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一個人的最高境界!

2020-12-16 生活和我不難過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靜,體現了一個人的成熟,一個人的修養,一個人的境界。

靜,是一個人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只有恬靜寡慾,耐得住寂寞,排除外界的幹擾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達到自己的遠大目標。

所以說,靜,是一個人能夠成功的前提。

齊白石衰年謀求畫風變革,閉門十載,「破壁」騰飛,終成中國畫之巨擎。

國畫大師劉海粟再三告誡學生「要甘於裡末,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不會寂寞。」

就像諸葛亮說的:「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學習必須要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勤奮學習。

所以說,學成才幹的前提是,靜心。

這個世上能夠始終經受住煩惱衝擊的就是保持著一顆寧靜的心。

可是因為心不靜而浮躁,最終功敗垂成的人也不在少數。

1965年世界撞球冠軍爭奪賽,福克斯一路領先,他只要保持住這樣的狀態,那麼冠軍非他莫屬。

就在大家都以為他會贏得勝利的最後時刻,一隻蒼蠅圍著球案飛來飛去,幾次落到了主球上,觀眾的笑聲和蒼蠅的「挑釁」讓他心神不寧,變得煩躁起來。

於是他用球桿去趕走蒼蠅,可是沒想到球桿碰到了主球,主球移動了幾釐米,裁判判他擊球。

就這樣,亂了方寸的福克斯在接下來的比賽裡接連失誤,最終輸掉了比賽。

第二天福克斯投河自殺了。

本來穩贏的局面,就是因為一隻小小的蒼蠅的幹擾,就落得這樣的下場。

米貝爾說過:「有恬靜的心靈就等於把握住心靈的全部;有穩定的精神就等於能指揮自己。」

其實我們生活中面臨各種各樣的幹擾,如果都像福克斯一樣,被一隻小小的蒼蠅就攪得心神不寧,那麼我們的生活將被籠罩一層厚厚的陰霾。

如果不能及時地將這陰霾拭去,一直沉迷在毫無意義的幹擾之中,那我們最後只能迷失在愚昧和無知的深淵裡不能自已。

莊子說:「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境也。」

大意是說,平靜的水面可以澄澈明麗,映出萬物,更何況人的精神呢,聖人的心裡有靜的境界,就如同那平靜的水面,可以稱作應照天地和萬物的鏡子。

我們可能做不到聖人的心靜,但是我們可以做到一個普通人的安寧。

擺正心態,控制情緒,遠離那些誘惑,無視那些幹擾,保持著內心的一片寧靜。

人生,沒有太多的華麗,有的只是普通的尋常,所以不要盯著遙不可及的目標,自怨自艾,望而興嘆,徒增煩惱。

卻也不是讓你安靜地無所作為,心靜,也並不是心得空洞,而應該像一潭深水,不會因為一點的風吹草動就喧譁個不停。

從現在起,學會慢下來,靜下來。

一個人只要心靜下來了,那麼他整個人也就靜下來了。

就像白居易所說「病來心靜一無思,老去身閒百不為。」

不要等你老了,生病了才看透,原來一切的是是非非,非非是是,當你靜心的想一想,其實什麼都不是,不過只值一笑而已。

以前的時候遇事總是想要爭個高下,辯論出個是非對錯來才肯罷休。

越長大越發現,越是成熟內斂之人,越是安靜的與世無爭;越是淺薄之人越是喧譁的表現自己,恐怕被人遺忘。

滿瓶的水,即便你怎麼晃動,它也默不作聲;

半瓶的水,你輕輕地搖晃,它也是譁譁地響個不停。

「心靜即聲淡,其聞無古今。」只有以閒情,以心靜才能耐得住寂寞,才能體會到自然的真趣。

境由心生,心安,便是歸處!

願我們都能夠保持一顆純淨的心,淡然地看透世事。

共勉!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最高的境界: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早安晚安語錄,ID:zaowanyu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 人生必定有所遺憾這一輩子逐漸明白,一個人最高的境界2 一半一半,才是智慧一個人最高的境界,是半。人生之中,終究會明白,有些話該說的時候去說,不該說的時候不去說。
  • 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一個人的一生很長,按八十年計算的話,有700800小時,但是一個人的一生也很短,短到只有幾十年時間,稍不注意,它就一晃而過,一生的時光有多長,都取決於你怎麼利用,如果你每天無所事事,一輩子真的好長,如果你利用好每一天,一生的時間是不夠的,那麼在這短短的一生中,我們應該怎麼過呢,該如何做人呢
  • 健康的最高境界:靜(深度好文)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意思是說,根是萬物生命的來源,回歸根才是靜,能靜才回歸生命。這就是講靜態的重要。可是,人的生命常常忘記了靜,反而儘量用動態去消耗自己。如果全世界的人類都拼命消耗能源,能源全消耗完,人類也就滅亡了。
  • 想念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不是茶飯不思,而是這些
    有人說,對一個人的想念,應該是:「你在時,你是全世界,你不在時,全世界是你。」深愛一個人的時候,就會這樣,連呼吸都是為了他。-02-有些人思念一個人,會茶不思飯不想,但其實這都算不上是最高境界的思念。思念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有這些表現。
  • 求同存異,才是一個人的最高境界
    錢不能衡量一個人愛你的深淺,但是時間可以。真正愛你的人,一定會願意花時間陪你,陪你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即使嘴上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但心裡卻因為他的陪伴而幸福著。 一個人要戰勝別人並不難,往往只需要付出比對方更多的努力即可。
  • 王維水平很高的一首詩,被譽神品,無一靜字卻寫出了靜的最高境界
    古詩中有一個最難寫的意象,就是「靜」。為什麼它難寫?因為直接寫靜,則落了俗套;而所謂以靜寫靜,以動寫靜,也是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夠。所以詩壇高手那麼多,能將此意象寫出經典的卻並不多,我們可以來數一數。
  • 放下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不聯繫,而是做到了這三點
    你是根本就完全沒有放下,總是會經常想起,是嘴巴上說著已經放下了,其實心裏面一點都沒有放下,還是說你真的已經最高境界地,放下了他。放下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不再聯繫,而是哪怕和他面對面,心裏面也再無波瀾,哪怕聽到他的消息,也一臉平靜,哪怕跟別人說起,也沒有任何不開心。
  • 一個人有福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活得太累
    所以有的時候看著人生百態,我覺得眾生皆苦,人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經歷種種磨難的,最後達到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一個人有福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要活得太累,可是還有三種人,是活得最累的。他這種重感情的人就是太認死理了,認準了一個人就不放手。看起來是挺痴情的,可是在我看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他太容易付出自己的感情了,而且也太專情了。第三種:追求完美事事都是不可能完美的,一個人也是不太可能做到盡善盡美的。
  • 生命的最高境界(頓悟)
    來源:詩詞天地(ID: shicitiandi)一說到境界,我們就會想起:人生的境界,自律的境界,生活的境界,生命境界.不知不覺中,我們好像都在追求著某種境界。那麼,境界究竟為何物?境界,是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修養,也是一種自我修持的能力,體現了一個人的修為與素養。下面這些境界,你都達到了嗎?忙中不說錯話,所以,我們走的每一步,都要深思熟慮,更要保持清醒。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抬頭有方向,低頭亦清醒。
  • 無我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怎麼修行才能達到呢
    無我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一文後曾說過:「無我無畏,無私無憂,談何容易啊!」02淡:名利、錢財看淡一個人只有把身心保護得很好的時候,心才會淡。一個人老是焦慮不安,思慮過度,怎麼能淡,根本淡不下來。淡字,左邊為水,右邊為火。只有水火相濟,陰陽平衡,才能達到淡的境界。淡:是黃帝告訴我們要做到的第二種境界。
  • 思念一個人的最高「境界」,無非是這4個字!
    有人說「思念是美好的」,有個人思念自己,可以思念一個人,是一種幸福,一種美好,但有人說「思念是痛苦的」,渴望在一起,卻不能在一起,就是一種煎熬。思念一個人,會是什麼樣子?思念一個人的最高境界,其實,無非就是這「4個字」,簡單的4個字,卻包含了太多的思念之情。
  • 《道德經》:一個人提高境界的最好方法,只需做到一個字
    我解讀《道德經》和《莊子》,不少讀者問到,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境界?方法多樣化,因人而異。我分享一個適用於任何人的根本方法。一個人提高境界的最好方法,只需做到一個字:靜。1、一切大智大慧,皆來自一個源頭:靜。
  • 一個人的夜,很靜,很靜
    放眼望去,燈光朦朧,仰望天空,零星點點,夜,好靜,每一絲安靜的氣息都勾起一抹憂鬱,用無奈的情訴,呢喃著一把鑰匙的心語。太多的傷感,太多的憂傷,陪著年華,伴著思念。黑夜中,一陣秋風蕩漾,這風,蕩起了誰的心;這夜,又漆黑了誰的夢?
  • 慎獨是誠信的最高境界
    慎獨是誠信的最高境界 發表時間:2014-09-02   來源:哈爾濱文明網講誠信離不開慎獨,能夠在一人獨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做到誠信,無疑是誠信的最高境界。   我國自古以來就把慎獨作為一種誠信的道德修養。荀子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他事矣。」「善之為道者,不誠則不獨,不獨則不形。」朱熹也認為,「君子慎其獨,非特顯明之處是如此,雖至微至隱,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做到「表裡內外,粗精隱顯,無不慎之,方謂誠其意。」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此話出《易經》中,顧名思義厚德載物是用來比喻當一個人的德行積累到無限大之後,他就可以容納萬事萬物。不管是好的萬事萬物還是壞的萬事萬物,一個人都能坦然面對,壞的方面都可以被他的承受力所化解,好的方面也能被他的承受力所接納。就像大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樣,沒有任何東西不能承載的。
  • 一個人的最高境界,無非就一個字!(非常精闢)
    文/飛魚一個人的最高境界,無非就一個字:放。佛說:一個人活得越平和,就會放下得越多,篤定,泰然,從容,萬事不擾。也有人說:「當你煩惱的時候,想想人生就是減法,見一面少一面,活一天就少一天,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人生,想要活出高境界,那就慢慢領悟一個放字。
  • 道家中人心性修煉最高境界是什麼?
    修道之人的人生境界等級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創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規範,求得自我之正確修養,精進不已,自能達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功利境界,亦可稱之為凡夫境界。人與神合,無人無我,無物無相,無念無意,此人神合一境界,亦可稱之為超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人。尚須超思想,超知見,超信仰,超是非善惡,超壽夭生死。宗教家之神的境界,如佛陀境界,上帝境界,莫不可歸入此一境界中。最上一乘則為造化境界,亦即超神入化境界。老子所言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自然境界即指此。
  • 愛一個人有三種境界,最後一種境界最高,別不信
    在我看來,愛其實是一個描述性的詞語,它是指一個人對待感情的深度,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愛代表著一個人的思想意識,精神體驗,行為狀態和物質需求。它是一種感覺,是一種信任,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關心。而男女之間的愛是指,一個人把另一個人當成最重要的人,並渴望自己也成為對方最重要的人的欲望。
  • 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慎獨,即使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要注重自己的行為,嚴於自律,我們靜坐時就是謹獨時。在王陽明這裡,謹獨其實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卻包含了諸多要素。慎獨最隱蔽的東西往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最微小的東西同時最能看出一個人的靈魂。慎獨,之於他人是坦蕩,之於自己,則是心安。慎獨是對於心中自律的堅守,是在無人時、細微處,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 也談教育的最高境界
    今天聽到一篇文章《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感到作者談的也挺好。他以一個美國學者,在中國某大學講課說的一個故事開篇,引證印度泰戈爾的話,和日本學者的言論,認為學習最高境界是生命的氣息要使人向善。我們看一下這篇文章裡,教育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麼?在這篇文章裡作者說是要有人性的靈魂的教育,要有道德情感。合著前面提到的要有生命氣息的使人向善。這些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也贊同作者的觀點,只是感到有些亂。我想說教育要向外學習沒有錯,但我們更應該反躬自省,向內學習,向我們的傳統文化學習。談到教育我還是回到我們中國人給予最高讚譽的萬世師表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