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
語音播報
4月1日至4月14日,應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青年創新促進會小組和長沙農業環境觀測研究站的邀請,國際著名生物地學專家,中科院國際訪問學者、德國漢諾瓦萊布尼茨大學(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土壤研究所所長Georg Guggenberger等到該所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
訪問期間,Georg Guggenberger圍繞水稻土碳氮循環、水稻土有機-無機複合體、土壤有機質和礦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對土壤有機質穩定化過程的影響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新技術與亞熱帶生態所部分研究人員、青年骨幹和研究生作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並對相關研究生的進展進行了指導,對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指導性的方案和建議。訪問期間,Georg Guggenberger圍繞鐵循環微生物還原過程的最新進展,作了題為Microbially induced trans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Fe-organic associations in soil的學術報告。報告內容引起了參會人員的興趣並展開熱烈討論。
Georg Guggenberger此次的訪問和交流,是在前期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項目(2015、2016、2017)基礎上的延續,到目前為止,Georg Guggenberger與亞熱帶生態所土壤生態過程研究團隊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 and Soil、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及Biogeoscineces等期刊聯合發表了10餘篇論文,合計接受了2名博士生進入其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1名學生進入其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2017年,Georg Guggenberger團隊還與亞熱帶生態所研究員吳金水團隊聯合申請並成功獲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德國自然基金會(NSFC-DFG)的國際合作項目(典型紅壤性水稻土氧化還原驅動下的碳磷鐵耦合過程的生物化學機理),將雙方的合作推向一個新的起點,對提升該所的科研創新能力與國際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Georg Guggenberger現任職漢諾瓦萊布尼茨大學土壤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任所長。2015-2017年入選「文教類」高端外國專家團隊項目。主要從事土壤有機質和礦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對土壤有機質穩定化過程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緊密結合了當今最先進的光譜和顯微光譜技術、生物標記方法、實驗室與田間試驗的穩定性同位素技術。迄今為止,Georg Guggenberger共發表SCI論文120餘篇,論文主要發表在Nature、Ec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等期刊上。現擔任德國土壤學會主席,德國基金會評審委員會終審專家等。
Georg Guggenberger作學術報告
4月1日至4月14日,應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青年創新促進會小組和長沙農業環境觀測研究站的邀請,國際著名生物地學專家,中科院國際訪問學者、德國漢諾瓦萊布尼茨大學(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土壤研究所所長Georg Guggenberger等到該所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
訪問期間,Georg Guggenberger圍繞水稻土碳氮循環、水稻土有機-無機複合體、土壤有機質和礦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對土壤有機質穩定化過程的影響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新技術與亞熱帶生態所部分研究人員、青年骨幹和研究生作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並對相關研究生的進展進行了指導,對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指導性的方案和建議。訪問期間,Georg Guggenberger圍繞鐵循環微生物還原過程的最新進展,作了題為Microbially induced transform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Fe-organic associations in soil的學術報告。報告內容引起了參會人員的興趣並展開熱烈討論。
Georg Guggenberger此次的訪問和交流,是在前期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項目(2015、2016、2017)基礎上的延續,到目前為止,Georg Guggenberger與亞熱帶生態所土壤生態過程研究團隊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 and Soil、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及Biogeoscineces等期刊聯合發表了10餘篇論文,合計接受了2名博士生進入其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1名學生進入其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2017年,Georg Guggenberger團隊還與亞熱帶生態所研究員吳金水團隊聯合申請並成功獲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德國自然基金會(NSFC-DFG)的國際合作項目(典型紅壤性水稻土氧化還原驅動下的碳磷鐵耦合過程的生物化學機理),將雙方的合作推向一個新的起點,對提升該所的科研創新能力與國際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Georg Guggenberger現任職漢諾瓦萊布尼茨大學土壤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任所長。2015-2017年入選「文教類」高端外國專家團隊項目。主要從事土壤有機質和礦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對土壤有機質穩定化過程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緊密結合了當今最先進的光譜和顯微光譜技術、生物標記方法、實驗室與田間試驗的穩定性同位素技術。迄今為止,Georg Guggenberger共發表SCI論文120餘篇,論文主要發表在Nature、Ec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等期刊上。現擔任德國土壤學會主席,德國基金會評審委員會終審專家等。
Georg Guggenberger作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