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備受好評的一首經典思鄉詩,開頭不合常理,結尾更是高妙

2020-12-18 讀書燈下

「初唐四傑」中,才名最大、詩名最高的當數王勃。而在王勃的藝術生命中,又數《滕王閣序》的問世為其高光時刻,一揮而就寫下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實在驚才絕豔。

當然,在這高光以外,王勃也還有一些可圈可點的詩作,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五言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其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為千古名句。

除了五律,五言絕句在他手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今天讀書君要分享的這首《山中》,便是其格律相當成熟的作品,在不少名家講初唐詩時,都會被提及,備受好評。

王勃畫像 圖片源自網絡 如侵刪

詩人的眼睛,不再只盯著宮廷、臺閣,詩人的筆觸,已經抵達更廣闊的山水與情感。

山中·王勃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詩題「山中」點明詩人所處的位置,在山上,就有了登高望遠的可能。立於山中遠望,詩人看到的是什麼呢?是奔騰萬裡的長江水。這在常人眼中本該是氣勢雄壯的景象,在詩人眼中,卻很不合常理,竟已至於「停滯」。

長流之水,為何不再流動?

清代洪升有一句詠雪的詩句,他描繪因為雪天寒冷而天寒地凍的情景:「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因為寒冷,就仿佛雲也被凍住而不再流動了。

秋葉落

冷與悲,實際都是詩人主觀的情感,而雲與水,則是客觀外物,它們的流動都是客觀存在的。只是因為抒情主體的「悲」,所以長江之水被情感化、主觀化,染上詩人的愁緒,所以停滯而不再流動。

第二句「萬裡念將歸」點出詩人「悲」的原因:身在異鄉,想要歸家,卻只能遠望這萬裡歸途,不由悲從中來。此詩為王勃寓居巴蜀時所作,此時詩人已離開長安而到外地。

身在異鄉的詩人們,很容易傷懷,秋風乍起,梧桐初落,北雁南飛,孤夜寒燈,甚至月華流瓦,都倍覺悽涼。想想那個在深夜裡吟唱著「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的馬戴吧,再想想「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的李白呢。

秋葉紛飛

身處異鄉,就真的看什麼都能聯想到故鄉,關於這種深切的思鄉情,王勃在《綿州北亭群公宴序》裡有兩句寫得很貼切:「離亭北望,煙霧生故國之悲;別館南開,風雨積他鄉之思。」你看,哪怕只是一抹煙霧、一場風雨,都能引發他鄉之思與故國之悲。

不得不說,情感豐富,還會寫詩,就真的很了不起。

最後兩句「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能隱約看到他叔祖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的影子,但兩首詩的布局完全不同。《野望》是先景後情,而王勃這首詩,只有第二句在直寫情,一、三、四句都在寫景。

秋葉

秋日風晚,遠山連綿起伏,每座山上只餘黃葉飄零飛舞。詩歌以景結情,沒有繼續抒發情感,而是將這滿腔的思鄉情放在了一個開闊的情景當中。詩寫深秋蕭瑟之景,實寫思鄉悲愴之情。可參考胡應麟對其五絕作品的評價:五言絕句亦抒寫悲涼,洗盡流調。

《山中》一詩結尾言語雖盡,詩意不盡。這便是「以景結情」的高妙之處。

讀罷此詩,眼裡只有這萬裡奔流不息的長江,只有那秋風漸起,黃葉飄飛的遠山,而心中,卻不免與詩人產生「共情」,生起鄉思。

這只應了他那句話:他鄉山水,只令人悲

相關焦點

  • 王勃在他鄉遇到故人,當真是兩眼淚汪汪,寫下一首詩更是感人肺腑
    初唐詩人王勃在他鄉遇到知己好友,寫下一首令人感動的《他鄉敘興》,道盡了喜悅之情,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當真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道盡了思鄉之苦。整首詩也是意境悽美,字裡行間充滿了憂愁,王勃以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喜悅之中還是有讓人感慨萬千。即使是遇到了老鄉,那種思鄉之苦更加深沉。
  • 王勃一首簡單的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就盡展才華
    今天小赫赫要與大家分享的是王勃一首經典的寫「愁」之作——《山中》。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這首詩作於唐高宗鹹亨二年(672),在這之前,王勃由於一篇鬥雞的「新聞稿」——《檄英王雞文》惹怒了唐高宗,後者認為這是王勃在擾亂朝政。就這樣,王勃被發配到了當時的荒涼之地——西蜀。客居蜀地的王勃本來想著將內心的憤懣寄托在這蜀地的山水之間,可是反倒是這些山水給他平添了很多的愁緒與憂鬱。王勃通過這首詩,抒發了自己身為一個天涯遊子久居他鄉的思鄉之愁。
  • 「初唐四傑」盧照鄰的一首思鄉詩,短短四句28字,寫盡無限鄉愁!
    古往今來,遠遊他鄉的人都會有過思鄉的情懷,在唐詩中思鄉詩更是佔了很大的比例,留下了很多寄託鄉愁的詩句,比如,崔顥在《黃鶴樓》中說「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說「今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等等。
  • 王勃很感人的一首詩,獨自在異鄉漂泊,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憂愁!
    王勃是初唐四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也是一位絕對的天才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寫得很有韻味,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寫得又是很傷感,特別是他的一首《滕王閣序》,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寫得洋洋灑灑,成為了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 王勃羈旅之夜,寫下一首詩,感懷至深,可與《天淨沙秋思》相媲美
    離開家鄉的日子裡,似乎會少了一種叫做「歸屬感」的東西,詩人可以將這種情感通過明月,杜鵑、沙鷗來傳達,元代詩人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是羈旅詩中的名篇,其中「斷腸人在天涯」一句更是讓人讀之肝腸寸斷,無論遊子用一種什麼樣的語氣來自我表達,他們終究所表露的都是同一種情感——羈旅思鄉之情。
  • 王勃很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了滿園春色,美得讓人心醉
    王勃,字子安,是我國唐代傑出的文學家。其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一時之最。代表作《滕王閣序》更是千古名篇。除了駢文,王勃在詩歌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人並稱為「王楊盧駱」,又稱「初唐四傑」。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郊園即事》,便是王勃很經典的詩作之一。
  •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1300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
    王勃最經典的一首詩,1300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王勃(649~676),唐代文學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王勃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神童之一,他六歲能文,九歲讀《漢書》並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便考中及第,授職朝散郎。
  • 王勃寫下一詩,無一「愁」字卻句句寫愁,短短4句扣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山中》,便是與愁緒有關的一首經典詩作。它出自於初唐詩人王勃之手,是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寫於唐高宗鹹亨二年(672),當時王勃正客居蜀地。所以王勃這首詩,顯然是為了抒發自己身為一個天涯遊子久居他鄉的思鄉之愁。不過要想將理解透徹王勃這首詩中的愁緒,還需要知道他此次客居蜀地的真實原因。
  • 王勃的才華無人能及,一首詩驚豔了一千多年,有兩句還是至理名言
    初唐時期的詩歌儘管與盛唐時期相比,自然是要遜色不少,不過其中還是有很多經典的名篇,尤其是以「初唐四傑」為首的王勃,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詩人,雖然他生命極其短暫,只不過是活了二十七歲,可是他寫下的那些優美的名篇,更是令世人驚豔,特別是他的一首《滕王閣序》,更是為後人津津樂道,成為了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美文
  • 王勃很唯美的一首詩,通篇短短的四句,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
    現在只要提起王勃,那就不得不提他那篇千古美文《滕王閣序》,這篇文章洋洋灑灑,每一句經典,其中一些句子更是直接演變了成語,我們也是經常會引用這些詞語,可見這篇文章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 每當思鄉之際,定會吟起王勃這首五言絕句!
    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上,擅長抒發鄉愁的詩人可謂比比皆是,而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王勃。王勃是「初唐四傑」之一,並且位居「四傑」之首,但就是這樣一位千古奇才,卻在二十幾歲時便英年早逝。然而,在短暫的生命的旅程中,他卻是早早地就踏上離鄉之路,在異鄉的一個黃葉紛飛的深秋時節,寫下了一首思鄉的五言絕句。
  • 王勃一個人獨自在山中靜坐,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通篇充滿了禪理
    王勃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具有天才氣質的詩人,而且他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經典之作,尤其是他的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謂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頸聯更是深入人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王勃被嚴重低估的一首詩,一開篇就令人驚豔,通篇寫得很是傷感!
    初唐時期的詩壇顯然是無法與盛唐相比,不過這一時期同樣誕生了很多天才詩人,這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則是王勃,作為當時最具有才華的詩人,無論是他的文章,還是詩歌,那都是有著極高的藝術性,特別是他的駢文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寫得極為唯美,一首經典的《滕王閣序》更是洋洋灑灑,寫得很唯美,從而成為了千古美文
  • 劉禹錫很經典的一首詩,寫盡羈旅思鄉之苦,最後一句更是感動世人
    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的就是其在被貶期間所作的一首名篇。在這首詩中寫出了劉禹錫羈旅的艱辛和思歸之苦,最後一句更是感動世人!詩文如下:秋風引唐代:劉禹錫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這首詩寫於劉禹錫被貶南方,秋風起、雁南飛,勾起了他的思鄉之情,於是他揮筆寫下了這首詩。「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秋季本就是個感傷的季節,而詩人首句便以「秋風」和「雁群」起筆,所營造出的畢竟是一幅蕭瑟、落寞氛圍。彼時的劉禹錫被貶流放在南方,一日早晨,他踱步於庭中。
  • 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10個字令他一詩成名,卻也被爭議千年
    同樣的,在古詩詞中還有一個比較特定的意向,每每都被詩人們用來表達思鄉之情,這個意向就是「月」,就像「詩仙」李太白那句膾炙人口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是用月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不過本期筆者要說的是唐代另一位著名詩人張九齡的一首詩,也是一首望月思鄉詩,開篇10子就堪稱驚豔,讓他一詩成名,堪稱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王勃比較冷門的一首詩,儘管並不是很出名,但讀後美得令人窒息!
    之所以這樣不僅僅是因為小編比較喜歡王勃,而且是因為王勃作為初唐時期的天才詩人,他在短短的27年內留下了太多的經典之作,覺得可稱得上是一顆耀眼的明星,那篇令人驚豔的千古美文《滕王閣序》,是否還能夠背出些許經典之句;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是否仍然能夠讓你體會到王勃的一片豪邁之心。
  • 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
    原題: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盛唐時期,國泰民安。在此期間,一首首著名的唐詩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敘寫友人之間深厚情意的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當然了,大唐的盛世離不開駐守在祖國邊疆的官兵戰士日日夜夜的付出!在此期間也湧現出了一首首著名的邊塞詩。比如王翰經典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詩,句句是千古名言,更是道盡了思鄉之苦
    古代的詩詞中有很多經典的詠梅之作,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通過梅花表達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對於生活的讚美,同時也借用梅花來表達思鄉之苦,總之梅花到了文人的筆下形態各異,有著不同的用途,以晚唐詩人李商隱這首《憶梅》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思鄉之作,正是借景抒情,通過梅花來傳遞思鄉之苦。
  • 王勃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是意境全出!
    王勃可以說是初唐時期,最為有才華的一位詩人,他的一首駢文《滕王閣序》,寫得大氣磅礴,可謂是千古美文,一千多年來,無人能及,成為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那麼王勃除了這一首《滕王閣序》之後,我們還是不應該忽略他和詩作,他的很多詩,同樣的也寫得非常的棒,例如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秋日別王長史》等等,那都是唐詩裡的名篇。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讓世人驚豔!
    並且李白的詩還具有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清新、明快的特徵。尤其是一些律詩,李白並沒有完全按照律詩所講究的平仄、對仗去寫,而是根據自己的巧妙安排,讓詩具有了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李白的詩《聽蜀僧濬彈琴》便是這類律詩中的經典之一。這首詩是李白在宣城期間所作的一首表現音樂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