。我們將立足本土傳統文化開發,持續為優質IP進行全球賦能。」程武說。

相關焦點

  • 超過10萬海外作者原創作品16萬多部網絡文學平臺有了更多洋寫手
    他們日復一日在中國的網絡文學平臺上寫作,為中國的網絡文學平臺增添了更多國際元素以及中外文化融合發展的文學案例。吸取東方經典元素,融合西方文化符號來自英國的傑克·舍溫(Jack Sherwin),是個文靜而靦腆的男孩兒,在杭州做音樂老師已經3年有餘。從小就有作家夢的他,閒暇時間喜歡彈吉他和寫作。
  • 網絡文學平臺有了更多洋寫手
    原標題:網絡文學平臺有了更多洋寫手 他們日復一日在中國的網絡文學平臺上寫作,為中國的網絡文學平臺增添了更多國際元素以及中外文化融合發展的文學案例。   吸取東方經典元素,融合西方文化符號   來自英國的傑克·舍溫(Jack Sherwin),是個文靜而靦腆的男孩兒,在杭州做音樂老師已經3年有餘。從小就有作家夢的他,閑暇時間喜歡彈吉他和寫作。
  • 海外寫手「逐夢」新職業:中國網絡文學推動全球多元文化交流
    正在舉行的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發布了《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達4.6億元,海外中國網絡文學用戶數量達3193.5萬。目前,已有10餘萬海外寫手創作逾16萬部作品,海外網絡文學粉絲數量逾3千萬。
  • 網絡文學PK傳統文學 看看「大神」級寫手怎麼說
    本報見習記者楊玉娟福建潛藏著近萬名網絡寫手,伴隨著這個群體的興起,各方褒貶聲音也是不斷。網絡文學如何改變網絡寫手的生活,他們如何解讀網絡文學作品,又是如何反駁「網絡文學垃圾」一說?讀者又是如何看待他們的?
  • 如何培養「網絡寫手」
    那麼,網絡寫手甚至作家真的能夠在高校中被培養出來?網絡初興之時,業餘時間舞文弄墨的寫手大有人在。他們往往在電腦屏幕前通宵達旦地創作,卻沒想過後來會成為日進鬥金的「富豪作家」。如今,已經由網絡寫手進化為網絡作家的這個族群,以及網絡文學這個產業,都在迅猛生長。據統計,網絡作家「唐家三少」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5000萬以上。
  • 創意流水線:網絡寫手與資本博弈-虎嗅網
    網絡文學產業也催生了全新的職業/零工群體—網絡文學寫手,即在網絡文學平臺上創作、發布並獲取收益的創作者。《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國內網絡文學創作者達到1755萬,其中簽約作者61萬人。
  • 東方幻類網絡小說大熱,大量改編成影視劇本後,其中有多少得與失
    在綜合性網絡文學平臺.上,玄幻板塊也長居高瀏覽量和高訂閱量模塊類型前列。相較於以騎士文學為根基的西方玄幻、以佔星、魔法等元素為主的日式奇幻,東方玄幻作為玄幻小說其中- -大特殊類型佔據了中國網絡玄幻小說半壁江山,在國內的受眾範圍和影響力都遠勝於前者。玄幻小說作為新興的非傳統小說類型,發展支系龐雜麵動態,現階段仍很難進行較標準嚴謹的細化分類。
  • 揭秘網絡寫手:您每一千字 支付寫手兩分錢
    這位人士還透露,「在起點中文還有兩位數以上的寫手每月能有三五萬的收入。」  記者還了解到,在起點年收入最高的應該是寫出《獸血沸騰》的靜官,而寫有《冰火魔廚》的唐家三少等十幾位「白金寫手」收入也極高。但唐家三少對記者稱,外面流傳他們的收入基本都是假的,但他表示自己月收入過萬確實沒問題。
  • 網絡寫手收入:大部分都在幾百上千,高收入作者只是極少部分
    說到網絡寫手,它的成功還是得益於網際網路的發展。首先網際網路的出版體制沒有限制,對作者的水平要求也十分低,打破了傳統意義上寫作對普通文學愛好者的限制。其次就是在如今人們在現實中缺少交流的情況下,更多人喜歡在網絡中尋找慰藉,許多看小說的人最後會變成寫小說的人,他們選擇在自己的作品中發洩不滿,滿足自身的幻想。
  • 【華音環洋】起點歡迎你
    自本期起,本報推出「華音環洋」欄目。「華音環洋」的「華」有二意:一為中華,二為華美、美好、優秀。「華音環洋」即中華優秀文化走出去之意。欄目將聚焦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典型,展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新成果、新途徑和新探索。24歲的西班牙小夥兒阿萊米亞,白天是出入寫字樓的軟體工程師,晚上,他有另一個身份——網文作家。
  • 揭秘網絡寫手如何從碼字宅男變「土豪」(圖)
    □撰文 記者 王文佳  宅在家裡碼字就能成為年收入過百萬甚至千萬的「土豪」,網絡文學和網絡作家近年以來已經不再是邊緣,而躋身主流的收入也令不少有些文學天賦的人們嚮往不已。那麼真實的情況果真如此麼?網絡寫手又是怎麼賺錢的呢?
  • 網絡文學,10年修成正果?
    「中國網絡文學經典10年高峰論壇」舉行,大批網絡寫手成就夢想日前,由磨鐵圖書、磨鐵中文網和《超好看》雜誌聯合舉辦的「中國網絡文學經典10年高峰論壇」在京舉行,滄月、南派三叔、蕭鼎、匪我思存、蔡駿、江南聚首北大
  • 2000餘位老外起點寫小說 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湧現洋面孔
    原標題: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湧現洋面孔   老外網文借鑑中國元素   閱文集團內容運營部總經理楊晨在論壇上稱,閱文集團推出的起點國際網站和APP開放海外原創功能3個月來,已有2000位國外作者發布網絡文學4000餘部。這些作品包括奇幻、言情、玄幻等類型,用英語或本國語言寫就。   他們中的兩位佼佼者受邀來到了中國。
  • 2016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出爐 四大數據帶你讀懂中國網絡文學產業
    近日,2016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出爐,全方位、全景式展現了中國網絡文學的市場環境、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作為業內領先的正版數字閱讀平臺和文學IP培育平臺,閱文集團以數據解讀的形式,交出了一份權威報告和一張產業全景圖。在這裡,你可以通過四大數據讀懂中國網絡文學產業,發現其遠超想像的廣闊未來。
  • 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啟動,《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 發布
    原因在於,創作和閱讀故事始終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追求;網際網路「人人可創作」的模式使每個人都有實現創作夢想的可能;而移動網際網路,讓網絡文學作品能第一時間觸達全球讀者。基於以上特點成長的海外網絡文學原創,既承襲了中國網絡文學的特色,也有各國家、地區的本土特點,能夠進一步吸引各地本土作者和讀者。
  • 我們臥底了一個網絡寫手群 千字3元不如要飯
    確實,這裡不需要據理力爭和行業保護,一個工作平臺而已,不想接的可以不寫。網絡寫手,是自己選擇的生活。/《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能搶到好單只是開始工作的第一步,資深寫手lobowang在知乎上分享了ta的見解。「沒完沒了地修改,稍有差池,就會被退稿。一個小學文化水平的客服,衝著博士後寫手大呼小叫。」
  • 人民日報:商業動機下的網絡文學寫作
    無論是從文本體量上還是從業者數量、讀者數量上看,我們的網絡文學都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文化現象——一方面,網絡寫作為中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創造出了豐富的成就;另一方面,由網絡文學的寫作、生產模式以及受眾閱讀手段與趨向所呈現出來的諸多新異的元素,都在改變著我們所熟悉的文學世界的格局,進而對經由文學史形成的文學評價體系構成了嚴重衝擊。
  • 西方元素+東方寫法 海外原創網文新潮流
    +東方寫法 海外原創網文新潮流  在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多位來自英國、義大利、波蘭、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的作者、譯者在經過嚴格防疫措施後,來到上海這一網絡文學的重鎮。自2018年4月,起點國際開放海外創作平臺以來,在平臺上更新原汁原味的外文網絡小說的創作者已逾10萬,原創網絡文學作品超16萬部。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介紹,就原創作者而論,東南亞、北美地區佔比最大,共計超六成。  「如果有人說,我的故事是哈利·波特遇上了孫悟空,這會瞬間抓住你的興趣。」
  • 打造當代通俗文學經典
    這要求作者既對時代變化保持敏感,又廣泛吸取嚴肅文學創作經驗,實現新的文學創造當前,我國通俗文學進入繁榮發展期,網絡文學規模壯大,科幻文學等類型文學方興未艾,持續滿足讀者多樣化、多層次閱讀需求,為當代文學發展不斷注入生機與活力。
  • 網絡文學,你的生命力有多強
    「下裡巴人」沾藝術我國網絡文學市場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商業化思維縱貫其中。「如今,線上的網絡文學網站會通過籤約駐站作者、付費閱讀、用戶打賞等方式維護作者群並促進創作者寫作。在線下,越來越多的網絡作家也在嘗試孵化和培育網絡文學的創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