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布拉格城堡內,是哥德式建築的精彩範例,其中有許多波希米亞國王的墳墓,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第一座座落於今日聖維特教堂的位置的教堂是一座早期羅馬式圓形建築,建於925年,由波希米亞公爵瓦茨拉夫一世建成。在1060年擴建為羅曼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礎上建造一座哥德式教堂,於20世紀初才修建完畢。20世紀教堂更換的彩色玻璃窗為阿爾豐斯·慕夏作品。
聖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最大、最重要的教堂,也是當年王室加冕和辭世後的長眠之所。教堂位於布拉格城堡第三中庭內,始建於14世紀,耗時六百餘年才竣工。這座令無數建築師嘔心瀝血的建築,宛如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般耐人尋味。
教堂的主入口設在西立面,正門上方的玫瑰窗驚豔奪目,兩旁的高塔直衝雲霄,大門上精緻的青銅浮雕描繪了捷克守護者聖瓦茨拉夫和聖阿達爾貝特(Szt. Wenceslas & Szt. Adalbert)的生平,吸引了無數人駐足。
瓦茨拉夫禮拜堂可以說是聖維特大教堂最值得看的一部分,禮拜堂建於14世紀,內有聖瓦茨拉夫的陵墓和遺物。為了保存他們,這個禮拜堂保留了和聖維特大教堂迥異的圓形羅馬風格,看上去好似獨立的另一空間。聖瓦茨拉夫是將基督教帶到捷克的第一人,後遭迫害罹難,其遺骸就葬在禮拜堂內。他的佩劍和頭盔也都作為聖物珍藏在聖維特大教堂裡。
禮拜堂牆壁上方的31幅壁畫主要記載了他生前的事跡,下方則用1300塊珍貴石材鑲嵌鍍金製成壁畫,描述了聖經中的場景。禮拜堂內的小門通向南側的密室,裡面存放了聖維特大教堂的寶物——波西米亞國王的純金皇冠、金球及權杖。目前並不向公眾開放,不過,你可以在旁邊的聖維特大教堂珍寶展覽裡看到它的複製品
走出教堂別忘了去它的南立面看一看,這是聖維特大教堂裝飾最為奢華的立面,有「金門」之稱。這裡曾經是聖維特大教堂的主入口,皇帝加冕時都由此入內。它由三個拱門組成,上方用四萬多片馬賽克描繪了《最後的審判》中的場景,畫的中央分別是耶穌、聖徒、查理四世和皇后,左邊描繪了凡人去世後升入天堂的情形,右面則描繪了入地獄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