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雖然比不上詩詞大會上的王恆屹 但多背古詩仍有意義

2020-12-12 閱讀寫作與口才

央視傳統文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喜歡,它不僅讓普通民眾更了解我國優秀的詩詞文化,還產生了一大批令人敬佩的詩詞選手。其中,五歲半的王恆屹小朋友更是讓全國觀眾驚嘆不已。

五歲半的年齡,在與成人的詩詞比拼中絲毫不落下風,讓很多家長感嘆: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讓兒童背誦古詩,可以算是我國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無論是知識分子的「書香之家」,還是山野村夫的「草莽之家」,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在吟誦「床前明光」和「曲項向天歌」中長大的。

教孩子背誦古詩,操作簡便,成本低廉,對家庭條件和家長的知識水平沒有太高要求,加上聽著孩子童稚的聲音讀出詩句,更增添了一份純真的樂趣,所以是很多家長願意選擇的育兒方式之一。

近來有一種聲音,認為小孩子背痛古詩,意義不大。因為孩子只是機械地背誦,完全沒有理解古詩的意思,和念一串沒有意義的聲音符號沒啥差別;再說,即使現在會背很多古詩,時間一長,也忘記了。那些小時候背誦更多詩詞的小朋友,在後來的學習中,也沒見得比其他孩子強到哪裡,大多數是「泯然眾人矣」。

那麼,小孩子背誦古詩到底有沒有意義呢?我們須從多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不能流於片面。

1 理解文章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說小孩子不理解古詩,那麼什麼樣才叫理解了呢?三五歲的小孩子不能理解,十來歲的孩子上小學,對課本上的古詩能理解嗎?初中階段的孩子讀到古詩是否又理解了呢?或者說我們成年人是不是在拿到一首古詩時,都能理解?

答案是否定的。小孩子理解詩詞,是需要藉助大人幫忙的,在校學生理解古詩,需要老師講解,成年人要讀詩,有時需要查閱資料。

所以說,對文章或詩詞,不理解是正常的。從不理解達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或需要外界的幫助。

我們在小孩子背誦詩詞的時候,也可以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適當地加以講解,這並非不可。

2 理然文章是動態發展的

同一篇文章或作品,不同的人,理解可以是不同的。例如,有人從《三國演義中》讀到了權謀,有人從中讀到了人才學,有人讀到了企業管理的知識。無論哪一種,都可以算是對文章的正確理解。

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讀到相同的文章,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可能也會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我們還是一個孩子時,在課堂上學到朱自清的《背影》,只能聽老師告訴我們這是體現了一種父子之情,在內心其實並沒有多大感覺。等到自己做了父親,再來看這篇文章,內心的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只是個孩子,不懂做父親的感受,就不讀關於父親或父愛的文章。

所以古人說,讀舊書,每一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是對的。我們教小孩子背詩詞,先給孩子儲存材料,讓孩子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不斷加深對詩詞的理解和感悟,讓這個過程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

3 背誦詩詞兼有多重作用

小孩子背誦詩詞,是提升孩子語言感知和語言能力的絕好素材。我國詩詞優秀作品眾多,有的想像豐富,有的對仗工整。用詩詞來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總比教孩子認一些孤立的詞語,要好得多。

詩詞一般節奏鮮明,朗朗上口,極富韻律感。孩子在朗讀或背誦詩詞的過程中,可以很充分地感受我們漢語音律美的特點,培養良好的語感。這對於以後的語文學習,其意義是不可估量的。

4 忘記詩詞不影響背誦的積極意義

有人會說,背的古詩,後來大多數不記得了,所以背誦沒多大意義。這種看法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或者說不太明白語文和語言學習的道理。

我們每個人從小時候上學,都讀了不少的課文,看了不少課外書,現在能記得多少?大多數都忘記了。

可我們的語文水平卻是一直在提高的,並沒有因為忘記了文章,語文能力就停滯不前。因為語文能力或語言學習,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一部分知識轉化為我們能力時,也許我們自己都還沒有意識得到。

綜上所述,只要孩子不反感,我們教孩子背誦詩詞,是利大於弊的。您的看法如何?歡迎加入討論。

正話反說 語帶雙關 充分體現漢語自然巧妙的兩種修辭

孩子作文好不好 家長讀讀就知道 見解要獨特 道理要深刻

幼兒園升小學 家長做好一件事 孩子可能成學霸

愛朗誦的孩子 語言能力格外好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4歲神童背580首古詩,驚豔表現令人側目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中國詩詞大會》,這檔十分富有藝術氣息的節目,通過實力強勁選手的一一角逐讓人似乎看到了遠古詩人作詩的景象。即使看到古詩詞很頭疼,但在選手口中念出來卻別有一番韻味。對於參加詩詞大會的選手也都非常離開,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武亦姝,更有4歲就能背500多首古詩詞的小男孩王恆屹。
  • 學者葉嘉瑩:我3歲開始背誦古詩!從小背古詩的孩子真不一般
    前段時間我在家無聊,回顧了一下國寶級學者葉嘉瑩先生在央視舞臺上的節目《朗讀者》的回放,葉嘉瑩老先生雖然年齡已經很大,但是依然氣質超然!讓別人看上一眼就覺得眼前一亮。據我了解,葉嘉瑩先生從3歲就開始跟著父母一起背古詩,識字,是詩詞啟蒙了她,也是詩詞推動了她的一生,如今90多歲的葉嘉瑩老先生,依舊是氣質抖擻、精神百倍。
  • 從小背古詩到底有多厲害?就算最低的起點,也能成就精彩的人生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培養孩子背古詩詞,可是,到底會背詩對孩子有多重要,卻不太了解。背古詩詞的重要性有哪些呢?第一,擴大孩子知識面。孩子可以通過背古詩詞,了解從古到今的多種文學表達方式,詩中傳遞出來的對風景的描述,對家鄉的熱愛,對朋友的信任,對兄弟的思念,都能帶來全新的認知。
  • 6歲王恆屹驚豔《中國詩詞大會》,被詩詞餵大的孩子究竟有多厲害
    在第五季的《中國詩詞大會》中有這樣一位挑戰者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位挑戰者便是五歲半的王恆屹。在全程的比賽中,王恆屹表現十分淡定從容。在說出12個關鍵詞相關詩句這一環節中,更是對答如流,甚至擊敗了不少的百人團成員,其氣勢完全不輸大人。
  • 詩詞大會再度來襲,5歲萌娃驚豔全場,如何讓孩子愛上古詩?
    第五季開播的首場,5歲的王恆屹便技驚四座、圈粉無數,其豐厚的詩詞儲備、強大的氣場以及敏捷的反應無不令人讚嘆,網友紛紛留言「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養的啊?」「好想偷小孩兒」。這幾年,傳統文化越來越受重視,教育部在新的中小學教材中大幅增加古詩詞的篇目,高考也逐年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考察,學習古詩詞真正是從娃娃抓起了。
  • 5歲萌娃背詩580首,識字超3000,被古詩滋養的娃有多厲害
    不是為了炫耀你有多聰明,也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顯擺,而是為了使自己變得「詩情畫意」當你遇到開心的事情時5歲萌娃背詩580首,識字超3000,從小被古詩詞滋養的娃有多厲害?還記得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大展風採的王恆屹嗎?當初參加中國詩詞大會時,王恆屹才5歲,但他散發出來的光芒,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他。
  • 孩子如何背詩詞受益最多?專家給出了3個方法(建議收藏)
    《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從開播起就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我在看這檔節目時就被其中只有五歲的小神童王恆屹給嚇了一跳。雖然他的年齡不大可是卻能背出四百多首唐詩宋詞,早在他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認得兩千多個漢字。一些大人站在舞臺上時都顯得非常的緊張,可是年僅五歲的王恆屹卻表現的很淡然。包括他在和八歲的李廷泊一起合作挑戰三十聯的飛花令時,他的表現也依舊不會輸給身旁年齡稍大的哥哥。
  • 讓孩子成才的秘密,在於選對書,《詩的秘密》丨讓孩子愛上古詩
    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的熱播,掀起了一股學習古詩詞的浪潮,在今年春節期間播出的第五季《詩詞大會》上,年僅6歲的王恆屹驚豔了全場,這個小神童無論是&34;&34;出口成詩&34;別人家的孩子&34;腹有詩書氣自華&F04142; --tt-darkmode-color: F04142; --tt-darkmode-color: 34;眼前有景道不得
  • 詩詞大會第五季,我們的生活因此而變
    顏芳說:「青年團中的很多選手,因為這幾年看詩詞大會而對古詩詞產生深深的熱愛,在高考報志願時選了中文專業;在家庭團中,有一些情侶和夫妻也因為詩詞結緣,還有一對小夫妻為了進入今年的家庭團,提前領了結婚證……」  第五季第一期中,第一個上場的是一個5歲半的孩子。這個幾乎和詩詞大會同齡的小男孩王恆屹,已經能背580多首詩詞。這幾天又增加了。
  • 5歲萌娃熟背400首古詩,驚呆撒貝寧!牛娃怎樣養成的?
    也就是說,0~3歲的幼兒階段,是孩子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黃金時期。   王恆屹的奶奶何霞在分享育兒經驗時說:   「我們從來沒有刻意、或逼迫孩子學習詩詞,而是在察覺孩子對國學有強烈興趣的時候,加以正確的引導。」
  • 孩子學古詩還死記硬背?善用這4個技巧,背下唐詩三百首不是夢
    由此可見背古詩對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來說尤為重要,但是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背古詩對很多孩子來說又非常痛苦。那麼家長們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讓孩子背古詩呢? 參加《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中的王恆屹,憑藉出色的表現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有5歲的他,被大家稱為神童。
  • 林志穎用這個方法教兒子背古詩,北大教授禁不住點讚!早知道多好
    隨著教育改革,語文學科更重視文化傳承,中小學中古詩所佔比例分別調整至80%和51.7%,近些年興起的早教,古詩也是重中之重,每個孩子都背古詩,每個孩子卻都背得很吃力,這主要是方法運用不當。林志穎用這個方法教兒子背古詩,北大教授禁不住點讚!早知道多好!
  • 背詩有絕招,從此不用愁(請為家裡的孩子收藏,他會感謝你一生)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5季中,來自青島的小選手王恆屹圈粉無數。這個不到6歲的孩子,不僅認識3000多個漢字,還能背誦近600首古詩詞,而且,他在節目中鎮定自若的樣子,也讓人讚嘆不已!剛上場時,王恆屹大方地作了一番自我介紹,他對主持人和觀眾說,自己喜歡畫畫,寫字,彈鋼琴,但最喜歡的是詩詞。
  • 為什麼要求孩子背古詩詞?朱廣權老師的回答,被建議寫進教科書
    在網絡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提問:「孩子背這麼多古詩詞有啥用呢?考試也用不著這麼多,與其花大量時間放在背古詩詞上,還不如多用點時間來寫題呢。」有句話說得好,得語文者得天下,得古詩文者得語文,可見古詩文有多重要。古詩文究竟有多重要呢?除了朱廣權老師的回答外,我們還應該知道:【古詩文能提高孩子成績】在如今的中小學課本中,古詩文的比重明顯增加了很多。
  • 背那麼多古詩詞有啥用?央視朱廣權老師的回答,被建議寫進教科書
    在網絡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提問:「孩子背這麼多古詩詞有啥用呢?考試也用不著這麼多,與其花大量時間放在背古詩詞上,還不如多用點時間來寫題呢。」有句話說得好,得語文者得天下,的古詩文者得語文,可見古詩文有多重要。古詩文究竟有多重要呢?除了朱廣權老師的回答外,我們還應該知道:【古詩文能提高孩子成績】在如今的中小學課本中,古詩文的比重明顯增加了很多。
  • 青島這個7歲「詩詞小神童」又在央視奪冠!剛上一年級的他學習成績...
    王恆屹到底能背多少首詩詞呢?在《中秋詩會》的節目現場,6歲的王恆屹給出的答案是800多首。王恆屹4歲時,參加綜藝節目《開門大吉》時,一句「我是我奶奶的孫子」,逗得場上一片歡笑,當時他在自我介紹時說,能夠背下一百七、八首詩詞;到了2019年參加央視《挑戰不可能》節目時,小恆屹就已經能背「三百多首唐詩,一百多首宋詞,總共四百多首。
  • 退休奶奶帶出「神童」:識字破千,5歲背詩300首
    5歲的時候孩子會做什麼?5歲的孩子又能做些什麼?面對這個問題,大部分人都會很詫異,5歲能幹什麼?在撒貝寧主持的《挑戰不可能》節目上,有這麼一位小嘉賓,才僅僅5歲。5歲的王恆屹要根據留下的3個字,隨口就說一首古詩。為了熟悉規則,剛開始讓他試了句保留4字的詩詞挑戰:_ _ _ 明無 _ _,_ _ _ 處亦_ _。「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小恆屹思考一會,立即回答上來。
  • 5歲萌娃背詩五百首,識字超三千,他的家庭教育厲害在哪裡
    你孩子5歲的時候,會背多少首詩?能認識多少字?我從未覺得孩子的起跑線有多重要,直到我在電視中看到5歲的王恆屹,能背詩580首,認識3000個漢字,我第一次認識到同齡孩子的差距是怎樣拉開的!因為父母要去上海工作,於是小小的王恆屹就跟爺爺奶奶在青島長大,所以說能養出這麼個「神童」孩子,奶奶功不可沒,那這位奶奶的家庭教育厲害在哪裡呢?讓我們一起來揭秘。一、國學啟蒙、背古詩如果說這位退休奶奶有何過人之處,就要提到她的愛好。
  • 腹有詩書氣自華!那些用古詩餵大的孩子,究竟是怎麼從小學詩的?
    年僅16歲,就獲得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的武亦姝,氣定神閒,從容不迫,她人站在那裡,詩意就出來了,滿足了我們對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連續四年參加《中國詩詞大會》,並最終奪冠的北大工科博士陳更,她錦心繡口,滿腹經倫,用溫婉恬靜、落落大方的才女形象,充分向人們展示了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
  • 董卿:詩詞生生不息,被詩詞養大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關於為何學詩詞這件事上,大家一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爭議。而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節目主持人董卿給出了自己的回答:「為什麼要學詩,因為詩詞就在那裡,生生不息千年,被詩詞養大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這就是詩詞的魅力,用簡短的字詞,傳達了深重的感情,讓人驚嘆不已。所以讓孩子學詩詞是件好事,能夠培養孩子的氣質與涵養,也能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對於孩子學語文也是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