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東晉甌窯精品瓷器,結合其它瓷器和瓷片,概括起來,東晉甌窯青瓷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胎體灰白,釉色淡青,青中閃綠、閃黃,釉層薄而均勻,滋潤透亮,釉面有魚子紋開片。這是東晉甌窯青瓷主要的胎釉特徵。然而,是否為西晉潘嶽《笙賦》「披黃苞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酃」詞中的「縹瓷」,值得深入探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東甌縹瓷芻議》《「東甌縹瓷」駁證》《東甌窯三題》等論文。不過,這一特徵確為東晉甌窯青釉區別于越窯、婺州窯等青釉的主要特徵,將其作為判斷窯口依據之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廣泛應用褐彩裝飾是東晉甌窯青瓷最突出的特點,這也是甌窯青瓷區別于越窯、婺州窯等青瓷的主要特徵。它突破了刻劃、模印、堆塑和鏤雕的限制,使釉面色彩發生變化,豐富了裝飾效果。它的裝飾形式十分豐富。有的在口沿、肩腹和蓋面上點飾一圈或數圈褐彩;有的在蓋面以鈕為起點,向外點飾四條褐彩,呈十字形布局;有的腹部點彩組成連續菱形圖案;有的雞首壺腹部點彩呈連續交疊垂簾形,區間填聯珠花;有的碗外壁點飾聯珠花、梅花;有的在口沿對稱點彩,二點、四點對稱或二點四組、三點四組、三點三組對稱。有的利用褐彩圓點的大小、多少、濃淡、暈散變化而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有專家認為,這些褐色彩斑有一部分應屬釉下彩。這種觀點顛覆了中國釉下彩發源於長沙窯的觀點,唐代長沙窯釉下褐彩可能受到了東晉甌窯釉下褐彩的後續影響。甌窯褐彩還出現了局部描繪、條紋裝飾以及題寫文字。
3.動物造型是東晉甌窯青瓷的另一大特點。多數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或者是令人畏懼崇拜的動物,有的寓意吉祥,如多子長壽、蟾宮折桂等,造型誇張,幽默風趣。以動物形象作為造型主體的器物較多,如牛形燈、虎形燈座、獅形燭臺、羊形器、龜形水盂、蛙形水盂、鳳鳥碗等。有的取動物身體局部來裝飾器物,如雞首壺、虎子。還有的將雌雄動物的形象塑造於器物,如瑞安隆山東晉6號墓出土的雌雄成對雞首壺。
深入探討研究東晉甌窯青瓷
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於東晉甌窯青瓷的研究,既有傳統的綜合、專題、分期研究,也有胎釉化學成分、顯微結構、電子掃描、探針分析,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深入探討。
1.窯址與墓葬數量、規模不相稱的問題
目前溫州地區確認的東晉甌窯窯址有夏甓山窯和啟灶窯。然而,自清晚期以來,溫州地區至少發現了近百座東晉墓葬,出土的瓷器至少有四五百件,加上沿海、沿長江省份墓葬出土的甌窯瓷器,總數不少於500件。因此,兩者在數量、規模上極不相稱。筆者認為,造成這種不相稱的原因主要有考古調查不夠深入、從宏觀角度分析溫州地區東晉墓葬的分布不夠兩方面原因。「東甌窯」系早期窯址主要分布在甌江下遊和飛雲江下遊,今後應加強這兩個區域窯址和墓葬的調查研究。
2.世家大族墓葬的分布與政治經濟的關係
六朝時期,溫州的社會階層大致可以分為北方士族、吳會世族、土著大姓、峒獠逋逃四個類型。四個階層的衝突、矛盾、合作、融合的關係錯綜複雜。甌江北岸、楠溪江口的永嘉縣甌北鎮一帶、甌江南岸永嘉郡治一帶、安固為中心的飛雲江流域等區域,世家大族的來源不同,出土瓷器的胎釉、紋飾、褐彩裝飾以及精美程度等有著細微區別,但是,總體來說,東晉溫州世家大族墓葬的分布與政治經濟的關係密切。
3.產品外銷與出土地點分布問題
專家們一般認為,根據浙江紀年墓出土的瓷器資料,結合南京地區東晉中晚期隨葬瓷器中大量的甌窯產品,特別是一些世家大族墓出土的甌窯精品,與同時期的越窯比較,東晉甌窯的影響甚至超過了越窯。但是,全面支撐這一觀點,需要系統梳理甌窯與周邊瓷窯的關係以及全國各地出土的甌窯瓷器。其中,甌窯與台州窯的關係需要加強研究,兩者在褐彩裝飾手法與紋飾,包括褐色點彩聯珠花、散點梅花、褐彩文字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福建、廣東、江蘇等沿海省份東晉墓葬出土有較多甌窯精品瓷器,已成為學術界的共識。沿長江省份如江西、湖北的東晉墓葬出土有甌窯精品瓷器,是筆者新提出的觀點。
4.外來文化對東晉甌窯青瓷裝飾的影響
外來文化對東晉甌窯青瓷的影響是一個比較大的研究課題。有論文在討論甌窯青瓷褐色點彩裝飾時,認為與當時的宗教和外來文化影響有著密切關聯;環繞虛線和連續菱形紋,應是纏枝圖案的前身,它的應用與佛教宣揚的精神不滅、輪迴永生的教義有關,象徵靈魂的連綿不斷;菱形、環形、十字形和弧線形等各式圖案,顯然是由波斯薩珊王朝的聯珠紋發展而來,用圓點組成的聯珠形花、散點梅花,也是來源於薩珊朝波斯藝術。筆者認為這與東晉溫州是沿海重要港口,海上交通較為發達有關。隨著對外交通貿易的發展,西域藝術品及其文化必然傳入並影響當地手工業藝術。2018年甌北鎮礁下村鹹康三年(337)墓出土的磨花玻璃碗就是例證。東晉晚期甌窯青瓷出現佛教蓮瓣紋也是例證。圖案豐富、形式多樣的東晉甌窯褐色點彩裝飾更是例證,與溫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關係密切。
東晉是溫州重要的發展歷史時期,永嘉郡的設置,北方平民、世家大族、官宦文人的遷入,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倡文立教,促進了社會的全面發展進步,東晉甌窯青瓷取得長足發展。外來文化的輸入,使其褐彩裝飾特色突出。加強溫州窯址、墓葬和全國各地墓葬出土的東晉甌窯青瓷的整理研究,將更加豐富甌窯瓷器的文化內涵。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908期《東晉甌窯青瓷鑑賞》作者:伍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