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確保農民工進城購房 買得起留得下住得好

2020-12-23 四川省人民政府


我省部分市州紛紛出臺政策,確保農民工進城購房買得起留得下住得好。圖為瀘州城區一角。劉學懿攝


瀘州房交會上,市民了解購房政策和房補政策。牟科攝



  熱點

  春節將至,農民工吳東準備去巴中市巴州區龍北街「迎接」新房,這套房是他2016年3月購買的,如何裝修,他心裡已盤算了很久。

  吳東的故事正在全省各地上演。2016年農民工佔購房群體的比例不斷提高,不少城市農民工的購房量佔當地商品房銷售的30%以上,巴中比例更是高達75%。

  改革浪潮中,不少農村人口加入城市建設大軍,如今在一系列利好政策驅動下,他們終於在城市萬家燈火中點亮了屬於自己的那一盞燈。

  買得起

  財政直補和信貸支持降低進城「錢坎」

  吳東老家位於巴州區凌雲鄉,購買的新房剛好100平方米,總價41萬元,除去政府補貼和開發商讓利,總價為38萬元,吳東首付只花了12萬元。

  2016年5月30日,巴中市出臺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新房九條」,在2015年的基礎上加大補貼力度,規定農村居民在巴中新建城區購房,每平方米財政補貼400元,在老城區購房每平方米補貼200元,同時引導房產銷售企業適度讓利。

  巴中並非個案。

  之前,眉山實行農村居民購房,每平方米財政補貼300元、企業優惠200元的「3+2」購房補貼政策。2016年7月1日,省委、省政府印發《四川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實施方案》,對釋放農業轉移人口購房需求措施進行進一步細化,在此背景下,攀枝花市將農民工購房獎勵標準由原來房屋評估價的1%提高到5%;宜賓則直接給予每平方米200元的獎勵。目前全省有18個市州出臺了支持農民工進城購房的類似政策措施。

  金融機構也加入扶持隊伍。巴中市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苟哲銘介紹,70%的巴中農民工進城購房都會申請商業貸款,以農行巴中分行「農民安家貸」為例,截至目前,共辦理「農民安家貸」1526戶,涉及金額3.2億元。2016年前11月,全省共發放此項貸款28414筆,總金額68.69億元,佔農行省分行個人購房按揭貸款總量的17.4%。農行「農民安家貸」、中國銀行「愛家分期」、郵儲銀行「安居貸」……前所未有的多樣化金融產品正在助力農民工進城購房。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眉山、巴中等地正在制定政策,在適當條件下將有進城購房落戶意願的農村居民,納入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覆蓋範圍,進一步降低進城「錢坎」。

  留得下

  放開落戶限制並確保農村權益不變

  進城購房落戶後,吳東第一件事就是把正在讀初二的孩子轉到巴州區第三中學就讀,就近接受更好的教育。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成都外,我省已全面放開農民工落戶限制,而巴中、瀘州、南充等地更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確保農民工進城購房後,在農村的各項權益不變。

  以巴中為例,進城購房後,農民工除了可獲得財政資金補貼外,其農村居民宅基地使用權、宅基地上房屋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林地經營權等「八權一股」權益不變,繼續保留。

  在自主選擇前提下,不少市州也開始嘗試有償放棄相關權益。

  自貢開始深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在城鎮已有或已購商品住房,或與城鎮直系親屬共同居住,且自願放棄宅基地使用權的農戶,將按退出宅基地復墾的驗收面積,並結合房屋結構,最高給予每畝20萬元的指標收購價款,還可購買低於市場價20%的限價商品房,並可整戶登記為城鎮居民,享受每戶每畝2萬元的養老保險補貼。

  眉山也有類似的探索。2016年10月,彭山區江口鎮雙江村有償退出了第一批6戶村民共3.7畝的宅基地。宅基地退出後,彭山區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擬對其進行招拍掛出讓,如果招拍掛的出讓價格高於掛牌價格,超出的70%返還給村集體。

  住得好

  就近吸納完善配套讓「新市民」融入城市

  截至2016年11月,巴中市當年新增商品房銷售面積261.5萬平方米,其中高達75%屬於農民進城購房,按三口之家戶均100平方米計算,巴中11個月內吸納了6500多人從農村進入城市,換言之,每個月誕生的「新市民」多達近600人。「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鎮人口數字增加,關鍵在於讓『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我省約有500萬農村人口需要轉移,其中大部分將採取就地就近城鎮化方式。

  2013年,我省在全國率先啟動「百鎮建設行動」,分三批納入300個試點鎮,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投入,改善和提升城鎮承載能力和吸納能力。幾年間,一批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旅遊名鎮脫穎而出,成為農民工就地轉移、居家就業的重要載體。

  宏大的「省級戰略」之外,一個個極具地方特色的措施也開始在各地推行。

  為讓這批「新市民」在城市安居樂業,巴中市實施農民工回引工程,激勵農民返鄉就業,通過建立城外勞務基地、農民工服務站、農民工創業園、創業培訓中心及創業實訓基地等,對農民工分類開展創業培訓和創業孵化。

  瀘州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力度,當地專門進行了農民市民化成本測算,加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及維護投入,明確農民工進城轉換為「新市民」後,由政府承擔其轉移成本的73%,社會和企業承擔17%,轉移人口自身承擔10%。此外,瀘州還設立20億元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專項基金,用於「新市民」的義務教育、養老保險、住房保障等各項扶持。(記者 羅之颺)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拿什麼降低2.7億農民工進城門檻
    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農民工,一輩子辛辛苦苦掙的錢或許都進不了城裡的一道"房"門檻。兩會上"打破農民工進城門檻,降低房價,讓農民工買得起好房"的聲音更是備受關注。  新篇章:深耕新型城鎮化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指出,城鎮化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是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
  • 鄉鎮書記話農房改善丨江蘇泗洪歸仁鎮:農房建得放心、農民住得舒心
    2018年9月以來,我們積極響應省市縣號召,實施農房改善三年行動,圍繞「搬得出、穩得住、建得優、過得好、走得遠、做得實」六個方面,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做到科學規劃、優質建設、配套到位、加強治理、群眾滿意。我們已籌備改善了墩倫小區、仁園新境小區,共可提供196套安置房源,周邊配套產業多樣,滿足群眾家門口就業需求。目前,兩個小區已全部竣工驗收並交房入住。
  • 2020年起,這5種進城買房的農民還得返回農村,快看看有你嗎?
    為了享受更好的物質生活,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都紛紛選擇了進城買房。對於農民朋友來說,雖然進城買房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如果最後不得不重新返回農村,這豈不是白折騰嗎?在此,小編要說的是, 2020年起,以下這5種進城買房的農民還得返回農村,快看看有你嗎?
  • 廈門傾情傾智傾力營造良好人才環境 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人才真正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在榮譽的驅動下,在政策助力解決後顧之憂的情況下,人才能夠更好地施展自身才華,為廈門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智力支撐。  【連結】「金鷺領航」工程  「金鷺」高層次人才可獲得最高100萬元工作生活補助或最高500萬元項目資助,可申請120平方米至150平方米人才住房或160萬至200萬元購房補貼或每月6000元至10000元租房補貼。
  • 住建廳長何健解讀新型城鎮化道路:「就地就近」城鎮化
    同樣,26歲的閬中天宮鄉小夥向盛,也從一名揮汗如雨的建築工人變身為農家樂老闆,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一步他還謀劃打造原生態的農家樂產業鏈……在四川,這兩個創業小夥,是推進「就地就近」城鎮化眾多受益者當中的兩人。過去,作為勞務輸出大省,四川每年都大量農民工前往沿海打工,留下了一個個「空心村」、留守兒童、撂荒土地。
  • 深圳實驗 承翰學校 讓教師「聘得來 留得住 用得好」
    面對先行示範區新的形勢和優質特色高質量發展的新挑戰,實驗承翰學校正在探索一條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實踐創新之路,該校秉承的九字方針是:聘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很慶幸我遇到了一個特別好的師傅,讓我職業道路走得更順暢,也感謝承翰大家庭對新教師的關懷。」譚霽說。著眼於「留得住」厚待遇 篤感情 同願景「學校教育質量的競爭實質上是教師隊伍質量的競爭。」
  • 河南兩年招才引智廣聚10.6萬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大河網訊(記者 劉曉明 劉楊)河南如何「留得住」高層次人才?廣聚英才方面下一步計劃是什麼?1月11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在省人民會堂舉行,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劉世偉在會上作出回答。
  • 四川笑臉面具手藝人:留得住傳承,看得見鄉愁
    但在四川廣漢南豐鎮,有這樣一位老手藝人,至今還堅守著這門傳統手工藝。陸少才,「笑和尚」面具、文武獅頭傳承人。代表作品有笑臉和尚、猴面具、縱目獅頭等,現作品陳列於南豐非遺藝術博物館。11月28日,55歲的笑臉面具手藝人陸少才正在家中製作面具。在陸少才家中,擺滿了形態各異的笑臉面具,有的精緻考究,有的簡樸粗獷,形神兼備。
  • 學生如何留得住、學得好?
    同時,該縣把控輟保學重點放在「留得住」「學得好」上,大力推進教育均衡,實施集團化辦學,增強鄉村學校吸引力。近年來,東安縣多次獲評市縣教育扶貧工作先進單位。2020年11月下旬,該縣教育脫貧攻堅工作在湖南省脫貧攻堅實地考核中「零失分」。政策兜底:一個都不能少「這是什麼?」
  • 廣安近3年引進人才2.6萬名,如何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把華鎣山的「小石頭」做成大產業的背後,廣安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四川玄武巖新材料研究院等高端人才平臺,聘請5名院士、70餘名技術人員開展科研攻關。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近三年,廣安引進各類人才2.6萬名,其中碩士、博士1129名。在去年四川省人才工作目標考核中,廣安排名非區域中心城市第1名、全省第3名。
  • 找得準 勸得回 留得住:寧夏西吉縣精準施策做好控輟保學
    為了做好控輟保學,西吉縣完善工作機制,確保失輟學學生「找得準」。組織教育、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鄉鎮政府和義務教育學校按照部署動員、摸底排查、動員勸返、鞏固提升4個環節,構建「強化組織領導控輟」「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控輟」「強化政策宣傳控輟」等「十位一體」控輟保學體系,紮實推進控輟保學專項行動,確保實現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保障有學上、上得起學。
  • 收得住脾氣,才能留得下福氣
    我哥年輕的時候,可是一言不合就發火的暴脾氣,這些年,一個人在外地工作,從普通員工,一直做到副總,本事越來越大,脾氣卻越來越沒有了。那些有本事的人,其實不是沒脾氣,而是他們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緒,理智冷靜地處理問題。因為他們深知,在憤怒中做出的決定,往往會令人追悔莫及。
  • 農民進城買房又有補貼了?30省市公布2020購房補貼政策!你買嗎?
    2019年鄭州市新房均價在13000元/至14000元/區間範圍內,以鄭州市2019年平均工資6323元計算,兩個月工資不足以買一平方米的房子。對於進城打工的農民來說,進城買房有多難。由於房地產佔GDP比重如此之大,各地政府要保持房地產業的穩定,不僅要控制房價持續上漲,還要出臺刺激農民進城買房的惠農性補貼政策。
  • 國務院扶貧辦等三部門印發通知:貧困勞動力出得去、穩得住、留得下
    央視網消息:日前,人社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圍繞貧困勞動力出得去、穩得住、留得下,幫助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幫助已外出貧困勞動力穩定務工,力爭今年外出務工規模不降低、有提高。
  • 農民購房經歷了低谷期,今年是否會逆勢下跌?老農民說了四個理由
    農民購房經歷了低谷期,今年是否會逆勢下跌?老農民說了四個理由前言:以現在農村人結婚的習俗來看,對女方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城市要有房、車是必須的,所以在城市房價不漲就很難,在農村人進城就趨之若鶩。但今年情況特殊,不少農民雖然有購房需求,但觀望氣氛濃厚。
  • 教師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這樣才會幸福感,這話說得好
    當教師幾十年,聽領導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教師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這樣才會幸福感。」剛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確實很反感,為什麼當教師的就必須一生清貧,還要耐得住寂寞呢?為什麼只有這樣教師才會有幸福感呢?教師的工資不高,要想成為老教師領取高工資,就必須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時間在一點點推移,工資也會一點點增長,工資增長的過程是漫長的,若一個人不熱愛教育這個行業,不喜歡教師這個工作,就無法守得住清貧。很多教師的工作環境都比較差,不是在交通不便的鄉鎮,就是在離縣城較遠的偏僻鄉村,這些地方的除了學校之外很少有個像樣的超市,至於可以吃喝玩樂的娛樂場所更是少得可憐。
  • 「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車逕行聯手韓辰辰打造獻禮片《綠葉對...
    講好張家勝書記的事跡,弘揚我國基層黨員幹部的奉獻精神,綠葉精神,這是我們創作這部劇的初心,也是我們的願景。」在開機儀式現場,導演車逕行介紹說。這次來到皇城村拍攝《綠葉對根的情意》,車逕行力求打造現實題材主旋律精品,「作為導演,我希望拍出能夠全面三維展現我國基層黨員幹部黨性覺悟的好故事。故事取材於現實,人物接地氣,情感才能打動觀眾。」編劇 韓辰辰 照片作為對都市、愛情、探險、革命題材均有涉獵的知名編劇,韓辰辰其實頗為年輕。
  • 脫貧致富了,吃得香、穿得暖、住得好、行得穩
    、穿得暖、住得好、行得穩—— 「巖飽」今朝賦新聲   在凌雲縣邏樓鎮大石山區的農村,小名叫「巖飽」的村民有很多,但你千萬別以為這是村民別出心裁、標新立異,這名字的背後是悲涼和心酸。  「以前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父母怕我養不活,於是給我起小名叫『巖飽』,期望我一生吃得飽、穿得暖。」今年67歲的邏樓鎮爛村村下隴居屯村民黃遠達告訴記者,「以前的事,想想都是淚。唉,不願提囉。」  1959年,黃遠達剛滿6歲時,父親就去世了,這讓原本經濟拮据的家庭幾乎陷入了絕境,每天只能吃兩餐照得見人影的玉米稀粥。
  • 如何解決農民工住房這個最棘手的問題
    (一)農民工需要怎樣的住房   目前農民工在城鎮的居住條件,可以用「惡劣」來作為概括。除了極少數進城經商的農民工在城鎮購買了住房之外,絕大部分農民工在城鎮都沒有自己的住房。農民工的居住方式基本是兩種,一種是租住民房,包括城中村房、車庫、樓梯間、地下室等;另一種是住集體宿舍,包括工廠宿舍、簡易工棚、打烊後的門店內等。
  • ...教育擔當 | 培養「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的鄉村教師
    「十三五」期間,江蘇制訂《江蘇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2015-2020年)》,通過鄉村教師領雁和素質提升工程、定向師範生培養、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等政策,全面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發展」的「本土化」鄉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