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堡大學教授Klaus Fraedrich訪問大氣所

2020-12-25 中國科學院

德國漢堡大學教授Klaus Fraedrich訪問大氣所

2015-05-07 大氣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55日,德國漢堡大學教授、德國聯邦政府全球變化科學顧問董事會成員Klaus Fraedrich訪問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並與未來地球計劃中國委員會(CNC-FE)進行研討。由於在動力氣象等方面的傑出貢獻,Klaus Fraedrich入選德國馬普研究會會士。他已在國際上發表了150篇高質量論文,曾獲得洪堡基金會馬普獎和法國政府授予的Gay Lussac獎。Fraedrich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就貝爾蒙特論壇山地-全球變化的前哨合作項目與CNC-FE及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有關科研骨幹進行討論。CNC-FE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吳國雄,CNC-FE秘書處艾麗坤等及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相關科研人員參加會議。研討會由吳國雄主持。

  Klaus Fraedrich首先做了題為Climate hysteresis experiments with an earth-like climate: Static, abrupt, and transient change的報告,內容主要與氣候的滯後性實驗相關。隨後,艾麗坤就合作項目的申請條件、建議題目、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參與人員組成等對項目申請的籌備進展進行介紹。作為貝爾蒙特論壇合作項目德方代表,Klaus Fraedrich在項目的研究主題、研究重點方面給予了建設性的意見,並同意在合作項目水文模塊提供有關climate scenario的信息支持。

  根據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奧地利聯邦科學研究與經濟部(BMWFW)、巴西聖保羅研究基金會(FAPESP)、法國國家研究署(ANR)、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印度地球科學部(MoES)、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挪威研究理事會(RCN)、卡達國家研究基金會(QNRF)、瑞典環境農業科學與空間規劃研究理事會(FORMAS)、荷蘭科學研究組織(NWO)、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NERC)等科研資助機構在貝爾蒙特論壇(Belmont Forum)合作框架下達成的開展聯合資助合作研究項目的協議,各方將於2015年共同資助各國科學家在「區域氣候的聯繫和可預報性」(Climate predictability and inter-regional linkages)領域開展合作研究。同時,根據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法國國家研究署(ANR)、義大利國家研究理事會(CNR)、德國科學基金會(DFG)、巴西聖保羅研究基金會(FAPESP)、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科研資助機構在貝爾蒙特論壇(Belmont Forum)合作框架下達成的開展聯合資助合作研究項目的協議,各方將於2015年共同資助各國科學家在「山地-全球變化的前哨」(Mountains as Sentinels of Change)領域開展合作研究。 

  相關連結: 區域氣候的聯繫和可預報性  山地-全球變化的前哨 

吳國雄主持研討會

Klaus Fraedrich發言

會議現場

合作項目討論

                   

  5月5日,德國漢堡大學教授、德國聯邦政府全球變化科學顧問董事會成員Klaus Fraedrich訪問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並與「未來地球計劃」中國委員會(CNC-FE)進行研討。由於在動力氣象等方面的傑出貢獻,Klaus Fraedrich入選德國馬普研究會會士。他已在國際上發表了150篇高質量論文,曾獲得洪堡基金會馬普獎和法國政府授予的Gay Lussac獎。Fraedrich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就貝爾蒙特論壇「山地-全球變化的前哨」合作項目與CNC-FE及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有關科研骨幹進行討論。CNC-FE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吳國雄,CNC-FE秘書處艾麗坤等及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相關科研人員參加會議。研討會由吳國雄主持。
  Klaus Fraedrich首先做了題為Climate hysteresis experiments with an earth-like climate: Static, abrupt, and transient change的報告,內容主要與氣候的滯後性實驗相關。隨後,艾麗坤就合作項目的申請條件、建議題目、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參與人員組成等對項目申請的籌備進展進行介紹。作為貝爾蒙特論壇合作項目德方代表,Klaus Fraedrich在項目的研究主題、研究重點方面給予了建設性的意見,並同意在合作項目水文模塊提供有關climate scenario的信息支持。
  根據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奧地利聯邦科學研究與經濟部(BMWFW)、巴西聖保羅研究基金會(FAPESP)、法國國家研究署(ANR)、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BMBF)、印度地球科學部(MoES)、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挪威研究理事會(RCN)、卡達國家研究基金會(QNRF)、瑞典環境農業科學與空間規劃研究理事會(FORMAS)、荷蘭科學研究組織(NWO)、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NERC)等科研資助機構在貝爾蒙特論壇(Belmont Forum)合作框架下達成的開展聯合資助合作研究項目的協議,各方將於2015年共同資助各國科學家在「區域氣候的聯繫和可預報性」(Climate predictability and inter-regional linkages)領域開展合作研究。同時,根據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法國國家研究署(ANR)、義大利國家研究理事會(CNR)、德國科學基金會(DFG)、巴西聖保羅研究基金會(FAPESP)、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科研資助機構在貝爾蒙特論壇(Belmont Forum)合作框架下達成的開展聯合資助合作研究項目的協議,各方將於2015年共同資助各國科學家在「山地-全球變化的前哨」(Mountains as Sentinels of Change)領域開展合作研究。 
  相關連結: 區域氣候的聯繫和可預報性 山地-全球變化的前哨 

吳國雄主持研討會

Klaus Fraedrich發言

會議現場

合作項目討論
                    

列印 責任編輯:麻曉東

相關焦點

  • 德國漢堡大學教授Patrick Théato到寧波材料所交流---中國科學院
    德國漢堡大學教授Patrick Théato到寧波材料所交流 2016-03-11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Patrick Théato是德國著名學府漢堡大學的高分子專業教授,專注於非傳統方式高分子的精準合成與功能材料調控。目前,高分子事業部畢業生薛文文在該課題組攻讀博士學位。
  • 德國萊比錫大學Attila Tárnok教授訪問理化所
    應「理化青年論壇」暨「青促會理化所分會」和中科院光化學轉換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邀請,Cytometry Part A期刊主編、德國萊比錫大學教授Attila Tárnok於11月4日下午來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交流訪問,並作了學術報告。
  • 德國漢堡大學招博
    漢堡大學數學、信息工程和自然科學學院(MIN)簡介 作為德國北部最大的研究和高等教育機構,漢堡大學將多樣化教學與出色的科研相結合。漢堡大學在讀學生人數超過四萬,是德國第三大高校。 漢堡大學數學、信息工程和自然科學學院(MIN)由生物學系,化學系,地球科學系,信息科學系,數學系和物理系組成 (請訪問www.min.uni-hamburg.de/en.html.)。目前學院有200多位教授和370位博士後研究助理任教,他們負責指導學院9000多名學生,其中包括1500名博士生和1800名實習教師。
  • 德國馬普弗利茲-哈伯研究所Klaus Hermann教授訪問技術生物所
    7月11日,應吳麗芳研究員和張立雲副研究員邀請,德國馬普弗利茲-哈伯研究所教授、無機化學系理論計算研究室主任Klaus E. Hermann教授到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訪問交流,並作了題為「計算方法在固體表面的結構、鍵的結合和反應方式中的應用」的專題學術報告。報告中,Klaus E.
  • 德國漢堡音樂學院院長米歇爾•理察•彼得曼一行訪問浙師大
    德國漢堡音樂學院院長米歇爾•理察•彼得曼一行訪問浙師大 2019-04-30 0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國漢堡大學博士周春訪問合肥研究院強磁場中心
    德國漢堡大學博士周春訪問合肥研究院強磁場中心 2017-12-14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   12月8日,應極端條件凝聚態物理安徽省重點實驗室邀請,德國漢堡大學博士周春訪問了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
  • 德國精英大學——漢堡大學
    Michaelis漢堡大學(Universität Hamburg)成立於1919年,位於德國三大州級市之一的漢堡市,是德國北部最大的學術研究和教育中心與德國規模最大的十所大學之一。在其相對較短的建校歷史中,就誕生了6位諾貝爾獎得主,6位萊布尼茨獎得主,3位藍馬克斯科學文化勳章獲得者,1位普朗克獎章獲得者和沃爾夫數學獎獲得者,也是德國頂尖大學聯盟「U15」中的一員,並在2019年7月入選德國精英大學聯盟。漢堡大學坐落於有著德國最大的海港城市與第二大金融中心之稱的漢堡市,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其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領域內的學術研究水平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名。
  •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教授Burkhard Konig訪問理化所
    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教授Burkhard Konig訪問理化所 2016-07-08 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最常見的德國大學教授名字!你的教授中招沒?
    近日,《時代周刊校園版》對德國2018年的高校教師數據作出統計,德國的教授們最常見的名字排名前三位分別是:Hans,Klaus和Peter
  • 德國哥廷根大學Yakov Kuzyakov教授訪問亞熱帶生態所
    3月28日至4月8日,中國科學院外國專家特聘研究員、德國哥廷根大學Yakov Kuzyakov教授來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開展外籍特聘研究員項目的合作研究、學術交流等工作。  訪問期間,Yakov就高水平論文寫作、農業的起源與碳氮周轉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與該所研究人員及青年骨幹和研究生作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 德國漢諾瓦萊布尼茨大學教授Georg Guggenberger訪問亞熱帶生態所
    德國漢諾瓦萊布尼茨大學教授Georg Guggenberger訪問亞熱帶生態所 2018-04-16 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德國漢諾瓦萊布尼茨大學(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土壤研究所所長Georg Guggenberger等到該所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
  • 德國漢堡應用技術大學布克哈特教授在清華講公共外交與軟實力
    德國漢堡應用技術大學布克哈特教授在清華講公共外交與軟實力  清華新聞網3月25日電(通訊員 張 卓)3月18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第二場新聞傳播學前沿講座在新聞學院舉行。來自德國漢堡應用技術大學的史蒂芬·布克哈特(Steffen Burkhardt)教授以「德國的公共外交與軟實力」為主題,向30多名同學介紹了德國自統一以來的公共外交發展歷史和國家軟實力。
  • 德國漢堡大學容易申請嗎
    漢堡大學(Universitt Hamburg)成立於1919年,如今出國留學越來越受歡迎,去德國的考生越來越多。位於德國三大州級市之一的漢堡市,是德國北部最大的學術研究和教育中心與德國規模最大的十所大學之一。
  • 67教授反對普京難戴博士帽 漢堡大學堅稱按原計劃
    「德國之聲」11日報導說,德國漢堡大學計劃於9月10日授予俄羅斯總統普京經濟學名譽博士學位,但這項計劃遭到數十名德國學術界人士的聯名抗議,他們稱普京不配接受此榮譽。到目前為止,已經有67名教授在抗議信上簽名。
  • 德國明斯特大學F. Hahn教授訪問蘭州化物所
    9月10日,德國明斯特大學F. E. Hahn教授應邀訪問了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期間Hahn參觀了OSSO國家重點實驗室並與該實驗室研究員及學生們進行學術交流,隨後Hahn作了題為Protic NHCs--Versatile Ligands for Multiple Applications的學術報告。
  • 德國漢堡應用技術大學代表到瓊州學院商談師生互派
    德國漢堡應用技術大學代表到瓊州學院商談師生互派   中新網三亞3月12日電(陳淑夏)日前,德國漢堡應用技術大學新聞傳播學教授、漢堡國際傳媒中心院長Steffen Burkhardt到海南瓊州學院商談師生互派交流協議。
  • 德國漢堡大學Isaacson教授:當前世界的教育環境不容樂觀 視野
    德國漢堡大學Harunaga Isaacson(春永)教授荷蘭萊頓大學哲學博士,曾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助教授
  • 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海岸帶研究所所長訪問煙臺海岸帶所
    4月11日,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海岸帶研究所(HZG)所長Hans von Storch教授訪問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訪問期間,Hans von Storch教授作了題為Scientific tools for coastal zone management的報告,首先介紹了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海岸帶研究所的基本情況,然後系統講解了海岸科學研究對於海岸帶管理的重要性及其重點研究方向,概述了海岸帶環境變化的具體成因,並針對科研工作者在海岸帶管理中應扮演的角色等主題與參會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 德國波恩大學和柏林自由大學教授訪問地球化學所
    近日,應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郭慶軍副研究員邀請,中德合作項目736(2008-2010:「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iosphere (R)evolution: Insights from Chinese microcontinents」 ) 德方承擔單位——德國波恩大學的
  • 德國Bielefeld大學Henning Krause教授訪問我校
    德國Bielefeld大學Henning Krause教授訪問我校 6月28日至7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客座教授Henning Krause訪問數學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