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文稱,北京兒童醫院新購自助掛號機,但「北京人不能使用」,並認為此事有失公平。
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前往北京兒童醫院,醫護人員表示,自助掛號機針對非醫保患者,包括外地來京就醫患者和無醫保患者,引進自助掛號機的目的是分流掛號人員,減輕窗口掛號的壓力。
同時,4月初,兒童醫院的管理人員也曾公開表示,兒童醫院接診的患兒中,外地來京就醫患兒佔六到七成。
質疑
北京有醫保的人也需要公平
13日上午,有網友發文稱,北京兒童醫院新購20多臺自助掛號機,但持有北京醫保卡的人不能使用,外地的自費人員可以使用。該網友抱怨稱,北京人只能排隊在窗口掛號,周末有5到6個窗口工作,都是排長隊,「北京沒有醫保卡的人有那麼多麼?難道北京人就不需要公平了嗎?」
對此,北青報記者致電北京兒童醫院,工作人員表示,自助掛號機針對非醫保患者,包括外地來京就醫患者和無醫保患者。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稱,在兒童醫院就診首先需要辦理就診卡,就診卡可以綁定北京醫保卡以方便報銷醫藥費,而外地醫保卡無法綁定。只有未綁定醫保卡的就診卡,並且就診卡內有預存金才可以在自助掛號機上掛號。
現場
3小時2人使用 掛號機利用率低
前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京市兒童醫院門診大樓。除地面大廳沒有設置自助掛號機外,負一層至四層每層均設置4到6臺自助掛號機,每臺掛號機上貼著一張小紙條,紙條上寫著:「就診卡內存預交金的家長可辦理如下業務:掛號(特需號除外)、取預約號、繳藥費及檢驗費」。
地下一層共6臺自助掛號機,從下午2點至5點左右,記者僅遇到2名外地來京患者在該層使用自助掛號機進行掛號。掛號機上並無明顯標識,不斷有家長看到掛號機,但不知道機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在機器前摁幾下或插卡試一試便離開。
記者上前試用掛號機,只需要點擊主頁上所需要辦理業務的按鍵後,再刷卡便可以按照指示進行操作,流程並不複雜。
諮詢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機器是年後才引進的,目前共使用了一個多月,同時,她也表示,來兒童醫院看病的外地患兒比較多,引進自助掛號機也是為了方便外地患兒掛號,「在我們這裡看病的外地患兒很多,引進這些可以加快掛號速度。」
醫院
六至七成患兒為外地患兒
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助掛號機並不是只有北京兒童醫院才有,許多其他醫院也早已配備。針對自助掛號機的引進原因,醫護人員表示,這是分流掛號人員的手段之一,目的是減少窗口掛號的壓力,加快掛號的速度。
同時,4月初,北京兒童醫院管理人員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醫院接診的患兒中,有六到七成的患兒為外地患兒。因此,工作人員表示,加快外地患兒掛號速度,會對醫院整體的排隊掛號現象有所改善。
至於網友抱怨的「不公平」,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醫院掛號方式多樣,網上掛號和電話掛號等方式均可,而很多外地人並不掌握這些掛號方法,大多會直接來到醫院掛號,因此,設立自助掛號機可以有效分流掛號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