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河困難群眾,民政救助如何申請?官方指南來了

2020-12-25 掌上巴彥淖爾官方帳號

臨河城鄉困難家庭、困難群眾

當你遇到

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困難時

別著急

民政臨時救助來幫你

依據

《臨河區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辦法》

《臨河區「救急難」救助辦法》

只需通過以下幾步

就可以得到相應救助

趕快來看一看吧!

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

所需材料

臨時救助申請審批表

個人書面申請

戶口、身份證、銀行卡(農商行)各複印一份

因病需提供旗縣級以上醫院的診斷證明

聲明書及授權書

辦理程序

困難群眾需向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農場民政辦提出書面申請,並填寫《臨河區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申請審批表》。在接到臨時救助申請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農場民政辦開展信息核對、入戶調查、鄰裡走訪、評議公示等。程序結束後,在20個工作日內,按審批權限審批發放。

一次救助金額在3000元(含3000元)以下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農場審批發放;

一次救助在3000—10000元(含10000元)的,由區民政部門審批發放;

一次救助在10000元以上的,由區社會救助部門聯席會議審批、區民政部門發放。

「救急難」救助

所需材料

臨河區「救急難」申請審批表

申請「救急難」家庭經濟狀況入戶核查表(由鄉鎮、辦事處、農場民政辦入戶調查填寫)

個人書面申請

戶口、身份證、銀行卡(農商行)各複印一份

因病需提供旗縣級以上醫院的診斷證明、費用結算單據原件、複印件一份

聲明書及授權書

辦理程序

困難群眾需向居住地鄉鎮、農場、辦事處民政辦提出救助申請,並填寫《臨河區「救急難」申請審批表》。鄉鎮、農場、辦事處接到救助申請後,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財產狀況、困難程度調查,填寫《家庭經濟狀況入戶調查表》,並提出初審意見,在申請人居住的村、分場(居委會)張榜7日後無異議的,經分管領導籤字並加蓋民政辦公章後,附相關材料報區民政局審批。區民政局在20個工作日內由局務會議作出審批決定,符合條件的予以救助,不符合條件的書面告知申請人理由。

溫馨提示:想了解《臨河區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辦法》《臨河區「救急難」救助辦法》具體內容的,申請人可以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農場進行詳細諮詢。

救助諮詢電話:8756308

聯繫人:張奇傑

申請細節都記清楚了嗎?

趕緊告訴你身邊有需要的人吧!

來源:黃河金岸魅力臨河

臨河區融媒體中心記者:趙珂

相關焦點

  • 暢通救助「微循環」 陝西民政「e救助」惠及困難群眾
    這筆錢幫他緩解了因住院治療支出大筆醫藥費造成的生活困難。而他從申請臨時救助到拿到這筆錢,只用了半天時間,是全省民政「e救助」的第一人。  「e救助」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而推出的便民措施之一。」陝西省民政廳副廳長戈養年說,家庭生活困難的群眾通過關注「e救助」微信公眾號,線上提交申請材料,全流程網上辦理,足不出戶就可實現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民政業務申請。
  • 三亞困難群眾申請社會救助官方指南來了
    社會救助是我國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之一。目前民政部門基本生活救助政策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低收入家庭認定。三亞市困難群眾怎麼申請社會救助?申請社會救助有哪些條件?
  • 民政(長壽)專場——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如何保障?什麼情況可申請臨時...
    12月10日,「發言人來了——民政惠民政策進社區」專場發布活動在長壽區舉行,來自民政系統的5位「發言人」,就民政領域開展困難群眾救助、兜底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老人兒童福利等工作和政策與市民面對面交流,並解答大家的疑問。
  • 因疫情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困難家庭可申請民政救助
    天山網訊(記者 張冬梅)因疫情影響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發生困難的家庭,可向戶籍所在地社區申請救助,烏市民政部門將及時發放救助物資和救助金。 7月25日,記者從烏市民政局了解到,針對疫情防控期間部分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以及保障特殊困難人員基本照料服務需求等方面,烏市各級民政系統將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困難群眾可向戶籍所在地社區申請救助,經鄉鎮(街道)審批後,即可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及時發放救助金和救助物資。
  • 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申請、審批
    生效時間: 2020-12-23 廢止時間: 名  稱: 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申請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十三五」以來,全省民政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社會救助工作政策體系日益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健全、救助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各項指標,在強化兜底保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助力精準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困難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
  • ...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民政部:窗口、電話、線上都可申請救助
    疫情發生後,一些群眾在基本生活方面遇到了困難,急需得到救助和幫扶。民政部門是如何做到及時響應這些救助需求的,如何確保他們求助有門、受助及時?另外,一些地方的小區實行全封閉式管理,這些補助是如何發放的?對此,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劉喜堂表示,這次疫情防控期間,採取了幾項措施:一是目前各地都已經建立並開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該熱線具有投訴舉報、政策諮詢和求助受理等功能。「民政部收集了全國省、市、縣的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在民政部門戶網站和『中國民政』微信公眾號上,我們做了一個小程序,查詢起來非常方便。」
  • 南岸區困難大學生可申請臨時救助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秦澤君8月2日,記者從南岸區民政局獲悉,為切實解決貧困家庭子女因就讀大學導致家庭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或個人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且難以為繼等困境,我區困難大學生可申請臨時救助。
  • 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
    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全省「十三五」時期困難群眾救助保障工作情況。「十三五」以來,全省民政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社會救助工作政策體系日益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健全、救助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各項指標,在強化兜底保障、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助力精準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困難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
  • 申請臨時困難救助所需材料、要求、申請條件及流程
    申請臨時困難救助所需材料、要求、申請條件及流程一、所需材料(請按順序排列):群眾上交審批表時各鎮要對戶口本原件與複印件進行核對,防止戶口複印件造假;三、申請條件:1.因家庭成員上學(大學)等生活必需支出超出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低收入家庭;4.
  • 廣西困難群眾可通過網絡自助申請低保救助
    廣西困難群眾可通過網絡自助申請低保救助&nbsp&nbsp&nbsp&nbsp2月4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獲悉,為保障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該廳已印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關社會救助工作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為困難群眾編織兜底保障「安全網」
    □記者 紀偉   通訊員 王金貴  本報臨沂訊 「感謝政府的幫忙,在俺家最困難的時候,給俺家申請辦理了低保和臨時救助,解決了燃眉之急。」九曲街道民政辦、殘聯等部門按照規定,依據救助政策,以特事簡辦、程序流程不少的步驟,為李春豔的兒子辦理了殘疾證和低保,並為她家申請了臨時救助,防止其家庭因病致貧。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九曲街道聚焦各項兜底保障政策落實落地,加大臨時救助政策的優化利用,確保政策惠及貧困群眾。
  • 廣東提前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76.8億元
    記者從廣東省民政廳了解到,2020年春節前夕,廣東省民政廳精心組織,全廳動員,廳領導和16個基層民政聯繫點工作組分赴直屬單位、各地民政服務機構、困難群眾家庭、省定定點扶貧村開展「送溫暖」慰問活動,走村訪戶向民政服務和困難群眾對象贈送慰問金及慰問品,並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專項檢查、調研督導廳定點扶貧工作。
  • 申請大病救助的標準是什麼?
    我是一個鄉鎮的怎麼辦主任,我來向大家,尤其是向廣大農民朋友們介紹一下這個問題。在說大病救助以前,先說一下什麼是大病?大家一定要清楚,所謂的大病救助以及大病保險中的大病,和得什麼病沒有關係,只和患病住院花費的「合規費用」多少有關係。
  • 成都市建立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制度 擴大救助覆蓋範圍
    四川手機報7月18日訊(記者 劉瑞強)記者從成都市民政局獲悉,近日,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財政局印發《關於建立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制度的通知(試行)》。建立支出型困難家庭救助制度,擴大救助覆蓋範圍,解決困難群眾因教育支出、火災、疾病等突發性原因,造成家庭支出過大,影響基本生活的問題。
  • 為困難人群定製個性化政策包、紓困方案,上海將在全市推行社區救助...
    許多困難群眾在申請救助時勢必會經歷這樣一番「糾結」:先是不好意思開口提,等到好不容易鼓足勇氣去申請,卻發現政策庫實在太過龐雜,完全不知從何下手。如今,上海的社會救助從以往的「困難群眾找政府問政策」升級為「政府、社會和市場聯手為困難群眾量身定製個性化的政策包、紓困方案,提供相應的資源,幫助困難家庭造血」。
  • 廣西困難群眾可通過網絡自助申請低保救助
    自治區民政廳要求,全區各縣(市、區)民政局要指導鄉鎮(街道)通過電話、微信、QQ等方式,了解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以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家庭生活狀況。對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的,通過發放臨時救助金等措施及時予以救助。
  • 臨時救助、低保申請、社區養老等問題,重慶民政局「面對面」答疑
    重慶市民政局 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0日16時35分訊(記者 姜念月 實習生 李春平)為更進一步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積極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今(10)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重慶市民政局在長壽舉辦了「發言人來了——民政惠民政策進社區」專場發布活動,共200多位群眾參加。
  • 重慶民政政策宣傳月 民政局解答救助政策
    重慶民政政策宣傳月    10月是「重慶民政政策宣傳月」。昨日,市民政局集中解答了一些涉及到困難群眾的救助政策,重慶晨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供廣大市民參考。
  • 「粵省事」民政專區上線,可「掌上辦理」83項民政服務
    南方網訊 今後,困難群眾申請社會救助「一次也不用跑」,遇到走失人員,動動手指即可幫其尋親。1月9日,廣東省民政廳召開「粵省事」民政專區上線新聞發布會,通報「粵省事」民政專區建設成果。筆者從會上獲悉,「粵省事」民政專區已正式上線,涵蓋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留守和困境兒童幫扶、殘疾人兩項補貼、婚姻登記等多項服務,群眾只需刷臉登錄,即可「掌上辦理」83項民政服務,其中超過70%服務實現「零跑動」。到今年第一季度,預計可提供超過100項民政服務,至少78項服務實現「零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