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在快樂這件事上犯的第一個錯誤,即執著於恆常,相信快樂應該是恆常的,而無常的事實總是讓我們的快樂幻碎成煙。
——《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文:德欽拉姆
生活是苦的,還是樂的?是苦多樂少,還是樂多苦少?生活中的一切機遇是偶然發生、命中注定或是自己拼搏努力的結果?這苦與樂的背後到底有沒有一個規律性的東西可以拿來放鬆我們緊張的心理,讓我們不再像一個生活的故障檢修員,總是嚴陣以待的樣子對待一切?
反思自己,於我來講,無常的道理是一回事,生活是另外一回事。仿佛無常的道理僅僅存在於書本和課程當中,合上書、下了課,另一番不同的理論體系立即重新佔據我的腦海。最近發生的兩件小事讓我知道無常不僅僅指的是生活中諸如生離死別等這類比較大的變化,它是真實滲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那天我去營業廳列印手機發票,平時十分鐘就可以搞定的事,這次花了三十分鐘也沒有解決。我歷來認為只要自己盡全力,事情就總能如願。所以,根據我慣性處理問題的態度,我本想據理力爭,直到問題解決為止。但因著急回家,這次只能心有不甘地無奈離開。
在回家的計程車上,司機又抱怨路途太近,拒絕把我送進小區,堅持讓我在小區外面下車。我反駁說:「我會付錢的,你應該把我送回家。」他說:「我寧可不要你錢,也不願意拐彎繞進去。」無奈之下,我只能被迫提前下車。
兩件如此小的事情,卻讓我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下車之後,我站在原地不斷地問自己:「今天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全世界都在和我作對?今天怎麼那麼倒黴!為什麼平時十分鐘可以解決的事情今天就解決不了?為什麼計程車司機你就不能對等服務乘客?!為什麼偏偏是我,遇上了這些事,遇到了這些人……」越想越覺得沒道理,心情也變得愈加糟糕起來。
就這樣在原地杵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的我,突然靈光一現,找到了答案:這不就是無常嗎?
手機發票永遠是10分鐘就可以解決的嗎?每一個計程車司機都是按照乘客要求服務的嗎?任何事情都是按照我的個人意願來發展的嗎?我想要什麼結果每次都是如願以償的嗎?答案顯而易見,肯定不是的。一連串地追問自己後,我心裡的鬱悶一掃而空,內心變得豁然開朗。
生活不就是由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情組成的嗎?以小見大,從這兩件小事足以反映出我日常對待生活的態度,總是以個人意志去控制生活。符合心意的繼續,不符合心意的抗拒,千方百計地想要達成自己心意,從來沒有去思維過這樣的「意外」,其實就是生活本身,除了無常,生活中沒有其他的。
道理似乎不難理解,但是我面對生活中的無常小片段時,表現出來的抗拒情緒,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我的執著。上師說:「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腳下隨時可能踩空時,便本能地想抓住什麼,這就是執著的由來。由於我們想抓住、想依靠的東西本質上是抓靠不住的,所以才會痛苦。造成痛苦的並非無常,而是執著。」
那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規避痛苦,獲得安樂呢?上師教導我們說「開心還是傷心,全看你的立場和態度」。
當坦然地直面生活,開放地接受變化,去努力串習,建立「生活本身就是無常」的正見,並不斷地在生活中去觀察、去體認無常的這一鐵律,才有可能在紛繁多變的世界中不再大驚小怪、焦慮不安;進一步通過次第聞思修,通過佛菩薩和善知識的教導,試著去降低對人對事的執著,相信不久的將來安樂與清涼會逐漸充滿生活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