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 | 未來體能教育我們拿什麼打贏?

2020-08-28 躍燃體能

「少年強則中國強」

這句口號,仍然擲地有聲

但現在的青少年

是否真的「強」?!

1.9%青少年患有糖尿病

中國12-18歲的孩子中,1.9%患有糖尿病,相當於美國同齡人(0.5%)的四倍。

低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36.5%

我國發布首份《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報告指出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和65.3%。相比之下,美國青少年的近視率約為25%,澳大利亞僅為1.3%,德國的近視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

青少年體質連續25年下降

中國青少年體質連續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發力、耐力等身體素質全面下滑。

18歲以下的肥胖人群已達1.2億

國家衛健委在舉行例行發布會時表示,我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是9.6%,肥胖率6.4%,二者相加達到16%。我國18歲以下的肥胖人群已達1.2億。

通過一組組真實的數據,讓我們看到了當前中國青少年兒童體質讓人堪憂的現狀,也深刻意識到當前中國學校體育存在的嚴重問題。

最近,日本幼兒園的「身體素質課」,又重新刷爆了網絡!很多中國父母都在質疑,孩子正在發育能承受嗎?這樣的動作不危險嗎?……

但是,視頻中的孩子一個個動作既流暢又標準,這些是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

項目之一是側手翻

小朋友都興高採烈,一切井然有序

項目二:下腰

並且還有一個小朋友站在身上

項目三:10層箱子跳

項目四:倒立行走

這個是crossfit中的經典動作,難度係數五顆星

然而,這樣的「危險動作」,在中國幼兒園幾乎是不可能看得見。在日本,幼兒園教育也屬於非義務教育階段,但他們從幼兒階段就對「體育教育」尤為重視 。

相比國外,我們贏在學習的起跑線上,或許也輸在幼兒體質的起跑線上。

躍燃體能專注2-8歲少兒體能教育

把孩子們缺失的「素質教育」這門課補回來

從幼兒體質的八大核心素養出發全面提升孩子的速度力量靈敏柔韌平衡協調耐力反應能力

「寓教於樂」,是躍燃體能的教育理念。為孩子們帶來歡樂、帶來健康,潛移默化地將枯燥無味的體能鍛鍊變成充滿歡聲笑語的遊戲和關卡挑戰。

為什麼要讓孩子參加「兒童體能訓練」?

目前全國70%的成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兒童體質健康下降問題尤為突出。在電子科技泛濫的時代,人們的體能水平不斷下降。

在少兒時期,體能訓練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具備的基礎能力。反觀現在少兒體育的現狀:

● 孩子運動時間越來越少;

● 身體素質和免疫力越來越差;

● 很多幼兒園沒有專業的體育老師,孩子們接受不到系統的體育訓練;

● 幼兒階段的體育教育斷層,繼而造成孩子在小學階段體育課的乏力。

研究表明,運動能夠讓孩子保持旺盛的精力,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能夠讓孩子保持愉悅的心情、保持自信。

通過運動這種方式,讓孩子們達到「身心結合」,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一種教育方式。少兒體能,練孩子的身,也練孩子的心。

小結

活潑是孩子的天性,每一個孩子都像初升的太陽,擁有無限的活力,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合理的引導孩子們科學的運動,讓孩子們以更加強健的體格迎接無限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讓你的孩子跑起來,體能教育,從小抓起
    體能鍛鍊到底要不要從小培養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觀點:一、健康的身體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過去,孩子日常活動基本上都是在戶外進行:踢毽子,跳皮筋,打彈珠、跳房子……而現在的孩子:電腦,電視,手機,平板……唯一的戶外活動就是樓下小區轉一圈。
  • 「教育整頓」武陵公安民警積極開展體能訓練
    為進一步提高全體隊員的體能素質,強化隊伍戰鬥力,確保隨時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自12月起,武陵公安處警防控三大隊民警充分利用工作閒暇時間開展體能訓練。△處警防控三大隊在家民警利用休息日前往市警校,自行開展體能訓練活動大隊根據民警自身素質,制定了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訓練由全面熱身運動、列隊行進、慢跑、賽跑等環節組成,形式多樣,難易適度,隊員們情緒高漲,動力十足。
  • 論教育——我們要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能拿高分,能書善畫。每個周末逼得孩子們奔波於各個培訓班,生怕落了一點點功課。每個家庭卯足全力,都要贏在起跑線上。你家孩子英語詞彙量3000個,那我家的孩子英語詞彙量就要5000個。如此以往,折騰得家長累,孩子更累,反倒是讓外面的教育機構賺了一波。那麼就引出了今天的話題,我們的幼兒教育到底是要贏在起跑線上還是要做好長跑的準備在當前順其自然的發展。
  • 「中等職業教育贏未來計劃」項目升級
    2016年9月,為了探索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能力、學校教育質量、領導治學理念的有效措施,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設立「中等職業教育贏未來計劃」,在廣東、四川、貴州、河北4省6市縣31所中等職業學校開展社會試驗項目。
  • 一系列惡性事件,引發反思:我們的教育,缺失了什麼?
    當法官問他要求前妻返還什麼財物時,他答:一輛電動車,還有一些飾品。 我的天!因為這點兒東西就動殺人之心?以上案件,犯罪嫌疑人與死者之間,都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都是因為家庭瑣事,可是,這些犯罪嫌疑人,怎麼就這麼大氣性要置人於死地呢?怎能拿生命當兒戲,拿法律當兒戲呢?怎麼就沒想到,這樣的行事,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要以搭進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更要為自己的父母子女造成傷害呢?要敬畏生命,敬畏法律! 現在的男人是怎樣了?
  • 孩子有贏的智慧,更要有輸的勇氣,父母應教育孩子「學會輸」
    孩子從呱呱墜地起,父母身上就擔負起了教育子女的重任,而父母教育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有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讓孩子走向成功。但是人生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想讓孩子有贏的智慧,就首先讓孩子有輸的勇氣,父母應該教育孩子輸得起。
  • 教師節反思:教育的靈魂到底是什麼?
    教師節反思:教育的靈魂到底是什麼? 又是一年教師節,雖說是教師的節日,卻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教師的脊梁硬不起來,這也不是現在才有的事兒,但只是看到教育在權力面前,越來越軟的趨勢,著實令教師節更值得去反思。
  •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把孩子逼成什麼了?|北大 渠敬東
    我在北大教書,原來也在清華教過十年書,這些年來確實有點體會,我來談談我的感受:我現在覺得教育要不斷地反思它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我個人認為教育要重回學生的健康。我的一個本科學生,一個學期11門課,做了34篇作業,他能健康嗎?要是換成我,也會得拖延症的。
  • 體能訓練從娃娃抓起 少兒體能教育模式需大力拓展
    這場特別的訓練,不僅讓受邀參加體能訓練的小朋友們忘我地參與到其中,在現場來觀賽的家長和孩子們也熱情高漲,紛紛加入到體能訓練中。據了解,中網特別邀請了來自中國臺灣的孤兒團體來到比賽現場,同時參與到兒童體能訓練中。來自能量學院的專業兒童體適能教練,為孩子們上了別開生面的一堂課。
  • 論青少年兒童參與體能教育培訓的重要性!
    兒童少年體質的下降不僅對自身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還直接關係到我們國民體質的發展和提高,最終成為社會發展的潛在危機。論青少年兒童參與體能教育培訓的重要性!1、 從兒童體能教育的角度研究表明,運動可以產生內啡呔、血清素和多巴胺幾種物質,使孩子們有愉悅的好心情投入學習活動中,這對提高學習效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此外,體能好的孩子學習成績也好,因為體能好的孩子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更高效地學習。
  • 【中式教育 VS 英式教育】BBC紀錄片的最後一集,我們贏了,然後呢?
    上周三,小編就提到過,這個紀錄片的剪輯和文案,甚至配樂,都在赤裸裸反應BBC對中國式教育不太贊成的預設立場。。。就算中式教育最終贏了,他們也十分成功的諷刺了我們的教育體系。。。看了第三集,原本BBC闢謠上述說法的解釋被我內心的正義小人徹底擊碎,因為一絲絲細節還是無不在訴說他們的真實立場。。。
  • 僑報:填鴨式教育施壓 贏了起跑線輸了未來?
    信息 僑報:填鴨式教育施壓 贏了起跑線輸了未來?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吳合琴     資料圖:家長為孩子入園報名排長隊、打地鋪
  • 雙語教育的感悟與反思
    在海外大學留學教書二十載,後返故土在國內基礎教育「摸爬滾打」十多年,西外總校長林敏博士對基礎教育內涵的不斷反思,使他在接觸教師,接觸學生,接觸課堂的過程中有了多視角的感悟,也融為西外學校教育的實踐過程。多年來他筆耕不輟,將自己基於一線教育實踐的感悟和理解見諸筆端,其隨筆經常見諸《第一教育》等上海主流教育媒體,今分期選登,以饗讀者。
  • 南京一中事件的反思: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究竟誰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撇開似是而非的爭執,我們還是要回歸到這些最基本問題的討論上來。 搞素質教育不影響應試成績 這次爭議也表明,很多人依然對素質教育有所誤解,認為「搞素質教育,就是不抓學習,輕視高考」。 我們需要明確的一個重要問題,素質教育並非排斥分數和考試。
  • 崔永元:我們要反思我們的教育出了哪些問題
    比如陶行知先生他當時和白崇禧見面,抗戰最艱苦的時候,白崇禧提出了一個全面戰術,打仗的全面戰術,陶行知就想既然有全面戰術那就可以有全面教育。所以他提出一口號,他說我們要有全面教育來配合全面抗戰。這個全面教育是什麼呢?
  • 「贏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國經濟時報北京訊(記者  陳婧)12月5日,「贏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在北京順利召開。「贏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會場  大會以「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發展」為主題,以「新時代的職業教育變革」、「職業教育、人力資本與社會公平」、「產教融合現狀與未來發展」、「
  • 「贏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 在京召開
    本報北京訊(記者陳婧)12月5日,「贏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以「面向未來的職業教育發展」為主題。、未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等問題展開深度對話與交流,共同探討職業教育發展趨勢。方晉認為,中等職業教育對中國的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其可以推動教育公平、縮小城鄉人口素質差距、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助力教育脫貧、促進城鎮化。在教育部和愛心企業的支持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開展了「贏未來」助力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項目,通過一系列試點實驗,從積極心理、文化知識、職業技能方面對職業學校的學生提供幹預和幫助。
  • 網易傳媒田華:探索以創新贏未來的教育發展之道
    守正篤實,突破困局,以創新贏未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整個社會既定的發展軌道,也給教育帶來了極大的衝擊。為應對疫情,教育部出臺「停課不停學」系列文件,在線教育迎來蓬勃發展。
  • 周鵬程:一個教育反思的時代來臨丨疫後教育變革㉖
    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會向我們呈現怎樣的過去,更能引領我們去實現怎樣的未來。新冠肺炎疫情下,傳統教育按下了暫停鍵,各國學校相繼停課,引發了人們對基礎教育的系統反思。武漢作為本次疫情的重災區,其反思和教訓更是深刻。這其中必然包含:家庭教育從感性經驗走向科學理性。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在育人觀念上始終保持著距離。
  • 躍燃體能,我們來啦
    在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的今天,究竟是什麼讓祖國的花朵變成了如此模樣?看到這個數據值得我們每一位做家長的反思。↓↓↓躍燃體能 我們來啦!躍燃體能,主要針對 2-8 歲少兒群體,是一所專注於提供少兒體能培訓的教育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