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古代的沐、浴、洗、澡是不一樣的意思,你都知道嗎?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沐浴洗澡其實就是一回事,但是在古代的時候沐、浴、洗、澡可是不一樣的意思,而之所以古代人這麼的講究,也是和當時的一些條件有著不可分開的聯繫的,不知道這些冷知識,你平時都知道嗎?
可能我們不專注去研究這個事情的話,一般是不會有太大的了解的,如果熟悉古代漢語的話,就會明白,一個人用手託著頭髮,洗頭髮,就是沐,它是沐的象形字。而浴呢,就是指一個人坐在一個大盆子裡面,有水這就是浴。也就是說沐就是洗頭的,浴呢就是洗身體的,洗身體就是浴,這就是沐和浴的區別,而洗和澡也是有著不一樣的區別的,洗指的是洗腳,而澡值得就是洗手。
所以總結下來就是洗手是為澡,洗腳是為洗,洗頭是為沐,洗身是為浴。所以這就是沐浴洗澡各不相同的字意,所以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來我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是為什麼古人要把這麼的分呢?古代的一些衛生條件和我們現在的不一樣,我們現在可能一回家水龍頭一打開就可以又洗頭又洗腳又洗澡的了,條件在好一點的,自己家裡裝一個浴缸還可以泡個澡的。
但是在古代可沒有這麼一個衛生條件的,所以他只能是把這一系列的事情給分開來做,古人家裡邊哪能和現在的比,一會去就有熱水有衛生又乾淨的,所以就把沐和浴分開來講。 你向古代做官的人,他肯定得講究一下個人衛生的啊,所以就是「三日一沐,五日一浴」三天洗一次頭髮,五日你就的把身上也給洗一洗。洗呢就時洗腳,每天晚上睡覺前洗腳這是很正常的事,澡呢就時洗手了,吃飯前你的洗一洗手這也是很平常的事了。
所以說沐和浴是不一樣的,沐浴在過去是當做是一種禮節,不管是你要敬佛還是要拜天地都是必須要沐浴之後才做的事,那都是很有講究的,叫做更齋沐浴。所以說沐浴在古代的時候是一件大事,洗澡呢是小活,這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也反應出來了我們中國古人的一種生活習慣。所以因為沒有現在的衛生條件洗頭洗身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在漢代的時候甚至有一種事就是休沐,「吏員五日一休沐—— 《漢律》」專門給官員們放假一天,讓他們回家去沐浴。所以說洗澡在古代是很正常的,沐浴可以說是一個禮節了。
經常聽電視裡面講的「沐浴更衣」我們都知道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洗澡,但是在古代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不知道大家平時都有沒有關注過呢?