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個什麼樣的校長定會帶出什麼樣的學校,一所民辦學校的校長應具備哪些能力才能帶好一所民辦學校呢?作為民辦學校校長,應該「以大氣成大器,明大事成大師」。要想迅速將學校辦大、辦強,筆者認為一位成功校長應具備很好的溝通能力。
一、 尊重
所謂尊重,我認為就是平等相待,那麼在學校管理中校長的首要溝通對象就是老師,校長與教師只是角色和分工的不同,不存在高低之分,尊卑之別,校長管理學校要懂得尊重老師,只有尊重教師,才能贏得教師的尊重。
1、尊重教師的人格
學校管理必須堅持平等民主原則,維護教師的人格尊嚴,是校長管理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紅線,教師是千差萬別的,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尊重,普通的教師,要認真教,給她時間讓她成長。
2、尊重教師的教學個性
教師有不同的個性,也有各自的風格。而教師的個性可以讓教學多姿多彩。那麼在校長管理的過程中,千萬不可管得太多,太死。要根據教師的個性風格,安排不同的工作,讓其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得更好。
3、尊重教師的付出
一線教師的付出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從了解學生,備課,到上課,批改作業,反思教學,質量檢測,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作為校長,要對教師的工作把好關,但更要認可教師的付出。因為教師的這份付出是提高教學水平的保障,帶來的是教學效益。
校長對教師的尊重不是口號,也不是作秀,應該是非常具體非常實在的。校長對教師的尊重是校長對教師的積極融入,校長要走教師路線,深入到普通教師中,深入到課堂中,深入到教師的生活中,與教師做真心朋友,了解教師的酸甜苦辣,了解教師的所思所想。更要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從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支持和認可教師的工作。教師的工作有的有及時成效,有的並無明顯的成效,有的效果一時不能顯現,教師只要是在為教育教學努力,校長就應該認同和欣賞,而不能僅僅看所謂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校長要與教師同心協力,同喜同樂。
二、 傾聽
所謂傾聽,就是細心地聽取,傾聽,屬於有效溝通的必要部分。作為一個校外美術培訓學校,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老師突然之間的小情緒,工作的不熱情,家長的質疑,百般刁難,孩子對周六日培訓學校的隨意和抵抗……面對種種的問題,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說到傾聽家長,那我們必不可少的就是我們的電話回訪。我們上課只是在周六,日與家長的接觸,只是短短的接送孩子的幾分鐘。很少能與家長長時間的面對面的溝通。那麼這樣長時間下來以後,老師不知道家長的想法,家長不知道老師的教學。這時候,家長的心態可能就是,隨便讓孩子過來學學,甚至嚴重的,要求退費。所以在平時的電話回訪工作中,我們一定要認真做好準備,從家長的一言一行中了解到家長的要求,遇到問題不要著急去詢問家長為什麼,一定要認真去傾聽家長,看家長是否遇到了什麼問題,即使到最後你沒有挽留成功,家長對你的印象也會很好。
那麼傾聽孩子其實很簡單,就是同理心,每一個孩子的天性都是玩,那麼他來到學校,各種調皮搗蛋都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地去傾聽孩子,當孩子把所有的委屈都向你訴說的時候,那你第一時間,千萬不能去反駁他。你要站在他的角度,你可以對他說「是的」「好的」「我也這樣覺得」,或者用邀請式的話題開啟他的心扉。
三、 接納
我把接納定為溝通的三要素之一,原因是在看完印度電影《嗝嗝老師》後,我才知道,每個孩子天生都是世間的奇蹟,就是這種心態,運用到教學和管理之中,用真誠和接納改變孩子,也改變家校關係。
現在的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學生家長文化差異大,孩子的家庭衣食無憂,爸爸媽媽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爺爺奶奶過分的寵愛。面對這樣的學生群體,老師們有時候會訴苦:學生頑皮,不寫作業,口吐髒話,有些家長永遠視老師的要求於不顧,然而,我們又必須面對這樣的學生和家長群體,為此,老師做了許多的工作,可能也沒什麼用,其實,我們可以試著面對現實,從理解,接納學生開始一點一點的改變,其實做法很簡單,就是耐下心來,認真的去教他,剩下的交給時間,相信總有一天,這個孩子會給你驚喜。
總結
作為校長,希望每一位老師都喜歡有問題的孩子――難,要求每一位老師都樂於和問題孩子的家長完美溝通――更難。然而真誠的理解和接納可以改變孩子,真誠的理解和接納可以融化我們的家校關係。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可以造就的。
這就是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校長溝通能力。其實我總結了一句話,因為有愛,所以每句話都要好好說。
(本文原創作者青田李洋老師)
你們認真留言的樣子,是美術存在的最大意義。
您的點讚是對我工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