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明治奶粉的網絡流通路線圖

2020-12-20 搜狐網
  網購新戰場

  一億網購者支撐起的2000多億元網購市場,不再讓淘寶一家獨秀。

  今年伊始,團購網的異軍突起,打破了傳統C2C和B2C的網購格局,也隨即改變傳統「宅在家」的網購消費習慣。「百團大戰」,「千團大站」,團購的時興背後,是網購的升級之機,而關稅新規帶來的壓力、貨不對板的誠信拷問,將是團購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8月28日,星期六,廣州媽媽陳輝決定到香港去給兩歲的女兒「拖粉」。

  早上8點,她到了廣州火車東站,排隊買票時突然想起《港澳通行證》,一看鬱悶了,籤證兩天前過期了。她立刻打電話給熟人:「能幫我辦加急籤注嗎?女兒沒口糧了。」

  陳輝夫婦年收入20多萬元,她不願給女兒吃國產奶粉。大頭娃娃、結石寶寶、激素孩子,哪個聽了都心驚膽戰。以往她大多上淘寶網找可靠的買家批貨,一買就是一箱。她試過各國牌子:日本的、荷蘭的、美國的,最近有個朋友還給她介紹了個紐西蘭品牌。

  今年4月,由於受日本宮崎縣口蹄疫情影響,我國暫停日本奶粉進口。封殺令也波及到網絡。6月,淘寶網對所有賣家發出通知,要求全面下架日本奶粉及相關產品。通知沒有明確說明奶粉的具體批次,下架採用了一刀切的辦法。

  也就是從那時起,陳輝發現幾乎所有她光顧的淘寶賣家,或多或少都在經歷斷貨,原本活躍於淘寶網的日本奶粉乃至進口奶粉的地下代購管道,開始變得不方便。

  讓陳輝心急火燎往香港趕,還有個原因。

  再遲3天,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的新規就正式實施,郵遞進入中國大陸境內物品應繳進口稅超過50元人民幣的物品,一律按商品價值全額徵稅。同時,海關將嚴格監管郵寄的物品。

  海外代購遭遇「奶粉被扣」的消息,淘寶賣家掛出「奶粉加價牌」……這些都讓陳輝著急。更糟糕的是,原本以為保險的香港 「拖粉」之路,貌似也被擠壓。近期,香港海關也開始對內地「拖粉族」實施嚴查,5月每人還可以帶6罐奶粉進關,到現在已減少到2罐。

  烈日之下,一人拖著幾大罐奶粉的艱辛,陳輝不是沒有抱怨,但是與這種艱辛相比,她還是覺得這樣更安心。

  今年5月,一位名為「只為奶粉」的媽媽,在天涯論壇上發了篇《關於淘寶日本明治奶粉的真假》的長帖,對淘寶上售賣的低價明治奶粉真假提出質疑。帖子裡看似清晰有理的分析,讓陳輝對於淘寶上代購的奶粉真假,產生了質疑。

  「目前,保守估計國內代購奶粉交易額達1億元以上。」有業內人士表示,自從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本土品牌信譽度的流失,使得國內代購奶粉的隊伍迅速壯大,奶粉代購市場至今仍然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據淘寶網銷售記錄顯示,僅代購日本奶粉的商家一個月內賣出的商品數量近3000件。如果以平均每件商品2罐奶粉、每罐奶粉150元的價格計算,淘寶網賣家一年內代購日本奶粉銷售額可達1000萬元。日本奶粉顯然不是代購管道中的主力軍,網站人氣商品排行顯示,荷蘭本土原裝Nutrilon奶粉最受歡迎,一位賣家一個月就做了近800筆交易。

  是什麼支撐起淘寶網等龐大的海外代購奶粉管道?網絡銷售價甚至比香港實體店還低的奶粉是否安全?這些懷疑不單是買家,北京淘寶賣家悅荷(化名)也不明白,自己千辛萬苦請人從日本背回來的奶粉,成本都得170元一罐,為何淘寶上充斥著大量一百二三十元,甚至百元以下的奶粉賣家?  

喝張栢芝兒子喝的奶粉

  若不是2007年偶然在八卦雜誌上多瞥了那一眼,悅荷也未必會過上現在這樣的生活。出生不久的女兒口味挑剔,喝不慣雅培,大便乾燥。北大醫院兒科大夫說,換多美滋吧,她一下買了兩箱。小孩嫌那味兒,不愛喝。

  八卦雜誌說,張栢芝兒子喝明治,而且明治適合亞洲人的口味,接近母乳。「那明治應該是不差」,悅荷跟日本有點淵源,大學學日語,畢業後進了一家國際知名的日本電器企業。公司裡有日本同事,在北京常住。這些常住北京的日本人有奶粉優惠補助,雖然得自己掏錢,但公司報銷航空運費。一趟四五十罐,這些日本同事用不上的奶粉,悅荷都拿了。

  女兒養到一歲,悅荷跟老公一合計,別上班了,在家帶孩子。「你不是可以搞到明治奶粉嗎?」老公說,有這個關係,就開個淘寶母嬰店吧。

  日本人辦事靠譜,包裝仔細,奶粉罐從不會被壓癟。悅荷也不虧待人家,按小票給回扣,百分之十到十五返還。「人家純粹是拿它掙點零花錢,不像有些留學生就靠代購吃飯。」悅荷有些鄙夷地說,代購也有市場競爭,東西都一樣,中國學生基本住郊區,價格會便宜些。

  悅荷賣的二段明治,標價200元人民幣有人嫌貴,嫌貴的人在淘寶上砍價,悅荷懶得多費口舌,愛買不買。

  從淘寶上看,悅荷平均一個月能賣掉兩箱奶粉(16罐)。買她奶粉的人有三種,一是特熟的,知道是正規來路,高一點價也認了;二是日本海歸;三是朋友介紹過來的。

  其實她不止賣那些,社區裡的鄰居都知道她家的店,有時候上門就提走兩箱。賣得最好的時候,一個月是八箱。但量不會很大,不會上百罐,她說,我沒這本事。  

哪來這麼多明治?

  珍愛系列是明治公司針對中國嬰兒配製的奶粉。明治乳業稱,珍愛系列與日本原裝明治奶粉奶源地相同。珍愛系列可以在正規市場渠道購買到,但很多媽媽還是更偏愛日本原裝原產的明治奶粉。「日本人總是把最好的貨留給自己,我也相信是這樣。」悅荷說。

  在淘寶網搜索「明治原裝奶粉」,會出現5000多個搜索結果。這其中賣得多的,一月能出4000罐。

  在天涯網,一位名為「只為奶粉」的ID發了篇《關於淘寶日本明治奶粉的真假》的長帖。「只為奶粉」稱,聯繫到一個在日本的朋友,協助她一起調查網購明治奶粉的真相。

  她對一月能賣出4000罐明治奶粉的商家提出質疑:以850g一罐計算,累計重量是6800斤!

  而從她朋友那裡得知的消息,在日本明治奶粉一直都是限量銷售的,平時每人每次限購4罐,特價時每人次限購2罐。「只為奶粉」的日本朋友家女兒也喝明治奶粉,為買奶粉,跑了幾家店才湊夠一箱。這讓 「只為奶粉」想不明白,既然如此,「為什麼日本人對本國人進行限購,而對中國人如此慷慨呢?」

  悅荷也有同樣的疑問。在開店一年之後,悅荷發現奶粉的生意非常好。她想找日本朋友多要些貨。但對方給她回一份郵件說,小規模採購只能去商店買,要想大規模,必須超過10萬人民幣以上,但是大批量不允許送出國外。

  悅荷曾經與家人一起到過日本。日本奶粉一般在藥店和母嬰超市採購,限購主要因為日本奶粉帶有國民補助,但外國人買價錢也一樣。悅荷主動找到店員問,「我是從中國北京來的,我女兒一直喝明治,我這次來旅遊,能不能一下買兩箱?」

  被對方拒絕後,悅荷和愛人、母親,分別進去買了兩罐。悅荷還想再進去,被店員認出來,只好作罷。

  網上有人說貨源是導遊往國內背,悅荷認定這是謊言,「奶粉是限購的,導遊要跟團的。他什麼時候去買,一人就兩罐。總不能讓所有遊客都去替他背奶粉吧。」

  「很多人說什麼他們大批量給明治公司代理,從日本拉到中國香港再分銷到內地,也是假的。」悅荷說,「跟日本人打過交道的人就會明白,日本那麼大的公司,又不愁賣,難道會把代理權交給一個中國人不可能的。」  

低價與高價

  悅荷說在日本通過郵局往中國寄奶粉有個技巧,不能寫奶粉,一般要寫日用品。價格也不能寫太貴。

  一般海運28天,快的話25天,奶粉就可以到北京。悅荷說她鑽了海關的空子,「說真的,奶粉、紙尿褲都是帶關稅的,但以前海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國內奶商老出事,國人不愛喝國產的了,一環扣一環,海關就扣得就特別緊。

  一般抓住之後,你還得出示證明這個東西是私用,上國際郵局去取,一箱罰款在130元到150元人民幣之間。你算吧,成本就在這擺著。我們一般是兩箱往這邊運,風險小些,但誰都知道這個道理,運的越多成本越低。」

  淘寶上曾出現過低於日本原產地價格的明治奶粉。有段時間,悅荷的二段還賣170元的時候,鄰居告訴她,他在香港買只要160元。悅荷納悶:他們算是正規手續,怎麼會比網上的還便宜10元錢呢?

  今年6月末,悅荷老公去香港出差,發現有兩種包裝完全一樣的明治二段,一個賣160多元,一個賣400元。店員解釋說,要想買純進口的就買400元的,這是從日本來的,160元是中國臺灣產的,「可我不知道明治在臺灣還有工廠啊?」悅荷疑惑道。

  悅荷天天趴在網上,老是有一幫拼奶粉的人過來招呼,他們說有奶粉貨源都是深圳過來的,便宜。

  同在淘寶賣奶粉的一個皇冠賣家表示,自己賣的明治通常是大批量採購,只有一張供銷單,顧客買的時候就提供不了小票。大賣家走的路線也不一樣,不能直接從日本走中國內地。通常是先由日本到中國香港,再由香港到深圳再轉發內地,這樣可以順利地避免關稅,不過被抓住了就會被直接扣上「走私」的帽子。

  悅荷向記者算了一筆帳,她的一罐明治二段200元賣價是怎樣來的:

  一般日本的明治奶粉二段銷售價在140-150元人民幣/罐,拉到中國,什麼都沒加,加上20元的海運成本,170元是保本價,這還是光算給人家的錢,自己的工夫錢還沒算。「所以賣個190元、200元,你說合理不合理?」悅荷說,「但是你永遠賣不過那些在深圳批發來的,你知道深圳批發多少錢嗎?他們二段是142元一罐。」

  她不是沒有動心過。有段時間,悅荷真的賣不動了,「我和老公商量,要不咱也弄點深圳的,要不信譽上不去啊。我愛人就和我說,你一罐賣不出去都沒事,堅決不能這麼幹,這是孩子的事,咱們都有孩子啊。」

  悅荷曾嘗試在淘寶發一個帖子,想揭露其中的貓膩。「我不知道發帖時自己店鋪的真實名字會顯示,後來我老公告訴我,把我嚇的。」這個帖子並沒有被轉載出去,但悅荷後來還真就收到過一個罵人的。是一新號,上來就罵悅荷,罵完就走掉了。

  悅荷認為最大的痛苦在於:你永遠都只能質疑那些人,但很難證明他們賣的就是假貨。

  在淘寶上,有些店主表示可以把小票掛出來,悅荷認為小票是極易被操縱的道具。「我見過有一種日本眼藥水,在淘寶賣26元一瓶,一個月賣上百瓶。當時我就驚了,就讓日本的朋友幫我看看,結果不算郵寄都要30多塊錢。我上網再看那個賣家,他賣的什麼東西都是同一種小票,眼藥水是這個,膠原蛋白也是這個,奶粉也是這個,都是一個商店,採購日期永遠看不見,他們告訴你這是傳真過來的有點不清楚。」 

 該買還得買

  《解放日報》的一項調查發現,8月中下旬,海外代購的成交量大有「井噴」 之勢。

  一家進口奶粉代購網店裡,7月下旬總銷量為82件,8月上旬就飆升到307件,增長了近3倍,而從8月16日至26日,銷量高達368件,有位顧客一下子就「囤」了34罐進口奶粉。

  根據海關總署7月2日發布的43號文件,9月1日開始,個人郵寄進境物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超出規定限值的,應辦理退運手續或者按照貨物規定辦理通關手續。

  而根據海關總署1994年執行的原規定,個人物品進口稅免稅額最高可達500元。分析認為,免稅額度縮小近10倍,將令從事海外代購的買家成本大幅提高。

  悅荷相信這是國家大力整頓代購的一個信號,「因為這是一筆很大的稅收。孩子每年都在增長。再說國內連出這麼多奶粉事件,誰還買國產的啊,所以國家肯定要狠抓。不過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開始大家都在觀望,大家都不動。等過段時間看吧。」

  她剛剛從日本發了16箱奶粉過來,「是分幾個地址,肯定挨抓,跑不了的,每箱都要罰款,一箱130元-150元之間。」而罰款的附加成本,自然將轉嫁到買家頭上。

  9月份之後到底怎麼辦,悅荷還在觀望。她覺得政策肯定還是會有漏洞,加上她在日本對接的人,每兩個月來一次中國出差。這樣還可以隨身攜帶些。「不要搞得太明顯就是了。」

  深圳淘寶賣家小燕最近被醫生診斷神經性偏頭痛,「沒法根治,絕症!」頭疼來自於壓力,也來自於到處找貨源,還有應對海關抽檢。

  她的店最開始只做日本奶粉代理,直接從日本進貨。今年5月開始貨源受限,聽到海關將加稅的消息時,她又趕緊從香港入了一批貨囤在倉庫,同時也開始加價,雖然客人不斷抱怨,不過都無奈接受了。

  做日本奶粉的淘寶四鑽賣家KEI則已全面斷貨,網店連結的奶粉庫存裡,只剩便攜的盒裝,大罐裝的奶粉已經斷了一個月,這是她主動選擇的。

  KEI家在珠海,她的網店特色主要是全部日本進口產品,包括嬰兒奶粉、輔食、衛生用品、護理用品、玩具等等。7月底,KEI經歷了一次被罰,一萬三千元的貨,就這樣眨眼沒了。KEI心痛極了,她覺得像「撞彩」一樣去博海關不查實在太渺茫,乾脆轉型觀望,等形勢明朗時再作打算。

  轉型的奶粉賣家當然還是少數,畢竟在淘寶上能擁有一批穩定的老顧客不容易。

  廣州的賣家阿雯打算繼續撐下去。她做的是據稱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奶源」的紐西蘭奶粉。她說,那裡的奶牛吃的是青草和乾草,不是刺激泌乳的激素和飼料,「近期奶粉回貨不穩定,而且也漲得厲害。」

  過去的一周,紐西蘭各類型的奶粉一罐漲了2-6紐幣不等,加上海關的嚴格查扣,進口奶粉風險比原來大了很多,繼續按前幾天的價格賣阿雯就要虧本了。她把之前成交的貨發出後,也準備全線漲價。「再怎麼漲,該買奶粉的人還是要買的呀,總不能斷了孩子的口糧吧。」

  對於新政策,阿雯開始也有點慌,感覺好像是針對網絡賣家的打擊,不過,這幾天她反覆琢磨之後,心也開始定下來,管理更規範也是好事,起碼能保證買家買到更有保證的奶粉,興許有些貨源不正的不良賣家會在這次整頓中被整出局。「至於加的稅,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還不都是買家承擔?」  

日本原產奶粉合理價位

  明治奶粉一段的價格,在日本每罐約1980日元,折合人民幣在150元至160元,加上運費和稅之類,海運一般費用一箱200元,按每箱8罐來算,平均每罐需加20多元,加起來約在170元以上;而明治二段在日本每罐售價1480日元,折合成人民幣為125元左右。按此推斷,售價應在145元以上才算合理。

  據南都周刊 張雄 石宴瑜 李北辰 文章綜合

(責任編輯:廖恆)

相關焦點

  • 日本召回明治奶粉 淘寶下架所有明治奶粉
    圖:日本召回明治奶粉 淘寶下架TechWeb編輯推薦:日本明治奶粉驗出放射物質消息一出,網絡上馬上颳起下架風,淘寶網相關負責人對新快報記者表示,淘寶已下架了所有日本明治奶粉,如果消費者在網絡或香港購買明治奶粉,如要退貨,還需提供銷售單據。有曾在香港進貨該品牌並售賣的淘寶掌柜對記者表示,發生事件後,已向當地商家諮詢,「目前該商家並未開始召回產品,而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安全中心已經追查受影響批次奶粉有否流入香港,並強調自震災以來抽驗的日本進口奶粉樣本檢測結果全部合格。因此商家們正在等待通知。」不過其表示,在香港退貨,消費者需要提供銷售小票。
  • 明治奶粉驚現「米蟲」 嬰兒喝了多次狂吐
    嬰兒喝了明治奶粉後吐得厲害,家長一開始沒在意,可後來竟然發現奶粉裡藏著一條蟲子。「別說是明治這麼貴的奶粉,就是普通奶粉也不該有蟲子啊。出了這樣的事情,我認為明治應該給我們家長一個說法。」昨天,羅大媽撥打本報維權熱線85188518反映。
  • 明治奶粉 1-2段斷貨 原因與口蹄疫無關
    原來,塗女士找遍了杭城的超市和嬰童店,就是買不到女兒要吃的明治奶粉。  記者打聽到,去年3月,杭城的明治奶粉就開始出現斷貨現象。而昨日,明治奶粉1階段和2階段缺貨缺到全杭州一罐都沒有的境地。  買不到奶粉只好靠借  「我們家女兒從生下來就吃明治奶粉,現在吃到2階段奶粉了,但就是買不到,真是急死人了。」
  • 淘寶已下架所有明治奶粉 廣州超市仍在售
    有媒體報導,目前,香港的百佳、惠康、屈臣氏、卓悅及吉之島均表示,並無出售有關批次的明治奶粉。不過,吉之島稱為安全起見,已實時將明治「大仔」奶粉落架停售,顧客亦可憑單據退貨,而初生嬰兒食用的「細仔」奶粉繼續出售。  據了解,日本出產的奶粉在香港奶粉市場的佔有率約為四分之一,當中最暢銷的品牌有明治、雪印、森永、和光堂等。
  • 明治奶粉被曝生物素含量不達標
    一年時間不到,日本明治奶粉第三次被曝出質量問題。  近日,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下稱「食環署」)檢測時發現,明治細仔奶粉0~12個月、850克裝的生物素含量只有0.81微克/100千卡,低於食品法典委員會標準。如根據標籤上的餵哺建議,其生物素攝入量將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攝入量5微克/日,可能會導致嬰兒脫髮、皮疹、肌肉張力低、嗜睡等症狀。
  • 日本明治奶粉被查含銫引擔憂 明治:在華銷售產品安全
    日本食品巨頭明治公司6日稱,該公司生產的奶粉「明治STEP」(圖)中檢測出最高每千克30.8貝克勒爾的放射性核素銫。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事故發生後,食品安全問題引起日本民眾關注,雖然日本政府一直在想方設法杜絕含放射物質食品在市場上流通,但日本食品巨頭明治公司(MEIJI)12月6日公布的有關該公司生產銷售的奶粉被檢出含微量放射物的調查結果還是引起了日本公眾不小的擔憂,也引起部分中國消費者的擔心,而明治方面隨後則回應稱,「在華銷售的產品安全」。
  • 明治奶粉被指雙重標準 供華奶粉用中國國標-健康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消費者對日本奶粉的「雙重標準」頗有疑慮。    消費者質疑「雙重標準」 明治負責人深圳澄清:使用的是營養指標 非質量標準    日本地震對日本產品在中國的銷售產生了影響,其中也包括日本奶粉。日本明治奶粉相關負責人前日在深圳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明治已將生產基地由日本遷至澳大利亞。
  • 明治奶粉
    2011-12-08 輻射餘震:明治奶粉遭退貨,誰說進口就是好貨? 正當大家都開始慢慢遺忘福州核輻射所帶給日本人民的傷痛之時,明治奶粉的退貨事件給了大家一個提醒,輻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明治奶粉由於檢驗出了放射性物,遭受到退貨的...
  • 日本明治奶粉為何要「逃離」中國市場?
    記者昨天中午致電明治乳業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沈部長,他表示,從他的層面並未獲悉此事。  然而就在昨天深夜,上述權威專家向記者表示:「已和內部人士確認,明治確實要撤出中國市場,但為什麼要撤還未搞清楚」。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類分析師宋亮昨天夜間也在微博上直接發布:明治要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明治2007年正式進入中國乳製品市場。
  • 明治奶粉退出中國實屬無奈
    23日晚,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奶類分析師宋亮更是直接在微博上寫道「明治要全面退出中國市場」。在反覆確認之後,一則《業內透露明治奶粉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的新聞在23日晚發出。但說實話,發出後,我便捏了一把汗,唯恐報導失真。雖然深知明治奶粉這幾年在中國市場上打拼得很艱難,但要放棄苦心經營近20年的中國市場不免讓人半信半疑,因為似乎找不到其撤退的充分理由。
  • 一罐好奶粉是如何誕生的?
    一罐奶粉,從最初奶牛的原奶到寶媽買到的奶粉,這其中經歷了怎樣的流程?即使寶媽天天都在買奶粉,卻未必清楚這背後的過程,雖然嬰幼兒配方是原奶與營養素混合在一起,但是一罐適合嬰幼兒食用的奶粉可不是簡單的混合固體物。
  • 明治奶粉公眾號發布:關於明治奶粉的系列問題
    日本北海道的牛奶品質絕對沒話說!日本奶粉口感清淡,奶香自然,絕不腥味,也極少發生便秘。我周邊的朋友反應寶寶吃了明治後對大便有非常大的改善。通常便秘的BB只要換了明治,大便馬上會正常。立竿見影。明治簡直是便秘寶寶的福音啊!以前經常有眼屎,這是上火的表現,吃明治後幾乎看不到眼屎了。明治奶粉開罐後就會發現奶粉明顯比國內奶粉會幹爽,幹吃都味道非常好。這些優點是我周邊朋友的真實感受。
  • 日本明治奶粉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稱競爭激烈
    日本乳品商明治剛剛發布聲明,宣布將停止在中國市場銷售奶粉。據外媒報導,日本奶粉巨頭明治公司24日透露消息說,將終止在中國的奶粉銷售工作。該公司發言人說,伴隨中國市場競爭激烈,明治的在中國市場無法保持安定的收益,加之製造成本提高,該公司決定暫時退出中國市場。該發言人還表示,當市場環境有所好轉時,明治奶粉將考慮再進入中國市場。明治公司決定現在的存貨銷售完畢之後,停止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該公司表示,將於近期對此進行正式發布。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明治奶粉退出中國市場
    日本奶粉巨頭明治乳業24日發出聲明稱,決定暫時停止在華銷售奶粉。  「著眼於未來發展,明治乳業決定將暫時停止珍愛系列奶粉的在華銷售」,根據明治的聲明,主要涉及產品包括明治珍愛兒900克;明治珍愛寶900克;明治珍愛童900克;明治珍愛媽媽900克。這些產品將於庫存售完時停止銷售。  據了解,明治在中國銷售的奶粉只有上述四款產品。
  • 日本明治奶粉被召回 淘寶下架「問題批次」奶粉
    樂購、家樂福、聯華等紛紛回應,對明治核輻射超標一事高度關注,目前滬上所銷售的明治奶粉多產自澳大利亞,是否下架需待市工商部門通知。4批次奶粉含放射性銫元素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食品巨頭明治公司發現,其生產銷售的「明治STEP」奶粉中檢出最高每千克30.8貝克勒爾的放射性核素銫。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稱,這是核電站事故後首次從奶粉中檢測出銫。
  • 銷量不佳貨源售罄後停售 明治奶粉暫時退出中國市場
    浙江在線10月25日訊昨天下午兩點半,明治乳業發布聲明稱,因近來中國奶粉市場競爭激化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難以獲得穩定的收益,決定暫時停止銷售奶粉「明治珍愛系列」。  公告出來後,明治天貓官方旗艦店裡2段奶粉開始「限售」,每個ID限售一罐,因為媽媽們開始囤貨。
  • 日本明治奶粉召回40萬罐 稱不涉及中國
    近日,一則關於「明治奶粉檢測出放射物,將召回40萬罐」的消息在各大網站瘋傳。該消息稱,明治日本官網主動通報,受核電站事故影響,在部分產品中檢測出放射性核素銫,公司計劃對約40萬罐奶粉實施免費更換。不過,12月7日晚,明治中國官網發布緊急聲明稱,經核實,上述消息純屬謠言。
  • 一罐奶粉利潤是多少
    奶粉一直以來都是有寶寶家庭的剛需產品,市面上的奶粉更是讓人眼花繚亂。價格方面也是高低不一,質量各不相同。讓不少想做母嬰加盟的朋友無從下手,那麼一罐奶粉的價格是多少呢?開一家母嬰產品店利潤怎麼樣?要知道一罐奶粉的利潤是多少我們首先就要知道奶粉的生產工藝、經過了哪些銷售渠道、牛奶定價等。首先生牛奶的乾物質含量大約11%~14%。所以大約7~9公斤牛奶做一公斤奶粉。而原奶的價格在3元-4元每公斤。如果按照十公斤原奶能做成一公斤奶粉來說,也就是40元左右。
  • 明治奶粉退出中國市場 稱不堪成本和競爭壓力
    近日在業內傳得沸沸揚揚的日本明治奶粉將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成真。昨天下午,明治奶粉中國總部明治乳業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發布「關於停售明治珍愛系列的聲明」,這也是多年來首個知名奶粉企業公開宣布放棄中國這個巨大市場。
  • 你買的明治奶粉能退嗎?
    ■嬰貝兒「日本本土」奶粉在濟南暫下架,負責人稱不在召回產品批次之列□本報記者 董莉  明治奶粉的召回聲明一出,就讓許多濟南媽媽擔心起來:寶寶喝的明治奶粉安全嗎?對此,明治乳業上海公司7日稱,中國市場在售的明治珍愛奶粉產地為澳大利亞,不存在核汙染問題,所以不在召回之列。記者又從包括銀座、家樂福、沃爾瑪等在內的濟南多家超市了解到,目前尚無「日本本土」明治奶粉銷售,而自稱只銷售「震前日本進口」明治奶粉的嬰貝兒也已對各門店下發暫時下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