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叛逆,父母需要掌握這幾個技巧來應對

2020-11-12 藍心情感樹


孩子上了初中,做父母的都會發現,孩子突然性情大變,對於你的關心和教誨表現的不耐煩,感覺自己很厲害,懂得很多,突然覺得父母很平凡,拒絕和父母溝通,或者感覺和父母不能溝通,相互無法理解。

父母看到性情大變的子女心裡既生氣又委屈,感覺孩子不領情自己的關心,看不到父母的付出,經常對父母出言不遜,父母對這樣的孩子有點束手無策,氣憤不已。

父母從掌握這幾個技巧應對,和青春期孩子更好地溝通。



一 主動學習,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作為父母要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才能投其所好,有針對性地進行溝通和教育。

作為父母要多讀書,多學習關於青春期孩子心理的課程,去了解青春期孩子的關注點和煩惱,以及青春期孩子的愛好。

通過對孩子全面了解,另外,去關心孩子和孩子聊天或者與老師溝通關於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行為。

作為家長除了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應該積極和孩子溝通,聊天,通過孩子的言行了解她對事物的看法。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



二 父母要有威嚴,讓孩子有所畏懼。

無論任何時候,作為家長都要有自己的威嚴,要讓孩子對父母有敬畏感,有愛與尊敬。

同事小敏的女兒上初二,小敏和女兒相處的一直很好。

從小,小敏就覺得應該和女兒做朋友,和女兒無話不談,讓女兒把自己當朋友對待,可以隨意說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小敏和女兒的關係一直很好,可是,上了初中之後,女兒對小敏仍然無話不談,經常說自己班的男生那個很帥或者誰和誰在談戀愛,或者說誰喜歡誰。

小敏很擔心女兒會「早戀」,便開始對女兒淳淳教誨,女兒變的不愛聽,有時候頂撞小敏,覺得小敏太囉嗦。

面對女兒的出言不遜,小敏端出家長的威嚴,很嚴肅的教訓了女兒。

平時覺得媽媽和藹可親,對自己無限寬容的女兒,突然發現媽媽的厲害,小敏的女兒,不再惡意頂撞小敏,改為凡事試探,商量,相互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

從此以後,小敏的女兒對小敏既敬又愛,以後說話知道分寸,再也沒有對媽媽當面頂撞。



三 換位思考,能夠讀懂青春期孩子的內心,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作為父母都會無條件的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孩子的方式各有不一樣的表現。有的父母愛孩子就是每天督促孩子好好學習,有的家長愛孩子就是每天給孩子足夠的零花錢,還有的愛孩子就是對孩子360度無死角的保護和監護,讓孩子安全成長。

其實,真正的愛孩子就是要理解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對孩子能夠好好說話,進行有效溝通和引導。

麗麗家的孩子經常對父母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根本不懂我,就知道天天對我指手畫腳,根本不關心我的心裡所思所想。

在麗麗眼裡,麗麗只是覺得孩子越來越難以溝通,而且叛逆。麗麗讓女兒去寫作業,正在看電腦的女兒氣呼呼地走進自己屋子,咣當一關門,不知道在屋裡幹什麼。

女兒想要參加同學生日聚會,麗麗把去參加的同學全都問一遍,打一遍電話,女兒一生氣,賭氣不去參加同學聚會了。

麗麗的女兒回到家就關門進屋,只有吃飯才會來。

麗麗,覺得這樣下去,不知道女兒心裡所想,更不了解女兒在幹什麼和那些同學交往,這是很危險的。

麗麗找老師交流,並和女兒的好朋友進行聊天了解女兒,平時自己讀書研究青春期孩子的行為和心理特點。

麗麗學會了和女兒溝通,學會了和女兒聊自己青春期喜歡的男生,和女兒聊自己那時候的叛逆,並向女兒講述自己做的荒唐事。

女兒很感興趣,並開口和麗麗聊起自己的同學,自己對戀愛的看法。

麗麗在和女兒聊天過程中告訴女兒,每一個人都有青春期,都會有自己喜歡的人,可以喜歡然後讓自己變得優秀去和喜歡的異性交朋友,得到更多人的歡迎和喜歡。



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特點,關心孩子就要關心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作為父母要坦然地告訴孩子青春期身體的特徵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特徵,告訴孩子自己青春期的經歷,告訴孩子自己也曾經經歷過喜歡過男生。

相關焦點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鋒哥的觀點是: 1、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向成人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迅猛發展,他更希望被當作成人而不是一個孩子來對待,他希望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主,希望自己的事情,爸爸媽媽能減少管控,所以很自然的,會表現得不像小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
  • 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有時候會刻意地把父母推開,他們把房間的門關上,甚至離家出走,顯得好像他特別不需要父母。這裡要小心四個陷阱,這就是一個家長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最容易犯的四種錯誤。這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孩子慢慢會覺得:反正你跟我約也沒用,你又不會按時來!所以,我們一定要對和孩子的約定表現出足夠的重視。第三點,就是要讓你們相處的時間變得有趣,許多家裡最讓人覺得痛苦的一件事,就是父母跟孩子沒話說,父母跟孩子見面,能說的話就是「考得怎麼樣?成績好不好?這次排第幾?你們老師表揚你沒有?」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學會應對孩子叛逆,是父母自我提升的必修課
    但現實當中,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遇上夏爸爸這樣的父親。甚至有些孩子出現的叛逆心理和行為,作為父母卻沒有辦法去理解和應對。真正的教育應該學會應對孩子叛逆的辦法,既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也是為人父母的一場修行。01 學會放手讓孩子成長,是父母的必修課!
  • 叛逆都是孩子的錯?叛逆只發生在青春期?簡單幾招搞定孩子叛逆
    叛逆,是一個讓很多家長和老師頭疼的問題。有個叛逆的孩子,家長註定苦不堪言,然而那個我行我素的孩子更不會在與父母的對抗中找到快樂。叛逆,給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會帶來痛苦。一般家長認為,叛逆只發生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其實,一個孩子3個成長階段都可能會出現叛逆:2-3歲時,由於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進入「寶寶叛逆期」;6-8歲時,孩子進入「兒童叛逆期」;12-18歲時,孩子進入「青春期叛逆期」
  • 暑藝課堂-我與名師面對面 | 遇上孩子的青春期叛逆,父母如何智慧應對?
    「網癮、早戀、成績下降、焦慮、抑鬱、虛榮愛攀比…」變成青春期的魔咒,家長不知道如何應對,更不敢貿然行動。一起來觀看心理專家孫春雲線上課堂吧~如何應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專家為您在線支招!今日推薦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孫春雲 | 北京回龍觀醫院副主任醫師(長按二維碼直接觀看
  • 不要輕易認為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是「壞孩子」!這些給父母的建議請收好
    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不願說話與父母溝通變得越來越少不是父母不想交流而是孩子變得心不在焉、用三言兩語搪塞父母不知道哪句話就能讓孩子炸了毛每天的親子對話剛剛開了頭就卡殼這樣的情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為什麼會疏遠父母?家長怎樣與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溝通?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般要經歷三個叛逆期,一般2-3歲時,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稱「寶寶叛逆期」。
  • 3個叛逆少年的青春期,父母伴子如伴虎:孩子比看起來更需要你
    叛逆的孩子,無助的父母曾看過一部央視的紀錄片《鏡子》,裡面跟蹤拍攝了一些問題孩子,這些孩子多是在進入青春期的前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原本聽話懂事的孩子變成了讓父母頭痛的不良少年。這當中有個初二男孩澤清,14歲,整天沉迷於上網玩遊戲,輟學在家不說,父母多說一句,或是打擾了他玩遊戲,他就拳腳相加。還有一個孩子家明,16歲,高一才上了一個月就輟學回家了,也是成天在家上網玩遊戲,死活不肯去上學,父母只要一逼他,他就自殘割腕來要挾,他的手腕上全是一道道割痕,令人觸目驚心。
  • 掌握這幾條,家長不難搞定青春期的孩子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一直在壓抑孩子、傷害孩子,孩子情緒爆發是遲早的事。孩子是否叛逆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孩子叛逆雖然不能說全是父母的責任,但是一定有父母的原因。維尼老師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夠掌握合理的理念和方法,所謂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如果在問題出現或者變得嚴重之前,能夠合理的應對就會事半功倍,孩子會輕鬆度過青春期。
  • 青春期的叛逆,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誤解
    青春期的孩子,有6個方面的心理需求:1、情緒的釋放與包容。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中學階段,是學習壓力最大的時期,再加上本身荷爾蒙的激增,讓青少年的情緒時刻處在一個不穩定的階段。尤其對於男生來說,最好通過一些運動來把自己的情緒和攻擊力釋放掉,但是因為麗麗對孩子學習的要求,忽視了這一方面,導致孩子只能通過自我攻擊,或者沉迷遊戲來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2、被尊重的感覺。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甚至辱罵父母怎麼辦?
    一方面孩子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孩子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還把他們當作小孩來看待,不停地嘮叨、批評、指責,孩子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青春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是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
  • 叛逆不止是青春期,孩子成長路上的3次叛逆,應對方法不一樣
    也許有家長會納悶,我家孩子明明還沒到青春期呀?這才五六歲甚至只有兩三歲,怎麼能說到了叛逆期呢?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孩子叛逆是因為精神和肉體的快速成長,與現實的變化緩慢所產生衝突,並不一定局限在青春期。3次,而由於引發原因的不同,這3次叛逆期,家長所應該使用的應對的方法也並不一樣.
  • 青春期「叛逆」時,父母如何應對?
    孩子青春期時,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在外面可能都平易近人、溫文爾雅,對同學、老師都彬彬有禮,嘻嘻哈哈,怎麼回到家裡對父母就會喜怒不定,質疑我們,挑戰我們,爭辯家庭規則不公平,並且用無數種方法讓我們少去管他。我們可能很生氣,認為「孩子大了,翅膀硬了」,或者「是不是在外面不學好,對長輩那麼沒有禮貌?」
  • 孩子叛逆不聽話,掌握這幾種方法,讓你的孩子也能成為乖寶寶
    許多青春期的孩子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家長們又該如何解決呢?孩子叛逆不聽話,要求過多毫無商量能否解決問題?孩子叛逆不聽話,掌握這幾種方法,讓你的孩子也能成為乖寶寶。隔壁鄰居家的孩子名叫澤澤,14歲了,正是青春期叛逆的時候。媽媽平時看不慣澤澤對待事情的做法,於是經常嘮叨。
  • 青春期孩子叛逆、頂嘴?父母無計可施,你需要了解孩子的神奇大腦
    、肢體語言好語調,以免分散注意力(切忌諷刺、挖苦和失望)在青春期階段,同伴的觀點具有極高的權重,雖然這是孩子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階段,但對於父母 來說,被疏離和拋棄的感覺也是真實存在的。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神經學家保羅·麥克利恩提出過「三個大腦」的概念,也許這能幫你理解青少年為何會有那麼「叛逆」的行為了。1、本能大腦,在危機中佔據主導地位。這是我們生存中所必須的大腦功能,如呼吸、心率、體溫調節等。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叛逆期孩子家長必看
    從心理上依附於父母,到出現獨立意向,這是重大的變化。父母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採取歡迎的態度,對於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叛逆的產生需要以上二者為基礎。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作「同一性早閉」。這樣的孩子未來往往缺乏主見,容易盲從,不喜歡改變,無法應對挑戰。他們會迴避變化和壓力來獲取安全感,當遇到挫折時,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
  • 青春期孩子叛逆管不了是為什麼:知道這幾點父母全明白
    01、叛逆的本質是,你不懂我這幾年有一句話非常流行,叫「你若懂我,該有多好!」 甚至成為一代人的心聲,那種不被理解的痛楚,像刀子一樣割在心上。 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因為他們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內心是被父母忽略的。 我覺得這是每一個父母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
  • 面對青春期孩子,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防止孩子叛逆?
    這三個例子都是真事,因為這些發生在身邊的事,引起我的思考,做父母的,真的責任很重大。父母如何引導一個青春期孩子積極向上?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和青春期孩子無障礙溝通,我想,真的是挺難的。我一直是以實際行動來給孩子起到一個積極的正向的作用,除了照顧母親,我發現還需要發展一項興趣愛好,來平衡生活。陪伴母親,我也不可能看書,我就想,做什麼能一邊照顧母親,一邊做,還得是自己喜歡的,於是,我就想到了鉤針。當時我買了鉤針開始學,看著各種各樣的視頻、圖片學習,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兒子曾經問過我&34;現在就學吧,為什麼要等到我上大學以後再學呢?
  • 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應該怎麼管?
    孩子青春期叛逆是成長過程中經歷的一個很正常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旺盛,但又隱隱有過於偏激的傾向,父母的引導非常重要。勤藤教育準備了面對青春期叛逆,父母幫助引導孩子的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一、放手但有邊界孩子青春期時自我意識是很旺盛的,父母過於緊張嚴肅,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會越強。因此,勤藤教育建議父母在孩子這一階段時需要適當的放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在很多事情上可以給他們選擇權,讓他們自己決定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
  • 《圓桌派》李玫瑾教授:孩子青春期叛逆?與父母有很大關係
    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路程,有些家長們往往不知道如何應對。一個人在青春期會稍稍變得敏感,也更願意相信自己內心的想法,有了更想表達自我的情緒。這個階段身邊的環境是最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在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像孩子那樣需要父母過分地幹涉生活,反而更有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在遇到問題時也會自己思考去如何解決,渴望證明自己得到外界的認可,父母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