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紀委對5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進行了通報,其中涉及邵東市「申家大院」違建的處分尤其引人關注:包括邵東市委副書記、市長周玉凡在內的20名相關責任人受到問責追究。
被問責的部門涉及市委市政府、市自然資源局及當地的鄉國土所、鄉黨委政府等,被問責者包括市長、局長、鄉長等「一把手」「二把手」,顯示出湖南切實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的決心及一追到底的追責作風。
當地將整治「申家大院」違建事件列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案例,對被追責者來說,其實一點也不「冤」,因為「申家大院」違建事件的影響太大。
據媒體報導,2019年12月7日,號稱「邵東第一豪宅」的申家大院被拆除,引發熱議。
據湖南省紀委的通報,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原邵東縣周官橋鄉「申家大院」存在未批先建、建築面積嚴重超標等違法問題,且在被實名舉報和上級交辦的情況下,邊督查邊違建,持續違法建設近4年,佔用土地8820平方米。
面對這樣的違法建築,被拆除合理合法,也是有效維護法律尊嚴的體現。但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座大宅持續用了近4年修建而成,其間竟然能在不斷的舉報、調查、處罰、訴訟中繼續修建,直至建成,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修建這麼龐大而奢華的大宅院,即使再低調,動靜也小不了。更何況現在是網絡時代,一張圖片就能很快到處皆知。從「申家大院」開建到拆除過程中發生的事件,可以清晰地看到相關部門和官員是如何作風不實、消極應付以及層層推卸責任問題的。
據媒體此前報導,2015年底,「申家大院」開始動工。2017年年底,當地有關部門已經接到線索,2017年12月28日,當地國土部門對「申家大院」進行勘察,一個月多後立案,又過了近一個月後才下達《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和《行政處罰告知書》。直到2019年4月19日,作出正式的《自然資源違法案件行政處罰決定書》,比此前作出的兩份「告知書」多了一項,即「責令被處罰人自行拆除在周官橋鄉楊竹村幹山排組非法佔用的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
不禁讓人懷疑,這又不是複雜的大案,為什麼會用這麼長時間?
然而,面對這樣的罰單,大院主人不服,將邵東市自然資源局(原邵東縣國土資源局)告上法庭。法院認為自然資源局程序違法,再加上職責主體不當等,最終判決撤銷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書》。
雖然在經歷種種環節之後,2019年12月7日,申家大院被拆除。但近4年時間,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看著它一天天在違法中建成,不知有多少顆心在期盼著有關部門能切實採取措施制止這一違法行為。然而,有關部門和官員對待工作的消極應對、敷衍塞責,已然造成了惡劣影響,失去了公信力。
一座「申家大院」,讓20名大小官員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付出被問責的代價,這樣的徹底追責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不敬畏不在乎、層層推卸責任、陽奉陰違等問題仍有可能會大行其道。
紅星新聞籤約作者 黃益耕
編輯 趙瑜
【版權聲明】本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歸紅星新聞(成都商報社)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