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紅衛課題組揭示植物激素在早期胚乳發育中的動態變化及作用
禾本科作物如水稻、小麥和玉米的胚乳是人類糧食的最主要來源,其發育和營養累積直接決定糧食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因此,胚乳發育的機制研究不僅為產量和品質性狀的分子育種提供線索,也有助於揭示植物進化和分化的分子基礎。儘管有研究表明植物激素參與禾本科植物的種子發育,到目前為止,人們對胚乳特別其早期發育過程中激素的動態變化及作用還了解較少。
-
李家洋課題組在擬南芥生長素合成調控機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依賴於生長素和非依賴於色氨酸的生長素合成途徑 生長素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激素。生長素的原位合成、代謝、極性運輸以及信號轉導共同調控植物對環境信號和發育信號的響應。現有的證據表明,植物中生長素的從頭合成存在色氨酸依賴和色氨酸不依賴兩條途徑。近年來對依賴於色氨酸生長素合成途徑已有較為深入的認識,但是對於非依賴於色氨酸生長素合成途徑的組成與調控機制了解甚少,而對其生物學意義的理解仍然是空白。
-
研究揭示微絲調節水稻形態發育機制
萬建民和南京農業大學、中科院植物所等合作研究發現,此次突變體幾乎所有的組織形態都出現了改變,比如在幼苗期扭曲生長的根和莖、扭曲的葉片、穗型和皺縮的種子。細胞學分析表明,突變體中的細胞變小了,但細胞數目未明顯變化;對突變基因的克隆表明,是VLN2(編碼一個肌動蛋白結合蛋白)功能喪失導致突變表型。課題組通過體內和體外實驗證明了VLN2具有剪切、成束和封蓋微絲的功能。
-
Nature Commun | 福建農林大學徐通達課題組揭示生長素合成調控新...
生長素是最主要植物激素之一,其行使功能主要依賴於建立不同的濃度,其濃度的調控在植物生長發育和應對環境變化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前期大量研究關注生長素合成酶TAA1和YUC家族蛋白的轉錄水平的調控,並證明其是植物調控局部生長素濃度變化的重要機制,參與了諸多重要的生理學過程,但是人們對生長素合成的非轉錄水平的調控機制知之甚少。 徐通達課題組通過質譜分析鑑定了擬南芥體內TAA1蛋白的磷酸化修飾位點(T101),從蛋白結構分析認為其可能參與調控其酶活性。
-
福建農林秦源課題組在花序形態和花器官發育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花序結構對植物成功繁殖和作物產量有重要影響。在此研究中,該課題組進一步揭示另一個具有DNA-結合活性的HLH螺旋環螺旋轉錄因子HBI1,在ERECTA和SWR1信號通路中處於PREs的下遊,通過直接結合油菜素內酯生物合成基因CYP85A2啟動子和包括ARF3在內的一系列生長素相關基因,激活其表達,促進花梗皮層細胞增殖和花梗伸長,進而調控花序形態結構的信號通路。
-
【學術前沿】汪穎/焦雨鈴合作揭示生長素在植物側生分生組織形成中...
【學術前沿】汪穎/焦雨鈴合作揭示生長素在植物側生分生組織形成中的調控作用 2020-10-27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褪黑素和血清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
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昆明12月23日電(記者趙漢斌)褪黑素及其前體血清素是人、動物和植物中兩個高度保守的分子,它們在調控一系列生理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3日來自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消息,該園研究人員通過比較生理反應和轉錄組學分析,在褪黑素和血清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研究方面獲得了重要進展。褪黑素及其前體血清素由共同的前體——L-色氨酸經過一系列酶促反應合成。此前,許多研究揭示它們參與調控植物特定生長發育或逆境響應過程,但其生理與分子機理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植物胚乳發育及儲藏物質累積的
:發掘了一批控制植物胚乳和胚胎發育的重要功能基因,初步揭示了水稻胚乳發育調控的遺傳及表觀遺傳調控機理,闡明了水稻胚乳澱粉和蛋白等儲藏物質累積的分子調控機制,為通過分子設計進行稻米的高產育種和品質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並進行了育種嘗試。
-
Development | 中國農業大學張小蘭課題組解析黃瓜心皮數目變異的...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張小蘭課題組在Development雜誌在線發表題為Gene regulatory network of carpel number variation in cucumber的研究論文,解析了黃瓜心皮數目變異的基因調控網絡。
-
研究揭示植物中引導生長素運輸的機制
研究揭示植物中引導生長素運輸的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1:59:30 奧地利科學與技術研究院Jií Friml研究組揭示了植物中引導生長素運輸的機制。
-
歐易/鹿明生物蛋白/代謝方向17位合作課題組老師順利發文
涉及的歐易/鹿明生物服務產品: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6.GC-MS代謝組學揭示了養殖鱖魚在循環池養殖系統和池塘中的代謝差異GC-MS metabolomics reveals metabolic differences of the
-
南農/華農合作團隊揭示生長素穩態調控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機理
12月29日,南京農業大學李姍教授研究組和華南農業大學王少奎教授研究組合作在The Plant Cell發表了題為Natural Allelic Variation in a Modulator of Auxin Homeostasis Improves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Rice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生長素穩態調控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的機理
-
上海交大生命學院周寧一團隊揭示微生物分解代謝芳烴中羧基分子內...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周寧一團隊在基因和酶學水平發現了微生物通過龍膽酸(2,5-二羥基苯甲酸, gentisate, GA)分解代謝對羥基苯甲酸(para-hydroxybenzoate, PHB)過程中羧基分子內遷移的分子機理,詳細闡明了一種新穎的基團遷移機制和一條「棄簡從繁」的PHB-GA代謝途徑
-
植物激素代謝組學|山東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植物激素介導鹽脅迫綜述
植物激素是在植物生長發育中起關鍵作用的小分子化學物質。在9種研究得很好的植物激素中,脫落酸(ABA)、乙烯、水楊酸(SA)和茉莉酸(JA)被視為脅迫響應激素;其他激素,包括生長素、赤黴素(GA)、細胞分裂素(CKs)、油菜素內酯(BRs)和獨角金內酯(SLs)被歸類為促生長激素。
-
鄧興旺實驗室陳浩東課題組發現植物向重力性與向光性調控的新機制
2020年4月21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與現代農學院鄧興旺實驗室陳浩東課題組在Cell出版社期刊Cell Reports上以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Asymmetric Expression of SAUR Genes Mediated by ARF7/19 Promotes the Gravitropism and Phototropism
-
南京土壤所在根際微生物與植物互作研究中取得進展
植物生長過程中將分泌高達21%的光合產物進入根際微域,它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營養來源,影響植物根際的組裝過程。幾十年來,很多研究揭示了根際微生物中的典型功能類群,如共生根瘤菌、菌根真菌以及致病菌作用植物生長、健康的機制,而根際微生物群落水平如何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過程鮮有報導,其主要難點在於根際微生物組成複雜、多樣,且與植物生長和健康密切相關,往往不是單個微生物種群。
-
「植物胚乳發育及儲藏物質累積的分子調控機制研究」項目啟動
2月15日,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發育與生殖研究」領域「植物胚乳發育及儲藏物質累積的分子調控機制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上海松江召開。該項目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薛紅衛研究員擔任首席科學家,聯合中科院遺傳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武漢大學、北京大學、揚州大學、浙江省農科院等單位共同承擔。
-
生長素抑制根生長不依賴於基因轉錄!生長素新的信號分支通路被發現!
該論文通過構建vRootChip體系,發現擬南芥的根對添加和去除生長素的反應非常迅速。同時,該過程又需要生長素在細胞內與經典的TIR1/AFB-Aux/IAA共受體結合,但又不需要後期的基因轉錄,暗示生長素信號通路擁有新的非轉錄分支信號通路。該研究結果挑戰了目前關於生長素對根生長調節的理解,並提出了另一種新的未知生長素信號通路。
-
研究月季/菊花的課題組,三年中Nat Plants/PC/NC等高水平文章,系統總結中國農大高俊平課題組進展
今天我們關注來自中國農業大學高俊平課題組,該課題組主要從事月季等花朵採後開放和衰老的分子生理機制解析及高效環保的採後貯運銷綜合保鮮技術研發
-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劉路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劉路,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劉路課題組綜合運用分子遺傳學、系統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物顯微影像學等手段,解析生物大分子在細胞間和細胞內的運輸對植物生長發育、自身形態建成以及響應外界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