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族大教堂:沒有直線和平面全是螺旋/錐形/雙曲線組合的神建築

2020-12-16 我司我命

聖家族大教堂(加泰隆尼亞語: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又譯作神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是位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巴塞隆納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1852–1926)設計。儘管教堂還未竣工,但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遺產。堪稱上帝的建築,它是西班牙建築大師安東尼奧·高迪的畢生代表作的。它位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巴塞隆納市區中心,始建於1884年,到2010年仍在在修建中。儘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築物,但絲毫無損於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聖家族大教堂是西班牙最負盛名的觀光勝地和地標,始建於1882年,1883年由建築天才高迪接手成為總建築師,直至1926年因車禍去世。高迪在世時主持修建完工的耶穌誕生立面(第1、2、3張圖)和地下室(最後一張圖,不能進入,隔著玻璃拍的)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高迪過世後,一代代的繼任者依靠高迪留下的設計稿和模型繼續其未竟事業。

誕生立面叫Naixemente(英文叫Nativity),華麗驚人,遊客可登上的高度是55米,是高迪生前唯一成型的立面(而且這一面才是入選世界遺產那一個立面!); 受難立面叫Passió(英文叫Passion),遊客可登上的高度是75米,是高迪去世後由後人接手完成的立面,更新,但是也更高,與誕生立面相比之下受難立面的現代主義風格就顯得簡潔了些。

誕生立面1
誕生立面2
誕生立面3
地下室

建立教堂的目的在於使其成為維護社會秩序的精神支柱,同時也是城市社會活動中心,原計劃不僅有教堂還有相應的學校、工廠、會議廳等等。教堂的位置在城市規劃中非常重要,是巴塞隆納的標誌性建築。教堂最初被命名貧民教堂,曾一度改稱新教堂,最後決定取名神聖家族教堂,可見其重視的程度。 聖家族大教堂是一座宏偉的天主教教堂,整體設計以大自然諸如洞穴、山脈、花草動物為靈感。

高迪於1883年接手聖家族大教堂建設的主持工程,他融入自己的建築設計風格、哥德式和新藝術運動的風格進行了建設。高迪曾經說:「直線屬於人類,而曲線歸於上帝。」聖家族大教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各種變化組合成充滿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上面每一個雕刻人物神態都不一樣,每一處細節都是精雕細琢,第一次看感覺西方宗教建築鬼才都好瘋狂。

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太震撼了,站在那裡就能感受到設計要傳達出來的感覺,裡面的玻璃窗設計也很特別,陽光透進來是漸變七彩的光,光線的運營神乎其神。有種無可言喻的美。

由於歐洲的教堂為了證明童叟無欺,用信眾的捐款蓋,建築師和工人也常常是免費勞力。有錢就蓋一點沒錢就歇著,時間成本不在乎。可以說是全球最著名的爛尾樓!工程平均每年耗資300萬美元。即使在資金供應很穩定的情況下,恐怕至少也還得建65年。實際上,誰也說不準究竟還得建多少年。高迪知道,這項工程開工時沒有他,完工時(如果能完工的話)也不會有他。也許,使這座教堂成為一個永恆的建築工程,成為像大自然一樣永恆的過程,正是天才高迪留給世人的禮物。

相關焦點

  • 美輪美奐的聖家族大教堂
    聖家族大教堂是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設計。教堂於1882年開始建造,至今還未竣工,但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教堂主體是18座高塔,我們在建築外面可以看到那些塔尖,中央最高的一個塔尖象徵著耶穌本人,四周環繞的塔尖分別代表耶穌的12個信徒、4個傳教士和聖母瑪利亞。聖家堂有三個主要立面,分別是「誕生立面」、「受難立面」和「榮耀立面(建造中)」。誕生立面建於1894至1930年間,是首個完成的立面。立面朝向東北太陽升起的方向——象徵耶穌的誕生。
  • 歷時百年建造而又被罰款3億元的聖家族大教堂,你怎麼看?
    提起聖家族大教堂,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西班牙?爛尾樓?還是高迪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探索一下這座已經建了136年的聖家族大教堂到底是怎樣的,為何現在也沒完成,竟然還被曝違章建築,罰款3億元?那麼,這座違規建築究竟是什麼樣子呢?下面就和小幫一起去瞧一下吧!
  • 傳遞石材之美:聖家族大教堂
    聖家族大教堂,又譯作神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是位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巴塞隆納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築師安東尼奧·高迪(1852–1926)設計。聖家族大教堂傾注了鬼才建築師高迪晚年的所有心血,是世界上最夢幻的教堂。
  • 巴塞隆納「聖家族大教堂」不能按時竣工
    "永恆工地"聖家族大教堂(Basilika Sagrada Familia)是巴塞隆納的一大旅遊景觀,原計劃在建築師高迪(Antoni Gaudí)一百周年冥誕的2026年完工。然而,相關計劃已實現。建築集團負責人坎普斯(Esteve Camps)這樣談到將無法如期竣工由高迪設計的這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大教堂:"我們不是悲觀,而只是務實。"他指出,鑑於新冠肺炎大流行瘟疫導致的總體經濟不確定性,暫時也沒有新的時間表。這樣,始建於1882年的這座教堂勢將再延長一些符合其"永遠的未完成物"這一名聲的時間。
  • 聖家族大教堂,感受高雅與宏偉,小葉帶你來場獨特的西班牙之旅
    今天啊,小葉就帶著大家來另外一個神秘的地方,那就是西班牙的聖家族大教堂!小葉問大家,當我們談起西班牙時,你是否想到的第一個詞是熱情呢?小葉真心覺得,這大概是因為西班牙這個國度處處充滿著熱情,例如,板鴨人自信的氣度,輝煌的建築風格,熱鬧的娛樂慶典等等。小葉跟大家說啊,如果你真切地處於西班牙中,放眼可見的建築都充滿著年久卻不失氣度的時候,那種感覺是讓人嘆為觀止的。
  • 158 一些重要的平面曲線(中)-----圖形的奧妙
    158 一些重要的平面曲線(中) 在上節介紹曲線的基礎上,本節繼續介紹平面曲線
  • 石室聖心大教堂,中國風的哥德式建築
    在一德路的海味中,兩座高大的哥德式尖頂建築被騎樓群包圍著。這就是著名的石室聖心大教堂。自1863年起,這座教堂便矗立在這裡,其原址前身是封疆大吏兩廣總督的府邸。當時的總督府邸已經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毀壞。戰爭過後,羅馬教廷派來的宗座監牧明稽章看中了這裡。一番巧取豪奪後,地面上開始壘砌第一塊花崗巖。
  • 世界最「著名」的4大教堂,頂尖大大小小有6000個雕像,堪稱奇蹟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這個教堂也是歷史悠久了,這個教堂也是很大的,裡面可以承納4萬人在裡面舉行活動,說起米蘭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地方的設計非常的著名,教堂的建築也是非常吸引人們的,整體都是用白色的大理石建造而成的,最有特點的就是他的外形,一共有135個尖塔,每一個塔尖都刺向天空,每一個尖上面都有有女神雕像。
  • 高中數學直線與雙曲線內容
    1、雙曲線的第二定義 2、直線和雙曲線:兩*個交點處理方法,分兩個交點均在右邊、兩個交點均在左邊、兩個交點左支、右支各一個。將直線與雙曲線方程聯立後消去y後列條件。*一個交點處理方法:分相切一個交點和相交一個交點兩種情況,相交一個交點,直線與漸近線平行。*沒有交點情況。
  • 在良渚,看世界|還未完工的聖家族大教堂,他花了46年設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 通訊員 郭楠良渚博物院和錢江晚報共同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徵集活動:在良渚,看世界。徵集令發布後,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各種美照、視頻和背後的故事。即日起,小時新聞將日更,分享他們在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館和遺產地的見聞。
  • 悲傷的雙曲線
    悲傷的雙曲線王橋    有這麼一首風靡一時的校園歌曲——《悲傷的雙曲線》,她的曲調委婉悽美,歌詞含蓄,耐人尋味,曾經在無數的少男少女之間爭相傳唱,其歌詞如下:如果我是雙曲線,你就是那漸近線。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數,你就是那坐標軸。雖然我們有緣,能夠生在同一個平面。
  • [分享]螺旋觀景平臺資料下載
    該觀景平臺主體為全鋼結構,總用鋼量約7000噸,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雙螺旋鋼結構建築。   世界最大的雙螺旋鋼結構觀景平臺完成鋼結構竣工驗收    該觀景平臺高約35米,直徑約86米,包含兩條相互環繞、螺旋上升的三角支撐架構築物曲線通道,以及360°全圓周的一列變截面斜鋼柱廊。
  • 自然中無處不在的螺旋曲線,蘊含生機令人驚詫
    (一)螺旋,生命的曲線生活中我們隨處可以看見各種螺旋曲線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於宇宙萬物中,有科學家稱之為「生命曲線」。英國著名科學家柯克在研究了螺旋線與生命現象的關係後,曾感慨地說:「此言不謬」。 假若你是個有心人,你便會發現在生活中,應用螺旋線的例子俯拾皆是。
  • 高二數學複習課件:圓錐曲線和立體幾何--雙曲線複習
    高二數學複習課件:圓錐曲線和立體幾何--雙曲線複習  1.雙曲線的定義  (1)雙曲線的第一定義:平面內與兩個定點F1、F2的距離差的絕對值是常數(小於|F1F2|)的點的軌跡叫做雙曲線?
  • 雙螺旋探針平面熱源法(HotDisk)
    三、原理Hot Disk法,使用一種薄層圓盤形雙螺旋結構探針同時作為平面熱源和溫度傳感器,放置於表面光潔平整的相同被測樣品中間,探頭通電後溫度上升,探頭熱阻係數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測量溫升及響應時間,得到熱導率。
  • Creo和ProE方程式曲線的演化和應用
    笛卡爾坐標系使用點的三個軸的坐標值(x,y,z)來確定一個點(;圓柱坐標系使用半徑r,和x軸的夾角theta和高度z來表示;而球坐標系則使用球半徑rho,原點到點的向量和Z軸的夾角theta和向量在xy平面上和X軸的夾角phi來表示。
  • 直線更美,還是曲線更美
    以極簡的視角建築攝影師Kris Provoost,來自視頻博客二人組合 Donotsettle。從2007年起,Provoost開始記錄中國地標性建築的進化軌跡,相較於背景混雜的畫面,Provoost選擇把建築的周圍環境完全抹去了,建築作為唯一的客體被保留下來,成為了一個純淨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