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又發生了父母虐待孩子的惡性事件,可謂是慘無人道。為什麼要說「又」呢?因為這類事件早已屢見不鮮,甚至連我們自己都有可能被父母毆打過,不過父母通常是以「為你好」當藉口。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我們老祖宗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就該打啊,打一頓,打怕了,就不敢犯錯了,就能當一個好孩子了,以後也就能成才了。
不過,有一個問題非常值得深入探討:這些喜歡打孩子的父母,真的只是單純教育孩子嗎?
我們來一起深入研究這個問題,扒一扒隱藏在陰暗面的人性。看看這些父母所謂的「為你好」到底是不是真的!
對於那些喜歡打孩子的父母,他們認為自己動手都是因為孩子犯了錯,需要管教。如果不打,孩子就會不聽話,繼續犯錯。只有打,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孩子挨了打,才能長記性。打孩子是為了孩子的一生,是理所應當的行為。
那麼,打孩子的父母,真的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嗎?想是這麼想,但做就不是這麼做了。
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正在打孩子的父母狀態,可以發現一個十分明顯的情況,這些父母都是在生氣的時候動的手。如果在心平氣和的時候,孩子即便犯了錯通常也不願意動手。
所以,父母體罰孩子的動機根本不是以教育為目的,而是單純的發洩。因為他們生氣,憤怒在心裡沸騰,需要靠打人才能發洩出來。當力道重重施加在孩子身上時,他們會感覺到很舒暢,看著孩子哭的時候,他們會獲得一種成就感。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導致他們有時候掌握不住尺度,出現打傷或打死孩子的惡性事件。
聽起來是不是很陰暗?沒錯,就是很陰暗,這就是隱藏的人性。由於道德和良心的存在,這種陰暗的人性不能被直接表現出來,所以他們需要一個藉口。他們口中所謂的「為你好」就是最好的藉口,成功避免了良心的譴責。可事實上,終究只是掩耳盜鈴,他們把自己都給騙了。
我曾詢問過好多個喜歡打孩子的父母,為什麼要這麼對待孩子?不怕孩子受到傷害嗎?其中一個男人的回答最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打孩子怎麼了?誰還不是被打過來的?我小時候被打得更慘,不也啥事沒有嗎?孩子要是不打,那以後還不得反了天?」
他說他小時候被打得很慘,現在啥事沒有。可是,真的啥事沒有嗎?其實,他的性格暴躁,年輕的時候經常打架鬥毆,進過拘留所。他說他啥事沒事,其實他是失敗教育下的犧牲品。
孩子之所以會犯錯,是因為年齡尚小,心智不成熟,面對複雜的事情不知道如何去解決。可是,父母打孩子,只是用暴力逼迫孩子不敢做同樣的事情,而沒有引導孩子正確處理事情。即便父母在打之後說了原因,孩子會因為恐懼的心理而忽視。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畏首畏尾,毫無主見。
其次,父母長期打孩子,會將暴力傾向灌輸給孩子,伴隨終生。有暴力傾向的人,往往在童年時期遭受著父母的暴力摧殘,暴力滲透到身體之中。如果他不能醒悟,他的孩子也會成為犧牲品。糟糕的家庭教育就像是高速路上發生的連環追尾事故,一個接一個。
暴力其實是人的本性,因為早期的人類都是依靠暴力生存和繁衍後代。但隨著人類社會體系的形成,互助合作變得更加重要,因此衍生出道德理念以及法律法規。
當父母用暴力對待孩子的時候,無疑是在喚醒孩子隱藏在陰暗面的野蠻本性,而孩子會更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願天下的父母多一些耐心和理性,少一些暴力和情緒,讓孩子別再遭受暴力的摧殘,不要等到付出血的代價時才知道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